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

时间:2024-09-06 08:35:11 晶敏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 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

  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4.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了解图象在学习物理学中的作用。

  (二)教具

  学生实验,三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二、进行新课

  1.熔化和凝固

  教师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学生回答)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2.学生实验:观察海波的熔化。

  (1)讲述实验的做法

  各组的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

  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水温升至30℃以上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注意事项

  为了做好实验,每组的三位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搅动,一位同学读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第三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实验中,搅动必须不停地进行,以保证海波受热均匀。

  (3)学生操作,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教学活动继续进行。

  3.海波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点)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左右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

  4.熔点

  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纯海波的熔点是48 ℃。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点低于48 ℃。

  5.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1)DE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__。

  (2)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3)FG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

  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6.学生练习

  (1)读物质的熔点表。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教师:钨的熔点是3 140 ℃。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 140 ℃不变。

  (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2)学生回答

  ①温度是70 ℃的萘是____态。

  ②水在-5 ℃时是____态。

  ③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___态。

  ④水银在-30 ℃时是____态。

  ⑤酒精在-100 ℃时是____态。

  ⑥锡在232 ℃时是____态。

  ⑦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在-52.3

  ℃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 ℃,在气温低于-39 ℃时,水银的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

  7.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 ℃。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 ℃,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学生讨论并回答)

  48

  ℃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8.学生实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教师: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我们现在利用实验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

  我们所用的实验装置还是刚才用过的装置,实验步骤也完全相同。

  (学生操作、实验)

  教师: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三、归纳总结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是0 ℃?(学生思考并回答)

  冰水混合物中有冰又有水,冰和水的物态变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冰尚未熔化完毕,冰熔化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另一种可能是尚未凝固完毕,温度也应保持在凝固不变。所以冰水混合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为0℃。

  (2)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

  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 ℃不变,但是要吸热。雪从空气中吸热,气温下降,所以化雪时更冷。

  3.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 ℃~40

  ℃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四、作业

  1.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2.习题3、4、5。

  (四)说明

  1.本节课文内容丰富,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学重点应是熔点和凝固点及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建议安排好学生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对图像分析得细致、透彻,有利于学生加深认识、突出重点。

  2.教学难点是晶体熔化或凝固时,虽然伴随有热的得失,但是温度不变。受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教师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解,只要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现象,从事实出发,学生能记住这一事实即可。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做好学生实验。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海波的纯度尽可能高。二是对海波开始加热时,不要用温水,温水会使试管内靠管壁的海波先熔化,而中央部分的海波的温度还没有达到48

  ℃。三是搅拌要及时、不停顿。由于海波是粉末状,导热性能差,只有不停搅拌才可望实验成功。

  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教学,采用海波自白这种拟人化的方法,颇具趣味性和启发性,教师不妨一试。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 2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及协作精神

  2学情分析

  “物态变化”一章研究了物质常见的3种状态间的6个变化。虽然这节课位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但“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六个变化中的第一对变化。本节教学的关键是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的数据分析,所以完成晶体、非晶体熔化实验是本节课的前提。这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在一个实验中使用如此复杂的仪器,第一次观察和记录如此多的现象和数据,第一次学习用图像的方法分析数据找规律,所以,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完成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有效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规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图、并分析图像找到规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提问: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几种?

  ppt图片展示“水的不同物态”,

  再问:物质的3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吗?

  (ppt课件辅助教学)

  活动2【讲授】讲授

  演示实验并实物投影:

  “冰棍化了”“蜡烛液的凝固”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提问:铁能熔化吗?用什么方式可以使铁熔化?

  ppt图片展示“铁熔化成铁水”,

  提出问题:

  再问:铁在熔化过程中状态是怎么变的呢?它的温度变化情况又如何呢?

  提出问题:

  “探究固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设计交流

  对于实验的设计已经让同学们预习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下面请同学到讲台上展示实验报告,并说明如何设计的实验。

  问其余同学:你们对他的`方案满意吗?还有其它的方案吗?实验的数据表格还有哪些量需要记录?

  教师说明:

  如图是教师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仅供同学们参考,(ppt展示表格)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的是固体的状态、温度、及吸放热的情况,且每30s记录一次数据,

  教师说明:

  ①为了使固体均匀受热,我们采用水浴法进行实验

  ②实验的装置已经调整完毕,同学们只需将熔化和凝固实验器装入大烧杯的热水中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左边两组的同学使用的海波,右边两组的同学用的是石蜡

  ③酒精灯使用是操作要规范,注意安全

  ④海波的实验将使用930C的热水,请同学们小心

  ⑤记录的数据较多,组员要分好工

  ⑥教师也进行实验,利用温度传感器,计算机自动获得数据,并分析作图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开始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观注:

  ①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②温度计、酒精灯的使用是否正确;

  ③时间的间隔30s记录一次数据;

  ④记录数据的项目是否齐全;

  ⑤组员的分工是否明确;

  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⑦控制实验时间

  分析与论证:

  问学生:在分析数据时,除了利用数据表格分析数据之外,还可以采用深么方法呢?

  问:同学们数学课上学过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作图的知识吗?

  物理学上,除了利用表格分析数据之外,也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即图像法。

  向学生说明,数学图像知识可以应用到物理中,这是一种新的分析数据的方法---“图像法”。物理图像的横、纵坐标代表的是物理量,现在我们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描出计时起点的温度,其余的数据点请同学们自己描出。为了能更好的看出规律,最后大家要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所有的点连起来,并看看通过图像能发现哪些规律。

  下面请同学展示所画图像,并分析,看能发现哪些规律。

  请其他的同学补充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计算机得到的实验数据及图像,和同学们得到的图像趋势是相同的

  下面我们利用这个图像,结合计算机记录的数据,把刚才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总结一下;

  结论:

  图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段(AB):海波的状态是固态,随着时间的增加,海波吸热,温度升高

  第二段(BC):海波的状态是固液共存状态,随着时间的增加,海波吸热,温度不变;

  第二段(CD):海波的状态是液态,随着时间的增加,海波吸热,温度升高

  另外,还可以看出各阶段经历了多少时间

  再请一位学生展示石蜡熔化的温度变化图像,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ppt展示两种物质熔化的图像

  提问:通过这两个图像的对比,能发现什么问题?

  小结:晶体和非晶体

  ppt展示晶体和非晶体的实物和图片

  告知学生,是否有熔点只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点之一,它们还有其它的不同点,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进行研究

  深入讨论:

  提问:把晶体加热到熔点停止加热,晶体会继续熔化吗?

  ppt展示小资料:(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

  ①查出:海波的熔点

  ②查出:冰的熔点;再次实物投影演示实验: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提出问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与冰的多少有关吗”

  再问:熔化过程中固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已经清楚了,那么在凝固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变化规律如何呢?图像是怎么样的呢?试着画一画。

  播放课下教师做“水凝固实验”的视频,并展示教师记录的数据。

  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数据和“测冰水混合物温度”的实验,可以得到: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提出新问题:

  提问:

  ①你能利用简单的生活物品进行实验画出水凝固和熔化的图像吗?

  ②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③其它的状态间能变化吗?变化过程有哪些特点呢

  活动3【作业】作业

  ①利用简单的生活物品进行实验画出水凝固和熔化的图像

  ②查资料,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熔化和凝固是两种重要的物态变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学习的基础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观察,对这两种现象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材将其编排于《物质三态温度的测量》和《汽化和液化》这两节之后,《升华和凝华》和《水循环》两节之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既是对前两节知识、能力的巩固,又为学习后两节的内容打了基础。就本节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三、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的分析

  实验室现有器材基本能满足本节课所需实验器材。冰的来源,可由教师课前利用冰柜或冰箱自制,保存在保温箱或保温瓶中备用。相关知识的光盘、图片学校已配备。相关的投影片需教师课前自制。

  四、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阅读分析——讨论归纳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趣,引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情感,可以借助于播放教学光盘《水的故事》引入新课,教师板题:

  2、讨论归纳:

  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由于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及汽化、液化等知识已掌握,所以采用讨论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时间。

  3、探究冰、松香熔化时的特点:

  探究过程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

  (1)由于初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尚有限,因此,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尽量使问题的口径小一些,但又不能让学生的问题局限于教师设定的圈子内。

  (2)组织学生猜想、假设时,要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使不同学生的不同猜想都能在全体同学面前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体现了面向全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3)实验设计。可引导学生自读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验探究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必须明确实验顺序,先做冰熔化实验,再做松香熔化实验,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器材,提醒学生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同时还要观察冰或松香的状态变化情况,并及时正确记录现象和数据。

  (5)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论证猜想假设,然后交全班交流。

  4、总结归纳——形成规律

  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冰和松香熔化的图象,然后打出冰、松香熔化图象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讨论冰熔化和松香熔化时温度的特点,以及吸热、放热的情况,并由此推理到一般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教师归纳板书。

  5、自学训练[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凝固点等内容,在实验探究和讨论归纳的基础上学生已有感性认识,可设计一些自学题让学生自学后集体讨论,教师板书,以达到教学目标。

  6、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学到了什么?阅读插图2—31,2—32,2—33,2—34,讨论本节末的想一想。

  7、课堂练习

  (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室内,若室内温度为0℃,则冰____熔化,水____凝固(填“能”或“不能”);若室内温度高于0℃,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若室内温度低于0℃,则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2)下雪不冷化雪冷。为什么?

  (3)如图是某晶体放热凝固的图象,该物质的

  凝固点是_____,凝固时间为_____分钟,曲线bc

  段表示该物质处于______状态。

  8、课后实践作业

  教材P41 “ ”2。 3。

  补充:调查我国北方地区冬天最低气温为多少?讨论该地区冬天测气温为什么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 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 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提出问题: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我们学习。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问题: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病,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学习熔化与凝固。

  2.学习新课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

【熔化和凝固的物理教案】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物理教案-熔化和凝固05-02

熔化和凝固教案04-29

熔化和凝固的教学反思05-02

《熔化和凝固》的教学反思05-02

熔化和凝固 课后习题05-01

物理教案-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05-02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教案04-25

熔化和凝固 课堂练习05-01

第一册熔化和凝固05-02

苏科版《2.3熔化和凝固》教案(方案四)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