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8 07:31:2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1

  一、重视课前与学生交流互动。

  由于我是借班上课,与学生是不熟悉的,为了尽快地让学生接纳我,我加强了与学生的课前交流。“老师初来太平湖,很高兴,放歌一曲,让学生给老师的演唱水平评判”,学生很感兴趣。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较好地与学生沟通,拉近了师生距离。评判的时候,让学生分三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量化,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数学知识有机地渗透在引入环节,充分体现“数学味”。

  二、重视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

  结合北京奥运会的大背景与“阳光体育”的开展等情况,从中抽出数学问题,充分体现“生活味”。课中,我引用了“我是教练”的方式,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勇于参与问题的探索。

  三、重视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

  “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数 学课程标准第4页)。我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之一理念,由五个板块组成,(在课前交流中体验,渗透统计思想、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培养统计意识、在数据整理中体验,学会统计描述、在数据分析中体验,找寻统计决策、在归纳总结中体验,形成统计能力)将学生的数学体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四、重视数学课件制作与使用。

  充分发挥课件优势,集音像、动画于一体,让数学课堂丰富起来。我将龙门中心校的校舍、太平湖畔、牯牛降等风景的图片放在课件中,在图片上出题,学生眼前一亮,很是新奇。

  五、重视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

  走进我的数学课堂你总能收获到学生的笑声,主要源于我一贯的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当学生在探索“给太平湖景区的经销商提供好的信息时”,学生建议给断码的鞋多进货时,我告诉学生:“你不是在帮助经销商,你是在害他,你会让他破产的!”学生哄笑。

  最不能让我原谅自己的.是,我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我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压根没有考虑到黄山区的课改没有进行到五年级,而我使用的版本是新课改的,所以我差点栽了。好在,我所选择的内容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并不太紧密,只与“平均数、中位数”有所联系,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短暂的“恶补”,虽然情况不是特好,但至少让我的课堂还显得流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了学生,你的教学肯定不会走向成功。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先出示课件让学生在主题图中自己寻找数学信息,然后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景中提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明白,他们提的问题虽然是两个,但是解决的方法是一样的。

  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行估算,并且知道估算的方法。另外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这个环节,我让每一种算法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体会每一种算法的特点。

  对于“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的计算,算法与上一课类似,学生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我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问题的探究。所不同的是注意进位问题,我让学生说说:你想提醒同学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哪容易错?我用了较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进行个别化、针对化的帮助与指导。在学生交流算法的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但是,在进位的教学时还没有挖透,21×26和26×21的竖式我只展示了21×26的竖式,但是26×21的竖式没有展示。相对而言,26×21的竖式计算的进位更难,进位点的标记打在什么地方都是一个难点,应该突出突破。

  通过课堂练习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学生竖式对错位现象已经没有了,说明他们对算理都掌握了,但计算还有错误,我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某一位上加错得数。

  2、两数相乘时结果算错,记错乘法口诀。

  3、忘记加进位的“1”。

  4、抄错数。

  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想下节课应进行一些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加、表内乘法的口算练习。学生把这些口算能算得准确熟练,竖式计算就不会再出现上述错误了。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创设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

  教学时,我先呈现信息,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并解决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进行估计两个人在哪个地方相遇,这个时候,我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第二个问题,求两车几时相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我画出了简单的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相遇时两车行驶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驶的”,从而分析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的数量关系,最后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第三个问题是求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有些学生在独立做练习时不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感到困难,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多多提供给我吧。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4

  旋转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材的重点不仅限于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为了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情境图1和图2,感受点动成线,通过学生用笔代替线段在桌面上平移,感受线动成面,通过转动竖立的数学书(代替一个长方形的面),感受面动成体。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新知

  现代教育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置身于一个现实、有趣、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中,从以生活中旋转的美到课中 找一找生活中圆柱、圆锥体的物品和练习题中包装盒的设计,都鼓动学生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逐步形成了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与态度。

  二、提供活动空间,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我们天天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挂在口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交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却没有办法教给学生空间观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在本节课中,我做了大胆地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得新知,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中使空间观念逐渐得到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而且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了多次探索、操作的空间。旋转游戏使每一个学生快乐地参与其中,使学生从抽象进入直观,又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讨论,接下来在小组中通过看、摸、滚、剪、量等探索活动中,又一次享受到了旋转的愉悦,思维也渐渐走向深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形成良好的空间感知。

  三、搭建展示舞台,让学生在交流、汇报中获得成功,建立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因此,在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成功的契机,例如: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索,谈谈心促使他们永远乐观。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促进学生发展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5

  “住新房”是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内容,这一课是学生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后继学习的,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竖式笔算的方法。鉴于知识比较简单,所以在教学中多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促使学生通过迁移类推主动探究新知。

  一张情境图,三种解答的方法,便是这堂课学生学习的内容。教材分析所给的教学目标是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的多样化;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当学生拿到12×14=?这个算式,大部分学生想到的是以前学得拆分法,即:把14分成10+4,然后用 10×12=120,4×12=48,120+48=168。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算理,我提出一个问题:“用竖式计算和前面的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通过观察恍然大悟,28就是14乘2的结果,而14指的是140,只是0省略不写而已。就是14乘10.这时我又问: “那什么是不同的?”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算理是相同的,只是书写格式不同。这样,学生的知识获得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自己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明白的,长期积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6

  3月15号上午第三节课,我讲了学校安排的组内公开课,内容是《数花生》,课堂上我用了“五环节”进行教学,课堂开始我用一个谜语进行导入,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是学生“学”的环节,让孩子们把准备好的花生慢慢的放在桌子上,自己数一数有多少个?(评价:表扬动作迅速又安静的小组),完了叫一些孩子进行汇报结果,让一个孩子到展台上进行演示,其他孩子监督,看有没有出错,孩子顺利完成了,问孩子你刚才是怎么数的呢?孩子回答:“拿一个数一个。”,然后我接着说:“像这种拿一个数一个的`数数方法就叫做“一个一个数”。”(板书:一个一个数)(评价:表扬刚才学的环节里优秀的小组)接下来进行“议”的环节,我说:“孩子们除了这种数数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数数方法吗?下面小组讨论一下,小组合作开了……”,孩子们讨论着……各个小组讨论陆续结束,喊完自己的组号迅速坐好了。我说:“小组合作结束了,(表扬:议这个环节表现好的小组),下面我们进行展示环节”

  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使学生自己感知数的组成规律进而对100以内数的数数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如,有一个一个的数,有两个两个的数,有五个五个的数,有十个十个的数。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二十九后面是三十,九十九后面是一百,十个十是一百等。教学过程是愉快的,在数小棒的时候,每位学生都是积极的,高兴的。但在后面的练习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小棒,在两个两个数的时候思维就跟不上,数的速度较慢,而且个别学生正确率还很低。还有学生对数的顺序也掌握不好,尤其对数的倒数还有很大障碍需要突破。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7

  本节课,经过同学们一系列的提问,思考,讨论,结合黑板上的板书,相互合作最后明白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理解了每个知识点.我觉得在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以下理念: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本节课老师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上学生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

  2、 数学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也应该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效率。在一堂课中,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从自己的内心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我心中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这不就是我们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吗?课本上 小数点搬家这一情景真不错,只是书上的价格我认为不符合实际,所以我做了一些改动,借助这个情景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想借助快餐价格的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为了使学生的讨论有针对性,我先让学生找出 400、40、4、0.4 之间的倍数关系,再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小数点怎样移动。移动后原数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很多学生都能发现这个规律。可这样做可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会不会教师不够放手。学生会不会比较没有思维的空间呢?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那个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 10 倍,这是我们习惯性说法,而新教材却提出个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对于这句话好像比较难于理解。我认为缩小 10 倍表示的是一个过程,缩小 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表示的是结果。我在想有没有必要现在向学生解释清楚,其实以学生现在的水平,再怎样解释也很难能使大部分学生清楚,不过到以后学生那个分数的意义和倒数知识自然而然学生就会理解了。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8

  一、为什么分子相成、分母相乘。

  应该说,让学生结合图形理解为什么分母相乘是直观的,从课堂的1/5来看,学生现有5份中的1份,现在1/5的1/2就是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 份,那么要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相当于是把每一份都分成2份,5×2就是10,5×4就是20。那么为什么是分子相乘呢?在自己再次修改之后进行教学的时候,发现2/5×2/3为什么分子是2×2,其实第一个2表示是有2竖,第二个2表示是有2行,2×2就是2/5×2/3涂出的部分。

  二、如何从分数乘整数到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整数有几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几个几分之几相加两种意义,到底哪一种意义可以迁移到分数成分当中来呢?1/5的1/2,感觉好像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那么是否可以从这里入手,那么时候可以从3的1/2迁移到1/5的1/2呢?感觉不是非常的好,不利于分数图形的理解。那么情景图中的'1/5×3理解成3个1/5,那么1/5×1/2就可以理解成1/2个1/5。比较之后,最终我选择了1/5的3倍来理解,1/5的1/2。进行迁移。

  三、给学生一个自主的机会。

  练一练在第2小题完成之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在教学中,两个班,一个班一带而过,一个班花大力气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先思考,再从这道题目当中找出有哪几道题是小于的,那几道题目不是的?再让学生观察为什么有的是,有的不是?不是的原因是什么?观察发现当乘大于1的数的时候,就是大于另一个乘数了。这时候引导学生以前有没有这样的结论,小数当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把新知建构到旧知当中。

  比较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关于时间与效率两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处理,的确是一个值得去探究的问题。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9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思维活动,而不是程序操练的过程。学生总是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课堂教学,不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作出解释,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对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意义建构。在“温度的读写”这一环节中,首先考虑让学生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以温度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感知零上温度、零下温度的冷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拨出零上和零下温度,操作性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讨论,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在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的温度则用负数表示。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正负数大小的比较。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正负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点上温度计教具发挥了很大作用。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10

  很荣幸,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承担了一节小学四年级“讲知识、练技能、提高课堂效率”为主题的数学研讨示范课。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没有过于优秀的表现,但我却有着虚心学习的认真态度。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领导才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于是,我精心构思,认真备课,把我自己大胆的创想设计在了我的教学中,在年组的其他三个班级分别试课,查找不足,再修改。经过教研主任和年组长的指导后,一堂完整的数学课《邮票的张数》已基本成型。

  这一刻,当我带领四年二班那群并不熟悉的学生来到会议室,看到大孤山和全镇的同仁时,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毕竟这样的课我还是头一次上,总担心让大家失望。我尽量压抑住紧张的心情,故做大方的喊了声:“上课”,便和学生一起走进了课堂。

  由于本课是在学生刚刚认识方程,学习解简单的方程后就学习的方程的应用,相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首先用课件出示了三个阶段的技能训练的练习,当然测试的内容是我精心设计,既对前两节不熟悉的内容做已巩固又为本课教学做铺垫。本课的知识目标有两点。其一是:学会解ax+/-x=b的方程。其二是:学会用学到的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标一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难点,我就安排在技能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掌握,然后把教学重点集中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上。

  学生通过了检测后,我又给学生创设了欣赏邮票的情境,不但让他们有了课外的收获,更能很自然的导入主题——探索姐弟俩“邮票的张数”。在学生汇报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确定问题后,便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设计主要是照顾学生的差异性,不论他们想出什么样的方法,都及时的做出判断,给予肯定。在整个新授的`环节,我不但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使他们了解方法的多样性;引导他们掌握解决的方法,更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只有使学生能从已知的信息中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清楚的表达出来,才更有助于他们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最后,在三个层次的练习中,使学生由浅入深的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自信的同时,又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多种作用。课堂上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力求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高效的掌握新知。

  随着课堂的结束,我放松了心情,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存在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机智不够。

  由于我的教学经验尚浅,在课堂上即使精心备课,也不可避免会出现预想不到的现象,这时缺少经验的我不懂得怎样引导学生、调控课堂,随即就会慌乱出错。所以,本课中我忘记了反馈和订正学生在黑板上的板书。

  二、不能准确地照顾学生的差异。

  由于我所选择的是临班的学生,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够,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能反馈全体学生的表现,所以对好、中、差学生的掌握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更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三、板书的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初步认识。

  由于本节的知识,学生初步学习解方程,应该引起学生初步印象的认识,规范的板书,加深学生对正确格式的认识。我则认为书中有标准的格式,为了体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照书对照。结果忽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差异的,结果部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解方程的标准写法。

  随后的研讨真的是十分激烈,真的很感谢那些来听课的老师们。他们毫无保留的留下了自己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都成为了我的老师,使我对自己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自己看不到的问题,为我指引了教学的方向。一句话“这次的活动,名副其实的让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将继续改掉自身的不足,多思考,多实践,更好的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实实在在做到上课讲实效,使学生终身受益。不会让曾经关心和帮助我的人失望。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11

  教学时首先创设精打细算的情境,贴近现实生活,提出了数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性思差异,使学生了解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最后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一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深化。

  我在教学时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在小数除法中商的各数位的意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反馈甲、乙商店牛奶的价格时,我把握好教学的基点,在反馈甲商店的牛奶价格后,就引导学生比较,并发现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比较方便;然后在反馈乙商店牛奶的价格时,又让全体学生借用刚才学习的经验,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此题,从而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不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这一过程也正是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的一个好契机。

  在教学中联系现实创设了生活情境,在理解算理过程中能结合单位让学生体验、感悟算理,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同时在学生出现两种算法中,我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的过程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关键,课堂上我是以一名学生汇报,之后有提问 谁认真听了,让学生说汇报学生什么时间点的小数点。形式单一,学生没有深化理解。之后我进行了反思,应让学生先比较与竖式计算整数除法的相同与不同点,抓住 商上小数点的位置,点的时间,为什么要点,让学生展开讨论,之后再进行汇报。或许这样学生对小数点的位置确定会理解理解的更全面、更深刻。

  练习的环节,设计的有梯度,而且每一道题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细心学生的书写,数位一定要对齐,而且没有总结完一题后就互查,说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以后我会及时反思,进一步修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深挖教材,灵活运用教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12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尝试,在交流中,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进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1、关注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示情境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引导学生探究算法。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在列式后,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再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但在第一环节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到先估再计算,而是直接进行竖式计算。因此将班级学生的估算成为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掌握算法后,我安排了学生进行练习。班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90%左右。通过练习反馈出学生错题主要是因为抄错数、计算马虎、计算速度较慢等。主要原因是计算习惯和能力两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关于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在交流各自估算策略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13

  我的教学设计以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导入,教授新课分为三个活动:活动一,折纸。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巩固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所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展示折纸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对折纸情况的进一步思考 “如果要计算两张纸的阴影部分加起来是多少,可以列出哪些算式?”从而引出第二个活动:列算式。在这个活动中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能力。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观察列出的算式进行思考可以将算式分为几类?在分类进行计算过程了解到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引出了第三个活动: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以“1/2+1/4 ”为例进行小组内的探讨之后进行小组汇报,最后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得与失分析如下。

  肯定点

  (1)本节课的设计中包含多次的小组讨论,并让较多的小组进行汇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算法,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性的'理念。

  (2)设计折纸活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

  (3)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算式的规范性。

  不足点

  (1)设计过程中以复习通分为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定势在通分这个圈内,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设计折纸活动时,没有完全发挥出折纸的作用。这一部分可改进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折纸进行计算。学生在折纸进行计算过程中,引发思考“通过折纸进行计算较为复杂,有没有较为简便的方法呢?”从而导出从通分的角度进行讨论。

  (3)在小结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小结应交给学生,教师针对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从而揭示异分母分数的算理。

  也许现在的我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的处理措施有些“不成熟”,但是我相信只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将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14

  《动手做》这节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图形的高,并会利用数学用具画高。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来完成,主要采用折、剪、拼、画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探索、观察的活动中认识图形的高,并能独立完成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教材出示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木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前面学习过的割补法,完全明白了“剪”和“拼”的办法,但是让学生说出剪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说出理由有一定困难?但是可以通过借助长方形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角应该是直角,重点理解:垂直。学生在经历了高的产生过程,对高的感知深刻许多。接着让学生在图形中辨认高,并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高,让学生明白高与底的对应关系。

  在画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锐角三角形,画单独的一条高还比较容易地就画出来了,但是要求学生画三条高,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学困生。如果当一个三角形或者平行四边形,把位置稍微旋转一定的角度,学生无论从认知方面还是从表象都不能很好的去画出相对应的高,或者说画出的高不是很标准。课堂上,当学生独立画图形的时候,我巡视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图时没有明确的方法,或者合理灵活的使用作图工具,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没有标上直角符号,个别学生明白要画直角,但是不会画,仍然打了直角符号,但却不是直角,还有在顶点处画上直角符号的孩子,种种现象说明学生对画高掌握很不理想。

  我一直在思索: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从概念上入手,方法是着力点,明白画高的步骤,还应该建立学生对图形的空间认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际教学中,我大胆鼓励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尽量多的尝试失败与成功。

  今天下午我发现有两个学生一直对于画高不理解,我通过很多种方法:有课堂上的演示,有优生的辅导,有自主反思,结果效果都不是很好。然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想到真的是疑问三不知,看来学生是真的对高没有建立模型。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方法,步骤。我让学生从正面面对的那条底边入手,利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底边对齐,然后平移至顶点,画出顶点到底边的垂线(即高);直角三角板不动,将三角形作业纸移动,直到另外一条底边正对,这是按照刚刚的方法继续画出高;同理画出第三条高。通过这几个步骤,学生终于能完全正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15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天体运动,使他们知道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出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坐享其成”“人在课堂身在操场”的不思维的这样一个误区。如教学大小月的基本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心里有谱之时,才下指令让他们填写统计卡,为后面的分类认知大小月奠定了基础。

【北师版数学教学反思】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4-05

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4-04

北师大版数学套圈游戏教学反思09-09

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范文10-06

北师大版数学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范文10-06

北师大版《迟到》优秀教学反思09-22

北师大版数学四下《节日礼物》的教学反思10-09

北师大版《成员间的关系》教学反思08-08

北师大版3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