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三伏天知识

时间:2023-12-18 21:44:46 好文 我要投稿

三伏天知识

三伏天知识1

  20xx三伏天怎么算

三伏天知识

  20xx年伏天从从20xx年7月17日开始,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20xx年三伏天时间表

  20xx年初伏时间:20xx年7月12日~20xx年7月21日 为初伏 10 天

  20xx年中伏时间:20xx年7月22日~20xx年8月10日 为中伏 20 天

  20xx年末伏时间:20xx年8月11日~20xx年8月20日 为末伏 10 天

  三伏天怎么算——算法秘诀“夏九九歌”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三伏天养生知识6小贴士

  1、三伏天如何养生:饮食开胃多吃苦味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2、三伏天如何养生:食清淡少生冷

  三伏天饮食养生应以清淡为原则,以质软、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在菜肴里加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增进食 欲,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三伏天有些人喜欢吃生冷食物,这种外热内冷很容易让胃肠受凉,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所以,吃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

  3、三伏天如何养生:养心还要重养神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五脏,心与夏季相应,心脏主血脉,主神,与血液运行和血管以及精神情志密切联系,并司属汗液。由于三伏天天气炎热,心火亢盛,容易产生急躁、倦烦的情绪,从养生保健的角度出发,“躁”宜“清”之,夏季要保持清静愉快的心境,切忌发怒,使人体气机通畅,顺应自然。夏季养心重要的是养“心神”。尽量保持乐观情绪,注意预防懈怠厌倦、恼怒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做到神清气和,心胸宽阔,精神饱满。这样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和乐观的性格。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活动,既可开阔心境,又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三伏天如何养生:身体祛湿多喝粥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5、三伏天如何养生:养阳避炎热

  三伏天人体的新陈代谢格外旺盛。人体阳气外发,阴伏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汗孔开疏,出汗较多,用来调节体温。由于人体阳气旺于外,若暑热过度,最先损害的就是阳气,因此,三伏天养生首先是要避炎热。盛夏紫外线强度大,进行室外工作和活动时,尽量避开烈日炽热的正午,携带一些凉茶、藿香正气水等清凉解暑物品,以防不慎中暑。

  6、三伏天如何养生:运动要适度

  三伏天要适当进行活动,使体内的阳气,如同夏日之物候向外宣通发泄,有利于身体气血运行,保持健康的体魄。但也因为三伏天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氧耗量大,运动时最好要控制好强度,不宜大汗淋漓,精疲力尽,以防上疾病的产生。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

三伏天知识2

  【吃】陈皮普洱茶消暑又降脂

  广东人爱喝汤,而酷夏消暑也可以通过喝汤解决。其中,冬瓜薏米煲水鸭、冬瓜扁豆薏米荷叶汤等均可达到消暑效果。上班一族可以选择泡杯茶,简单方便又消暑散热,淡淡的茶香还能舒缓工作压力。推荐以下三种:

  1、菊花消暑茶:菊花5g、紫苏叶10克、决明子15克、枸杞5克、热开水1000ml。

  2、淡竹叶茅根茶:淡竹叶10克,茅根30克,荷叶5克,共放到热水瓶中,注入沸水15分钟即成,清热泻火利大便,可防暑热症。

  3、陈皮普洱茶:陈皮丝3-5条或者2g左右陈皮片,5g普洱茶叶泡水。将一整只陈皮放入壶中,先用沸水冲洗,再用沸水冲泡约15秒,将茶汤倒入杯中即可。一次可泡8-10次,是最经济最健康的饮料,既消脂又润肺。

  【穿】待在空调房记得多添衣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然而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们需应对的是“冰火两重天”。

  目前,多数写字楼采用中央空调,温度较低。中医言,风寒容易让气血流通不顺畅、凝滞,引起关节痛。而且空调风会引起毛孔收缩,排汗不畅,办公室人群容易起疹。医生提醒,上班族在办公室千万不可对着空调直吹。如果由于位置避免不了,需准备好帽子、丝巾、围脖或长袖衣服,遮挡住风直吹的位置。

  【动】室内空气闷少用跑步机

  天气太热,稍微运动一下就是一身汗,但不运动更觉得身体乏困,怎么办?医生建议,“三伏天”可选择游泳、慢跑等运动。但需注意的是,游泳后不要对着风吹,需先擦干身体;而慢跑则需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在一些写字楼里,为了方便员工而设置了跑步机。医生则表示,跑步机并不适合在“三伏天”使用。因为从中医角度而言,“三伏天”适合做些较静的伸展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而且在室内运动,空气较为闷浊。

  【医】颈椎病也可贴天灸治疗

  天灸已有不少忠实粉丝,但每每贴药之时,多是老人小孩。一来这是因为贴药时间多在上班日,另外有不少人以为天灸只对呼吸道系统疾病有效。

  实际上,天灸疗法还可以治疗上班族易患的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虚性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肌劳损、膝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虚寒性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医生告知,虽然天灸最好在三伏当日进行,但若因上班等原因错过,其前后一两天效果也可以。其中,错过此前初伏加强的市民,可从初伏贴起,至少坚持贴三次。

三伏天知识3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始进入秋季。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伤肺气,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而进入冬季以后,这些病会反复发作,“……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饮品。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远些。养生必须从当下做起。

  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防空调病

  大家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的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第一是将冷空气一同闭在了体内;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种人体自保本能反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一把,换言之,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也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时,千万不要一发烧就输液,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针对空调病,养生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红糖,熬两大碗生姜红糖水,目的是发汗。

  2、在饮食上,可煮鸡蛋挂面,多放汤和生姜,调节肠胃。

  3、如果身上出疹子,红疙瘩,可适当喝绿豆汤,以帮助解毒,白糖、盐适量。

  4、如果条件许可,可适当补充营养素,包括类萝卜素、B族、维C、钙镁片等。

  5、可用热水泡脚,帮助出汗,只要汗一出,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6、刮痧、按摩、拔罐。

  总之,面对空调病的发病初期,可采用上述6种方法,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记住,你的第一选择不是输液。而是通过自然疗法去处理。

  伏天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其中,鸭肉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日高温带来的过度消耗,且鸭属水禽,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特别适合苦夏、上火、体内有热者食用。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可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既可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健脾、益气、养阴。

三伏天知识4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知识5

  在广东,天灸已成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医节”。每年一进入三伏天,医院里的针灸科就开始忙起来,因为那一天医院可能有2-3万人奔天灸。

  三伏天来了,天灸就开始热闹了。这种传统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夏防”的养生保健理念。目前天灸已经在广东各家医院盛行。据了解,三伏天时皮肤腠理开泄,机体代谢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贴药,药性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中午1点阳气最盛疗效最好三伏天灸,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在广东,天灸已成独具岭南特色的“中医节”。每年一进入三伏天,医院里的针灸科就开始忙起来,因为那一天医院可能有2-3万人奔天灸。“天灸粉”会在中午太阳最猛烈的1-3点钟去贴药。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当天气最热的时间,在治疗时机上,正是散内伏寒邪的最好节气,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皮肤毛孔)疏松,经络气血流通,特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所以,三伏天做天灸要比三九天(冬天)更能补充阳气。

  冬病夏治从补阳开始冬病夏治是以《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既然圣人都是这样养生,那么普通人更要跟随这种做法。

  像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病,多数是因为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而且好发在冬季,所以常被称为“冬病”。在夏季里,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便于药物吸收,中医采用穴位敷贴等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本”的作用,所以称之为“夏治”。由于久病阳虚,这类人群特别需要补阳以扶助正气。

  据了解,三伏天天灸有两大温阳补阳之功效:其一,其敷贴的药多数采用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之药,以温阳祛寒,驱逐寒邪,以消冬病之病根;其二,采用补法,即在夏至以后,阳气渐去之时,选取肾俞、命门、大椎、膏肓等补肾壮阳之要穴贴上药物,起到补阳的作用。

  有痛症不妨试试天灸

  很多人都知道天灸对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顽疾效果很好,其实天灸也可以治疗痛症,受此困扰的读者今年不妨试试。

  为什么天灸也适合治疗痛症?传统的`三伏天灸是取用“庚日”施灸,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时法来推算的。庚日又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因此庚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效果颇佳。以往的三伏天灸往往会比较侧重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

  同时,经过数年来三伏天灸临床观察也发现“三伏灸”、“三九灸”对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痛症,疗效亦佳。

  天灸的适应证

  天灸从来就不是神仙药,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原则上是一个疗程4次,因为广东夏天时间长,为了加强和巩固疗效,有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1-2次,连续做3个疗程(3年),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坚持,疗效会打折扣。一般来说,以下疾病均适合用天灸治疗:

  呼吸道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支肺气肿痛症:腰腿痛、痛经、颈椎病、胃痛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不适宜做三伏天灸的人群:孕妇、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发烧患者、糖尿病患者等。

  几岁的小孩能做天灸呢?医生建议3岁以上比较合适。

  去天灸讲细节

  着装:贴药部位主要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腿部,建议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最好选择深色、较宽松的衣服。

  饮食:贴药当天忌食“发物”,如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不宜吃冷食,如冰淇淋、冷饮等。当天可冲热水澡。

  皮肤护理:治疗后皮肤都有热感。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小孩以15-30分钟为宜,以免灼伤皮肤。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去医院处理。

  三伏天灸的注意事项

  天灸是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此时治疗效果最好。但是做天灸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那么天灸要注意什么呢?下面中国吃网餐饮网为您介绍天灸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另外,贴药处避免挤压,贴药后局部皮肤有轻度灼热感,这是正常现象,一般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除去,切忌贴药时间过长。如贴药后,局部灼热难受,可提前除去。贴药后局部起水泡可涂万花油。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并用温水洗澡,忌入冰室。

  1、天灸药物为芳香走窜的药物,贴后皮肤有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度出水泡等表现,这些属于天灸疗法的正常反应。如感到灼痛,可随时撕除。去除贴药后,如局部出现水泡,轻者可抹万花油,结痂后待自然去痂,注意预防感染。若局部反应严重者,请到医院处理。做天灸当天不要洗冷水澡,用温水洗澡。

  2、一般来说,孩子的皮肤娇嫩,最好3岁以上的孩子才做天灸,孩子肌肤腠理疏松更容易吸收,因此贴药的时间也只需要成人的1/4左右,如大人贴药3~4小时,孩子一般只需要1/2~1小时即可。

  3、因贴药的药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药物,孕妇不可进行天灸。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不适宜进行天灸,月经量少或者处于月经末期的女性,则可进行天灸。

  4、接受治疗的当天,戒食易发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避免生冷食物或者进食虾、蟹。

  5、治疗也需要个“度”,贴药并非越多越好,天灸的疗效与用药量没有正比关系。

  6、药物现配现用。有些患者要求带天灸药物回家给家人贴敷,此举并不可取。芳香药物挥发性较强,暴露在空气中太久容易导致有效成分丢失。

  7、感冒发烧者、患有恶性肿瘤、皮肤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不适合进行天灸。

三伏天知识6

  盛夏来了!马上就开始入伏了,夏季三伏最难熬,温度高,如果再去运动,很容易受伤。那么,怎么过三伏天才不中暑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走暑”去,既运动健身,又能避暑养生。那么,怎么走暑呢?……

  三伏天健康“走暑”

  让大家选择“走暑”其实是有原因的。夏天外界阳气最旺,这时多到户外活动,可以吸收自然界阳气精华,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

  然而三伏天热,很多人都憋在家里不出门,其实这对身体是不好的。人的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的时候得出汗,因为出汗既能排走体内毒素,又能调节体温。但我们又不能因为要出汗,而做剧烈运动,在高温下大量出汗易损阳气,还很容易中暑,所以一般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就不合适了。

  权衡之下,进行走路的慢运动就是最佳选择了。

  除了利用平时时间早晚走走,郊区当然是最好的避暑选择。

  那些山里,云雾缭绕、烟岚弥漫、溪泉涓涓、树木葱郁,毫无遮拦的绿色扑面而来……漫步在清凉峡谷间,原始生态的青山绿水,原始风情扑面而来。

  在山峰登高,一览胜景,满目皆绿,深深地吸入一口气,仿佛触摸到了整个森林,好一片清凉!

  “走暑”是有诀窍的,你要把握三个原则。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最省体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急一阵歇一阵的`走路方式最累人;而且匀速走路 能让你走得更久,一般40分钟,2~3公里是最合适的。

  走硬不走软:不要因为贪图凉爽和舒适在河滩、湿地和草地上行走,这样既没有在硬地上行走效果好,也不安全。而且在水泥、沥青、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河滩、湿地等软地面行走更省劲。走阶不走坡:避暑度假,很多人会选择去野外爬山郊游,这时候上下山时尽量走石阶,少走山面斜坡,这样较符合力学和生理要求,安全又省力。

  当然,走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补水。随身必备一瓶自制的淡盐水,适当补充一些能量,这是必要的。

三伏天知识7

  三伏天吃什么水果最好

  1、西瓜很多人说到夏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瓜,夏天也确实是最适合吃西瓜的季节,尤其是在三伏天,来一块西瓜,不但可解暑热、发汗多,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

  2、香瓜香瓜又称甜瓜,肉质脆或绵软,味香而甜。香瓜中含大量碳水化合物及柠檬酸等,且水分充沛,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除烦;香瓜中的转化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蛋白质,能帮助肾脏病人吸收营养。

  3、梨子梨子是一种最佳的补水护肤品,它药用能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梨确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

  4、无花果炎热的夏季,正式无花果疯狂生长的时候,无花果味道甘美,药食两用,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本草纲目》载:“无花果味甘平,无毒,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5、圣女果圣女果,学名樱桃番茄,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营养食品,含糖度很高,约7~8度,口味香甜鲜美,风味独特,它既是蔬菜又是水果,除了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之外,其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8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

  6、草莓中医认为草莓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适合夏季多食。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等。

  20xx三伏天什么时候开始

  20xx年三伏天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共40天。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20xx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xx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公历20xx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公历20xx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公历20xx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公历20xx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公历20xx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什么时节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

三伏天知识8

  今年三伏天40天

  20xx初伏时间:20xx.07.12~20xx.07.21

  20xx中伏时间:20xx.07.22~20xx.08.10

  20xx末伏时间:20xx.08.11~20xx.08.20

  20xx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40天,从20xx年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

  这40天时间,请不要食冰镇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促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随的寒气逼出来。

  一年一度的伏天请对身体且行且珍惜!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壹天,还决定着当年伏天的长度。传统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壹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专家介绍,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当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天数加起来就是三伏天的总天数。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

  三伏天身体最怕6件事!

  一、颈椎最怕吹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二、喝水最怕快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三、眼睛最怕晒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四、晨练最怕早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壹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五、家里最怕灰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壹次。

  六、肠胃最怕凉夏天,冰泣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伏天最全养生攻略

  三伏天,食什么?

  壹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麽?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壹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麽,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凈、补水养生。

  三伏饮食——多酸多甘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壹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三伏饮食——新鲜干净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壹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三伏饮食——补水养生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壹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练什么?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壹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壹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壹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壹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壹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防空调!

  大家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壹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的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第壹是将冷空气壹同闭在了体内;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体的壹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壹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其实,到了发烧这个阶段,已经说明人体开始调动体内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壹种人体自保本能反映。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壹把,换言之,就是发汗。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也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时,千万不要壹发烧就输液,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针对空调病,养生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红糖,熬两大碗生姜红糖水,目的是发汗。

  2、在饮食上,可煮鸡蛋挂面,多放汤和生姜,调节肠胃。

  3、如果身上出疹子,红疙瘩,可适当喝绿豆汤,以帮助解毒,白糖、盐适量。

  4、如果条件许可,可适当补充营养素,包括类萝卜素、B族、维C、钙镁片等。

  5、可用热水泡脚,帮助出汗,只要汗壹出,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6、刮痧、按摩、拔罐。

三伏天知识9

  20xx年三伏天什么时候

  20xx三伏第一天是7月17号

  20xx年初伏时间:20xx年7月17日——20xx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xx年中伏时间:20xx年7月27日——20xx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xx年末伏时间:20xx年8月16日——20xx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三伏天降暑养生秘方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7月17日开始就将进入三伏天,从养生角度来看,“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少生病。

  伏天开始,最重要的是要防寒。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第一招:喝热茶

  喝热茶可刺激毛细血管普遍舒张。研究证实,饮用一杯热茶9分钟可使体温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因此,夏天喝热茶是简便易行的降暑良方。

  夏季阳气浮散于外,人体内里虚寒,因此夏天应适当选择温热食物,喝热茶,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让汗孔得以充分排汗,这样才能更好地散热。同理,洗热水澡、热水泡脚也可达到促进汗腺分泌、增强代谢、加快散热的作用。

  第二招:艾灸

  最佳的方法就是少食寒凉、以灸泻热。用艾灸的方法,选则阳穴灸之(先灸百会,再灸大椎),便达到以火泻热的效果。

  在施灸的过程中,会适量或大量的出汗,这样闷热之气会随汗液得以宣泄,而且积蓄一冬的邪气也得以散发,灸完之后,再喝一些温热的薄荷叶水,顿时人就会感觉到清爽无比,闷热之气一扫而光。所以夏天艾灸,泻热清凉是养生避暑的最佳方法。

  如果能在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会事半功倍,从而解决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痛症。

  第三招:八段锦

  《黄帝内经》说“动能升阳”,但是夏天运动最好不要出大汗,因此炼炼八段锦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助于身体修复治疗顽疾。

  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介绍,“八段锦”老少咸宜,术式简单,不受年龄、天气和地点的限制,非常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们,每次练习只需二十分钟哦~

  第四招:“趁热”调肩颈

  三伏前后,心经气血旺盛,和它相表里的小肠经也会跟着气血旺盛起来。小肠经走肩膀,以擅长调理颈肩外头著称,被称为“肩脉”。所以凡是颈椎有不适、肩周有问题的朋友就要抓住这个好时机来调理了。

  这时在肩颈贴三伏贴也是打通“肩脉”的一个好方法。敲打双手小鱼际穴:

  操作:把手抬起来,手心向自己,然后让双手的小鱼际相互砍。每天有空就可以砍,尤其在下午1-3点气血流注于小肠经的时候,砍够200下,效果更明显。小肠经起于小指,沿着手臂的外侧后缘上绕到肩胛处,所以它能调理颈肩问题。

  功效:缓解肩颈酸痛,兼具祛斑美容。同时还经过面颊,所以刺激小肠经还能减少两侧颧骨的斑点和鱼尾纹,缓解口疮、咽痛的问题。它最后至于耳屏前方的听宫穴,因此,耳聋、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也能改善。

  第五招:以熱治热

  夏暑养生良方

  三伏天酷热难耐,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

  热敷肚脐:

  女性、老人及儿童,平时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在四十摄氏度左右),敷在肚子上,半小时后取下,每天坚持敷,辅助身体排汗散热,是治中暑,解暑的好方法。

  热水浴:

  如果用冷水洗澡,会使皮肤毛细血管变细,反而跟让人觉着热。而洗热水澡,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散发热量,消除人体疲劳。或用热水泡脚,也可使全身毛孔张开,有利于散热。

  热水泡脚:

  在夏季,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促进排汗,增强汗腺功能,提高耐热力。建议每晚临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15~20分钟,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三伏天除湿必备佳品

  绿豆

  对于绿豆的消暑祛湿作用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功效。对于因三伏日晒导致的皮肤瘙痒皮肤瘙痒或出现红疹的人,吃绿豆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的是,有四肢乏力、腹泻等症状的老人、儿童则不宜食用。

  莲子

  吃链子可祛火,莲子芯味道有些苦,可但可以清心火,还有降血压的`作用,夏天心脏比较脆弱,容易烦躁,可适当吃些莲子祛火消暑。

  绿茶

  三伏天午后,喝杯绿茶,不仅清热消暑,还能解毒、止渴。另外,大量出汗后喝绿茶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需注意,绿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胀气。

  生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姜生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的作用,三伏天可适当吃些姜。既可以补体内阳气之虚,又可以帮助体内阳气发散排毒。

  红豆

  红豆的祛湿功效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红豆里含有很多的皂角甙,这种物质可以帮助利尿。利尿、解毒、清热,这些都是红豆的功效与作用。在三伏天可以适量加些红豆的进食,帮助体内祛湿。

【三伏天知识】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三伏天养生知识04-30

三伏天宝宝的防暑措施02-17

知识的段落05-05

日常护肤的知识04-28

西餐红酒知识05-06

西餐用餐知识05-05

荔枝相关知识05-03

柚子花茶的知识05-03

茶叶绒毛的知识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