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磨课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磨课心得体会1
昨天我们全体实验小学高语组教师听了三位年级主任的示范课,三位教师认真钻研了教材,灵活地运用了导学案,为青年教师作了很好的示范,特别是赵老师的《莫高窟》让我感触颇深。
一、依课型灵活运用导学案。
赵老师在讲《莫高窟》时,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壁画的特点,并且渗透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教给了学生学法。在学习彩塑这一部分时,灵活地指导学生运用学案巩固练习,让学生根据学案自学,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赵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启发想象,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仿佛被带到了敦煌莫高窟,亲眼看到了壁画,学生的想象完全得到了开发。
三、朗读与分析结构相结合。
在讲到第二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朗读,小组汇报朗读时自觉地根据句子结构做了角色划分,朗读效果很好,赵老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作了讲解,学生对这种结构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总之,这一节语文课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时光!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最大程度地学到应知应会的知识!
在磨课中成长
每一次讲课都是一种历练,在评课议课中学习,在不断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这是前段时间执教《黄鹤楼送别》时的深切感受。
这是一篇“文包诗”,文章是古诗的背景,古诗是故事的浓缩。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三方面。
为了理解得更深刻些,我搜索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阅读了多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自认为胸有成竹。但在试讲时,暴露出诸多问题:
1、引导孩子们读文体会两位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后,汇报时有孩子直奔文章末尾,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赵老师告诉我,交流时要有调控。
2、教学语言随意,要求读,展示时却让孩子演,有些为难孩子们。王老师告诉我每一步的教学要干什么必须心中有数。
3、对学生的评价语起不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4、对教材的理解没有高度……
经过多次修改和推敲之后,我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读诗,解诗意,想意境,悟感情,虽然每一步的教学我都清清楚楚,但教起来总感觉有点费劲,教学时间前松后紧,教学任务完成不充分。要老师告诉我,诗题的理解花费时间过多,可以在回顾课文内容之后顺便解决。另外,教学过于理性,侧重古诗,朗读课文时间少,有些教学环节重复。这些点评实实在在,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接下来,两位师傅和我一起分析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该怎么问,怎么导。每试讲一次,我都要征求同组教师的意见,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四次试讲,四次反思,我的教学思路逐步明朗,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都心中有数。又一次面对外校的听课教师,我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心中无比高兴。因为我明白每一次登台不仅仅是对自己和孩子们负责,更是对学校负责。
在磨课中成长,感谢帮助我的领导和老师,实验小学真的是个大熔炉!
一直觉得一堂好课是教师用心来上的。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来的,它前前后后要教师付出若干的时间与精力才行。本学期的评教评学结束了,也留给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
本学期五年级的执教内容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讲述谈迁在若干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之后,从头再来写书稿的一件事。教学时我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第一,从数字入手,体会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让学生走进主人公谈迁的内心,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并能用朗读来表现
第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深刻体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尝试为课文补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谈迁遭受厄运后的心路历程,写一写谈迁二写《国榷》时某个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说中积累,看中想象,写中运用;让学生既能“得意”,又能“得言”。
第三,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会有希望。
几次琢磨下来,我觉得,教师要做指路人,指明目标,引导方向。自己务必声情并茂,感情充沛,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以情引情,以声换声!其次,要循循善诱,善于耐心地等待,能让学生拥有思考的'时间,也许是10秒,也许更长……接着,处理类似于“500多万”“6次修改”“一点”“一百多里”这些细节方面,要结合生活实际,比较与联系,让学生更加能深切地去感受、体会,再深层次地感悟。再者,动情之处,配以感人肺腑的音乐,这就增加了一抹亮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尝试做探路人,去历经崎岖坎坷,坚持探究。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会,继而再用朗读去表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又是得意得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在这个课时的教学中,“名垂青史”一词,是在抽取了内在含义后仅剩的意义空壳,要赋予它以活的情状再现,就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去感悟。通过四幅画面再现谈迁重写《国榷》时的情景,旨在发掘学生一切已有的生活来源,化枯燥死板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借助想象,冲破时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载”,捕捉人物的鲜活,深化理解,入境动情。
磨课心得体会2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汲取了老师们的精华也认识到上课中的不足。细细反思取得以下几点感悟:
一、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标、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本轮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执讲者要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我们组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轮磨课中的教学“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开课的信心和热情,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也可以让其他教师抱着“找刺”的心理,满腔热忱地帮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执讲者开拓思路,诱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行动。执教者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
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三、丰富教学手段是上好课条件
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教学评价不应以是否运用多媒体一票否决,这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考查试教的效果,我们能明显地看到这堂课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存大的问题,进而为执教者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
每一次的公开课,执讲者总会花大量的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更让课堂蓬筚生辉。但有时不免做得花哨。但试教磨课后,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以后的课件制作中,就会注意这方面的制作弊端。
四、学会精益求精是上好的关键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
磨课心得体会3
敢于把自己的缺点和失误毫无保留地展示与他人,需要怎样的勇气?骄傲自负者不肯,因为他不愿意承认失败。自卑自惭者不敢,因为深深地自责已让他无力言说。处事中庸者或许又懒得这样做,认为是非对错自有他人评说。
诚然,有些事情发生了,过去了,结局好坏,只需淡然一笑,说声再见。不必常挂于心,不必沾沾自喜,更不必耿耿于怀。
然而,作为参与磨课的教师,却不妨跳出课堂看看自己。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一番,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吧。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的条理非常清晰,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本次磨课活动我讲授的是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重点品读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聚焦xx小学:
遵照领导安排,我在5号下午匆匆赶到xx小学。上课之后见到了五年级的孩子们。走进教室颇令我吃惊,全班一共20个孩子。我好发现后面有五六个个头比较大的孩子都是单人单桌。据他们的任课老师介绍,这几个孩子比较调皮,也不爱学习,上课不怎么听讲。
我意识到了第二天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看来课前的'交流要用点心了。我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陈娜,让孩子们读一读,猜一猜我为什么写这两个字。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到了这是老师的名字,我趁机表扬他们。与孩子们的交流就这样愉快地开始了。我发现其他的十来个孩子还是非常活泼可爱的。最后我告诉孩子们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让他们自己预习课文。从走进教室到离开一共十来分钟。一是我还要赶回学校上第二节课,二是觉得也没有必要事先和孩子接触太久。
初读课文本来打算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和理解。因为xx小学没有多媒体设备,初读课文改为指名分段读课文。这样做,第一便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便于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关键词,了解小艇的特点。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读出小艇的长,读出新月的美,读出小艇行动时的轻快灵活,感受三处比喻的妙用。并通过对比感受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对于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然后找出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两个问题都很简单,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然后我让学生再仔细的读这段话,画出描写行船环境的关键词,体会行船的艰难。然后再读读描写船夫操纵自如的句子,感受船夫的了不起。再此基础上问学生想不想当一回船夫,让学生以手代挺,听老师读句子进行表演。表演过后,我挑选一位“船夫”到讲台上,大家根据书上的句子夸夸船夫。最后提议一起夸夸船夫,实际上就是齐读第四自然段。这些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文,加深理解,最终能熟读成诵。
课堂上有两三个学生特别积极,但其他孩子不太活跃。有一个男生不听课,一直心不在焉的,我几次走过去给他以暗示,无用。还有两个女生,其他孩子表演时,不参与表演。除此之外,其他孩子无论是否积极发言,都在认真的参与学习。教师语言自然流畅,自认为对学生的引导还算到位。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环节用时过多。原因是对学生字音的纠正过多,但是,我想我无法做到为了赶进度,对学生的错误读音听而不闻,置之不理。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学有所获的。对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也显得过于细致。导致对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时间上有些紧张了。另外,在讲完第二自然段,本打算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在学习第四自然段之后有个小结,本段是按总分的结构来写的。结果都忘记了。
张振海老师首先肯定了我在这节课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然后指出整个课堂看起来有点散。我想那是因为安排的内容不是太多,每一步的设计都本着扎扎实实的原则,走得稳妥、缓慢。凌主任给我提出:课题不能代替板书。也就是不能把课题作为板书的一部分。还有一位老师提出应该让学生明白威尼斯的小艇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造成这样的形状。我认为都言之有理。
聚焦赵xxx小学:
赵x小学是可以用课件的,于是,六号晚上我修改了教案,并根据需要做了课件。我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以为一个课件我可以快速完成,于是不慌不忙的吃完晚饭,检查过孩子的作业。才打开电脑,开始做课件。没想到又是搜索图片,又是插入视频,竟忙活到了2点。第二天一早起来熟悉一遍课件,就立刻赶往距离我家二十多里远的赵x小学。到达时已经快上课了,好在我是第二节讲课。张老师说我昨天配乐范读第三段课文时,用手机放的那个音乐不合适,应该用《威尼斯船歌》。
因为前一天没来见学生,还是先去见见学生吧。走进教室发现学生挺多的,任课老师说有四十多个学生呢。我心中窃喜,这么多学生课堂气氛应该可以吧。于是跟学生做了简单地交流,问问有没有预习课文,学生说预习过了。简单交代几句,就到楼下借用校长办公的电脑修改课件了。等修改好后到电教室听小贤讲课。小贤下课后,我就连忙去试课件。刚调整好上课铃就响了。我说:“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了吗?”就开始上课了。
课堂环节比起在xx小学时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整。初读课文改成了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操纵自如、手忙脚乱”两个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课件出示了威尼斯的小艇和独木舟、新月、水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明白把小艇比作独木舟、新月、水蛇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表演时不再是老师读句子学生表演,而是让学生边读句子边表演,因为可以用课件出示句子,这样方便多了。另外,把老师们给我提出的一些建议加了进来。例如,小艇为什要造成这个样子?板书也做了调整。
赵x之行,有许多的意外。课堂上学生不是很活跃,并不是不会,而是放不开。估计是我的课前交流没有做到位。提出问题之后总是听到有孩子很小声的回答,并不举手。这时我会让他大声地说出来,结果回答得很好。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本以为这样比起分段朗读课文会节省一些时间,没想到更费时。更可笑的是,我慌里慌张地就开始上课了,没有调整好心态,整节课似乎都不怎么在状态。这一不在状态啊,就容易出状况。例如,板书课题时刚写一个“威”字就听到有孩子小声说“错了”,我赶紧停下看,再仔细看,没错啊?就继续板书。谁知还没写“小”字呢,就开始指导“艇”字的写法了,我晕!再如,“道具出示的不是最佳时机。本来设计好的环节,有漏掉的现象,又临时调整。课堂语言就不够精炼准确了。一向觉得自己上课从不说废话的,这次却被张老师指出,语言太碎,不精练等等。原因估计就在这里了——不够沉着。
亲,感谢您耐心地读到这里。更要感谢您真诚的批评、指导。
磨课心得体会4
今天,我讲了《鹅妈妈的故事》这节课,通过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次上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像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在教学《鹅妈妈的故事》这一课时,我一边范读,一边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景物的样子。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我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我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抓重点词句寓教于乐的方法十分独到
在教师范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有说炎热的,有说幸福的,还有说开心的,还有说快乐的。接着老师又抛出环环相扣的问题“哪些词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读课文,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的欲望。同时教师指导读出词语的语气,没有解释一个词,却让全体学生领悟了重点词语的意思。巧妙之处举不胜举,在理解“辽阔”与“广阔”哪个词修饰的范围更大时,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说,然后在回到课文中找依据,这样把难理解的词语轻松的就区别开来。经历了“找依据的'过程”所有的学生轻松的掌握了这两个词的用法。
最后在让学生读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通过让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读,再体验,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魅力。
三、活泼的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节课上,学生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
总之,这次上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磨课心得体会5
这个假期我们城关镇组织了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汲取了老师们的精华也认识到上课中的不足。细细反思取得以下感悟:
一、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标、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这几天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执讲者要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我们组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轮磨课中的教学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讲课的信心和热情,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也可以让其他教师抱着找刺的心理,满腔热忱地帮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执讲者开拓思路,诱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行动。执教者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三、丰富教学手段是上好课条件
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教学评价不应以是否运用多媒体一票否决,这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这次讲课效果,我们能明显地看到这堂课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
每一次的展示课,主讲教师总会花大量的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更让课堂蓬筚生辉。但有时不免做得花哨。但试教磨课后,发现了这个问题,那么,以后的课件制作中,就会注意这方面的制作弊端。
四、学会精益求精是上好的关键
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
磨课心得体会6
11月5日下午,根据远程研修磨课的进程,即将开始上课和观课阶段,禹城市实验小学召集本校的指导老师和各研修组长及部分学员,在北区会议室召开了阶段总结会。杨成秋校长专门列席了会议,并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希望。
会上,学校远程研修分管校长高伟伟就自磨课以来的研修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肯定了研修的作业质量和取得的成果,剖析了磨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强调了要保证各位学员的研修时间和发帖研讨的质量,详细部署了磨课阶段的重头戏——上课、观课任务。并带领全体与会人员重温了《禹城市实验小学关于加强研修工作的制度要求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学校对加强远程研修工作的目标和决心。
各研修组长就本组的研修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教学任务重,人员南北两个校区分散的不利条件下,他们积极带领全组学员充分学习和借鉴20xx年远程研修和国培计划的成功经验,严格按照本组的磨课计划,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各研修组之间互相学习,圆满完成了磨课前边各阶段的各项任务。
最后,杨校长要求全体成员针对磨课阶段任务重,目标要求高,技术性强的特点,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磨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时间、制度、措施上下功夫,扎实做好群组磨课工作。希望老师们明确方向,鼓足干劲,努力争取在20xx年远程研修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磨课心得体会7
您有磨课的经历吗?如果有,那您是幸运者,因为您已经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您正在磨课,您将品味磨课中的酸甜苦辣,但不管是什么滋味,请您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品尝,收获的是美味佳肴。如果您还没有磨课的经历,您将感受不到成长的喜悦。磨课就像爬山,在山脚下,望着高山,您想退缩,您想打退堂鼓,就如我们刚接到任务时畏难的情绪与感受。在爬山过程中,我们会觉得累,但在累过之后,沿途的风景,山上的新鲜空气,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只有到了山顶才能感受。我有幸成为磨过课中的一员。
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有多优秀。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一个人的知识,必须通过磨练才能获得。朋友,到磨课中去收获快乐的果实吧,在磨课中学会成长。
磨课磨得友谊。在磨课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同事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我们全生物组老师,为了我的课来回奔波;我切身感受到通过磨课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与友谊。
磨课磨得是财富。磨课苦,磨课累,但在苦中收获的是快乐,在累中收获的果实。在磨课中,首先收获的是教学"财富"。在正式上课前的每一次试教都是考验,在每次的试教中却都能得到教学的"财富"。其次,在磨课中收获的是自信。在每次试教前,同事们给予微笑与鼓励,一句句祝愿与鼓励的.话,暖在了我的心里。在磨课中我磨练了自己意志与胆量。这样的"财富"将终身受用。
磨课磨得是体力。在磨课过程中,其它事情还是一样不能少,只有在晚上8点之后的时间才能安安静静地静下来想自己的课,想教学过程,想教学环节的衔接,想上课时的表情与动作,还要做教学用具、课件,请人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等等,有时需要忙到很晚。因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差,这时的你如果体力跟不上,在课堂的正式展示前你就会倒下,那一切的努力将都是白费。这也跟爬山一样,开始用力过多,到了山腰,就会体力不支,半途而废。因此,在磨课的这半个月中我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合理安排教学与休息的时间,并及时补充体力。所以,磨课磨出了我的意志,还磨出我的体力。
磨课生活已告一段落,磨课使我收获颇丰,磨课使我在教学中成长很快,但留给我的是思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次在朋友的帮助下,爬上了一座小山,而在我面前呈现的却是更多更美的高山,想要领略高山的独特魅力,只有努力,再努力。
磨课心得体会8
20xx年的3月,我参加了我校校本教研“摩课——磨课——模课”活动。迄今为止,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学校搞这样的活动说实话很高兴,可是压力也较大,感觉特别紧张。虽然也在不少的地方抛头露面上过公开课,可是正儿八经的对这本校这么多熟悉的老师还是第一次。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反复的“磨课”中,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此活动中不辱使命,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回顾这个磨课的经历。既有痛苦又有快乐。“磨”的过程是痛的:前期煞费苦心的研究教材,点灯熬夜的制作教学课件,为取舍而做决断时的左右为难……好几次都到凌晨才睡,好几次走在路上还设想着这堂课,虽然很累,但当打磨出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方案时,一种强烈的快乐之感会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我最大的感悟是:
第一,优质课是朴实的。我总认为富有新意的.教学环节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是取胜的关键。在准备期间,为了把教案设计的尽善尽美,于是查阅了许多关于认识角的资料,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加上自己独具匠心的设计,一定可以做到的。第一次试教就发现这样的设计却并没有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到了真正操作时就不美、不顺了,但我却固执的迷恋于展示自己设计上的完美,对于自己苦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又不舍得放弃,导致在前几次的试教中徘徊不前。所以,我不知道有多么懊恼。后来我终于鼓足勇气,克服惰性放弃了先前所有在我眼里“看上去很美”环节的设置,才使得整节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看到最后留下来的最朴实、最平淡的常规化教学过程,使我悟出一节好课,并不是只在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更应注意环节的有效性。教学是不能“浮”的,也是不能“虚”的,它应该是扎扎实实的。
第二,教师对待教材理解要更多的注重数学的本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自身更多的思考和体悟。我在课前,心里非常清楚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每次试教学生都在我再三暗示下,依葫芦画瓢的指出了角,也总结出了规律,但我总感觉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孩子们对角的印象仍然是模糊的、抽象的。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几次试教中却始终琢磨不透,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市教研员罗主任在听完我的一次试教后点拨说:“要很好的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最关键的就是思考小括号的作用。”真是一针见血,听后我茅塞顿开。因此,我又重新研究、思考教材,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绞尽脑汁,走路、吃饭时时琢磨。通过我的反复思索,我认为小括号大致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指向作用,指明这个角是由哪两条边所组成的,二是隐射角实际上是指的这两条边之间的一个范围。想清楚了这些,我顿时感觉似有一种
拨开云雾见天日的豁然。有了这层体验,我重新修改了教案。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理解小括号,在头脑中建立起了角的概念并规范了指角方法,使学生充分的感知、认识了角,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在练习环节中得心应手,说得头头是道,成为了本节课的一个小亮点。
在这次活动中,一次次的试教也使我感受到,当我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课堂的经历和生成是不同的。学生的思维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教学的机智和智慧也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另外,我还体会到教师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具艺术魅力的数学教学语言,也能使整个课堂增色不少。
以上只是自己在这次活动感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这次活动结束了,虽然也只是短短的一周,但确实收获颇丰,而等待自己思考、摸索的也还有很多。相信这些思想会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注入一些新鲜活力。
通过这次磨课经历,我成长了。我从心底里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一次成长的经历,感谢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一次次地听我试教,一遍又一遍地帮我梳理。谢谢你们!上课虽然辛苦,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思考过了,经历过了,精彩过了,遗憾过了,才真的明白——这其中隐形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感谢能有这样一次经历,让自己在活动中提高,让自己在磨课中成长!
磨课心得体会9
国培校本教研第一段磨课,已接近尾声,通过磨课我体会颇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观课前的准备
加强集体备课,老师们在一块备课,能互相交流,了解参与磨课教师教育教学动态、知识现状、各自的优缺点,能取长补短,借鉴吸收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增长自己的智慧,进一步提高自己备课的主动性。让授课教师介绍课时备课的思路,做好观课说明,自己把握住教师课堂教学脉搏,掌握教学的主线。提前进教室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沟通,对提高课堂上师生活动、生生互动的观察效果,有的放矢的进行观课,做好铺垫。
二、认真观课、提高观课效率
在观课过程中,根据研修组各自的分工,瞄准自己的观课点,把握主攻方向进行观课,在观课中,用心灵感悟课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育追求是否符合新课标,学生的学习行为,精神面貌、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等行为习惯的养成,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启发自己主动思考:“假如我来执教这课,该怎么处理?”
三、加强议课,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观课教师观课后,对观察到的这节磨课,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巩固观课效果。课堂上执教老师好的地方,对自己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足之处,对自己也是一个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磨课,磨出了感动,磨出了精彩,教师交流、师生合作、生生互动,磨出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友谊,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奠定了基础。磨课是通往教育的幸福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将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取得更加扎实的成绩,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作不懈的努力。
磨课心得体会10
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每一年都有许多次教育研究部门或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各种各样的优质课、公开课或观摩课。怎样才能锻造出一堂好课?我觉得除了尽量释放在学校里所学的各种教学理论,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之类以外,重要的是要从两个词入手,即“摩课”与“磨课”。
所谓摩课,就是模仿别人的课,模仿别人的讲课风格、讲课样式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刚刚踏上讲台,摩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可以从优秀的课堂教学过程实录、教学影像资料中,学得优秀教师驾驭课堂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导入,如何激发兴趣,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如何传授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方法,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等等。甚至于优秀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青年教师的眼里都极有魅力,都值得一摩。
摩课一定要注意几个原则。
一是摩课要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切不能只摩外部形式。李吉林、霍懋征的课都是好课,可是,别人拿来往往就不伦不类,特别别扭。这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没守着拿来主义这一原则。你穿上别人的旧鞋子走老路,自然会觉得道路不好走。所以,摩课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摩课的教师在摩课的过程中拨开云雾见青天。发现一堂好课的真正内涵所在。比如说一个环节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原则?他是以什么形式来实践这一原则的?如果让我来上这一课,我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践行这一原则?会有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等等。
再如优秀的教师突破难点总是能深入浅出、游刃有余。他到底是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是讲读法、讨论法、读书法,还是实物演示法?还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复合?我们摩课的教师一定要摸清他的教学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同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哪几种形式展示才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从而选出属于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并且再进一步发散思维:哪一些课型的哪一些环节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二是摩课要摩最适合自己摩的课。并非所有的优质课都值得你去模仿。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只买对的,不选贵的”,作为一名新上任的教师,往往会眼花缭乱,看到哪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很高,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总想一口气把这些优点都学到自己手中。我想,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就“千手观音”式的教师,最终出现的形象必然是一个“四不像”。有一篇小短文讲到:一个百分之百,强过十个百分之十。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往往强于你在多个方面都有浅显的涉猎,而哪一方面都不深入、不通透。我们当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强烈求知欲和独特思维个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要求总是无定向、无止境的。当他们问你一个问题,你总是支支吾吾,好像知道,又说不出所以然。久而久之,你的魅力就会让你自己抹杀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首先要达到在一个方面是专家,然后再逐步达到一专多能、多专多能。
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就要确定一种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优秀课型为自己的教学基本式,并能提炼出其基本骨架课型,或者去修正别人的课型,并博取众长,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基本形式。教学的基本课型的“钢架结构”出台以后,再去丰富它,保养它,成就它,把课堂变得既思路清晰,又有血有肉。
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路或教学基本形式并不容易,要想成就一个形式新颖,又很科学、很实用的模式更是非常难,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积淀、不断提高,甚至要改正或推翻原来的形式,再形成新的教学基本形式。
一个人只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基本形式往往是不够的。不同类型的课文,你只套用一个公式也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要针对不同的课型,形成多种成功的教学基本形式。当然,这需要每一位教师求真务实、勤奋好学,要付出多年乃至一辈子的心血。这也就是“磨课”的过程。
所谓的磨课,就是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堂好课需要仔细地去雕琢,去打磨。磨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需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足够的磁性、足够吸引力的语言表达水平,需要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更需要有将各种素质整合为和谐课堂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打磨的。
一个课堂教学的高手,他的文化是由内向外渗透的。他应该是在每一个眼神中、一举手一投足中,都浸润着文化。这就需要从教者去浮华,去功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这片宁静的心灵,耐心地去磨砺自己。去读书,去读好书,去读破万卷书。为我们保证每一堂课都有源头活水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这条长河中,摩课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基础。摩课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跳出别人的圈套,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基本形式。磨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包含着摩课的过程,还有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摩了课,再去长久地磨课,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之道,吻合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个打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般人的成功之道。愿成功属于那些善于打磨自己的人。
磨课心得体会11
这个暑假我们滑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了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细细反思取得以下几点感悟:
一、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
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标、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本轮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每位参与磨课教师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试讲教师要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我们组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轮磨课中的教学“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开课的信心和热情,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也可以让其他教师抱着“找刺”的心理,满腔热忱地帮助讲课教师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试讲教师开拓思路,诱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行动。试讲教师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三、丰富教学手段是上好课条件
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教学评价不应以是否运用多媒体一票否决,这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考查试教的效果,我们能明显地看到这堂课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教师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
四、学会精益求精是上好的关键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
总之,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
磨课心得体会12
磨课心得体会
在打磨中提升在历练中成长
晋华小学李亚娜
本学期,我们学校要承担榆次区的开放活动。很荣幸被学校推选在这次活动中进行公开示范课。这对于刚刚踏上音乐教学不足一年的我来说,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挑战。为了圆满的完成学校交给的这项任务,不辜负领导们对我的期望,从年前我就已经开始了精心的准备。从选课、备课、制作课件到最后一轮又一轮的磨课,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一堂“好课”真的是来之不易呀!教学设计写了有十几份,为了设计好一个教学环节,我写了改,改了写,一晚上的坐在书桌前反复思考,经常加班至深夜。这里面的苦与乐只有自己知道。虽然过程是漫长的,是艰辛的,但它将会成长我教学生涯中不可磨灭的一份珍贵的记忆。
我执教的是湘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我是草原小骑手》。这个内容我试讲了八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同组老师们的帮助,每一次上完课后,大家都会凑在一起,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同时还要感谢来自于我们网络工作室中的各位同行朋友。地域的差距没有割断我们探求知识的热情,小小的网络又将我们凝聚在了一起。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一起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甚至细到每一个音该如何处理更加合理,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在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这让我受益匪浅。
一、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所以在备课时,设计本节课的切入点非常重要。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问题怎么设计,怎么问,学生才能理解,才能根据提问把这堂课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的解决。在每设计一个问题时,就要问一下自己,通过这一问题要让学生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是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必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在《赛马》的`旋律中,做骑马的动作走进教室。这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听到歌曲旋律,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气息;用骑马这个动作表现蒙古族歌舞热烈欢快的氛围,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紧接着问学生:“蒙古族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能简单地说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畅谈对蒙古族的了解。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特定的情境中,为后面掌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埋下了伏笔。
二、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活动
新《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的表现力和小组中的团结协作能力是我在设计本节课活动环节中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学会歌曲后我问学生:“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现这首歌曲呢?请在小组内自编自导自演,我们期待一个个精彩节目的诞生。”学生马上热火朝天地投入到了小组活动中。在这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惊人的。他们的特长在这一刻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堂课也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是很好,如: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形式还比较单一,对歌曲的情感处理应再细腻点,怎样能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等。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一次非同寻常的“磨课”经历,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让我初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跃迁,增长了教学技能。没有“磨课”过程中的痛苦,便很难体会上课成功后的幸福。是啊,刀越磨会越亮,课越磨会越精,这节课不管上的成功与否,但这次“磨课”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是不能“浮”的,也不能“虚”的,它是实实在在的,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反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还会继续努力,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磨课心得体会13
一:关于磨课的体会:
第一:为什么而磨课?我们将此归纳为三句话:为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而磨;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学风格而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而磨。从整体上说,即是为了夯实教与学的基础而磨。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始终是教学的最根本的问题,通过磨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也自然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为形成更富特色的教学风格而磨,教师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风格各不相同,而磨课绝对不是要形成整齐划一的,固定化和模式化的教学风格,而是要帮助教师逐步形成符合自己的,更富有特色的,具有效率的和成熟的教学风格,唯此,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而磨,磨课的最终着眼点应当是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之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而言之,磨课应当是作为比较全面的提高教与学的基础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第二:如何来进行磨课?我们认为它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设定基础目标:课堂教学能力的涵盖范围很广,一次磨课的过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们认为,比较具有效率的磨课应当是事先设定某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然后通过后续的实践得以提高;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适当的多次反复操练;评价与总结。
第三:磨课的目标是什么?磨课的目标是形成精品课,优质课抑或常态课?我们认为磨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更好的,更有效率与风格的常态课。即使通过多次的过程而能够形成很好的课,这个课也应当是归属于常态课,这与磨课的本意是相符的。
第四:磨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磨课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
①选择性原则:磨课的课程内容应当有所选择,一般不宜选择具有一些争议性,过于复杂性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②个体性原则:基于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不同以及教学风格的`不同,应当考虑到每个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能力的不同掌握程度,而制定相适应性的方案;
③适度性原则:即是以达到事先设定的基础性目标为标准,进行次数不同的操练,而不必规定限定性的次数;
④多样性原则:即是在磨课的实践操作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既然上课可以采取多次独立磨课的方式,那么备课是否也可以独立的进行多次的磨课式的操作呢?还有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否也可以进行独立的磨课式的操作呢?值得大家思考。
二:关于磨课的反思:
第一:理论的学习尚需加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和总结,通过学习理论,可以增强自己实践的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的学习还十分的薄弱,还缺乏系统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这也直接的制约了实践的活动和效率的提高,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第二:实践的计划性待加强。限于现实的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开展这项研究性工作的时间性和计划性都不是太强,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适当的加强,争取做到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争取早日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
磨课心得体会14
这一段时间,我在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有关磨课研课的培训,这次活动我整体感觉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凡事需要打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做好磨课这一关。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磨课就要深度开发和挖掘教材,寻找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的意图。通过多次打磨同一节课,来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备课和上课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我们这次研课磨课活动参与面广,遍及中牟县城、乡镇各个学校的一线教师。白发苍苍者有之,身怀六甲者有之,坚守多年者有之,初登讲台者亦有之。但是没有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每个人都非常积极用心的参与。在这次活动中,老师先给我们培训了磨课研课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我对于研课磨课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也让我对于磨课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布置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每个数学老师都进行一次裸背。每个人不看任何教案,任何教辅资料,也不查阅网络,凭着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自行设计一篇整百数、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然后老师从中找出一篇相对好的设计,拿出来供大家讨论。再由设计者修改后再次讲课。这个人人都参与备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每一次试教,我们设置都有几个观察点:目标的达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结束后大家集中讨论、各抒己见、直言不讳、畅所欲言,找出“亮点”,指出不足,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教研氛围特别热烈。
就在这样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我们的小组合作交流更加默契,我们的理性思维更加严密,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加准确,我们对于教学设计的环节也更加明确清晰。现在的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学目标的叙写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预设课堂生成中的状况。教师要知道课堂上教什么、同时还要注意课堂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
这次活动中,我被小组推荐讲了微课,也得到了去卫民路小学实践教学的机会。为了备好这节课,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讲课,我在几天时间中反复钻研教材,研究标准,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但是在课堂中仍然感觉不是那么完美。有些问题的问法让学生不是很明白,面对始料未及的情况应变能力还有些薄弱……在回到进修学校六楼教室后,大家又一次对我的课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由教研室两位专家做了一语中的的点评。应该说,大伙儿的意见,专家的点评,都让我豁然开朗,无形之间对于自己的能力又给予了指引。
总之,这次磨课活动,可以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也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让自己做一名更合格的教师。
附上我在此次培训中的心声:研课磨课屡探讨,微课实战一身包。欢聚一堂抒灼见,集思广益盼妙招。夜以继日改流程,胸无成竹难睡好。专家定评指症结,豁然开朗终提高。
磨课心得体会15
为帮助新教师尽快更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促使其快速成长。在校领导和钟老师安排下,我跟新教师黄莉确定了师徒关系。虽然懵懂的“被师傅”,但通过这么几个月的共同学习,特别是这一次带着黄莉磨课的过程,使我深刻体会到做师傅,真的是一门学问。因为,要想做好这个师傅,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下面我就这次和黄莉老师磨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各位新老师给出一些建议:
一、克服紧张的心理很重要
作为一名新老师,刚踏出校园的殿堂,缺乏承受能力和教学经验,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对能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按要求上好课,心里没底。各种担心,往往会使得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特别的紧张,经常会出现心跳加快、脸红、思维混乱等现象。它会直接影响教师上课效果。那么克服紧张的心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所以在上课前一定要意识紧张的心理会给你精心准备的课带来种种危害,上课前可以跟自己对话:我是最棒的,我已经准备好了,相信自己。
二、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有很多新老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要设计一节课那还不容易,只要百度一下,教案、课件分分钟的事,或者那么多优质课的视频多看几遍,模仿模仿、修改修改、背背记记应该就能没有问题了。这样的想法是肯定不正确的。在这磨课过程中,黄莉老师就这个问题就有深刻的体会,不要说是在网上下载的教案无法顺利上手操作,包括用我或者是其他老师之前赛课上过的教案都还是不好操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别人的教案是根据自己钻研教材设计的适合自己教学风格、适合上课学生的专用教案,这样的教案不是适合每一个老师每一个班的学生。所以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自己吃透教材、摸索出每一个环节。
在这么多专家面前讲如何备课,还是有点班门弄斧,这里只是向新老师们就备课说一些我的看法。
1、备课首先应该备教材
备教材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钻研课文本身。从字、词、句、段、篇到作者的思路、课文的主题思想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勤于思考,勤于从有关的参考资料中吸取营养;要反复地阅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遇到疑难的问题,可以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和他们一起研究。二是要吃透课标对全册教材的总要求,把握每一篇课文在学期或者阶段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要吃透课文,哪怕是一个字、一个标点也决不放过。这样,吃透了教材,就能合理地定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这次的磨课过程中黄莉老师的目标设定、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随着对教材的钻研程度改变的。从最初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理解掌声的含义,懂得关心、鼓励他人。”到后来加上“学习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这个环节,都是随着对教材钻研程度改变的`。钟老师一再跟我们说:语文课“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就是要分清什么是“课程内容”,什么是“教材内容”。课程内容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的要求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方法或者语文技能方面的内容,教材只是个例子。确定了“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教好教材内容。黄莉老师最开始的备课就没有确定好“课程内容”,只是单纯教了教材内容。这样就是没有吃透教材,所以备课时深入地钻研教材,确定“教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2、其次还要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备课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原有基础如何,学习这篇课文有哪些困难,有什么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等等,教师都要有所考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不仅能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基本功的训练要持之以恒。教师必须注意平时的积累,积累知识,积累经验。不论是看书、看报、听课、参观、游览等,随时随地做备课的有心人,不断地从知识的海洋中,从生活和教学的实践中,吸收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三、建议和反思
上完一堂课后,并非意味这课堂教学的结束,课后对本堂课的反思和对自己提出一些建议也是至关重要。有些新教师认为上完课就没事了,很少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做法,不利于总结和提高,势必影响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上完第一堂课后,都必须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即上完课后都要及时回顾备课和上课过程,分析在本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定计划,还有什么不足;哪些没有实现或实现不好,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应;下堂课教学要着重注意些什么等等。分析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下阶段备课和上课的参考。
总之,上一堂好课要用平常心,发现问题,认真总结,推敲琢磨,百炼成金。
师徒结对子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这个师傅 “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了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差距了。所以我会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努力充实自己。黄莉老师这次课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从中我也看到了她很多进步的地方,我也从中学习到了不少,这让我还是初感成效。我觉得有所成效是一种幸福,是一份荣耀,我会努力去追寻它。 作为师傅,我真诚地希望我的徒弟能少走些弯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祝愿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师徒结对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从中收获良多。
【磨课心得体会】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磨课心得体会07-28
磨课心得体会12-17
磨课心得体会11-07
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09-05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04-01
磨课活动总结09-19
磨课心得体会(15篇)12-08
磨课总结反思11-23
磨课活动总结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