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思想教育和情感目标:根据化学式计算与生产、生活等实际中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难点:
1、书写格式;
2、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分析法、探究研讨法相结合的教学法。①讲练结合;②发现错误,展示学生错误,及时纠错,反思训练,举一反三;③循序渐进;④设问探究,问题为中心;⑤利用教具,生动直观。
四、辅助教学。
①化肥口袋的标签;②自制教具:水分子模型;③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首先展示化肥口袋标签,提问含氮量的意义。再展示自制教具,提问:用二个小番茄和一个鸡蛋做一份大家熟悉的番茄炒蛋你们能做吗?假设小番茄象氢原子一样,相对质量为1,而鸡蛋象氧原子一样,相对质量为16,因此,盘中就象一个水分子,它可表示哪些意义(4点),能否求出盘中的相对质量,算出的盘中番茄和蛋质量化和番茄的百分含量。本节学习内容与上述三问的求法相似。
(二)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73第一、二自然段。思考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以水为例,师(黑板书写),生(草稿本)一起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公式(多媒体展示板书)。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
2、在线测试P74页1题(多媒体展示题目)。(四个学生各做一个小题)教师巡视,纠错。
强化书写。发现错误,展示学生错误,用红笔纠错。根据计算氢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情况,可增加求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反思训练。
3、同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73页后部分内容。思考计算元素质量比和某元素质量分数。(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以水为例,师(黑板书写),生(草稿本)一起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结: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公式(多媒体展示板书)。在线测试P74页2题(多媒体展示题目)。(两个学生各做一个小题)教师巡视,纠错(反思训练)。
理解元素质量比和元素质量分数的意义,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公式。了解计算有小数时一般保留1位小数。
4、探究题(找两个学生上黑板分别做第1、2问),其余学生在下做。
(多媒体展示):隆昌氮肥厂生产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化肥,它们的价格各不相同。请以“不同的氮肥用哪一种合算”作为课题,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测得硝酸铵NH4NO3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化肥中可能混入了下列哪种化肥( )
A.NH4HCO3 B. CO(NH2)2
(2)碳酸氢铵,尿素两种化肥,售价分别为:碳酸氢铵:0.54元/千克,尿素1.60元/千克,若有200元钱,买哪种化肥合算?
(3)隆昌氮肥厂生产一批尿素化肥,经测定,其含氮量为42%(杂质不含氮)。按规定,产品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95%以上时,产品为一级品。试推断,该厂生产的产品是否属于一级品?
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本节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根据情况第2、3问可作为课堂练习,也可作为课外探究、小组讨论。强化元素质量分数的运用和解题步骤。
5、总结升华、巩固知识
课堂小节(由学生先思考后回答)(相对分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多媒体单独展示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形成对本节知识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6、课外作业:教材第74页,第2、3题。
设计意图:巩固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四 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1、相对分子质量 表示:Mr
求法:化学式AmBn:Mr(AmBn)=Ar(A)×m+Ar(B) ×n
2、各元素质量比:化学式AmBn中,m(A):m(B)=[Ar(A) ×m]:[Ar(B) ×n]
3、元素质量分数:化学式AmBn中,(A)=(注:保留1位小数)。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教案及反思】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初中化学《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教案11-21
物质组成的表示初三化学教案10-26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二)01-21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案(一)01-21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01-21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教案11-21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01-21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01-2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初中化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