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化学平衡的标志练习题

时间:2023-05-05 08:58:50 化学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平衡的标志练习题

  第一篇:《化学平衡的标志》

  化学平衡即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在反应之初,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随着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反应物浓度减低),逆反应速率增大(生成物浓度增大),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在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从化学平衡的定义来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标志: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在改变。当然也可以理解一些间接标志。

化学平衡的标志练习题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根本标志

  根本标志I:速率

  v(正)= v(逆)。对相同物质:v(生成)= v(消耗)≠0;对不同物质:反应方向相反,大小符合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1】 能说明反应 N2+3H22NH3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H2)=V正(N2) B.单位时间内消耗H2的速率与生成H2的速率相同

  C.2V正(H2)=3V逆(NH3) D.NH3的分解速率和N2的消耗速率速率。

  【答案】BC

  根本标志II:浓度

  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在改变(固体的浓度不变不能作为标志)。以下情形可体现浓度不再改变: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断键与成键的物质的量)、转化率(或产率)、物质的量分数、体积百分数、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或有色物质(Br2、I2、NO2等)颜色不在改变。 例:对反应2NO22NO+O2 、 H2(g)+2I2(g)2HI(g) 、2NO2N2O4等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即NO2、I2的浓度不再改变时可作为平衡的标志。

  【例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N2)∶c(H2)∶c(NH3)=1∶3∶2

  B.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

  D.断开1mol N≡N的同时断开3mol H-H.

  【答案】B

  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间接标志

  所谓“间接标志”是指在特定环境、特定反应中能间接衡量有气体参与的某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通常指压强、平均式量、密度等,能间接体现。这类标志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V、n、R、T分别表示压强、体积、物质的量、常数、热力学温度)进行巧妙的判断。PV=nRT中包含了等效平衡所涉及的所有条件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即P、V、T是条件,n是物质的量。由于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间接标志很多,这些标志不仅与条件有关,而且与反应前后的分子数目N(N=n·NA , 其中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

  Nm数)有无变化有关。不妨将PV=nRT变形为PV= RT或PV= 或PM= ρRT(M、ρ NA M

  分别表示平均式量、密度),因此通过T、P、M、ρ或V及N等的变化不难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间接标志I:温度化学平衡的标志。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条件不变),则平衡。 间接标志II:压强

  仅适用于反应前后体积V不变而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反应前后分子数目N改变即在反应aA(g)+ bB(g) ? gG(g) + hH(g)中a+b≠g+h)改变的反应,反应体系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平衡。例:对 N2(g)+3H2(g)

  适用。

  间接标志III:平均式量

  凡是有气体质量m或反应前后体积V不变而分子数目N有改变的可逆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平均式量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 例:在恒容容器里对 N2(g)+3H2(g)

  用;对 C(s)+CO2(g)

  间接标志IV:密度:

  仅适用于有气体参加同时亦有非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的反应:对C(s)+CO2(g )

  2SO3(g)不适用。

  间接标志V:体积

  反应前后压强不变而分子数目N有改变的可逆反应,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例:对 N2(g)+3H2(g) 2NH3(g)适用;H2(g)+I2(g) 2HI(g)不适用。 2CO(g) 适用;对 2SO2(g)+O2(g) 2CO(g) 适用;对H2(g)+2I2(g) 2NH3(g) 适2NH3(g) 适用。H2(g)+I2(g) 2HI(g) 不2HI(g) 不适用。

  间接标志VI:分子数目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有改变的反应,分子数目不再发生变化,则平衡。例:

  对 N2(g)+3H2(g) 2NH3(g) 适用;H2(g)+I2(g) 2HI(g) 不适用。

  【例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

  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A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解析】该题中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N、温度T和体积V均不变且亦有非气体参加,据间接标志II和IV及直接标志II知: A. C. D. 错。或利用PV=nRT的变形式: PM= ρRT易选出B。

  【答案】B

  总之,能否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就看能否直接或间接的体现v(正)= v(逆)或各物质的浓度不改变。

  【练习题】

  1、下列反应aA(g)+bB(g) mC(g)+nD(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表示其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时的压强与反应起始的压强之比为m+n/a+b

  B.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度与物质C表示的反应速度之比为a/m化学平衡的标志。

  C.物质B的浓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D.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 A(g) C(g)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 B(g)+3

  态的是( )。

  A.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B=2 mol/(L·min)

  B. 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C=1.5mol/(L·min)

  C.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B=1.5 mol/(L·min)

  D. 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C=2 mol/(L·min)

  3、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 (g) 2SO3(g)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B.容器中SO2和SO3的浓度相同

  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为2:1:2 D.容器中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4、在2NO2(g) N2O4(g)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A.N2O4和NO2的分子数比为1:2

  B.平衡体系的颜色一定不再改变

  C.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

  D.单位时间有1 mol N2O4变为NO2的同时,有1mol NO2变为N2O4

  5、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6、将1L N2和3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使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N2+3H2 2NH3,下列哪些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 )

  ①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最初体积一半的状态② N2、H2、NH3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状态③N2、H2、NH3的总质量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④单位时间内1L NH3分解的同时,有0.5L N2生成的状态⑤ 单位时间内1L NH3分解的同时,有0.5L N2也分解的状态⑥N2、H2、NH3三者浓度相等的的状态。

  7、下列情况中说明2HI(g) H(+I(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2g)2g)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1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断裂③混合气体中百分组成为HI% = I2%④反应速率υ(H2) = υ(I2) = υ(HI)⑤混合气体中c(HI) ︰c(H2) ︰c(I2) = 2︰1︰1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练习题答案】 1、C 2、B 3、A 4、B 5、B 6、②⑤ 7、②⑥⑨

  第二篇:《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

  化学课外辅导专题四

  ——化学平衡状态

  一、知识提要

  1、化学平衡状态可用五个字概括: 2、填写下表:

  二、能力提高练习题

  1、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反应速率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 1 -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2、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 3B(g)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3、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 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

  A、33% B、40% C、50% D、65%

  4、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草酸溶液,用于酸化的酸可用 (硫酸、硝酸、盐酸)。判断该反应快慢的现象是 。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反应中用4ml 0.01mol/L的KMnO4溶液与2ml 0.2mol/L的草酸溶液反应,褪色用时45S,用草酸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 。 3)在上反应滴加几滴MnSO4溶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分析原因是:

  5、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现象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为:

  在该反应中,每转移1mol电子,反应的硫代硫酸钠质量为 。 6、在一定条件下,2A(g)+2B(g)3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 B. 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1.5n mol C D. 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E、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F、v(A)=2/3 v(C)

  G、A的转化率不再发生变化

  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2B(气) C(气)+D(气)已达平衡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总物质的量

  8、在一定温度下,容器中加入CO和水蒸气各1mol,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达到平衡后生成0.7mol,若其它条件不变,一开始充入4mol水蒸气,则达平衡时可能生成CO2的为 A、0.6 mol B、0.95 mol C、1 mol D、1.5 mol

  - 2 -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考纲要求: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比较? 化学平衡状态

  1.研究的对象:

  2.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 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的状态。 3.化学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4.平衡状态的标志:

  (1)速率关系(本质特征) :

  ① 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 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等价反向)

  (2)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宏观标志):

  ①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

  ②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③ 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总体积不等,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均保持不变。

  ④ 反应物的'转化率、产物的产率保持不变。

  - 3 -

  衡后“不变”,一定平衡? 【巩固练习】

  1.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2NO2(g);ΔΗ<0,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的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3.下列叙述表示可逆反应N2 + 3H2 2NH3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N2、H2、NH3的百分含量相等

  B.单位时间,消耗a mol N2的同时消耗3a mol H2 C.单位时间,消耗a molN2的同时生成3a mol H2

  D.反应若在定容的密器中进行,温度一定时,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4.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可以说明 A(g) + B(g) C(g)+D(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5.下列说法中,可以表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形成 B.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C.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键形成

  - 4 -

  D.1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molN—H键断裂 6.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7.在2NO2(红棕色)N2O4(无色)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说明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A.c(N2O4)=c(NO2)的状态 B.N2O4处于不再分解的状态

  C.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比为2∶1的状态

  D.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的状态

  8、可逆反应 H2 (气)+I2 (气)=2HI (气)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 、I2 、 HI的浓度相等 D. I2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9、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E、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化学平衡的标志。

  F、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G、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10.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

  A 、A(气)+B(气)C(气) B 、A(气)+2B(气)3C(气) C 、A(气)+B(气)C(气)+D(气) D 、以上都达到平衡 11.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容器中SO2和SO3的浓度相同

  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为2:1:2 D、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12、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

  - 5 -

  第三篇:《如何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

  如何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

  化学平衡的标志这个知识点虽小,但是高考中经常会考上一考,属于高中化学中的重高频考点。那么化学平衡的标志该如何判断呢? 化学平衡即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即反应永远不可能进行到底,存在着一个平衡关系

  (2)动:动态平衡。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不是静止不动的。

  (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4)定:条件一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5)变:影响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的标志:

  化学平衡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等,一个是定。等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定势各组分百分含量一定,转化率一定。具体来说,就是

  1.V正=V逆。即单位时间内某一物质生成量和消耗量相等。

  2.体系中各组分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种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颜色等都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不变。(但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就不能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体积、总压强、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已经不变来判断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小贴士】

  “v(正)=v(逆)”,是化学平衡状态微观本质的条件,其含义可简单地理解为:对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物质而言,其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的宏观表现,是v(正)=v(逆)的必然结果。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具体表现为“一等六定”:

  【总结】

  一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六定:① 物质的量一定,② 平衡浓度一定,③ 百分含量保持一定,④ 反应的转化率一定,⑤ 产物的产率一定,⑥ 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一定。

  除了上述的“一等六定”外,还可考虑以下几点:

  ①同一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与生成量相等。

  ②不同物质间消耗物质的量与生成物质的量之比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③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或产物的产率最大。 ④对于有颜色变化的可逆反应,颜色不再改变时。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变的可逆反应,还可考虑以下几点: ①反应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再改变。

  ②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不再改变。

  ③反应混合物的压强不再改变。

  还可以从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的关系去判断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第四篇:《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

  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 二、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

  三、

  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文章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出自=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

  一、

  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 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 (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聚合反应:

  四、苯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

  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2C6H6+15O2 = 12CO2+6H2O (火焰明亮,冒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 + Br2 + HBr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 HONO2 + H2O

  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3H2

  五、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

  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六、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默认分类①蒸馏法;②电渗析法; ③离子交换法; ④反渗透法等。

  (2)海水制盐:利用浓缩、沉淀、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制备得到各种盐。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理念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从环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

  高一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1(1)A:NA,B:K,C:MG,D:AL,E:C,F:O,G:CL,H:BR,R:AR.R;

  (2)氢氧化铝+氢氧根=偏氯酸根+2水

  (3)B>A>C

  (4)H2O,2H2O+2K=2KOH+H2,>7

  (5)NABR,黄

  (6)18

  2.B

  3.A

  4.D

  5.D

  6.A

  7.D

  8.A

  9.(!)A:NA,B:O2,C:CL2,D:H2,E:N2,F:NA2O2,I:HCL,J:NH3

  (2)2NA+O2=NA2O2(加热),2NA2O2+2CO2=2NA2CO3+O2,H2+N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可逆反应),HCL+NH3=NH4CL

  (3)2氢离子+碳酸根=水+二氧化碳

  10.(1)-218.4

  -183 1.43

  112.8

  444.6 2.07 H2S H2SO3,H2SO4

  H2SE

  SEO2,SEO3 H2SEO3,H2SEO4

  H2TE

  TEO2,TEO3 H2TEO3,H2TEO4.稳定性变化规律:逐渐减弱

  (2)氧,硫,SE,TE的熔点和沸点从上往下,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升高;密度从上往下,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升高。

  (3)可以研究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变化规律,或研究它们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化学平衡的标志练习题】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化学平衡05-02

化学平衡教案04-30

标志和标志的色彩04-30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05-01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04-08

标志04-30

《标志》教案02-17

标志设计05-02

成熟的标志作文02-05

长大的标志作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