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的范文(通用10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1
摘 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课改的重心在于美术的教学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课 兴趣 创新能力 观察能力
小学生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是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小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挖掘,笔者就此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比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6课《水墨画动物》时,我在课前用了不少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多幅动物水墨画的作品。刚上课时,我向小学生展示了那些精心准备的美术作品,他们马上被作品所吸引、感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当我问他们是否想学习水墨画时,个个欢呼雀跃,学习热情高涨,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因为他们想学,所以那堂课他们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又因为他们的认真和投入,所以个个画得都很棒,虽然笔墨稚拙,但是每一幅画都表现得生动有趣,彰显着个性。这就使我感觉到学习美术,兴趣很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兴趣,我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比如旧报纸、硬纸板、废旧瓶罐、旧毛线等,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贴、折等进行手工制作,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兴趣成为他们上好美术课、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还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他们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可启发小学生的大胆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的确,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先通过想象开始的。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发散思维、产生灵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如教学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7课《我爱树木》时,我在课前先带学生去了公园,让他们认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还让他们去摸树皮、闻树叶、听树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其实,我让他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已亲身感受了树木带给他们的绿荫、清新的空气、美丽以及欢乐,同时也使他们对树木产生了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树木。等到一上课,我首先播放了一个关于树木的DVD短片,让他们领略千奇百怪的树种,为他们讲树木的知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树木给生活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紧接着,我出示了文字:森林是地球的肺,树木是空气的清新器。请同学们画一幅以《我爱树木》为题的画。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我震惊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创新的能力太奇特了,作品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的作品把自己比喻成鸟儿,把大树当成家,住进了大树里;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绿色长城;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空气清新器;还有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地球长出四肢,把树木画成肺的形状,喻意让人一目了然……我感动至极,美术课激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美术教学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这句话表明,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必要的,同时要想拥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样,在教学《我爱树木》这课中,我带学生去公园认识树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这就是对学生观察力的一种训练和培养。只有让学生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才能使他们把握树木的色彩和造型。
小学美术教学中,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将在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懈努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2
新颁发《美术课程标准》把欣赏教学提到了重要位置,要求不仅“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还强调“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能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美术教师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如何搞好美术欣赏教学?我觉得:
一、充分认识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1、欣赏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欣赏就没有创作。
2、重视随堂欣赏。新的美术教材没有安排专题欣赏课,而是把欣赏贯穿于每一课,每节课的欣赏往往只能是几分钟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在教学中,不满足于让学生“看”和“听”,还让学生“触”、“说”、“读”、“议”甚至“写”,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的和欣赏。
3、培养好的欣赏者比培养好的创作者更重要。100个中学毕业生中有几个将成为专业美术工作者呢?大约最多一两个。其他98个在工作生活中有多少机会能用上学会的美术创作技能呢?恐怕也不多。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其美术教学的目的抽象的说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具体地说,主要培养的不是美术创作能力,而应是美术欣赏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好的欣赏者,使他们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能自觉地按美的标准去生活和工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欣赏教学。培养审美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的核心任务,但“创造”不等于“创作”,欣赏中同样饱含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欣赏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而且创作离开了欣赏,就会是无源之水,实现不了创造。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欣赏教学。
二、充分发挥主体性,培养美术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好的作品让学生感受激发学生的审美需要。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需要是产生行为动机的源泉,只有先让美术佳作的艺术美去震撼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感受,他们才会有兴趣去了解它,理解它和鉴赏它。为此,要准备好欣赏作品,并设法充分展现它的艺术美,还要注意用感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到审美情境中。
2、在各个教学环节都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让学生大胆说、大胆评、大胆写,给学生自由表达、自由表现的机会。不要怕学生说得肤浅甚至说错,要敢于让他们“在游泳学会游泳”。有浅有错,才会有深有对,在深浅、对错的矛盾冲突中,讨论才会活跃起来,教师的深对也才能有的放矢,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否则,教师灌得天花乱坠,听累了、听烦了的学生们了只会所得甚少。主体性是无法得到体现的,所以,我们的欣赏课既让学生看和听,又让他们触、读、议、说、写、动手、动眼、动口、动脑。设置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既不易疲劳,主体性也能得到充足的实现机会。
3、树立全新教学观念,清除学生语言障碍。
(1)加强学生主体意识,不过于依赖课本。学生从小奉行的是以课本知识为惟一正确的准则。不可否认,课本对学生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前人的经验,有益的'知识,这对学生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应看到课本并非完美无缺的,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时代飞速发展,课本的发展永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如课本中的服装、建筑的范围观念已显得陈旧,即使新编课本,今后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美术课本中有关作品的欣赏文字只是一家之辞,但任何一件优秀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在教学中强调要学生不要完全只跟着课本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2)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蔼气氛。
4、重过程、轻结果,保护学生热情。在欣赏课中要培养学生的美术语言表达能力只能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大家知道语言是通过思维体现出来的,但这些学生装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知识面有限、社会实践缺少、人生阅历不丰富、手头资料欠缺等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语言的正确性,这样肯定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我在每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是认真听他们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最后用肯定的语言加以总结,给每位学生以信心,让他们充满热情。
5、努力研究指导方法。积累词汇。要培养学生美术语言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教师在教学上首先自己要努力研究指导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评价作品的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作品的评价不一定总是停留在浅显的水平上,它会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在教学中我利用多视听媒体,通过多层次的信息传播让学生领悟画面上每一微妙的视觉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知识的变化,包容着历史、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到书上和个人经历中无法得到的知识,极大的扩大知识领域。而丰富的知识又促进语言的发展,使词汇得到丰富、深化、扩展,语言和知识呈互动关系。日积月累这样学生在欣赏时便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术欣赏教学极为重要。所以,教师只有全面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才会摆脱陈旧落后观点的束缚,上好欣赏教学课,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真正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3
摘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 教育
小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目前,美术教育中三种较广泛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式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型,规定的色彩,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训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一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画。所教的弟子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至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能训练式”教学法。这些教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练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校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让他们画静物、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人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生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律和高深理论,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少“灵气”。以上教学法则重点都在知识技法上。 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运用哪些方法呢?
一、灿烂的微笑,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开始
想上一堂好课,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www.省略/wenzi/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这样,你便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你的美术课堂打下了坚实的感情基础。课堂上,如果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你的美术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给学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给了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以至学生会相信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他们,更不会批评他们。这样,学生就找到了张扬个性的空间。何愁美术课堂没有活力与激情?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这样的语调!一些其他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成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当然激情不是表层的夸张,也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更也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感人的、振奋人心的,是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小溪潺潺;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老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
三、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进入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例如教《肚子里的故事》这一课时,我运用电教设备,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播放一个小朋友的梦境视频,创设一个童话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我才导入新课。这样生动巧妙地导入课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运用现有资源,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视听感官也是很敏感的,多展示新鲜的画、配合有效的音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那么美术课堂也会变得光芒四射,甚至人生也将熠熠生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4
一、教学个性设计为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可能
一份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学设计必需关照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个性认知的充分结合。这样的个性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必须明确想象力培养要求,如在空间想象力上的要求、形象思维上的要求,并加以机制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创造”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个性化教学设计一般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以获得更为感性的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充分给予时空关照,尊重个体感知,以打开个体想象的大门;
(3)引导学生关注相关材料丰富认识,以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合作、充分体验生活、积极实践不断丰富生活经验,为发展良好的想象力创设条件;
(5)不刻意追求图画的完整与美观,重点关注孩子的创造力发展。
二、情境控制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美术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静态的呈示,然而我们关注到它所表现的内容又往往是动态的。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变自身就是一种创造,画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用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要求老师尤为关注在提供素材、指导观察素材的过程中展示素材的情境空间创设,这是呼唤学生与素材产生共鸣的主要手段。这里讲到的情境空间包括了观察素材、空间背景等,当然更包括了学生。我们希望的情境就是学生能够走入的空间,这样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擦出火花。通过图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情境空间教学效果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观察素材、空间背景、学生。这几个方面中所展示的几个要素有许多是可以控制的,如素材的呈示方式、时间、展示过程等;还有空间背景的素材选择与展示方式,都是可控的内容。在学生方面,我们可加以影响的可能是对素材的认知,至于技能、审美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方面,以期对其他的控制展示达到情境空间创设的最大效益。
三、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学语言的功能时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中的主要交流手段,语言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是平等公开的,只要保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倾听对方的意见,往往是孩子乐于“交流”的现象。但是老师在美术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如何却直接影响了创新的效果。我们常说现代教学要求老师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关怀学生的学习动态,帮助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对于创新来说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谅解、支持与鼓励。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老师做一个宽容的激励者更为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在一个方面的重视,只有关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投入情况,才能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其外在表现,可以是语言表达下的创新思维、可以是技能表现下的绘画技术革新、可以是创造性的品评,当然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小组合作是创新精神培养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的个体行为与小组合作的团体行为似乎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的,美术创作的个体行为是对个性认识与想象的体现,而小组合作可以有许多好处:认知共享、感受交流、方法创造等。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不仅会促进学生的交流能力,更能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创造,再结合自身的创造性认识,无疑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空间里孩子的交流还是相对畅通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小组合作中对创新的保护。因此,小组合作的运行规则非常重要。主要有几个方面:观察素材,各抒己见,聆听尊重;探讨方法,共通有无,优选劣汰;表述见解,独立共享,采纳有效;美术创作,尊重他人,表达自我;交流品评,人人平等,共享所获。只有这样在美术教学小组活动中贯彻下去,才能使个性得到表现、优秀得到彰显、创新得到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一个创新的工程。老师必须明确站在时代教学前沿的责任与使命,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养的内部机制,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美术创作的个体独创行为决定了美术创作的“创新性”存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体参与才能呈现出个体的创新能力,孩子求新、求异的思想在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必然升华为美术创作的不竭动力,那时孩子会回到画中的。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5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情感渗透;教育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
1.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6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国家课改实验要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以一年级《分蛋糕》一课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实践效果。
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首先要钻研教材,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特点三方面构思和优选途径,进行整体设计。教学设计要针对学生,启发学生,只有设计的情境具有勉力,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就会乐学、好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一、创设导入情境,引起兴趣
“创设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为教学过程创设了最佳的开端和背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将学生带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课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设计让学生欣赏歌曲《生日歌》,学生说出歌曲名字后教师问: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唱最合适?学生答:过生日时唱这支歌。然后我适时地提议开个“生日宴会”,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问:“生B宴会”最常吃的是什么食品?学生很快答出:生日蛋糕。这时我及时小结:对,我们在开生日宴会之前就要把蛋糕准备好,并板书“蛋糕”。
二、借助媒体,增加直观印象
上好一堂课有必要借助媒体来辅助教学,选择媒体创设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要视课型、教学内容、学生水准而定。利用电脑、电视、幻灯、实物投影等展示,如亲临其境,增加直观印象,丰富视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蛋糕外形特点,用视觉形象解决教学难点。在课中,我在电脑中设置点燃的蜡烛,让学生做吹蜡烛的动作,教师操作演示。这一燃一灭的蜡烛,学生积极的参与,把学生带入过生日时的场景,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用一种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自觉地运用音乐,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和运用音乐的`。1.在本课中我以歌曲《生日歌》为主,先让学生欣赏而后又弹琴让学生唱,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2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播放乐曲,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制作。3.在展示评价作品的环节中,我弹奏乐曲《铃儿响丁当》,让学生拿着星娃娃,在音乐停止前把星娃娃送给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学生手里,这样师生既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又能调控好这一环节的时间,避免了低年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超过。4.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放录音《幸福拍手歌》,学生跟教师随音乐做律动,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得到充分的休息。
四、创设愉悦环境,自主探究学习
美术教学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像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教师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蛋糕,学生们立刻露出了惊奇的赞美的神情。在学生猪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后让学生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表现?从而自然地把学生带进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在分蛋糕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边跟老师拍手念儿歌(圆圆的蛋糕真香甜,切开它,分几份,大家一起来分享,快快乐乐到永远),边看老师演示拼摆蛋糕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想:除蛋糕之外,还有什么食品可以分并一起分享?学生答出有西瓜、菠萝……接着我找一名学生帮我把剪好的水果贴在蛋糕的周围。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师演示过程中,以达到乐中学习的效果。最后让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的作品,让他们分析作品是怎样完成的,再一次把学生带人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五、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调动学习欲望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潜力很好,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说话。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让学生设想:如果我是这块蛋糕,我怎样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喜欢。学生们跃跃欲试,没有了拘谨,有的介绍说:“我是一块又香又甜的奶油蛋糕,你看我多漂亮,人们一闻到我,就馋得直流口水,如果你吃上我一口会变得更快乐。”还有的说:“我是酸甜可口的果冻蛋糕,你们吃到我会变得更聪明。”学生们在说的过程中乐起来,同时又展示了部分学生作品。最后在小结前我又设置了一个话题:除了我们班同学外,你还想和谁一起分享这块蛋糕,并对他说些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这样做使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
通过对《分蛋糕》一课所进行的情境交融、乐中学画的教学实验,我认为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看、做、画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更要有内在的成功体验。
2. 在学习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置身于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都会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习效率特别高。
3. 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所设置的各环节要联系紧密,必须为中心课题服务。教师的仪态要自然,落落大方,还要善于运用美的语言。
4. 教师的范画要进行精心设计。制作一幅美的作品,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7
一、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意义
1、能够营造更加活跃、精彩小学美术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型教学更加适合小学阶段学生教育。由于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并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合作学习教学引入,是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进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与此同时,学生拥有了更大自主权,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跟着教师思维进行思考,进而对新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更加喜欢美术课。
2、能够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教学,面对主体是小学生,这些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完全实现自主教学可能性比较低。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进行引导和帮助,在课堂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美术知识理解。另外,合作学习教学应用,实现了学生之间互动探讨,在教师带领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进而养成乐于动脑、思考问题好习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
美术科目特点是要求学生具备良好动手、动脑能力,学生思维要活跃,想象力也要丰富,这些与教师科学引导及教学手段有密切联系。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应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效率与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对于美术课堂来说,建立一个供学生交流、合作平台非常重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认知发展入手,将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开展合作学习教学,学生之间要进行合作、探讨,这样才能够顺利进入问题中,进而提高学习有效性。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问题时间,鼓励他们发问,学生提出问题:“彩虹颜色有几种呢?”这个时候教师从学生认识程度考虑,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采用教学道具三棱镜,在阳光下面三棱镜光芒折射在黑板上,非常美丽,折射光芒有七种颜色。这个学生都会感觉十分惊讶,有学生甚至还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好漂亮啊,好像彩虹啊,此时教师实际上已经很好地回答了学生问题,然后教师引导性地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一同讨论彩虹颜色有几种,都是什么颜色,进而在图画本上画出自己心中美丽彩虹。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实践,动手动脑实践,建立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讨论,教师直接讲授非常关键。
2、“合作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应与尝试教学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尝试教学法在多年实践之后发现,其教学有效性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将其与合作学习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提高小学教学课堂有效性有效措施。所谓尝试,其本质就是学生独立进行学习,也就是一种学习上尝试,其最为明显特征就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应该注意是小学美术课堂上不能够一味进行知识灌输,科学地将提问、合作与讨论相结合,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本联系、组建小组进行讨论,动手操作,中途合理提问,最后实现问题解决。
3、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既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不能忽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要依靠教师引领,才能够实现对知识正确认识,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于问题理解困难也会比较大,因此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教师从旁给予正确指导,非常必要。
4、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一节有关动物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小动物,这样要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多媒体里面动物形象,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这样一来,学生视野自然开阔起来,思路也会产生。通过这样引入,学生兴趣被激发,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候,学生容易理解,从而认识到通分重要性。
三、结语
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型教学模式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给学生充足思考问题时间及讨论问题机会,引导他们尽心合作学习与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获得更多学习经验,进而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改革形势十分艰巨,传统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式对小学教学有很大影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强制性地讲解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只有真正领会小学美术本质内涵,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8
一、对于互动式教学理解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一个过程,也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沟通与交流过程,它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互动模式,关键在互动。教学期间,学生、教师、课本完成积极三方互动。同样,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学生和教材、环境之间都是相互影响。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实现自主创新学习。在承认学生和老师是教学模式中双主体前提下,改变应试教学和传统教学中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学理念,创建师生平等互助教学氛围。使师生在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不同层次达成多次参与,形成基本美术观念。
二、小学美术互动式教学中存在问题
1、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美术课堂中,很多老师主要是以学生作业画得像不像为准,没有将学生想象力和个性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生个体意识。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在封闭空间中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沟通,学生完全失去学习美术兴趣,教学效果十分有限。
2、形式化问题严重
小学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基本都是在讲课,学生动手机会很少,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课内外作业,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并不多。另外,小学美术教师也没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基本没有给学生留下时间思考,过于追求良好课堂纪律,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实际经验,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
3、师资力量不足
统计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美术老师并非专业老师,老师也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教学。由于老师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不足,阻碍了师生之间交流,没能构建良好互动式教学模式。另外,有些小学美术教师是其他课程代课教师,导致教师专业性很差,教给学生知识也非常有限。
三、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践
1、构建互动式教学环境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社会常识和各自性格特点,积极地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优化。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素材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加强对信息技术利用,采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增加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在学习外国美术作品时,通过播放与艺术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外国文化理解,领会美术作品艺术性和蕴含思想。
3、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老师尽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观察物,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和探讨;尽可能为美术教学提供多条线索,没有固定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激发学生思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给老师和学生营造了良好教学氛围。
四、互动式教学应用效果
1、激发了学生兴趣
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最好老师,互动式教学模式走进学生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激发了学生想象力
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答一个问题困难得多,尤其是在美术这种需要创造力学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自己心目中作品,不断激发学生活跃思维。传统教学模式扼杀了孩子想象力,而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提高学生素质。
五、结束语
总体来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应用后,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改教学目标,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美术这门学科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拥有独特教学特点,互动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反映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是师生交流模式一种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9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依据人性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富有个性,并真正掌握美术学习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忽略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沟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勇于打破宁静的课堂,让学生走向讲台,并进行课堂延伸,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素材,和学生一起观察和讨论。在课堂上实现多向交流方式,建立融洽、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2、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在新课改下,教育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策略。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全面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在新课改大环境下,我们应培养热爱生活、乐于进取、善于创造、为全面推进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新时期综合人才。要想落实这一目标,首先应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令孩子深入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写生,通过大胆想象把对大自然的情感通过绘画展现出来。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能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自然中去创造,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眉开眼笑,对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好奇,因而会主动用笔描绘,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描绘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接轨,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是实用的。比如,教师在教给学生剪雪花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剪好的雪花制作成自己喜欢的贺卡,然后送给同学、老师、父母;还可以让学生把五颜六色的雪花装扮教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报头设计课程中,开展小组竞赛活动,并从中选择具有创意的板报作品进行展览,这样学生制作认真、主动,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不但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把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锻炼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三、营造宽松的氛围,开展合作性学习,提升教学效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想象画“遨游太空”时,老师让学生伸出双手,模仿驾驶飞船。在音乐声中,同学们慢慢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描述升入太空中。在这其中,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时候老师让学生想象眼前浮现什么情景,有的学生看到了外星人,有的学生和外星人对话,还有的学生已经到外星人家里做客等等。学生自由想象,大胆描绘着自己的神奇世界,尽情地体验这太空奇遇。在美术课堂上,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轻松的氛围,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打破固定的座位,把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给他们创设分工合作的机会。让两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作品,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带动不喜欢画画的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让他们自主分工。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合作,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可以看出,学生在讨论分工合作的时候非常有激情,无形中提高了不喜欢画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得到普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能向小学生展示丰富的视频资料,大大满足新课改下教学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独特的画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节省了很多工具和材料。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淘汰。
五、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学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节枯燥单调的美术课,很难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远远不如让他们自己探究获得的知识更加有效和牢固。因此,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只有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愉快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他们保持其新颖性,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讲故事,还可以提出一个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问题,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提起他们的兴趣,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绘画的时候,老师还可以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完成作业。兴趣的激发能成为学生绘画的动力,同时也是他们自信的源泉,成为作品创造力的阶梯。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这需要广大美术教师用心去感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新经验,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自主学习,乐于学习。只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一定会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美术人才。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篇10
一、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更加重视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秩序混乱等。美术作为一门美育的特殊学科,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等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学好美术课。为了加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很多小学在美术方面的教师资源力量还比较薄弱,专业水平也不高,有的美术老师还是语数英老师兼任的。此外,教师的自身素质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倡导自主学习的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美术老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其次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
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插图的造型与艺术表现背后的含义,对美术作品的内涵、艺术风格等也没有掌握,达不到审美的要求。因此,美术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不仅仅要具备美术专业知识,还要善于将自己对美术的见解与经验,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用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主动参与的形式,提高自身美术教学水平。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小学生比较好动,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注意力。要想保证课堂教学规范,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发挥教学热情,采取多样的形式,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丰富课堂教学。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进行美术教学就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从网上获取教学资源,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拓展、丰富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自由互动的课堂也是非常有效地手段之一。
综合使用讲授、游戏、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采取合作互助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自己判断美丑、感悟绘画作品的内涵,并进行自己的绘画构思。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丰富课堂,加强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培养审美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小学生的思维跳跃非常快,总是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展开一些思考和研究。因此,美术教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兴趣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去认识美,发现美,集中注意力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效率必将有所提高,从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探究性、综合性美术写生活动的开展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手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从具有不同形态、结构、比例和色彩等的世间万物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有特别感悟的绘画素材,不但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亲身体验,从教材、从周边的人事物中发现美、领悟美,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四)实现多样化教学评价。
启发审美创造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欣赏角度不同,发现的美也不同,因此,对小学生美术课的评价不应该限定在分值上,教师必须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从实际从发,针对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感悟能力,制定出层次分明的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在尊重学生的艺术欣赏的同时给予客观指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构图或调色能力,从临摹相似度或创新性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结束语
为了加强教学质量,作为小学生美育的启蒙者,美术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规范美术课堂,不断创新欣赏教学绘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欣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更要学会感悟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才是最高教学目标,这才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表现。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1-03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5篇11-05
美术教学论文11-04
美术教学论文15篇11-11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08-19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8-21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1-21
美术鉴赏论文05-28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