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02 16:24:50 计算机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教学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教学论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应用,已经遍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领域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摆在我校计算机网络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计算机网络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是所有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与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其它课程有所不同,所涉及的学科不仅有计算机专业,而且还有通信、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标准的不断更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中,既要传授主流网络技术,又要让学生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以理论课教育为主,实验课安排的很少,教师把重心放在理论教育上,忽略了实验教育的重要性。而在实验教育的过程中多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缺乏对网络设备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在某个操作系统上安装一个软件开发环境就可以,而是需要各种实验设备、实验工具及相应的实验环境才能完成,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专业级的网络实验室,从网络原理、网络应用、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开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系统性的学习实践过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网络基本原理实验(如:Sniffer或Iris分析网络协议);网络集成类实验(如:网线的制作及测试,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配置,VLAN的配置与管理,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路由器协议配置,生成树协议,网络的设计与规划等);网络管理类实验(如对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管理,Apache服务器的配置及管理、IIS服务器的配置及管理,FTP、DHCP、DNS等服务的配置与管理,用户、权限的管理等等)。

  3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对策研究

  3.1优化网络教学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选取上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网络教学中,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是TCP/IP,而OSI参考模型只要了解其特点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意义即可;再比如X.25、帧中继等目前已基本淘汰的技术可在教学中一带而过,适当增加FDDI、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热门的技术内容。我们通过各类教材的分析对比,在《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中就包含一套实验教材,全书围绕着各类的网络协议进行详尽的阐述和实验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发挥其自身主动性,并完成一些创造性的实验。

  3.2网络教学实验平台

  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最终都要应用工作当中,各个企业也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而网络实验教学是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进行网络实验教育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创新型的网络实验项目,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可以安装一套RG-LIMP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合理配置,可以将实验室虚拟到网络上,实现远程实验。这些项目不仅需要有网络基础知识,更需要有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应用其中,通过实验了解网络的工作流程,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

  3.3应用CiscoPacketTracer模拟器进行辅助教学

  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的教学内容是网络互联技术、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使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CiscoPacketTracer模拟器进行教学,PacketTracer软件是Cisco公司开发的网络仿真工具软件,是一个为网络初学者提供计算机网络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的一个模拟环境平台,学生可直接建立仿真、虚拟的网络模型。计算机网络的很多实例都可以在模拟平台上进行学习研究。比如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NAT和NPAT的配置、VLAN间路由的配置、DHCP、PPP的配置。这些内容很具有实用性,学生只有多进行实际操作才能理解和灵活的应用。

  3.4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以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的陈旧,缺乏创新意识,仍保持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缺乏创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因此,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得以提升,培养教师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反思性、探究性多种模式转变;以知识单科加深为主向多科拓展;以知识更新为主向专业技能方向发展;以知识进修为主向教育科研转变;逐步培养教师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的教育模式。

  4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加以改革,要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模式为先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能力,以符合当今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计算机教学论文2

  摘要:

  针对传统课堂模式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所产生的教学效率低、难以满足教学对象个体差异等问题,探索了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在构建课程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微课和翻转课堂模式,结合传统课堂模式尝试构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于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混合学习;翻转课堂;微课

  一、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随着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也不断发展变化,帮助学习者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系统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学对象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知识量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和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想对不断更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高校设置的计算机基础课时有限,为了能完成授课,师生间在课堂上仅有少量的互动,甚至采取满堂灌的模式,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疲惫不堪,忽视了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激发,影响了学习的效率,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教学难以满足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

  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目前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每堂课以固定45分钟,老师讲学生听辅以讲练结合的方式,而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忽视了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首先,教学对象掌握的初始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如果高校安排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加区别对待,教师只能在上课的时候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办法,结果常常使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迷惑不解,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倦怠。其次,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同,通常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而“一刀切”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并不能满足学生们各自的需求。

  二、基于网络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指捷克教育家JohannAmosCome-nius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班级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目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扎根在我国的大学教育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最初是由美国林地公园学校的两位化学老师JonathanBergman和AaronSams提出并加以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而课堂上,学生们完成练习并与老师进行交流。显然,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教学模式—上课老师讲授,课后完成作业。伴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微课也成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微课是指通过短小的视频对课程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具有时间短、教学目标明确和反复学习的特点。微课可以看作翻转课堂的主要载体,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教学效果。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果完全依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学生的知识掌握碎片化,对计算机体系缺乏系统化的认知。HarviSingh等学者认为混合学习是通过在适当的时间对适合的对象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风格,令他们掌握适当的知识技能,进而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文章主要研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综合了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把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整合,以形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模式由于教学效果良好,已成为了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的主流。学生通过自主终端学习和面对面课堂讲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进行学习,教师利用课程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并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和学习评价。该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下利用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疑难知识点讲授和作业辅导,调动学生利用课余间隙进行碎片式学习。在网络覆盖的环境下,营造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学习资源,进行普适学习的氛围。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平台设计

  为了解决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考试通过率,经过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组的多年努力,建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该课程平台基于JSP页面,后台数据库则采用了MySQL,并使用JSP、ADO、MySQL等技术使数据库与网站页面进行交互。它主要在Windows7系统下使用Dreamweaver和MyE-clipse来进行页面设计、网页实现以及运行测试等等。WEB服务器使用Tomcat7.0作为支持。服务器端需要安装Tomcat7.0和MySQL,及正确的配置,就能使用网站正常运行。客户端使用移动设备中的浏览器即可对网站进行浏览和查阅,当中显示效果以IE8.0浏览器最佳,构建的课程平台界面。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岗位工作的需求,学习任务采用网络终端学习为主,将微课作为主要传授方式支撑翻转课堂,以课堂面授为补充,充分体现了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该课程平台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交流的群,在这里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交流;学生能在平台上完成作业,所有参与学习互动的活动系统将自动添加到“学习评价”下,计入平时成绩,实现了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了及时发布课程动态,开设了通知公告,提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需要负责课程平台的各类教学资源管理、学生作业和成绩管理等后台维护工作。四、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意义翻转课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和教学内容繁多的问题,通过短小优质、内容丰富微课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提高了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课堂则明确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解决了知识碎片的系统化问题,突出了课程重点知识,对教学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高效解决。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结合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课堂模式存在的问题,而且令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度和兴趣,对于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2]HarviSinghandChrisReed,AchievingSuccesswithBlendedLearning[DB/OL].].

  作者:毛莉 杜威 单位:广东警官学院计算机系

计算机教学论文3

  一、当前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应用价值低

  传统的实践教学往往重视的只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共同培养。许多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材更新缓慢,学生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仅仅学到了一些已经被淘汰掉了的计算机知识,这就使得我们的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当

  传统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不能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被动地按照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老师忽视,甚至被压抑,原本开拓的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直接影响了计算机教学效果。

  1.3实践教学考核难,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的计算机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一般包含课堂作业和考试测试两方面,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平时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定,造成了有些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最终成绩也能达到优秀;而有些学生除了掌握了教师教授的知识以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思维、思考问题,但最终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因此,现阶段的计算机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不能客观地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评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改进。

  二、创新教育在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1创新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学校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来定位教材,例如我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所以教材的选择应定位在应用实践类别上。其次,学校要多走访用人单位和兄弟院校,了解当下比较新的计算机知识,对教材的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和删减,避免学生学到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最后,指导教师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计算机知识融入各个专业领域中,多设计些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运用计算机知识如何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因材施教,采用适当实践教学方法

  首先,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所掌握的层面各不相同。许多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也可以说是零起点。而家境好的学生大多数家里有电脑,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基础相对较好。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以某校为例,其计算机课程除了统一的课堂实验项目以外,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课后实验项目,主要包括巩固型和提高型两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课后练习。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巩固型的实验项目能够帮助他们将基础知识掌握地更加熟练;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提高型的实验项目更能满足他们“吃不饱”的需求,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其次,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近两年的实践教学中,课程组教师总结出一套渐进式的教学方法,是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综合性—创新性三个阶段。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变难,实践技能难度逐渐增强。最后,将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因材施教中不忘创新教育,这对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3创新改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分数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而且分数的差异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能力的差异。要想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必须将实践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完善。教师应采用分数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分数评价只占总评价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讨论交流、综合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统计汇总,形成学生的综合评价,其中,综合设计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最后,分数评价和综合评价汇总为一个结果作为学生的总评价成绩。这样,学生才会重视自身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才能够真正将创新教育实施到实践教学中,因此,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保障。

  三、结束语

  在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中适当引入创新教育,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不仅推动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也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教学论文4

  一、灵活的教学方式

  (一)任务驱动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做什么,所以,帮助学生树立一节课的任务会让学生更好的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需要预习课本哪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达成目标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以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而在课后,教师应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分层教学法

  高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而且他们的知识学习起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知识点的难度进行分层,对于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升题目难度,让学生进行尝试。而且,教师应该鼓励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完成简单的题目后,可以尝试着做难度更高的题目,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断拾回信心,也能促进学生往更好的方向进步。

  (三)项目创新教学法

  在高职学校中,可以创建一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至两个项目让一组学生合作完成,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合作完成对电脑软件的研发、创新。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运用现代化技术

  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多媒体和各种现代化设备被广泛应用,网络视频教学也成为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实际上视频教学具有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方便性、可重复性以及目标导向性上。通过视频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会因为时间冲突和各种因素而影响到学习的进度。在网络视频学习中,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回放,这样,学生如果在某一部分听不清楚可以及时的重新学习,也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因为走神而错失知识点的问题,甚至能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搜索寻找自己比较薄弱或者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观看,这样就能真正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加强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网络视频教学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好的教学模式应该要有好的评价模式进行配合,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考试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能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考试进行评价,学生会不择手段地提高自己的成绩,从而出现作弊、偷看等不良状况。所以,教师要依照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学习状态情况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评测,要合理分配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分值比重,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还应该进行实践操作的考试,依照学生对电脑的操作状况进行评定。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学生的目标是培养实用性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从而增加社会竞争力,如愿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职学校的教学目标。

  作者:赵娜娜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教学论文5

  【摘要】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引用当前的微科技并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新颖、自由、多样等特点受到各大学校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利用微课能在十分钟以内就着本堂课的一个知识点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让课堂中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以便在今后复习时能快速会想起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人根据多年的中职计算机教学理念,对微课在课堂中的教学应用和实际引导策略做一些深入性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微课堂是教师经常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所以在中职计算机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微课作为经常使用的课堂形式,让教学出来的内容呈“点”状,易于被学生接受和吸收。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出有效的微课教学计划和方案,循序渐进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在微课堂中根据某个简单明了的概念为教学方向。

  一、注重微课堂的教学理念,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

  “微课堂”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的教学形式,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感知,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加入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给学生构造有利于他们思考和探究的教学课堂。无论是将视频录制作为教学形式的微小课程,还是将当前的计算机使用流程作为课堂活动的实验形式,都是微课有效的教学实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给门课堂艺术。因为微课带给教师极大的教学方便,同时促进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积极性。最早提出“微课教学”概念的是美国高级设计师戴维彭罗斯,这是美国著名的计算机研究专家,对很多计算机相关的领域都付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关于这些名人的成功实例纪录片和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病毒发掘视频,这些视频都涉及到计算机相关技术,能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构造“直观性”、“时代性”、“艺术性”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比如“熊猫烧香”、“灰鸽子”、“远程病毒”等,学生在观看这些视频时能激起对计算机的兴趣,认真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二、加强微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要把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配合当代的`科技发展特点,在微课中融入各种积极元素和教学题材,让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同时也适合学生在日常个性化、有效化中学习,培养学生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微课的学习中脑中浮现真实而富有情感的画面,真正发挥微课的优势和作用。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系统设置和桌面设置”一个模块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具体的计算机操作流程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讲解逐渐的理解和操作,不遗漏任何一个细小的步骤,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能主动的接受知识点,而不是被动的受老师影响。此外,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在微课中引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计算机新闻事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各种真实实例中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每一年计算机“图灵奖”的获得者的真实经历、计算机著名漏洞和病毒、新时期的计算机核心技术等。像这样在计算机教学中切实可行的引入新的教学元素,符合微课教学理念,是教师需要学会和掌握的教学方法。

  三、引入微课堂的教学实例,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特别重要的基础课程。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需求,计算机涉及各大领域,成为社会的潮流方向。其中,计算机的操作性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实验课堂中一定要让教学方案同时兼具任务性和逻辑性,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来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理解和运用技巧。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普遍反映,由于学生从小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流程和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掌握得不够彻底,存在学习缺陷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漏洞,极大的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进度和学习方向。而且计算机学习中许多知识点难于理解和记忆,这对于接受能力不够强的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的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微课教学理念,真正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要把计算机相关的各种知识点在微课中充分的显现出来,并合理的运用课堂中各个教学模块,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其中,教材解读、实例引入、题型精讲、考训练模式、点归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模块,必须让学生严格的对待,才能逐渐提高和发展。我们教师只有在微课堂的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微课堂的理念,有效的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才能逐渐的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都加入到微课堂的学习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学习和感受,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计算机教学论文6

  摘要:为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探讨了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对策。论述了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分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缺少产教融合及实训教学,教师职业技能不足制约学生发展,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合理,资金不足且缺乏专业设备。提出了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监督机制,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从而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不同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同,然而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不足,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中职院校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改变现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

  1、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广泛普及到国民生活中,各行业在发展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缺乏创造力,学习主动性也受到了抑制,最终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不符。探讨产教融合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能够使中职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有效开展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同时,降低企业人才招聘成本。

  2、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产教融合及实训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部分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少实训教学,偏重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实操能力较弱。当前,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学生目前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有可能与未来工作中需要的计算机知识存在差异,需要学生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产教融合不足,很多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就业能力不足。

  2.2教师职业技能不足制约学生发展

  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教学与学生管理上,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对现代新型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不足,不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职业技能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3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不合理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使得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很难与最新技术相结合,不利于学生提升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导致学生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

  2.4资金不足且缺乏专业设备

  当前,社会对中职院校的教育认可度不高,对中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导致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缺乏实训场地、专业计算机设备较少等问题,计算机专业建设比较滞后。学生在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只能学习到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产教融合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对策

  3.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监督机制

  由于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决定作用,因此构建中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中职院校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教学监督管理机制,招聘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更好地向学生讲解当前计算机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确保教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此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建立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计划,使教师利用闲暇时间进入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学习和工作,更好地了解计算机行业中的先进技术,使教师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证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符合社会需求。

  3.2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主导因素,教师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计算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中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明确产教融合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特点及其对计算机知识的诉求,在课堂上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实现产教融合的目标。

  3.3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因此需要加强中职院校与社会企业间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在社会运营中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习锻炼,有利于增长学生的工作经验,确保学生在校学习与未来工作的无缝衔接,提升中职院校职业教学的有效性。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学生也可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到企业进行实习,有效提高了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4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重视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内容上,将学生在岗位培训中的表现、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态度等纳入到考核评价中,提升学生对这些能力的关注和重视,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明确教学评价环节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

  4、结语

  在产教融合下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中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中职教师要灵活运用产教融合的教学策略,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教学论文7

  [摘要]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作为现阶段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应用方法之一,在基于其项目化教学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能够针对其教学模式的完善思路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完善思路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能够适应现今计算机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不断增长的现状,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理论与实践操作的融和,并且能够严格地遵循“以项目为主线、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通过引入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项目案例,并将项目细化为各个具体的任务,在任务中贯穿相关知识点,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计算机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具体如下:

  一、项目教学方案设计过程的完善

  项目化教学方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需要在专业化的项目教学方案设计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那么,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专业化的项目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就这一方面而言,该模式的运用需要教师能够在对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将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成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如在进行环保周报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能够围绕这一主题将环保项目通过环保周报的制作、调查报告的排版、创建环保协会成员管理表、创建空气质量指数走势图、环保协会介绍演示文稿、环保宣传片等六个项目进行制作和学习。这样能够在分化项目设置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和知识学习的连贯性,而且能够有效地衔接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以此在每个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具体化的项目实训课程,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基础应用操作技能。

  二、项目方案实施步骤的完善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具体应用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能够在针对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前提下,在项目和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以此能够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學目标和教学需求下促进学生应用基础能力的提高。而就这一方面,应用项目方案的实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项目情景导入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也可以通过在线操作的方式,通过项目演示的方法从而将具体化的项目情境导入课堂,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阶段教学过程的进行,要注重项目引入过程中对知识的前后关联和衔接,而且要让学生明确项目学习的任务。

  (二)项目案例讲解过程中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中在对项目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计算机课程教学相关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实用性以及与项目案例的关联度,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的层次性选择性地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在这一阶段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给予学生项目分阶段的任务,以此将知识点贯穿于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比如,在实现环保周报项目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性地讲解Word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又能够促使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项目的操作实践中。

  (三)利用拓展案例巩固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获得相应的知识后,要鼓励学生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进行学习,并且能够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上机实践,让学生在能够明确自己实践任务的基础上,巩固、练习所学的知识点。

  三、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

  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对检验项目教学方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其是检验项目化教学方法效果的标准和依据。高职计算机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建立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通过现场问答、实际操作、结果检测等三方面进行。学生在每一个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考核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此外,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还能够从学生的出勤记录、学习态度、任务完成结果、能力素养、技能评价、团队协作和小组答辩等方面进行,以此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完善能够从项目设计方案的完善、项目方案实施步骤的完善、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完善等三方面进行,并且能够注重项目教学模式应用的合理性、注重项目化教学方法与任务教学方法结合以及项目化教学方法中知识运用的前后衔接性,切实促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完善,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海芳,赵莉,余宇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2):121-123.

  [2]林海玉.项目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探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xx(47).

计算机教学论文8

  1新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作用向辅助转变

  不管教育体制怎样改革,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一直处起到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这个地位从未变过。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古文将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听从教师的话,然后去理解并熟稔,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难题这一项教学任务往往是在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之后有所不懂出现的,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的不同,解惑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针对善于动脑,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他们的问题较多,教师回答的也较多;针对学习积极性不高,遇见难题也只等着教师重新讲到了才会听一下,这种情况,教师往往在课堂上传授了理论知识便没有了下文。在此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参与性不高,难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效果可见一斑。计算机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变为教学主导对象,教师成为辅助对象。因此,教师应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多动脑,积极参与到情境中,从而锻炼独立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2计算机教学模式中的具体方法及应用

  自从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计算机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提高,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计算机教学模式如何展开,教师们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现代化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幻灯片教学,俗称PPT。PPT不仅在社会办公中广泛运用,在教育体制中也时常用到。现代化的PPT是对过去的幻灯片做了一次升级,过去的幻灯片必去借助播放设备,携带不方便,制作上技术较难,类型上较为枯燥呆板。而PPT只需在计算机上演示即可,制作简单类型多样化。PPT的等级根据制作者娴熟度划分,无论从那一方面与幻灯片比较,PPT都远胜于它,其画面、音像、类型以及教学效果都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大概结构,通过PPT的演示,遇见疑点向老师提出疑问,例如,这个地方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具体解决办法是什么?等等,教师将大家争议较大的问题集中讨论。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只需解答不用刻意去讲解知识点,这样学生问、教师答的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育体制中主要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强化了教学效果。

  3计算机教学模式需要的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改革,催生了计算机教学模式,然而计算机教学模式始终离不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教学模式随着实践工作的开展,其效果日渐显著,离开现代化社会体制,这一教学模式也是难以独立展开。随着国家对计算机的大力宣传,才演变出如今的普及之广的局面。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不仅改变了教育体系、教学环境,更给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有利场所。进一步催生出多媒体演播厅、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四处可见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痕迹。现代化教育与计算机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相互支持,从而计算机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深化完善。

  4计算机教学模式单一发展模式的弊端

  计算机教学模式不管怎样效果显著,也不可独立发展,因为这一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育是离不开的。如果单一发展将会出现不少弊端。例如,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教学模式将会出现学生高度参与,使教学模式的吸引程度打过教学内容,偏离了教育目的,使学生学无所获。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模式时,首先告知学生教学任务与重点知识,在PPT播放完毕后,将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强化学生在PPT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学生课后起到监督作用,督促学生二次复习。

  5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人对于学习有一种执着的态度,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足以体现出国人对学习的毅力。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难以离开应试教育的考试检查学习情况的模式,应试教育将简单的基础知识反复加到考试检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厌倦学习。因此,面对现代化教育,教育体制正在不断深化改革,传统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现代化教育的侧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强化理解能力,故而计算机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完善了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消除死记硬背的难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与高度参与性。计算机教学模式使学生学有所乐,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寻找学习乐趣,不再抵触学习,从心里接受学习,认可学习。计算机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到辅助作用,这一模式应广泛用于教育体制当中,值得大力推广。

计算机教学论文9

  摘要:网络教学实现了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加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与此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更好的管理。本文对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主要模式进行总结,论述了基于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网络教学模式;计算机教育;策略

  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等领域影响十分严重。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培养国家未来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投身到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改革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一、计算机网络教育的优点

  (一)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大的教师和学生也能较好利用高度资源贡献的互联网进行深度学习,并打破过往学习内容只局限在教材之中的弊端,学生也能改善过往只能被动进行知识的学习的局面。例如,在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上,学生可利用互联网预先进行检索,从而更好做好预习相关的工作。同样,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在课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加以进一步的知识拓展或二次学习。在过往没有互联网的支持下,学生如果要查阅相关资料必须前往图书馆等进行纸质资料的查询,但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学生仅需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就能获得较多的资料。同时,纸质资源大多受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且其资源的更新效率也较低,而互联网下的电子信息不仅查阅上没有时间的限制,同时其更新效率也远超纸质资料。此外,在互联网上除了有传统的文字资料以外,还具有更为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资料[1]。

  (二)多媒体化的自主学习过程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学生课堂中也越来越普及,多媒体设备加持下的课堂更为生动形象且能够以多元化的角度切入问题,同时在多媒体的引入使用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被更好激发。让学生能够在更为热烈的情况下进行学习,高效、高质量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此外,在资源丰富的互联网之中,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教师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的时间也没有限制,学生可以更好调节自身的学习状态,择优选择时间进行学习。

  二、网络模式下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网络发展实现教师引导学习在进行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之中,教师不仅需要改善过往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还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更进一步深入学生群体之中,针对学生的问题优化教学。就目前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改革的'情况来看,互联网假设下的课堂,不仅课堂氛围更好,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之中。此外,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在同一平台进行学习,教师则对其展开动态监控,时刻确保学生使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学习[2]。

  (二)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合理评价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只在学期末的时候进行总结工作,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时评价工作,这样的评级模式之下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学生也不能较好利用评价正面影响学习。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下,教师的教学压力尤其是评价过程中的压力,一旦学生在课堂上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投票反馈,教师在获取信息后能够更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在互联网的帮助之下,不仅是学生教师也迎来了更好地突破优化,打破了原有教学工作时间性较差的现象,提升了学习的效率。此外,为了更好满足信息化的课堂建设,学校必须加大投入,添置计算机设备以及架设优质的宽带,确保信息化教学有序展开[3]。

  (三)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就传统教学而言,在互联网信息教学下教师能够更好获得质量更高的资源。互联网的最大作用,是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在互联网的条件下,信息资源能够更好被整合,人民群众能够利用这一全新的平台,完成信息交换共享的要求。针对学校的教师而言,能够利用互联网搜寻更为优质的教学素材,如大纲、相关视频资料等,从而更好优化自身的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利用互联网技术架设的平台,与其他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学校也能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在各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做到实时更新分享,便于师生做好活动[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加持下的教学活动,不仅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得更为有致和丰富的资源,还能进一步提升课堂之中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通过教师一定程度上的引导,确保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学校和何种类型的教育,都应当做好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爽,陈瑞瑞.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33(18):170-171.

  [2]张海燕.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J].学周刊,20xx,(16):101-102.

  [3]张丽红.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探讨[J].中国新通信,20xx,15(11):8.

  [4]郑小蓉,王成良,粟俊江.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xx,(35):228.

计算机教学论文10

  0 引言

  进入21世纪,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已不再单一地定位为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而高等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

  素质教育注重渗透性教育,养成性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和知识的内化,注重实践,表层的知识灌输和简单的说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从学生素质提高的层面看,实验教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实验教学在人才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过程,更要体现对人的培育,包括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塑造等,因此对教师和教学条件有更高的要求,而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实验教学研究的核心。相同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1 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只能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名词,宋朱熹说:“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通过良好的学习,人可以远恶而从善,去愚而增智。

  那素质教育究竟表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呢?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质结构,而非狭义的生理学或心理学中的素质概念,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等,具体如:智力、情感、个性、行为规范、道德观、生理机能和体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国家教委也曾专门作过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幸福的智商、情商、财商等将同步得到重视与发展,在人的能力结构空间中,其能力维数将越来越多,人的能力结构将更为丰满。

  2 融入素质教育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实践

  近六年来,我院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不断地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一条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新思路。

  2.1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2.1.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一般过程是:要求任课教师首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接近学生工作、生活实际需要的,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用性、情境性、可操作性强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并向学生展示,得出任务结果,然后把这个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根据不同任务提出不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相关知识以达到任务完成的目标。这种模式虽然费时费力,有时不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全过程,但这种教学方法,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特别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体会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的意识,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2.1.2 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的水平不一,课时安排比较少,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如何教会学生自学,使他们适应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需要,是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采取了三段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们第一阶段采用的是以学生练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授课模式。例如在这个阶段教师将Word的内容、重点功能、相关菜单的操作方法等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然后给学生一个综合的题目和一定的实践学时让学生上机实践,教师个别辅导。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很快完成,基础差的学生课上完不成也可利用课后加时完成。

  2.2 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我院近年来,研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意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进,参考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成功教学经验,构建具有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各层次又分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四种类型实验项目。验证性实验可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强调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良好习惯。综合性实验以“任务”驱动,强调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提高,拓宽知识面,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以理论为基础大胆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搭建数字化的信息平台,丰富立体化教学资源

  “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鲜明:含有静态图像、数字音频、动态视频的教学内容,与网络教学平台可互联互动,及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必须相结合的教学要求,素质教育几乎可以渗透到教学、实验的每个环节。所以若在搭建数字化的信息平台的同时,注意在素材选取上融入爱国教育,美学教育,音乐教育,挫折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美学素养,又能受到素质教育的滋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2.4 建设实验室教学环境,营造人文气息

  我国的教育由于专业分得太细,太早,急于培养有用之材而忽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加之以传授知识为主,内化不足,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或艺术,但往往知识狭窄,能力畸形,缺乏较深厚的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也就是“人文精神”。通过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的实践,在教学对比实验中,我们曾精心挑选了条件相当的学生22对,共44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名,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有意识地融入素质教育的方法教学。

  在大学阶段,“计算机基础”是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基础,该课程可培养学生在各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终身信息素养。如果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学生会是终身受益的;如果能在学校所开设的每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对素质教育加以适当关注,则必然福泽无限。

计算机教学论文11

  【摘要】现阶段,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在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党校作为提升党员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的重要教育基地,也应跟随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开设计算机课程,提升计算机课程教学水平,并在新背景下,创新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思路,以保证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效果都有所提升。本文就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新思路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背景;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新思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各大院校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党校作为重要的党员培养基地,也应着重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加强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思路的创新,以提升教学水平,使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1计算机课程教学对党校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的应用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交流、学习、处理事务等,大大缩短了空间和时间距离,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够了解所有的信息。党校学员作为人民群众的楷模,必须要保证思想的先进性和文化素养的先进性,因此,党校应积极开设计算机课程,满足国家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提升党员综合素质水平。

  2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问题

  2.1学员个体差异性显著

  党校学员整体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从高中到博士,各种阶段的文化水平都有。一些学历较高、在学校系统学习过的学员在计算机课程学习方面较为容易,而一些从未接触过计算技术的学员,则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学起,具有一定难度。党校党员的年龄也具有较大差距,既有青年学员,也有老同志,青年学员往往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而老同志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学习,才能够理解所学内容。由于学员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显著,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因此,也是当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2.2学员学习压力较大

  党校的课程时间十分有限,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一般会在一周到三个月,因此教学内容较多,学员学习压力较大。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知识,不仅使学员倍感疲惫,也使教师产生了较大的教学压力。由于党校学员大多已经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为保证学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技术,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员的实践操作,一定程度上,为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增加了难度。

  2.3学员的学习与工作无法兼顾

  党校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兼顾工作上的事务。虽然理论上是“脱产学习”,但是事实上工作很难完全移交[1]。因此,学员在进行短期培训时,通常还需要向单位请假,一周的`课程一般会请两三天的假,培训过后还需要处理堆积的工作,增加了学员的工作压力,学习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3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新思路

  3.1差异化教学

  由于党校的学员个体差异性显著,因此,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应采用新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按照党校学员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弱、基础知识缺乏的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员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导,以保证学员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进行实践操作,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对基础知识已经有充分了解的学员,教师应在教导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为学员设置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提升学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计算机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应充分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性,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2]。一个层次是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员进行授课,另一层次则是不要求学员完全掌握的应用知识,主要面向对应用知识有迫切需求的学员。

  3.2以学员为中心

  教师应注重学员的个性,以学员为中心[3]。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即使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也极有可能遇到困难,一旦长期产生困惑,便极易使学员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用软件,激发学员对计算机的学习欲望。同时,增加学员的实践操作学习,例如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处理、实时交互等。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直观的教学,例如利用图片、教学视频等,将计算机相关知识通过具体、生动的展现给学员,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

  3.3科学的评价考核

  考核制度是检验学员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评价考核制度,也应采用新思路。教师应同时注重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应多涵盖基础知识,题目尽量客观,不应仅按照教科书上的概念出题,实践考核则需要考察学员对计算机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和掌握程度,提升题目的实用性,保证学员在充分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在生活中对其熟练运用。

  3.4提升教学实际性

  党校学员基本都以从事工作,因此,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应尽量贴近实际生活,使学员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能够得以运用,例如现阶段事业单位在办公时基本都已经开始采用信息化办公的方式,运用办公软件处理事务,因此,教学中也应添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教学内容,以提升学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提供服务。

  4结论

  新背景下的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党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党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明确计算机教学对党校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面临问题,采用创新的教学管理思路,以学员为中心,实施差异化教学,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提升教学实际性,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党员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新背景下党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管理新思路[J].软件,20xx,6(6):20xx,6(6):150-152

  [2]刘晓亮.高等学校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计算机时代,20xx,10(10):65-66

  [3]江琼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新思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11(11):293-294

计算机教学论文12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学科;教学;任务式教学;程序设计

  论文摘要:计算机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如何依据其特点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高效组织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每个学龄阶段都有相应的计算机课程,同其它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存在着很大的特殊性。它不仅实践性较强,而且知识点更新快。一节课内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熟练操作,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多年来的计算机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计算机课的课堂教学。

  1 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现有的计算机教材很少顾及到地区的差异、学生知识面的差异、学校实验设备的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合理取舍,选择精华、要点,避免面面俱到。这一点跟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就存在明显的差别。数理化等其它学科强调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性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应用,各种应用所涉及的知识点彼此间较独立,联系较少。因此,我们对计算机学科知识点的挑选存在比较大的空间。我们可从知识点的实用性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以及学校实验设备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避免全盘照搬教材,否则学生就会因为知识点太多、太难、实验设备不支持等因素造成对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或掌握了却派不上用场。如:讲授查询语句select的时候,其后面可带的参数有十余个之多。如果每个参数的意义都跟学生讲清楚,学生就会因要记太多而记不住,或因个别参数难懂而没办法理解,对这个select语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掌握率就会降低,教师多花了时间却又达不到目的。在讲授select这个知识点时,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select语句在实际编程的应用,挑选了教材中两个较常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参数进行讲解,其它参数一概不讲。结果学生很轻松地记住了这个语句并能灵活运用。

  2 以“任务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

  目前经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1] 这里的“任务式教学”是指老师在讲授知识点时不机械、孤立地按照课本中的顺序一个一个来讲,而是先设计一个包含所讲知识点的“任务”,讲授之前先明确向学生下达这个“任务”,然后分析“任务”,分解出“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接着讲授这些知识点,最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完成“任务”。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决不是指课本上的某个例子或是课后的某个习题,而是一个能够综合所讲知识点并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深层关系的较大型综合应用例子。“任务式教学”的好处是:“任务”一提出,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典型例子可以参照,理解起来即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如: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当讲授window通讯协议这个章节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设计一个网上聊天系统。“任务”一提出,学生兴趣非常高。我结合聊天实例讲授各个知识点时,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时,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又如:讲授数据库编程这个章节时,里面的知识点多而且细,如果脱离具体的应用来讲授这些知识点,学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很难上升到灵活运用的层次。于是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开发一个商场管理系统,然后在对实例的分析过程中再逐步讲授知识点,结果学生很直观地接受知识,而且对知识的运用有深刻的体会。"

  3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每个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努力:课堂上巧设疑问,多用形象比喻。如:讲授操作系统原理时,可以提问学生:假设有一个图书馆,里面有阅览室和藏书室,那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去管理呢?这样必定有同学提出要一个图书管理员,接着可以把图书管理比作操作系统,内存比作藏书室,CPU比作阅览室,管理员比作应用程序。它们统一由图书管理员管理,即由操作系统管理,这既清楚又形象;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课本上有的内容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必须抓住重点,换一种比较浅白的说法,如果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就要坚决不讲。如果只是机械照搬课本的内容而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还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作业难度要适中。作业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太困难完成不了,学生就没有成就感,无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一个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学生经过努力最后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

  4 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

  计算机课要求教师悉心辅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学习,那将导致学生当时好象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因此,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要安排充足,并让学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勇于尝试。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结果及时做出评价,让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更浓,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更高。

  5 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的知识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如:在数据库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已掌握三种程序结构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时,我设计了一道综合这三种结构的程序题让学生自学完成,碰到问题时再和我一起讨论,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计算机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洽的桥梁,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达到最优最佳效果,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教学论文13

  摘要:目前,引导文教学法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得到极大的认同,不仅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要求,还着重于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中,引导文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以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详细介绍引导文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主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事物的能力。引导文教学法是德国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倍受国内外职业教育界推崇。以笔者所就职的学院为例,学院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过程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综合运用国内外各类先进的教学方法,重点推行引导文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Word、Excel、演示文稿(PPT)、Internet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等六个模块的基本操作技能。在高职院校里,大多数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采取的是传统式的教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的思考、分析。真正的学习应重在学习者的主动与交流。而引导文教学法正是这样将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带着工作任务去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工作技能,真正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应该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上大力推广的优秀教学方法。

  2引导文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教师准备好的引导文文件,以完成预设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准备、检查、评估的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的关键是提出引导问题,通过任务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自已学会分析教师制定的引导文中的重要信息。引导文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检查的能力,让学生在学到工作方法的同时,还提升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文教学的工作程序分为六个步骤,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引导文教学法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工作任务相结合,将单一性知识组合成综合性任务,建立一条阶梯式的技能训练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具体模式方面,笔者在实践引导文教学法的过程中采用了“引导训练——案例展示——确定任务目标要求——案例分析——操作示范知识讲解——同步实践——效果评价——总结答疑——课外拓展”为串联的九步教学模式,以具体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驱动,以案例开展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收到较好的效果。引导文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专业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非常适合于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3引导文教学方法的实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操作性非常强,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支持,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作品,非常适合运用引导文教学法来实施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课堂讲述演示文稿(PPT文件)制作时所采用的“三阶段、六步法”式的引导文教学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3.1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开发设计好本课程的引导文,这是引导文教学法的核心。准备工作包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工作任务、提供专业知识查询渠道。其次,结合演示文稿的制作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确定整个引导文教学法的各项组织形式。第三,课堂上依据班级学生人数情况,划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推荐一名学生作为组长,统一协调和分配任务。

  3.2实施阶段

  引导文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具体分为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既是一个独立的行为或活动,又是一个互为连接的`完整的行为单元。

  (1)资讯阶段。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一些设计美观、功能强大的PPT样表,然后利用头脑风暴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制作一份漂亮而又实用的演示文稿需要掌握哪些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然后布置一个模拟任务如参加某公司举行的干部公开选拔会请制作一份竞聘演示文稿,再下发引导文材料,组织学生阅读。

  在布置任务后,要让学生明白需要做什么,要达成怎么样的效果。要借助引导问题和引导文让学生在正式开始之前独立获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引导文上所提供的专业性书籍或专业性网站可以作为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资讯阶段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划阶段。工作计划是工作前的思考,要考虑完成任务相关工作步骤和所需的工具、素材等条件。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

  行任务细化和分工,确定本组PPT的设计方案包括模版样式、色彩、创意、设计方式和动作设计方案。组长可邀请教师共同参与交流,明确工作流程,制订工作计划,填写分工工作计划表,以确保团员有着不同的分工,如工作内容可分为模版设计、文稿内容设计、动画动作设计等,每项工作的承担者可以是1个人,也可以是多人协同担任。

  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已应该怎么做的过程。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一方面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组织能力、协调管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决策阶段。决策过程是小组计划的延续,决策的结果是小组任务讨论完成的方案。决策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听取学生讨论结果,并让学生自主陈述方案缘由,选择性地帮助其改善或修订任务完成方案。

  (4)实施阶段。工作任务方案的实施过程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熟悉掌握专业知识,逐步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检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具体操作、发现问题、完善计划、思考结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掌握课堂知识。这期间有个人的独立工作活动,如收集整理资料,回答引导文问题;也有双方商议活动,如PPT的模版样式设计方案、突出重点等,也有多方商议活动,如各角色成员讨论模版设计主题和重点部分。团队组长主要设计演示文稿的整体设计方案,其他人则协助提出修改意见,这既是对演示文稿制作技能的展示,也是对小组团队协作的体现。

  (5)检查阶段。根据引导文中拟定的评价标准,学生比较清楚为了实现即定的学习目标,需要哪些具体的操作,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这将使他们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工作成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错误和改善质量。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应先由学生自检,然后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检查,并相互之间交换检查工作成果。

  (6)评估阶段。工作任务评估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评价。评价形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和主讲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参与态度,收集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可行性,提出的建议是否具有新意等。自我评价主要是小组代表阐述本组的学习态度以及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团队评价主要是和教师评价在每组自评后进行,主要是共同探讨对该组作品的意见和建设,教师评价则是带领同学回顾整个教学活动。

  评估不是单纯地给学生或小组打出一个成绩,而是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的过程也是经验的交流过程。引导文评价表罗列出针对演示文稿的各项评价标准,这不仅是对制作PPT演示文稿技巧的评价,也是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评价,更是对小组集体工作和智慧的评价。

  3.3总结阶段

  引导文教学法的是通过模拟任务完成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并能用这些方法独立解决今后职业中遇到的问题。以任务或项目作为课堂教学引导,将会大大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引导文教学法的思考

  4.1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是以课堂传授为主,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节奏,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即定的知识,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引导文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都是由学生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相信这种学习方法将会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

  4.2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必将相得益彰

  引导文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尝试将工作情境转换为学习情境的一种有效途径。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做相应的调整。在具体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灵活引入其他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必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冯国祥,曹青.浅谈引导文教学法在化妆技能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11).

  [2]姚和芳,首珩.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郑舟杰.引导文教学法教学实践探析.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

  [4]聂晓.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xx,(13).

计算机教学论文14

  “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政治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发生巨大甚至是本质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参与者,知名IT评论人,谢文在英国牛津大学维克托教授《大数据时代》一书的序中所说。大数据时代正影响着我们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教育教学本就应该站在科技和技术的最前沿,享受时代科技发展的成果,运用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才能更快的推动自身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在计算机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大数据”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以下就课堂教学相关的三个环节来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大数据”对教学思维的影响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学的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定都是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课程大纲标准,或是有经验的老师的经验总结,然而这些设计是否科学,真正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或重点吗?检验的方法要么由权威专家认定,要么由课堂教学实践反馈,而前者主观性强,有时专家也难免会出偏差,后者效率低,样本小,结果数据存在偏差。有的老师甚至以自己学习中认为的难点和重点在进行教学设计。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作者列举了一个事例,2009年时,谷歌通过把5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的检索的词条和美国疾控中心数据对比,最终成功预测甲型HINI新病毒区域等数据,这一数据准确性得到了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确认,而美国国家疾控中心的数据却是来自病毒爆发后,比谷歌数据晚了近两周时间,作者用谷歌成功预测病毒爆发的事例告诉我们大数据的价值,他们没有派调查小组,也没有向市民发放测试工具,更没有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去做详细的资料统计,更不是主观臆断哪里会是病毒爆发地,他们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准确的预测,而这些在我们看来混杂不清,大量的数据,加上科学的分析统计,就会让我们的预测判准确无误,可见使用数据才是最客观的。在学科教学中,教学设计不能凭经验主观判断,应该用数据来说话,因为如作者所说,在大数据时代,不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来自互联网学习平台上相关学习所有学习者的检索最多的问题应该就是难点,而实际知识应用中出错最多的相关知识点才是重点。这才是最科学准确的教学设计依据。

  二、“大数据”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激活主体的内在原动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而马云的淘宝网商业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网站把每一个购物者的检索、购物信息收集,再将热销信息,热收信息分享给顾客,甚至把购买某一商品的顾客还买了哪些商品信息整理分析,并推荐给目标客户,大大提高了消息推送的准确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了购物欲望,网站销售业绩才能逐年增长。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也是如此,组成课程结构的各知识模块,知识点就如同网站陈列和销售的商品,学习者学习知识也就像浏览商品一样,随着智能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不仅可以将课程必备知识如商品般的陈列,还应该可以将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问题,学习心得体会,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后产生的对新知识的渴望等一一记录,并相互分享,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兴趣,分享学习,通过增强学习者的融入感,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更是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随着数据的丰富,将会产生新的知识学习体系结构和课程学习新模式,而这些就是大数据带来的影响。

  三、“大数据”对教学评价的影响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的最终评价形式是“考试”,即对知识“继承”的程度测评,虽然我们提出了种种过程评价方式、形式,但由于效率低,手段不够先进,方法不够科学,可实施性不强等,使得过程评价仅留于形式而存在,往往还是以签到、主观性的互评等形式存在。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有更先进的软硬件手段,完全有实现客观过程评价的条件,可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汇总,对学习者的思考、学习进度、学习效率,对课程学习的建议,参与网络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涵的贡献度等记录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真正做到过程性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甚至可以代替最终以知识“继承”程度为主的评价形式———“考试”。我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形式的影响和改变,而是一次彻底颠覆性的评价变革,这将会是一种更加客观,更加有趣的,更能体现学习过程,更有价值的评价形式和手段。以上是我作为普通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读完维克托教授《大数据时代》一书后,就自己相对熟悉的计算机基础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向产生的一点浅薄的思考,我想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影响应该是更广泛的,就如维克托教授书中所言,大数据的真正价值我们现在只看到了冰山一角,相信对教育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更深刻的。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维克托教授所说的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也不是小样本,而是“样本=总体”,因此,要实现大数据真正的价值,我们需要的网络技术方面,基础方面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学习平台,至少是共享数据的智能学习平台,并拥有专业数据分析技术,云技术等实现大数据的基础实施。

计算机教学论文15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和网络对于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计算机的相关课程的设置开始在各个学校推广和开展。同样,中职院校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对于他们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就目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严重的不足。为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改变一下教学的模式,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地应用。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自己职业的需要,提升学生的探究力和创新力。另外,我校信息水平不高,教学的设施相对落后,更需要注入一些新鲜的教学方式。本文将针对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释。

  关键词:三段七步;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

  鉴于我校信息水平的落后,设备的短缺,教学的模式更需要有一定程度地突破。我们希望树立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改变设备和信息化不足带来的弊端,争取寻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力。尽管当前的计算机教学涌现出了很多种教学形式,但是都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三段七步的探究式的教学形式采用诱导、鼓励和自主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中职院校的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偏弱。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社会不断地发展,科技也不断地进步,计算机相关的内容更新换代较快。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情况——中职院校因为设备和资金上面的短缺,导致学生接受计算机教学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同时,学校教材也和当前的一些新的技术相违背。这就给中职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困扰。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中职计算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探究能力。

  二、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通过三段七步的教学方式,我们能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实现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计算机学习需要的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该教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发现新的技能,推动我国计算机的发展;让老师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三段七步模式能够实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独立的思考,将所学习的内容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之后更好地参与就业,为社会所用。

  三、七步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的应用

  七步项目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完成一个设定好的项目。这在数据库、VB程序设计等方面比较实用。首先,需要将项目的要求进行明确,让学生能够了解到项目进行的`意义所在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一定的情境创设,确定好项目的主题是什么。这一点其实就是三段中所指的探究。只有这一部分确定好,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下面的工作。其次,教师需要对项目进行一定地分析,找出进行该项目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小组,将不同的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充分考虑到成员的不同特点。在这里,学生可以独立地完成任务的设定,也可以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做到三段里提到的诱思,也就是老师需要善于指导和诱导学生把握重点,按照正确的方向展开问题的探索。无论是自主的探究,还是合作的探究,都需要充分体现老师诱思的过程。通过这一环节,我们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提高和别人沟通的技巧。接下来就是三段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实践。小组在合作和探究中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地质疑,对于存在问题的现象要及时地纠正。对于这些问题,各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切实处理。老师也需要根据自己设定好的计划进行监督指导和定期检查,对小组的完成情况及时地给予评价。完成任务后,让小组进行成果的展示,可锻炼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最后,老师需要根据学生最后的情况,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总结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总结。通过成果展示,我们可以有效地看出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和工作中,为社会服务。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更有激情,学生也更愿意投入心思学习这一门课程。希望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能够帮助我校的计算机教学步入正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祥明.探究性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xx(4).

  [2]赵建萍.探究性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xx(2):91-92.

  [3]李申.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教),20xx(12).

【计算机教学论文】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11-03

英语教学计算机专业论文11-05

计算机信息论文12-13

计算机病毒论文01-09

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07-23

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11-04

计算机网络论文11-17

计算机数据库论文07-20

有效教学论文 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