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时间:2023-03-19 10:21:1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9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9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

  经同学介绍,我读了这本书。刚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高铭,书中以访谈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的思想和行为,也许在我们许多人看来他们是疯子,是精神病人,而在作者与这些人的对话中,我却发觉,这些人的思想深度远远超过常人。

  我并不了解精神病,也无法想像,精神病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而在这本书里写过的每一个精神病人似乎都没有传说中那么奇怪和令人恐惧,只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有的会预知未来;有的会探寻时间和宇宙的尽头;有的在尝试人体的极限。这些在常人看来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这些疯子却往往可以用他们独特的思维理解,或者能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也许这些奇特的事物的确是有独一无二的解答方式的,而我们正常人却至今也没明白。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缺少疯子的那一份为目标努力而宁可放弃一切的执着精神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有一个神奇的老头。他在一个独立的病房里,随时都有人跟着他,以防他和别的病人谈话。因为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对方聊激动了,并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致使有的人病愈出院,有的人病情加重。作者在和这个老头的谈话中,提到了时间的尽头和空间的扭曲,在他看来,时间是有尽头的,并且在中立扭曲造成的平衡中,将一个橘子放在薄膜上,薄膜会造成凹陷.而将一个小钢珠滚过那个凹陷,并和小钢珠移动向外甩出去的惯性达到平衡,小钢珠便会围着橘子不停地转动。这也让我们明白了,月球就像这颗钢珠一样,因为平衡,一直绕着太阳转,而在橘子和钢珠的重力下,()薄膜会破一个洞,这便是黑洞,也是老头说的时间的尽头,我们留下的,也会永远拥有。

  读过作者和病人的谈话,我不禁联想到爱因斯坦和日心说的维护者布鲁诺。爱因斯坦在成名前,一直被人看过是疯子,而布鲁诺为了坚决维护日心说被教会用大火烧死。历史证明,这两位所谓的疯子在科学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人是不被他人理解的。他们认定自己有超常的能力,亦或是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思想,这也是我们常人所认为的精神病人或疯子。我们应该用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去走近他们,理解他们,正如书里所说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也许有一天,这些超常的能力和奇怪的理论会成为让世人惊叹的宝贵财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2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看似。

  最精彩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在好奇心驱使下,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答案。但是他发现,谁也说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就在作者为此困惑的时候,某次听一个是精神科医生的朋友说起了一些病例。然后好像明白了一些:明白为什么没人能说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了。

  道说:这里是人间;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累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

  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无数面的'不规则体。

  于是高铭开始饶有兴趣地问身边那些熟悉的人:“在你看来,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不过,并没得到态度认真的回答。

  为什么呢?大概因为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真的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挣钱,找老婆。升职……很少有人在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更多的人对于这种不忙着挣钱,不忙着找老婆,不忙着升职的行为表示不解,同时还半真半假地表示关注:你疯了吗?

  当大家听到精神病人时,就会想起那些行为怪异,冷血残酷,疯疯癫癫的人。这就是精神病人吗?先前我以为是,后来读这本书时我才发现,有时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过是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正常人(在我们看来我们是正常人,在精神病患看来我们才是不正常)的世界观不一样,与主流的世界观不一样,而我们正常人难以接受他们的世界观,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把与我们正常世界观不一样的人界定一个圈,把他们围起来。

  在这本书里,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对于世界的本质的一种看法。里面有一个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称自己是另外一个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论,多宇宙论就是宇宙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举一个例子,假设让你回到五十年前杀死你的祖父,那么就不会有你的存在,但是没有你的存在,怎么杀死你的祖父呢?于是会有你存在的宇宙,也会有你杀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来到我们目前存在的这个宇宙是通过精神传输。精神传输,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能,但其实如果量子力学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时此刻我们还能认为他真是一个疯子吗?可是他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证明,因为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说法,因为多宇宙是无比复杂的。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3

  其实开始读《名人传》之前,我是不太想读的,甚至怀着几分鄙夷之情的。因为平时名人故事见得太多了,不就是举一些伟大的事例用伟大的描述表现名人伟大的灵魂吗?对于这些七吹八捧的东西,我还真不大感冒。虽不说古井无波,但也不至于心潮澎湃,因为它们太精彩了,却往往遮掩了名人们完整的人的形象,而把其写成了神,不免有一种读圣经般虚无飘渺感。

  在这个时代,我们感动的能力降低了。

  于是,我撑着头开始读。一行又一行。

  但,我渐渐发现了不同,这本书并不是以往的十分写人九分吹,一分描写,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不同的'事例,表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形象,十分全面。

  这无异于一剂强心针,这才是真正能读到我心底的东西。以往的名人们太完美了,以至于有一种不真实的距离感,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慢慢的,我终于有了一丝微笑,我看到了名人们的伟大。小气、怪异、敌对,甚至还有几分疯癫。

  对,没错,就是疯癫。

  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全无缘无故发火,又会画出或写出或刻出一些没人看懂,最终却又成了流传千古的名作。

  在人们眼中,他们疯癫,他们古怪,他们不近人情。

  但,谁又能说他们是错的呢?他们不过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仅此而已。

  人们对与错凭判准则是什么?是自己,并没有注定的错与对。在我们眼中,他们疯,在他们眼中,我们疯。我们都习惯于把异己定为错误的一方。

  没有谁对与错,立场与追求不同罢了。

  道家有云:返璞归真乃大道。当一个人无视世俗的眼光,自由自在的成为自己时,他才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而不是人群中随便的一个谁。

  所以他们才是名人,他们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所以人们才会眼前一亮,不会看作平常之物。

  平常人,习惯于将自己放在世俗,将自己束缚,让自己站在众人一方,但也不再是自己。自然也不会成为一代名家,因为你与大家没有区别,你没有理由脱颖而出。

  束缚自己,永不飞翔。

  所以,当你见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时,不要排斥他。

  在你眼中,他疯;在他眼中,你俗。

  而悲催的是,结局,往往是他站在时代之巅;而你,浸沉在人海中。

  不要怀疑,看看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就行了。你有资格与其比么?

  天才便是疯子,疯子便是天才;因为他们判断标准无异:与众不同。

  所以,想成功,先成为你自己。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4

  题目是摘自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的前言的一句话,当初看完这篇前言的时候,我知道如果放在语文,克里的话,这句话的作用应该是引出下文或提出中心论点,或许是别的,这也不怪,我语文本来就不好的。

  作者说他当初看到这句话时,他有一点立马带上行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后来他放弃了。至于理由他没有说,他说是由于一种不可抗拒的原因。但当时我的脑海中浮现着第1个想法是没钱。但具体是什么谁知道呢?

  作者说他第1个想法去旅行,而且还生出了无限感慨,从他那长长的情缘就能看出来,而我就没有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什么感觉都没有,心中也伤不起什么感情来,或许是人生的阅历不同,也许是我压根对这句话提不起什么感情来,后来才发现当时我注重的是这本书的故事,在我看这本书时,我关注的是他的故事,而那些类似于感慨总结这一类的,我往往会选择一眼扫过或者直接掠过,不光是这本书,阅读其他书也是一样的。

  “最精彩的其实是世界本身”。当时我回过来慢慢品赏这句话的时候,你会发现文字很美,对我来说组合起来的更美,这句话使我想起了崔万志所说的一句话:“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是怎样的,那世界就是怎样的”。你是忧郁的世界也是忧郁的,你是高兴的世界也是高兴的,这样的世界不精彩吗?还有世界那么大,还有那么多不知道的地方,对于那些探险家来说不精彩吗?世界宇宙那么辽阔,我们地球甚至整个银河系在宇宙里只不过一颗尘埃,或许连尘埃都不如,这不是很精彩吗?

  或许表达的不够充分具体,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人说过,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也有人说过,每个人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体会,都会把它当做不同的题材来看。如果每个人的理解都和感触都一样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也未免太过于单调了吧,那么世界还会精彩吗?

  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盆地山峰草原,高原森林,多种多样的地形和多种多样的生物。才会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才会令那些探险家为此痴迷,不惜自己的生命,为的就是想在那自以为绝美的遗迹上面留下自己的脚印。再一个又一个的险境之中探寻着最美的风景,这大概就是文中的作者想要去旅游的原因吧,想去多看看这个世界。

  世界正是因为多种多样,而因此变得精彩。而最精彩的往往是世界的本身。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5

  天才和疯子是个怎样的界定?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疯子?在我们大多数个人表面的认识中天才好像就是智商很高,很有头脑的人,而对疯子的界定一般都是说在精神上面有问题的人。他们好像是处于我们正常人的两个极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改变了很多我对这两者的看法。这是我看过最有意思的书之一。喜欢这本书,不仅因为作者轻松的笔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展示了的一个自己几乎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展示出来的独特视角。

  看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后,我发现疯子不应该被定义为精神有问题、行为怪异的人,他们中很多人有自己的思想,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设定要做的。甚至很多想法是很有科学性的,就像书中的“四维虫子”和“时间的尽头”等节所提到的,患者的思维是很严密的,所讲到的量子力学也是有根有据的,讲述时思路清晰严谨,若是在大学课堂讲,也许会是一堂很生动,很有头脑的课堂,也不会被定义为是疯子在讲。其实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当时他们那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能被理解,也许处于不同的时代阶段,就像在几百年前飞机、电话、电脑型号都是虚幻的东西,但在我们现在这一切都实现了,现在的每一个人都不会质疑这些东西的存在,而现阶段的科学也证实了很多伟大的文学著作家和科学研究家他们所产生的那些想法,爱因斯坦三个预言:1、黑洞;2、引力波;3、爱因斯坦-罗森桥:也称虫洞,这是爱因斯坦还未被证实的预言;他的每一个预言都超越了人类思维的极限,在当时的他被界定为疯子,而现在他是为世界,为人类和平做出伟大贡献的物理学家。尼采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这位自称是太阳的哲学家后来还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梵高也因自己的画风和当时的主流不同而不被大家所待见,后来也进了精神病院。天才若是生不逢时,便也成了疯,但在科学的证实下现阶段都被我们所介绍。

  其实,天才若是生不逢时,便也成了疯子。尽管疯子的智慧超于常人,但由于他们思维方式不同常人,甚至会产生危害,所以总要被关在铁门与铁窗的后面,与囚犯无差。然而天才有时也会透露出疯子的影子。如果说疯子是另一种天才,那么天才就是没被关起来的疯子。

  读过这书之后,学会去尊重不同人的想法,提高自己认识人、物的不同格局,增加生活的乐趣。(王艳宏)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6

  很早知道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图书,却不知道这是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看完以后,我会发现这些人比正常人还正常,书中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太多了,心理学、宗教、量子物理、多重宇宙以及玛雅文明等,真的不懂这些人到底是疯子还会天才,这个世界有我们太多不理解的东西。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吧,作者却从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向探索这个世界,首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勇气,不断地访问这些精神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观。只是有限,有些地方虽然没有看懂,略有遗憾。但是却感觉到他们的世界观很奇特,知识是那么的丰富,每个故事都有令人深思的问题在里面。他们的执着是那么可怕,对这个世界的疑问是那么的多。或者这就是我们质疑他们为神经病的原因吧,在他们严重我们何尝又不是一群怪人呢?真的不知道是他们真的疯了,还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命运的安排。

  想到《灵魂的尾巴》里面的几句话:想出去很简单,就跟灵魂盘起尾巴基金躯壳当人一样,想不被人当神经病,那就必须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这样就安全了。正常人之所以为正常人,大概是因为我们在很多时候隐藏了我们心中的想法吧,感觉这真的像一个悲剧的故事,。

  其中的《角度问题》也让我深有感触,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丰富,现在的我们想事情越来越复杂了,我们习惯自己的经验和态度去教育孩子,试想一下,这样的操作孩子真的能接受吗?他们真的会理解吗?动画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八戒倒立以后发现福迪变高了,变得不是福迪,而是看人的角度。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事情的话,或许就能明白他人的看法了吧。有时候我想不明白精神病人讲的那些话,换个角度或许就懂了,作者也是这样走进他们的世界的吧。如果哪天你看到我不正常了,或许是你不正常了,哈哈哈...

  作者说这本书是一个悲剧,现在想想也确实如此,书中提到很多神奇的想法,四维生物、灵魂的尾巴,时间的尽头,多重宇宙...这些“疯子”严密的逻辑性和推理又让我们无言以对。而我们早已不再对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疑问,习惯了每天的事情,到底谁才是天才,谁才是疯子?不管如何,我们已经渐渐地走向普通人这条路。通过这些“疯子”的故事,希望我们可以从他们世界观中获得一些启迪,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有一些不一样的了解。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7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看似。

  最精彩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在好奇心驱使下,作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答案。但是他发现,谁也说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就在作者为此困惑的时候,某次听一个是精神科医生的朋友说起了一些病例。然后好像明白了一些:明白为什么没人能说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了。

  道说:这里是人间;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累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无数面的不规则体。

  于是高铭开始饶有兴趣地问身边那些熟悉的人:“在你看来,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不过,并没得到态度认真的回答。为什么呢?大概因为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真的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挣钱,找老婆,升职……很少有人在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更多的人对于这种不忙着挣钱,不忙着找老婆,不忙着升职的行为表示不解,同时还半真半假地表示关注:你疯了吗?

  正如当大家听到精神病人时,就会想起那些行为怪异,冷血残酷,疯疯癫癫的人。这就是精神病人吗?先前我以为是,后来读这本书时我才发现,有时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为患有精神疾病,只不过是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正常人的世界观不一样,与主流的世界观不一样,而我们正常人难以接受他们的`世界观,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把与我们正常世界观不一样的人界定一个圈,把他们围起来。

  在这本书里,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对于世界的本质的一种看法。里面有一个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称自己是另外一个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论,多宇宙论就是宇宙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举一个例子,假设让你回到五十年前杀死你的祖父,那么就不会有你的存在,但是没有你的存在,怎么杀死你的祖父呢?于是会有你存在的宇宙,也会有你杀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来到我们目前存在的这个宇宙是通过精神传输。精神传输,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能,但其实如果量子力学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时此刻我们还能认为他真是一个疯子吗?可是他的真实性无法得到证明,因为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说法,因为多宇宙论在物理届里还存在着争议。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8

  我曾经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那些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疯子思维混乱,只会胡言乱语。但实际上,那些精神病人其实没有传言中那么恐怖。他们有着只属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缜密到让你找不出任何破绽的世界观。他们的知识面可能比你要广得多,他们可能精通量子物理学,可能精通哲学……他们总能看到那些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还记得,我打开这本书看的第一篇访谈实记,叫角色问题。说实话,我当时觉得我看的是一个短篇科幻小说,一篇读完,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不可思议。

  这一篇说的是一个妄想症患者,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他创造,且是为了对他这个主人公产生影响而存在。他的人生如同一本小说,他自己便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兼作者,所有的事都会按照他所想的样子去发展。相信你一定会觉得这很荒谬,无法理解。但是,在结尾,作者发现这位患者准确地预测了自己出院的时间。这也就是我上文中说到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

  如果你看到了这篇访谈实记,那么你将会有和作者一样的感觉——这个患者的世界观坚不可摧。(虽然这只是从这个患者个人的角度)

  我相信,看到这里,你应该也已经对那所谓的疯子有了一定的改观。或许,你认为上面那个患者只是运气好,并不能说明什么。

  但相信我,如果你看完了这本书,你一定会惊异于那些所谓的疯子的智商的。

  现在的我,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充满了敬畏。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独特的、不为常人所理解的世界观是一种创新。他们创新了多种不同于我们的新的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就像大家经常说的,“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现在的'我们,常常会缺乏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总听到别人说,只要你能拿一个东西来,我们中国立刻可以给你造出一模一样的。可,这句话听起来总是那么刺耳。

  在科技方面是这样,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去打听那些成功的学长、学姐的学习方法,或者,不顾自己的实力如何,坚持和成绩好的同学用同一种资料。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并不适合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导致事倍功半。

  在做题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总是循规蹈矩,却忘了有时候这样并不方便,这也是缺少创新意识的表现。

  在生活中,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对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尝试着理解别人的世界、容纳别人的观点。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又能充实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不好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9

  我不太懂这个标题,何谓左,何谓右?中间是常人吗?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到底在哪里?

  我看这本书其实是个偶然,很少看亚马逊的mail的我,突然看它推荐书籍打折,封面书籍正好是室友书架上的一本,我就开始看了。我已经开始习惯了,盗版。

  这本书是很吸引人的,我想很多人都好奇过精神病人是怎么样的,是在想什么?这本书解答了我的一部分想象。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可能也是精神病,但只是可控的。精神病人的很多想法,我或多或少都有过,有的曾思考过。我记得那个生命的篇章那一节,我就这么想过的,但是这不是需要过好自己的这一轮嘛。就算好奇而导致一时偏激,也应该可以化解。我记得那个把人看成猫和狗等动物的,有一种解释是她的嗅觉及其灵敏甚至可以闻出他人的性格。这个我也有一种类似的感觉,或者错觉。对于一些人,从前两眼看他/她,我就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的不同,人群中最出众的那几个人。打坐结束后那种体验,我也似曾相识;当年想过人其实每一秒都在步行上万公里……

  或是天才,或是疯子,其实可能差不多的。不是有一句话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那我估计只是一个正常人了。比起疯子或者天才,可能自己的好奇心还是太少了,行动力还是太差了,我不敢太过的超出社会所容。可是我也不愿意呀……正如书中所说,精神病人一般都很快的找到了一个解释,而我却找不到。这是一种谨慎,对未知的敬畏。

  我想到一个人,A,我还是这句话,我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敬畏感与羞耻感。我想他未来应该不至于变成精神病吧。我觉得精神病的思考还是很有趣的,思维或可是我之前忽略的,是我挺感兴趣的。这篇读后感写的干瘪瘪的……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有趣,有值得思考。有趣是因为我说他们想的,很多东西都是我曾经想过的.,我们有共同之处。但为何他是精神病而我是所谓的正常人?不知道能否用钻牛角尖来解释。在这之后我想说值得思考,尤其是对于自己曾经想过的东西,虽然不能说一定有什么意义,但是我想这或许是曾经美好的创造力?大概也是值得思考吧,即为何我会这么想,为何我没有继续做下去?与现在的联系?

  此生不休,望思考不停。自己还是需要疯一点。从思考到行为。所谓个性,我真的挺羡慕。我有我的行事方式,我遵守我自己的道义,他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道义,但如果你比我弱,请在我的领域按我的方法做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1-23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3-16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读后感04-2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4-30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5-0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9-0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1-2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03-2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读后感12-17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心得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