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考研难就业难 就业难源自培养方式
2012年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比2003年高出1倍。与研究生招生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研究生的就业率直线下降,绝大多数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率甚至低于本科生。为什么会出现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呢?答案非常简单,因为我国实行的是粗放式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生供过于求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也有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研究生毕业之后绝大多数到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就业。不过,近些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素质不断降低,再加上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满为患,因此,研究生毕业从事教学科研的路径基本上被堵死了。
然而,即便如此,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生教育计划和课程设置也没有及时调整,研究生所学的内容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高等院校注意到了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方向性问题,但是,这些高等院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增加了大量的实用性课程,甚至还开设了许多与市场接轨的专业。由于这些课程和专业缺乏合格的教师,研究生教育实际上变成了职业技术教育。一些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寄予厚望,但由于研究生缺乏必要的理论储备,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结果导致研究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窄。
我国研究生教育究竟应该走哪一条道路,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的研究生,但必须大规模压缩招生规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生正常就业;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实用型的研究生,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让研究生毕业之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研究生的数量远远不够,但从质量来看,我国的确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当务之急,是要将高等教育引入正常轨道,允许高等教育机构通过竞争发现价格,通过竞争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现在研究生的收费极不合理,一些热门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收费相对较低,而一些冷门的研究生专业收费又相对较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允许高等院校自行确定收费标准,通过竞争发现价格,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笔者不赞成通过限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方式解决我国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减少招生规模未必能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展良性的竞争,让市场选择合格的研究生。可以设想,如果各个院校都有研究生自主招生权力,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那么,用人单位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选择权,那些只注重招生规模不注重教育质量的高等院校就会被市场所抛弃。
笔者呼吁,教育部应该尽快放开研究生招生计划,允许高等教育机构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并且为教育领域的竞争制定科学的规则,防止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不正当竞争,避免因垄断而导致我国研究生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教授、院长)
大学网才研频道。【考研难就业难 就业难源自培养方式】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是就业难还是招工难?04-29
日本博士就业难04-28
广东15万岗位解“实习难、就业难”04-29
就业难的句子290句04-14
“最难就业城市” 苏州就业难在哪里?04-28
甘肃多项新政破解就业难05-01
甘肃多项新政破解就业难04-30
海归就业难折射了什么?05-04
追求机会公平是就业难的侧影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