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3-06-29 17:04:1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精选7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精选7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

  论文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为教育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营造了另一种氛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也不是单纯的学;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更好的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创造有利的教学情景,促进其交流与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很好的发挥,也是教育教学所一直向往的境界。

  论文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

  20世纪8O年代建构主义兴起,并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哲学上,建构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知识社会以及科学史的影响。因此正如斯拉文所说:“在教养心理学中正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他叫法不一,但更多的称他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体学派学习理论在当今的进一步发展,其奠基人皮亚杰明确指出,人不是发端于主客体,而是发端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其核心主旨是知识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来的。杜威的经验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心理中的图式理论等均对建构主义理论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和理解来探思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且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需要针对于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虽然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相同的理解。因为每个学习者对命题的理解都给予自己的经验成果而建构起来的,这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历程。

  (二)学习观

  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为学习者并不是空者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者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吸收者,他要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知识的建构有如下三个特征。

  1.主动建构。面对新经验,学习者必须充分激发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即需要付出高度心理努力的有目的、有意识、连贯性的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反思和评价的认识活动。

  2.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并内化为知识技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完成,即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即由学习者及其诸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

  3.情景性。因为情景总是千变万化的,具体的抽象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景的变化。因此,传统的学习让学生难以灵活运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难以有限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化的存在。

  (三)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观侧重教师的教,很多情况下教师不在乎学生已有的经验而实行千篇一律的满堂灌的教学。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其作为知识的生长点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以促进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移和改造。而教学就要为我们的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高级思维活动,而不是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原有水平上。教学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资源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自身建构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情境的建立以及学习中的相互合作,它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以往的教学,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参也变成了固化教师思维的`利器;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融入不到学生的具体生活中。教师教授知识纯粹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教,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考试的结果而学。以至我们的学生在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方面十分欠缺,有人这样讲,我们的教学是把学生小学时期充满好奇的问号,变成了中学时代沉默的逗号,大学时代无话可说的句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却认为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僵化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应该强加给学习者,应同学习者商量决定。因此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了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从现象上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其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互补性,通过师生互动沟通、互补,达到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就明确提出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充分关注、尊重学生的主体,增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

  (二)创造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以主体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心理表征过程。而心理表征的建构有两种含义:一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学习。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读取就是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更易于构造。例如:出生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对清代及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普遍缺乏了解,针对这一现实与历史差距很大的背景,单靠字面讲解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风波》(杨干忠《大学语文》,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一课时就可以创建学习情景。即可以借着媒体搜集一些形象直观的资料,如满清男子拖着长辫的形象;清除汉人法提法斗争的史实;太平军剪辫须发的图片资料;辛亥革命前后穿洋服剪辫子的风潮等。通过这些形象的资料让学生对“辫子”历史有个较全面地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象的资料把学生引入到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情景:一条辫子竟然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这一民族,这一国家的无数子民的生死问题。这样的教学情景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辫子”的兴趣,从而推动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理解、钻研学习内容。

  这则语文教学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情景”的作用。当然“情景”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生长”或新的经验重构的过程。同时也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

  (三)重视学习中的合作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世界的存在并非独立于主体的存在,而是始于主体的建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建构世界的意义的方式,所以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和学生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主体,他们也有自己建构世界的方式。每一个教师因此要承认主体对世界意义建构的差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中主体间彼此的互不来往,互相隔绝。相反,这种差异性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的价值。通过合作,主体间的思想得到交流、碰撞、融合与提升,更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九节《科学探究》时,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事先准备好一些放有不同物体的盒子,放人的物品要尽量易于探测。由于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探究工作相对简单,以四人为一组为宜。其次,组内分工。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如作文水平高的同学当“记录员”,胆子大些的、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当“汇报员”,动作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当“操作员”,另一位同学当“检查员”。第三,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由操作员动手为主,记录员及时记录,检查员监督,完成探究。在整个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起指导作用,否则课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好的效果。教师也可适当的激励学生。第四,汇报实验结果。经过一致努力由汇报员汇报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晶。上述案例是一个小组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分组,将平时各自为主的学生联系到一起,通过组内合作与组间的交流,同学们的积极性不但提高,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学生们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也补充了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通过组间的交流和适当的竞争,使各小组同学都进一步补充自己的不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在学习期间,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交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等。

  总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它为今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态的知识观打破了传统把知识当作定论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拓宽人的思考和思维能力,并充分肯定了个体的主体地位;其学习观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主动构建,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体现了学习者主动构建信息的过程;其教学观更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当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我们更要完备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让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2

  摘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目前,该理论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但是,该理论在实践的应用中也有一定局限性,其原因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理论在转化成实践时会遇到一些阻力。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局限性

  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实施“以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在热衷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知识、学习和教育以新的内涵,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现状是:宣传、倡导的多,具体实施的少,国内外皆然。为什么一种前景看好且初期实验已取得成功的教育模式却得不到有效实施呢?本文将探讨这一理论的缺陷并分析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的缺陷

  1.知识的相对真理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不能被人真实地反映的,人所认识的世界图像是按照人已有的认知图式,有目的地建构的,每一个主体只能认识自己所建构的经验世界,至于外部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根本无从知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图式,或不同的旧有经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建构方式与结果。没有一个世界比另一个世界更加真实,不存在唯一的真实或任何客观的实在。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相同,而与科学精神是相悖的,也是与当代科学教育的目标相悖的。

  2.如何评价知识的建构。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1]。如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法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那么是否还需要提出最适宜的目标?事实上,有谁能比建构者更好地评价知识的建构呢?这种评价标准的模糊甚至丧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意义,教学也只能流于形式。

  3.何谓“意义建构”?意义建构主义将学习的实质理解为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促进这种“意义建构”。但这里的“意义”指什么,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观理解,还是指事物内在规律的客观体现。如果是前者,不同的学生会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产生种种不同的意义建构,那么这种意义建构有没有发展限度,如果有限度,这种限度应该如何把握?建构主义主张合作式学习,认为相互的讨论、协作有助于更全面、更丰富地理解知识,学生到底是为了“共识”还是为了“独一无二的理解”来进行意义建构呢?如果建构主义对“意义”的理解是后者,那么这与传统的反映论有何区别呢?我们又如何解释“意义”的内涵,对此作出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呢?

  4.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意义建构?建构主义一再强调知识只能基于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而成,否认传统课堂中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但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意义建构获得呢?对一种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是否还需要让学生建构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呢?如果处处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建构,那么,如何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呢?其实,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具体经验的学习只是一种辅助或补充,如果过于强调其中的一端,就会失之偏颇,而传统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可能正是处于这个平衡的两端。此外,建构主义认为:既然科学是科学家共同体共同建构的理论体系,所以学生的科学知识也必然是与教师谈判的结果。科学探索是前沿的东西,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知识产生的'曲折过程,但这些曲折不是必须要在今天的一个基础教育学科的课程里反映出来。来自于教学实践的研究也表明了目前的大部分高中生还不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的性质[2]。而且,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没有达到认识真理的相对性水平的时候,过分超前的科学教育是否会导致违背科学性的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不良思维习惯呢?因此,建构主义的错误正是在于把科学新理论的产生过程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性质相混淆。

  5.在具体情景中建构的“意义”如何进行有效的迁移?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运用知识,抽象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這虽然有助于克服教育的空泛和脱离实际,但建构主义过分强调教学的具体与真实,而忽略了教学中抽象与概括的重要功能。实际上,教育者和认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个体在某一情境下获得独立于这一情境的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迁移,他就能在其他任何情境下应用这些知识技能[3]。与情境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刻板的,不利于知识的迁移,而且教学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具体。

  2.该理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既然建构主义的模式前景看好,且初期的实验已获得成功,为什么它未能得到完全的实施呢?

  1.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重心,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强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势必会在观念和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冲突和隔阂。在许多教育机构,建构主义理论仅仅是停留在谈论的层面上,而在实际中根本还没有进入到具体的实施阶段。对大多数教师而言,这种角色转换绝非易事,大多数教师过去耳濡目染的是传统的客观主义教育模式,新的建构主义教育模式对他们而言是相当陌生和缺乏直观经验的。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一个权威者或传递者的角色。对学生而言,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建构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观念中,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坐在课堂上被动地听教师讲课,他们只需理解或记笔记即可,现在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者,对学习负有更多的责任和控制权,这使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此外,建构主义学习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缺乏唯一标准性,这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不确定感的增强。

  2.教学实施的困难。在建构主义这种新的教学观念或教学模式中,教师从传递知识给学生的权威人物变成了一个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共处的高级伙伴。他们既要精通教学内容,又要指导新的可能是连他们自己都不太熟悉的学习技巧:要想方设法设计或找到合适的、能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知识的“支架”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熟悉转向陌生,从轻车熟路到不可预测,教师会感到紧张和不适应,这些都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和外界的阻力,想要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行绝非易事,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完全符合教学实际,这需要理论研究者们不断去完善理论,也需要一线教师们不断去在教学中积累经验,才能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注释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J].外国教育资料,1998(2):24-29.

  [2]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3]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06-110.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1).

  [2]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90-93.

  [3]彭红卫,蒋京川.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4(5):52-5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3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倡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思想逐渐成为我国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它揭示了与传统学习理论完全不同的学习规律。其对知识习得的建构性的知识观,对学习者主动性、能动性的强调,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阐释,给予当今的教学实践以建设性的启示。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改革;启示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结,教育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相一致的理解。认知主义者强调学生内部的认知结构,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新信息,使这些知识和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建构主义普遍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在创设的一定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者学习论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概况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步形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其教育观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逐渐建构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都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个体与客观知识交互作用内化为认知结构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环境是发展与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社会性”[2]。以及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都极大地推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并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我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介绍研究其理论,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和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一种解释,并不是对问题的最终答案。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还会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并且知识不可能适用于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中,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而是要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正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对话,参与者们批判性地探讨各自的观点、新的阐释、新的意义层出不穷,知识也就不断地得到丰富。这种观点认为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或解释,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因此,不能把书本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带着丰富的经验和自己的看法来学习的,在日常的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即使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眼前时,他们也常常会利用相关的经验,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因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问题深入了解与解答的欲望。课堂上要变灌输式、讲授式教学为商讨、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创造、建构知识的转变。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设深入探讨问题,使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上自由地交锋,从而启迪学生智慧。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反馈中,相互协商、讨论,在讨论中逐渐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现状,所设置的问题尽可能在绝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的学习朝有利于其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旧经验的反复的双向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来充实、改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生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3]。学习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自主意识,真正建立起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彼此接纳、公平交流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所传递的坦诚而真挚的情感,为学生提供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从而顺利地建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当前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耳目一新的启示。但是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要批判性的转化西方的各种教学思想,使之本土化,更适合于我国的教学实际,从而指导学生的意义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2][3]、主编邢秀茶.学与教的心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63,6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4

  摘要:

  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不例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诸方面提出的新理念,给传统教学抑或课程理论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将其渗透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确实收到所期待的效果,着实值得我们去反复实践和深思。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意义建构

  毋庸置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传统教学带来了福音,理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以充分体现,而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又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与控制。因此,笔者认为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组织的重要依据,半点忽视不得。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促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开发过程。也就是说,为了追求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教的内容、教的方法及采用的教具等进行统筹计划与安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四个环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知识的动态性与情境性是建构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它的全新理念是: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有其适用范围,须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命题的理解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需要精心去构建知识体系,从已有知识结构出发,挖掘出新的知识体系,更新和发展原有的知识网络。并在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针对知识的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实际任务中求知,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可变化、有弹性,避免过分抽象。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的形成。教学内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没有量的局限,教师给学生传输的不应只是课本知识,还应给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复杂的真实问题。学生应该学到的是生动丰富的、能让教师和学生同时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意义的结合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相关内容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评价环节上,教师须改变传统的评价策略,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的效果、纠正错误认识,澄清模糊的观念,增强知识结构的清晰度,从而呈现新知识的基点和兴趣点。教师要知道评价不仅仅是说出好和坏,对和错,更多的是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评价时关注不同学生个体对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对相同知识有不一样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脑子不是空空的,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而要把他们已经形成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经过自己的循循善诱导出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新知识经验。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不由教师任意捏塑。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应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每次授课前,教师须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抑或学生的前期经验,制定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近期目标,使得学生达到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高度,促进他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好的“导入”。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学习内容,要对学生的若干“可能”进行预测。教学过程设计上,教师可以借助直观教学手段,积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揭示学生的认知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通过苏格拉底产婆术式的辩论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为了促使学生能从感性的认知逐步内化为学习和探索的自觉行为,亦即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还需提供大量的变例,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丰富或改组和重建。此外,教师要准备相应习题,使学生能够巩固迁移,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消化、吸收和整理的时间。教学评价上,教师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愿望出发,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恰当反馈。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不只是教师的单向传递,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硬塞入头脑中,而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建构新的意义。建构过程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个重要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应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也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形成独立的知识系统,或者说是自觉的求知行为和习惯。意义建构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教给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正确途径,向学生介绍除教材之外的学习工具,例如同步资料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或通过协作式探索,建构知识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社会情景,因此,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学内容,让可感知的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让课堂充滿浓郁的生活气息。另外,教师可通过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去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理解、支持与共存,组织和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获得对同一事物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完善意义建构的质量和深度。此外,通过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实物,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提供生动丰富的实际情境,也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得到意义建构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消除紧张、忧虑的心态,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endprint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学习者本人是学习的最好评价者。教师应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掌握评价标准,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元认知来认识、检验、反思与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不断自我反思与评价:“我领会所学内容了吗?”“我收获了什么?”“我运用的学习策略是否适合自己,有效吗?”等,进而对自己的学习作出恰当的诊断与评估。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新课改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指出: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外部辅助者、支持者,给学生提供建构知识所需要的帮助。基于此,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主角,是独立的学习者。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而愉快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在教学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熟谙多种教法,自主灵活地选择使用。采用抛锚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生活事件上,让学生就真实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思考能深入到真实环境中去,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当然也可采用随机进入教学,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若能参与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将会对同一问题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培养发散思维和分析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与支持、增加学生自我控制的过程。教师可通过示范或者反馈搭建“脚手架”,但要逐步增加问题的探索性成分,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在教学评价环节中,采用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的非量化的整体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自评转向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同伴、家长等辅助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设计是很有裨益的,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借助很多辅助条件,如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认知特点等。此外建构主义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未必适合各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在将其运用到教学设计时必须审慎思考,灵活运用,同时应该结合和吸取其他学习理论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彭红卫,蒋京川.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4(5):52-54.

  [2]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3]阿拉坦,巴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應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3(4):23-25.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5]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9(9):19-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5

  摘要:

  针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群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意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综合评价等教学活动,学习者能够在与客观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完成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

  建构主义;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引言

  建构主义源于20世纪后期人类对自身认知过程及认知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学习理论和哲学理念。由于人类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联系紧密,因此建构主义可以很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群通常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算法设计等。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人类总是以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现实世界并赋予其意义。由于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差异和学习情境的不同,个体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也不同,由此建构的知识也就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因此,知识仅仅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较为合理的解释或者假说,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绝对真实和客观的表征。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由于知识的非客观属性,知识必然会随着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深入理解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知识是动态变化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知识也不可能被简单地直接应用,而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对知识进行再加工,以适应问题的具体要求。

  1.2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递或灌输给学习者,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同化”与“顺应”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化指学习者吸收外部信息,并将其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当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外部信息时,对其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的过程。认知结构是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并在认知结构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平衡—不平衡一新的平衡”往复循环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认知结构与外部世界的平衡是指能够使用现有认知结构同化新信息的认知状态,反之即为不平衡状态。

  1.3建构主义教学观

  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和灌输者转变为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习者也由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外部信息的加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协作学习和已有知识对于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由于个体认知结构和对客观世界理解的差异,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结果是不同的。而这种差异正是学习者非常宝贵的资源,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可以使知识理解更加全面,意义建构更加准确。同时,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建构出新知识的意义。

  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创新教学模式

  2.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首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其次要让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于具体环境,掌握用知识解决不同情境下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真正实现知识的双向意义建构。鼓励和引导学习者不断反思意义建构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自身学习活动进行阶段性反思和整体性反思,实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完善的意义建构,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2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对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以具有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问题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自主学习和主动的知识意义建构。其次,教师要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任务,组织和引导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再次,教师要善于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的迁移。此外,教师应该通过分组完成实训项目的方式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引导,使之向有利于知识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3重视对学习者知识基础的分析

  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性以及课程体系的知识递进等特点,对学习者知识基础的分析尤为重要。例如,在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对先修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掌握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展开以及学习者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对学习者知识基础的分析,以便教师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查缺补漏,以保证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每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先修课程学习情况测验,包括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的检验,以掌握学习者先修课程的学习情况。例如,在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课程教学之前,通过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中数组、链表、函数等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重点考查学生利用c语言编程验证算法的能力。

  2.4任务驱动式教学,以问题驱动学习

  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具体操作可以分解为以下步骤:

  首先是任务的提出。教师在备课阶段先行完成任务系统的程序编制,将系统的运行结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任务的结果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友好的用户界面、完善的系统功能,能够激发学生尝试编程实现系统功能的兴趣,任务由此展开。

  其次是任务的分解。在学生对目标任务有了直观印象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的知识结构特点,将任务进行分解,即将较大任务分解为若干子功能,降低编程难度,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任务。

  再次是任务的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查找相关资料,或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逐步编程实现各个子功能模块,最终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完成整个任务。

  最后是任务的验收。任务验收是对学习者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和评价,可以通过项目报告或项目答辩的形式验收任务的完成情况。任务验收结果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

  2.5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联系,情境包括个人知识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两个方面。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将创建真实情境作为意义建构的基本前提,创造能够表征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社会化的、真实的情境,减少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的差距。在真实情境下学习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同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类课程,其共同特点是每个学习主题都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调试、运行,并检查运行结果。因此,上机编程实践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学设计应着眼于为学习者提供实践编程情境,让学习者更多地上机实践,体验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行程序、检查运行结果等一系列过程,在实践中掌握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思想,缩小所学知识与实际编程应用之间的差距。此外,对于课程中的概念、语法和算法等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应当以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完善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6鼓励协作学习,创建支持协作学习的环境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中;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若干个中等规模的算法或程序设计实训题目,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校园游览导游系统等,学生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完成选定的题目。实训项目从系统规划到成果展示的整个开发周期通常需要4~5人,项目小组由一名学习者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和协调项目小组的工作。项目小组需要完成任务分析、算法设计、编程实现、论文撰写、项目答辩等任务。通过协作完成实训题目,学习者不但提高了算法或程序设计实现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论文撰写和PPT制作的能力。

  2.7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应具有三个层次的信息资源:第_个层次是教材和课件,这个层次的资源起到支撑基础知识框架建构的作用,帮助学生建构课程知识的框架;第二层次的资源包括基于校园网的课程教学网站的“学习指导”“常见问题”“参考资料”“习题和答案”等功能模块,第二层次资源在第一层次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第三层次信息资源包括课程教学网站的“自测练习”“课后作业”“网络答疑”等功能模块,第三层次资源帮助学生在完成基本的意义建构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和自我反思,以便纠正知识意义建构中存在的偏差或错误,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8建立综合学习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与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具有导向性的建构主义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习者客观、准确地认识自身学习效果,引导学习者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应该以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情况为依据,而知识意义建构的客观表征就是学习者学习知识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评价通常包括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其作用也不尽相同。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检验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是否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通常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考试应注重对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因此程序与算法设计类课程的考试试题应以程序编写为主,减少客观题的比例,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甚至可以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笔试。

  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由于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建构主义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评价,即自主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源于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现了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的特点,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目前,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让学习者完成一个真实的算法设计或编程任务来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编程实践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能力发展的情况,从而为教师提供充足的评价空间。教师应以学生在完成编程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为依据,以学生能力发展情况为重点考察对象,兼顾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形成性评价。此外,学习者的自我评价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完一个主题之后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学网站中可以设置“自测练习”模块,自测练习的题目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算法、基本编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完成“自测练习”,学生可以实现自我反馈,纠正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建构符合要求的认知结构。

  3.结语

  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全新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编程能力和协作探索能力,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远未成熟,虽然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高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的可操作性并不强,很多具体的模式或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易实施和操作。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灵活的变通,使之能够真正地融入课程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服务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继行为主义、认识主义之后迎来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界的又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普遍流行。建构主义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人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内容丰富、观点驳杂,具有极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内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受到普遍关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对于知识的认识与以往的传统观念有着革命性的变化,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关于知识的真理性。以往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是对现实世界的纯粹客观反映。建构主义者则认为,知识并不能够成为准确表征现实的真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二是关于知识的存在状态和获取方式。建构主义者虽然承认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他们认为知识不能因此而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三是关于知识的可教授性。知识并非天然具有权威的光环,即使被声称获得了权威专家证明也无法保证。因为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被人们合理运用时才能发挥出来。因此,建构主义认为,知识被合理运用的根本前提并不在于知识文本被人们了解和熟知,而在于知识内容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存在一定的知识观,那么必定有与之相契合的学习观。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既然知识不能像成型产品那样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那就意味着学习者在学习中不能够是一味接触刺激的被动角色,他们必须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这种加工并非是对知识描述性信息的记忆,因为这种外部信息对于学习者并无意义。在学习中,学习者要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自身对于知识意义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互累加,原有知识经验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在经历新、旧经验冲突与观念转变后,新旧知识发生结构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者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进入课堂时,头脑中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具有了大量主客观经验。建构主义认为,这些经验是他们继续感知、认识、解释之后经历的认识起点,一般情况下是无法被屏蔽的。基于这一认识,建构主义推断当人们面对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时,虽然可以依靠以往经验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但同时也难以摆脱以前经验框架对当下认识活动的限制和影响。正是这些事实决定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学习过程中“个性化切身经历”对于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具有不可代替性的原因原在。

  (四)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者观的阐述,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习者原有经验另辟天地的想法和努力都是违背现实的和徒劳的。在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师的职责不应该是一般性的“给予”,而是帮助学习者通过自主经历而批判地“获得”。这需要教师回到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与学习者平等的姿态“陪伴”学习者开展针对某一问题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真正尊重和深入了解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要善于发现他们基于原有基础是如何看待、理解新知识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一)随机进入式教学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是开放状态下的非结构良好问题,问题中涉及的各种事物具有多方面的性质,且在不同的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要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全面了解和掌握,达到“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能够从足够多的角度来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在多种情境下发现问题的本质。基于此,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或弹性认知理论)发展出了被称为“随机进入式”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意思是,在不同的時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对知识加以呈现。

  (二)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这样被定义的:“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最初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他的辅助学习观点基础上,受到建筑行业“搭脚手架”的启发而形成的教学概念。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习者对陌生问题的认知负担,在教学中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按照先小后大的步骤,逐步建构起整体的概念,从而达到深刻全面的认知。当学习者意识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后,再撤走“脚手架”。其优点是化繁为简,使认识路径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使所学易于理解与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脚手架”的设计搭建要既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即所谓的“走在学习者前面”,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背景相契合。从而真正发挥出“脚手架”对于认知活动的支撑作用,不停地把学习者的知识构建活动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三)抛锚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借抛锚来比喻要将教学建立在与学习者经验背景相关的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上,就像船被锚定在礁石上一样。这是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只有这样,学习者才可以真切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实实在在地观察、认识与评价,使思考和讨论不会由于仅仅聆听教师的介绍和讲解而一直陷于空泛。同时,学习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会获得较强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也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合作与共鸣。

  三、结语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反应了认知心理学的新进展,它是对当前学习心理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结合之后的应用模式,它们虽然有助于建构主义理念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但模式的具体形式仍需要在运用中不断优化,以更为切近学习规律。

  参考文献:

  [1]马长英,谢秀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哲学基础[J].江苏高教,2002,(05).

  [2]崔克忍,刘俊琴.建构主义及其主要学习观点[J].教学与管理,2002,(0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7

  摘要: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新的教育观念也不断刺激新的数学观念的形成。传统的数学观念中学生类似于静止的状态,只要坐在教室中听老师的满堂灌即可,而新的数学观念要求把学生从静止状态逐步转变为动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小学数学正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变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框架,作数学知识的建构者。

  关键词:

  建构主义;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世界上的知识并不能精准的概括世界的所有法则,面对问题时,应该针对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知识的创造或者对旧知识进行新的开发使用,而不是直接把旧知识拿来使用。其次,建构主义在教学当中的看法是,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自身为自己传递知识,而在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有人把数学学习定义为一种很特别的学习,这是因为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化和高度逻辑性造成的。还有人提出,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数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得到的数学结论,也恰恰是借助这样的活动得以建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兼顾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由于教学对象都是小学生,其思维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务必要把教材内容简单明了化,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教学。因此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在进行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机械死板的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建构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扮演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1.教师课前准备

  建构主义在教学中所提倡的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建构出新的知识,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做好基奠作用,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回顾旧知识,然后利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巧妙的把学生带入到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这里教师应该注意,是把学生带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过程而不是直接把新知识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样也就是失去了建构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意义。在制定教学计劃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前复习过程中,应该把与新知识有关联的旧知识放入其中,而不应该根据知识的重要性进行排布。其次,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多多的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教材内容“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三年级学习过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进行课堂准备,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过的有关小数的基础知识,然后可以引导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小数的例子,那么接着就可以向学生发问“孩子们,大家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价格或者成绩等都是带有小数的,那么用小数表示的意义何在呢?小数有什么性质呢?”在学生认识小数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小数的学习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从而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有关小数性质的相关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2.情景体验式学习

  根据之前我们提到的建构主义理论,是在面对特定的环境或者特定的事物,为了解决眼前问题而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出新知识的一种理念,因此,要想引导小学生对知识完成完全的建构,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中体验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加上小学生好动活泼的性格特点,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景,带领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情景当中,组织学生学会自我思考,比如在基础计算课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然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就计算物品的价格而言,教师可以构建出一个超市的情景,让学生充当卖家、买家、补货人员、记录人员以及统计人员等等,根据这个场景让学生自己设定价格,买家随意购买,从而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会数学学习,逐渐完成算术知识的建构。

  3.巩固复习,反思知识

  建构知识并不一定是在面对新环境新事物的情况下才进行建构,在对旧知识的巩固复习中,也有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和补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课后对知识的巩固复习。同时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够挖掘出更深层的知识内涵。比如在学习基础的算术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与生活相关的算术类型题目,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在家中每个月的生活支出,这种训练习题不仅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对于基础算术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节约节省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后积极开设课后答疑环节,从而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答疑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知识,并且逐渐解决学生的疑惑。这个解惑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知识建构的过程

  总体来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并且非常适合低龄孩童的学习,学生的数学素养会影响学会今后的数学学习,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小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术发展有很大意义。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把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

  [1]建构主义教学在小学数学减法教学中的案例探讨韩红素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建构主义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张秀春学周刊 20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04-2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04-29

合作学习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04-28

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05-02

建构主义模式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04-29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4-3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倡导的教学模式04-26

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论文11-03

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