- 相关推荐
浅论测绘工程制图中如何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论文
1 测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测绘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在测绘工程中, 将测绘制图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要求测绘人员不仅测绘知识过硬, 同时要求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基础。而我国现阶段测绘行业存在问题是, 测绘行业中, 绝大多数的测绘技术人员, 知识结构单一, 他们对于测绘本身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足够用, 但是对于计算机领域全然不知, 所以造成很难有人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东西相结合。有想法将二者结合, 可是由于知识匮乏, 造成对于大型工程的专业型测绘却有心无力。
1.2 缺乏高端机器
测绘工程中计算机制图的应用它除了对其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理论要求高, 同时还要求拥有精密的仪器设备,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让测绘制图更加精密准确。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测绘工程设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有些东西还是受制于别的国家, 比如很关键的设备核心技术, 仍然没办法和西方很多资产国家等同。导致设备的动辄小至几十万, 大至上千万。而且对于器械的后期维护, 养护仍然有很高昂的费用。我国大大小小测绘公司有几百家甚至上千家, 但是很多公司基本不会购买先进精密的仪器, 这是由于规模、资金等方面受到限制。这样导致了更多的测绘人员流失, 没办法真正能得到操控设备, 最终导致测绘行业的发展缓慢。
1.3 行业内部缺乏监管
由于我国在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算健全, 导致一些不良竞争现象的出现。有些根本不具备相关的测绘经验和技术条件, 但是由于成本低以及一些其它的原因而中标, 最终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 甚至有些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而选择挂牌资历高的公司的企业。这样, 虽然可以得到测绘工程项目, 但是项目本身不具备完备、科学的测绘条件, 依此计算的数据也不可靠、不科学, 若运用这些数据, 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甚至人员伤害。
2 计算机制图中应用要求
在测绘工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测绘水平, 同时可以辅助开展测绘工程的工作, 促进了测绘工程工作的开展。为了将计算机制图发挥其极大的作用, 提高测绘人员必须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第一, 测绘者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计算机制图主要以计算机发展, 为了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作业需求, 要求进行工程测绘时, 使用者必须具有基础的操作能力, 保证计算机制图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 测绘人员具备基础的制图能力。制图能力是测绘工程开展的基础, 为了得到理想的测绘效果, 要求每位测绘者都必须具备基础的制图能力, 如绘制结合图形、剖视图、推行尺寸标准、实物绘制等能力。第三, 测绘人员具备专业绘图能力。测绘人员具有基础测绘能力后, 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制图能力,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水平, 要求测绘人员还要与时俱进, 加强新内容的学习, 扩展自己的眼界, 满足时发展的要求。
3 计算机制图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制图具有计算能力强, 制图效率高和成图质量优等优点, 此项技术运用在房地产测绘行业将占有更多优势, 而这些优势也将为项目本身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也就是说, 测绘本身减少的成本能够更明显的提高传统测绘带来效益。与此同时, 运用计算机制图技术实现最大优势需要注意相关问题, 如窗口操作系统问题, 由于窗口操作系统在价格和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所以其应用较为广泛, 为满足测绘工作开展的需要, 可将图形化接口引入到窗口操作系统中, 这样便有利于提升系统性能。同时, 计算机制图应用中需考虑数据库技术, 如房地产测绘行业中涉及的各项参数多, 就需要将这些参数内容和图形数据做好有效合并, 所以, 数据库与制图软件需有效连接, 基于此, 这将是未来计算机制图应用中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 在开展测绘项目时, 计算机制图的应用也表现在信息共享层面上, 这就可以直接将图形的获取与存储通过网络技术进行, 与此同时, 还可以将图形进行网络共享, 充分体现互联网的优越性。由此可见, 测绘项目中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测绘工程质量有效提高。
4 总结
计算机制图的应用对于现阶段的测绘行业发展来说是重中之重。尔在实际应用计算机制图中, 应正确认识计算机制图的基础内涵和特征, 保证计算机制图在测绘项目中充分发挥优势, 并注意应用中保证在窗口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制图软件连接等方面都得以实现, 进而推动测绘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浅论测绘工程制图中如何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论文】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如何有效推行责任制05-01
测绘工程毕业论文05-01
超站仪在测绘地形图中的应用05-01
GPS在航道测绘中的运用04-28
浅论如何运用联想归纳法记忆TEM-4词汇05-01
如何落实有效课堂教学论文04-28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导学的有效性04-29
有效教学论文 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4-28
怎样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论文04-29
浅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及其运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