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

时间:2021-05-26 19:56:23 散文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鲁迅散文集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1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首次捧起鲁迅的《散文集》,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当事人孩子们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2

  我记得在读鲁迅这篇"颓败线的颤动"的时候,读到最后,竟被哽住而不能读下去。

  这篇短小的散文,是野草集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篇,通过一个梦,两个梦境,寥寥几句的对话,寥寥几句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把一个感人至深悲苦无助隐忍的伟大母亲形象鲜活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发自内心地要去痛恨人世间的忘恩负义,给予读者的是回味无穷的暇想。

  在这两个梦境中,这个母亲有过两次“颤动”,这两次不同的颤动,浓缩了这个母亲几十年的人生,她所有的生活,她所有的情感。

  第一次颤动,是在多年前,她为了要养活两岁的女儿,被迫去身赚钱,“在光明中,在破榻上,在初不相识的披毛的强悍的肉块底下,有瘦弱渺小的身躯,为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而颤动。”

  她对饿着的两岁女儿说,“我们今天有吃的了。等一会有卖烧饼的来,妈就买给你。”她欣慰地更加紧捏着掌中的小银片,声音低微、悲凉地发抖,默默地抬眼看着破旧屋顶以上的天空。

  第二次颤动,是在多年后,她已是一个垂老的女人,她的两岁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结了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在那个小屋内,可是,他们都怨 恨鄙夷地看着她。因为他们认为是她让他们没脸见人,还以为是养大了女儿,其实是害苦了她,让她委屈一世,还要带累了他们的孩子。

  她听到这一切,她一怔,接着便平静,她开开板门,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在深夜中,在无边的荒野,在没有虫鸟飞过的 高天,她想着她这几十年的人生,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 语。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这个女人,这个母亲,一辈子的人生,就浓缩在这颤动中,无比地凄凉绝决,从而更让人心中那股痛恨薄情寡义的焰火越烧越烈。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3

  每当脑海浮现鲁迅二字时,我就会想起他那人格的独立,正因为他的真实,笔锋如刀刻在心中刻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且,他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他不惜以生命高扬理性,以其坚毅警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而终生敬仰。

  当我拿起鲁迅的灵魂作品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振兴的良药。鲁迅曾说过,“医治中国人只是把他们的身体治好,但却救不了他们。”所以,鲁迅开始从文,用他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具攻击性的文字,让国人,仍至世界体会到他的所向披靡的无畏精神。

  小时候曾读过《朝花夕拾》,但郁闷的是我当时没能读懂,生生地误会了鲁迅的文学功底。后来,心智趋向成熟的我渐渐触到它的内涵,它讲述的乡村生活体现了眷恋和厌恶相互参透的乡恋情。另一个是鲁迅在逐步接受进步文明的同时,也在现实中摧残着破旧的,愚弱的故乡。

  鲁迅先生对儿童问题的关注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话题,如《朝花夕拾》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五猖会,鲁迅以其少年“单纯与自由”的心灵去看待,评价自身和世界。但是,在充满童趣的散文中,又辅成人的视角来仅观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父亲在“我”大声叫嚷中痛苦地咽了气,现在“我”知道这却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这样,鲁迅在儿童视角与成人的视角的转换过程中,不断地咀嚼,追寻童年经验,从儿童封建社会重压下的弱者的角度出发去抨击封建文化儿童的腐蚀,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尊严的践踏。

  我轻盈盖上书本,手指依旧残留着书页上淡淡的.香韵,但我知道,那始终会散去;但是,那锋利笔锋在心中刻画过的痕迹,却与岁月的长流而深深沉淀于心灵的深处。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4

  这本书收辑了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野草》等一生全部散文59篇,另附鲁迅先生一生的全部诗作。

  读整片我读了整整一天,也许我阅读的速度着实太慢了,也许鲁迅先生写的东西总让我陷入思想的旋涡,但总算获益匪浅。而最有印象的散文有《立论》《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诗歌则是《自嘲》《自题小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是我小时候看过的散文,那时总认为鲁迅先生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还有”美女蛇的故事,行如人体的何首乌吃后长生不老的传所写的无过于我们现在所看的神话童话书故事,什么“人面的兽,九头现在却不那么认为了!鲁迅先生写了那么多有趣的事,也许并不是因为要给我们知道他的童年过得有多精彩,而是为了回忆和缅怀已逝去的人和事。这是一种生命的进化,思想的升华。长妈妈和百草园,《山海经》和三味书屋都陪伴了鲁迅先生的整个童年,都是构成她美好回忆的轴心载体。因此他才会情不自禁的述说了那么多。而《立论》这篇散文却让我认为它所说的是那时中国流行的”惯病“-----虚荣泛滥,是非不分。而这恰恰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独特----爱憎分明,明辨是非。对于那两首诗歌《自嘲》和《自题小像》呢?虽没学过,但却让我喜爱。特别是《自嘲》里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却是千古名句。《自题小像》中的那句”寄寒予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也更是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这让我想到平时的自己,自当羞愧。所以我决定今后增加阅读”爱国立志“的书籍,好萌发我的爱国情怀与奋发之志。

  混乱的思绪终于用活跃的文字表达出来,虽不一定是最完整的心灵写照,但却是让我心境平浮的东西,在此,我对鲁迅先生---这位中国文坛的金斗士,致以崇高的敬礼!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01-18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01-19

鲁迅散文集读后感400字01-01

散文集读后感08-03

鲁迅读后感10-20

鲁迅读后感06-25

《鲁迅》读后感02-02

目送散文集读后感01-11

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