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看劳动报酬与生产率的科学阐论文
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学解释
(一)劳动报酬
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借助一定的劳动工具,通过自身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从中获取的与自身所付出的劳动相当的价值回报,即劳动者通过创造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为其进行进一步的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报酬解释了劳动者劳动成果的贡献程度,是对劳动者体力及脑力劳动的证明。Krueger 认为劳动者劳动报酬是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紧密相关的,它是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劳动报酬的存在证明了劳动者人力资本价值的存在,他从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来源出发,将劳动报酬可以区分为初级劳动报酬和高级劳动报酬两种。劳动报酬的实现有多种途径,在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劳动报酬的实现,主要包括工资、实物、社会保险三个部分,其中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报酬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或公司依据法律法规、行业规定等,通过向劳动者支付货币工资、补助以及各种津贴等实现劳动者的自身价值,它具体包括了按日、月、年等不同支付方式的工资;而实物报酬主要包括企业或公司向劳动者提供的各种物品,比如劳动者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必需品等,这些物品的提供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低于成本价值的供给;劳动报酬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它是指公司或企业通过向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养老、救济等保险金,使本公司员工得到应有的实惠,社会保险一般由政府筹办,企业参与,是一种具有所得重新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进行生产和劳动的原动力,是对劳动者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有效证明,劳动者只有获得了合理的劳动报酬,才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绩效管理模式考虑,合理解决劳动报酬问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融洽。
(二)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计算劳动者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劳动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创造的劳动价值与其付出的劳动之间的比率。劳动生产率对于劳动者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表现,日益成为企业衡量生产能力的重要工具。Timothy J.Coelli指出劳动生产率属于部分生产率测度指标,主要针对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进行解释,他认为劳动生产率对于劳动情况和企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是衡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库兹涅茨认为生产要素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如果没有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会变得异常困难。当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进行流动,从低收益部门流向高收益部门时,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
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一)劳动报酬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1.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分析劳动价值理论有助于研究劳动报酬的社会属性,同时作为劳动报酬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理论解释了劳动报酬中社会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内各自创造的价值。所以为了进一步分析劳动报酬的社会含义,首先有必要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政治经济学内涵,从而为深入研究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对原有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观点进行了继承和改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表明劳动创造了社会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一切商品的价值变动,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了商品价格变动规律、劳动价值增值过程、劳动补偿、折旧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对原有的劳动价值观念进行了批判继承,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劳动价值理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这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提供了有力工具。
2.剩余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劳动价值是资本家通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取的价值,它是在劳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时间分配而得到的。剩余劳动价值同时具有劳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所谓的普遍性是指剩余价值是劳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通过劳动者的社会劳动获取的;剩余劳动价值的'特殊性则在于劳动性质的独特性,所以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过程也被定义为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剩余劳动价值从本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状况下资本家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之间具体的劳动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学术关系,充分体现了社会生产过程中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各个企业家注重劳动者报酬的提高,通过提高劳动者报酬,激发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也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个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则对社会的贡献越大,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更容易实现。此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多少是衡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依据,劳动者剩余价值的逐步增多表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二)劳动生产率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1.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出劳动价值理论是劳动生产率理论的基础。对于劳动生产理论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劳动的物质属性和唯物史观两方面展开。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是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因此应该把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分析劳动生产率的前提条件。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劳动生产率理论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联系在一起,认为劳动生产率要以社会基本矛盾相对应,即满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统一的理论,对劳动生产率的经济学分析不能只局限于劳动者生产过程中产品的产出和原料投入,同时要注重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劳动者心理倾向等。此外也要关注劳动生产率变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
2.劳动生产率的二重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率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他指出劳动生产率是静态意义上的生产率,它需要处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才有其经济学意义;同时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的发展有其特殊规律,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单独的某一阶段的发展,而要从整个社会的历史演变规律出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加以解释。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生产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深刻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是从哲学高度加以解释的生产关系。劳动生产率的二重性为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通过将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对这两种劳动的生产力进行分析,得出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使劳动价值理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高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企业活力是企业不断创造社会价值的源动力,而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提高企业活力的有力保障。提高劳动报酬,按劳分配方式和企业的报酬水平有利于带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劳动者更加努力的参与到劳动中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最终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和产值增加。企业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效益,这又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更多的报酬,促进了企业效益的良性循环。我国经过长期的企业所有制改革,原有的劳动者与企业的工作终身制在大部分民营企业中已不复存在,实行更多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同制。合同制的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员工的表现,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报酬和工资待遇,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此外,劳动合同制还使得在工作选择上,劳动者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会根据企业提高的薪资状况选择职业,所以提高劳动报酬也成为了企业寻觅员工的手段。
(二)促进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
商品经济的本质在于交换,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促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换,促进商品价值的满足以及使用价值的实现。而商品能够得到交换的前提则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社会消费包括了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两种模式,而生产消费最终又是为生活消费服务的,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是我国商品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广大劳动者作为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主力军,劳动报酬的提高有利于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改善、购买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消费的增加。商品销售的增多又使得商品生产得以进行,从而促使生产和消费紧密联系。此外,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提高也激发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多产品。
【从政治经济学理论看劳动报酬与生产率的科学阐论文】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从生态缺失看西方经济学理论弊端论文09-09
软件服务外包影响IT业生产率论文09-10
阐综(闡綜)05-26
论科学理论的经验过硬性指标哲学论文09-06
高扬现代科学理性的哲学理论论文12-04
政治经济毕业论文提纲06-19
关于科学理论的作文10-03
隐喻与科学理论的陈述07-12
探寻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理论依据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