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音乐教学探讨
一位与我很熟识的老师给我发来了他最近上的一节课《金色的秋天》的录像,希望我能看看,并与他探讨中学的音乐教学。刚正好有时间看看他的课,于是一边看录像一边记下了自己的一点观后感,与上课的老师探讨,也与所有音乐老师们探讨。《金色的秋天》基本教学程序记录:
1、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问:什么乐器演奏?音乐的情绪?
2、欣赏《秋日的私语》。问:音乐的情绪。
3、聆听配乐诗朗诵《秋》。
4、学生朗诵《秋》,再后配乐朗诵《秋》。
5、学习歌曲《西风的话》。
①学生读作者资料。②聆听《西风的话》,要求学生观察谱面上不懂之处。③老师讲解谱面上的乐理知识,如一升号调、四四拍子、力度记号等。并教学生如何挥四四拍子,用拍手方式感受弱与稍弱的力度对比。④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巩固刚才学习的音乐知识,标明《西风的话》的力度。⑤老师带唱歌谱。⑥老师范唱歌曲。⑦与学生探讨歌曲的情绪。⑧学生边挥拍边齐唱歌曲。⑨加竖笛和打击乐器伴奏演唱。
6、小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音老师,你好。现正在看你的课,边跟你聊聊自己的看法。
你上课还是那样轻松,平实,这是很难得的一种上课的状态,很有名师的风范。课的开始很好,让学生欣赏两段乐曲,听赏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乐曲演奏的乐器及乐曲的基本情绪。也让学生了解了两种不同的秋景,其一是丰收的秋,带给人丰收喜悦的秋;其二是带着一丝淡淡愁绪的秋。这部分两个乐曲选择较好,是可以比较欣赏的两个乐曲,但感觉你在此做的文章还不够,没有将教学材较运用充分,让学生从不同的音乐中感受不同的秋。同时,在学生说出《扬》中演奏乐器时,有说唢呐、有说箫,有说笛。你也说了一句学生不太了解民乐,如果你能借此机会跟学生说说这三种民乐音色和表现的特点,学生一定会记住了。
配乐诗朗诵是教材上面的内容,确实也是让学生用另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秋景的较好的方式,但在郎诵时感觉过多强调学生如何朗诵,而没有强调与音乐的配合。在音乐课,应该更多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配乐朗诵,而不仅仅是如何朗诵好。这个内容在该课的教学中应该属拓展的内容,如果放到课的后部分,是否效果会好些,也免得其喧宾夺主。
歌曲的学习开始进入时较好,让学生聆听音乐,这能让学生整体感受音乐的情绪,同时也能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但你的问题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观察歌谱中知识点,同时聆听结束后逐一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知识点的学习是应该的,但如果能巧妙的融于表现活动中,可能音乐课的审美性会得到加强。如,你让学生学习四四拍子的挥拍时,让学生了解四四拍子音乐的表现特点,并合着音乐用挥拍参与表现,即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熟悉的歌曲的旋律,同时又以参与的形式学会的挥拍,比老师数拍子应该更具音乐性,使音乐课也更具审美性。力度记号的学习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你采用的是学生拍手的形式来感受弱与稍弱,如何你直接用唱歌的方式表现出音乐的力度变化,可能学生感受会更直切。
现在已看到了30分钟处,我回顾了一下,你的课的前30分钟,学生体验和表现音乐只有三处,共计时间不超过6分钟。听了两个旋律片断,1分钟;朗诵了《秋》2分钟;听了一遍《西风的话》3分钟。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体验音乐与表现音乐,体验音乐就是聆听,表现音乐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演唱。显然,这节课中给学生体验与表现音乐的时间太少。
《西风的话》是一首合唱歌曲,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是二部合唱的学习与表现,但在接下来的17分钟的教学时间中,学生应该只学会的歌曲的高声部,在高声部的演唱中没有对学生演唱的声音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学生如何用柔美与连贯的声音表现西风的话,而将重点放在了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的表现歌曲。《西风的话》这首歌曲意境很美,其实用人声表现是最适合的,
【音乐教学探讨】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探讨08-12
音乐教学总结03-09
音乐教学方案12-09
音乐教学教案05-18
音乐教学教案10-22
音乐教学心得09-04
音乐教学论文11-02
音乐教学反思01-11
音乐的教学反思02-11
音乐教学教学计划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