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青霉素发现的经过及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弗莱明热爱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3.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情 揭示课题
(出示居里夫人、牛顿等学生已经了解的科学家的图片,简单议论后出示弗莱明的图片,告诉学生他也是一位值得世人为之骄傲的人物,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青霉素的发现》。(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弗莱明、认真、严谨)
2.默读课文,哪些自然段写青霉素发现的.经过?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为今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 读中感悟
1.小组合作读文。你认为哪些语句能体现弗莱明认真钻研的精神,画出来,读一读。(板书:重做试验、马上试验、动物实验)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师生共同评议。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借助书中插图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弗莱明那种热爱科学的精神,然后说一说。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4.你知道青霉素都能治疗哪些疾病?(课前搜集的资料)
5.你此时最想对弗莱明说些什么?(板书:伟大)
6.多媒体出示: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中国)
指名读郭沫若的名言。
7.再读课文,加深感受。
四、拓展延伸 丰富知识
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科学家的故事,交流科学家的发现、发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板书设计:
重做试验
青霉素的发现 马上试验 认真严谨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基础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造句。
3、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明白小露珠能变化的科学知识。
发展目标:
1、通过对本课童话有关词句的讨论、角色扮演等,理解镌刻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和表现意图,引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和欣赏。
2、课前查阅资料、观察生活和课堂交流资料,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在领略小露珠的美丽和无私奉献中受到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上什么吗?你们见过小露珠吗?什么样的?
小露珠像个可爱的小精灵,在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来了,她走入了我们的童话世界里。 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就是小露珠 。
二、整体感知
课前读过这个故事吗?故事说了什么?再朗读课文,走入这个美丽的故事,然后找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哪里。
三、探究学习 1、故事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宁静的夜晚,小露珠悄悄地出现了。 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 哪些词把小露珠写得很可爱呢?
3、怎么读就能把小露珠“越来越”的变化读出来呢?指名朗读。
4、多可爱的小露珠呀。谁知道它是怎么由小露珠变成大露珠的呢?
让我们听听小露珠自己是怎么说的:我是一颗小露珠,白天,气温高,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晚上,天气变冷了,我就凝结成水滴,粘在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而且越变越大,人们就叫我小露珠啦。 5、指导背诵。 6、黎明时分,许多小动物都醒来了,见到了小露珠,他们会怎么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小露珠又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2、3、4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轮着扮演多个角色。
7、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
8.读了这些话,你能说说小露珠的特点吗?
板书: 钻石闪亮
像 水晶透明
珍珠圆润
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小露珠比作钻石、水晶、珍珠这些宝贝,可见小动物们是多么喜欢小露珠呀。
9.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在四人小组中分角色说一说。 10、表演反馈。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11、练习背诵1-5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走入了童话世界,认识了—— 还记得吗,小露珠像个可爱的小精灵,在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来了。 (引导背诵)夜幕降临了……
二、自读
是呀,在小动物们眼里,小露珠可美啦,她那么闪亮、透明、圆润,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还有谁也喜欢小露珠呢?打开课文,默读第六自然段,用笔圈圈、划划。
三、探究(一) 祝禧执教:《小露珠》教案设计
为什么植物们也喜欢小露珠呢?小露珠给植物们带来了什么呢?
1.你们瞧,黎明过后,太阳公公披着七彩霞衣,从东山出来了,照亮了天空和大地,也照到了小露珠的身上。这时你们看见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呢?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叫什么?
2.如果你们就是这些花草树木,身上滚动着光彩熠熠的小露珠。小露珠给你们带来带来了什么呢?把格外精神的样子做出来。
3.为什么小露珠在你们身上你们就会变得这么精神呢?原来这里还藏着一个科学知识的小秘密呢!小露珠多好啊,让所有的植物变得格外精神。
4.我们读出植物们格外精神的样子。
5.小露珠还给植物们带来了什么呢?接着往下读。
6..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本来就很美的,现在他们的身上都滚动着小露珠,就更加漂亮了。现在你们就是这些鲜花嫩草,看到了伙伴们的身上都滚动着漂亮的小露珠,你会怎么夸他呢?互相说说你的小伙伴美在哪儿?
7.把他们很美的样子读出来。
8.多好的.小露珠呀,用她的美打扮着所有的植物,让他们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9.练习背诵。
四、探究(二)
1 小露珠在打扮大自然的时候,她自己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大家在小组中学习,仔细读读这一段,再议一议是怎么变化的,然后用“我是一颗小露珠”开头说一说小露珠的变化。
2.请一学生扮演小露珠上来说一说。
3.还记得吗,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小露珠是怎么来的,现在又知道小露珠是怎么走的,能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说吗?
4.其实,这里还藏着一个科学知识的小秘密呢。小露珠伴着星星而来,随着太阳而去。小露珠变化的这一段也写得很生动呢,一起朗读。
5.小露珠要走了,花草树木看见了,多么舍不得呀。 它们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小露珠又会怎么向他们告别呢?大家再一起细细读读后半部分。
6.大家在小组中分好角色把送别的情景表演出来。
7.指名表演。祝禧执教:《小露珠》教案设计
8、这深情的告别场面真令人感动。 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把我们再一次带入这深情的一幕。
五、总结:这篇童话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小露珠的美丽和可爱。老师这儿也有一首赞美小露珠的诗,自己读读。全体起立,一起朗读。
六、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以“我是一颗小露珠”开头想象写一段话。大家把这一段话布置在我们的语文乐园里,你们说这一次内容的主题叫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一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
1、自制的生字卡片每人一份。
2、.课件、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带、歌曲《小小的船》磁带。
3、课前让学生收集谜语,并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激趣:同学们喜欢唱歌吗?大家一起来唱《闪烁的小星》好吗?(放伴奏带,师生共唱。)今天,我们请星星弟弟和蓝天姐姐来我们这里做客好吗?播放.课件(蓝蓝的夜空图),看深蓝色的夜空中星星像什么?你还希望有什么吗?你平时都看到过什么样的月亮??(圆圆的、弯弯的)你见过的月亮都像什么?点击.课件。(弯弯的月亮来了。)你看它像什么?这么美的夜空,这么美的月亮,老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它!(师唱歌曲《小小的船》。)你们也想唱吗?学完课文以后,相信你也一定会唱的!(板书课题,齐读。)
(树立课程整合的意识,充分利用歌曲和动画这些教学资源,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欣赏美,感受美。)
2、猜谜: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能把你收集到的谜语让大家猜猜吗?(猜谜语。)老师也有个谜语请大家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教师适时引出课题。)
(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引入课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学生语文的浓厚兴趣。)
注明出处!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影内容(电视)的简介,介绍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用简单的语句概括电影(电视)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
一、话题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喜欢看些电视节目,尤其象大风车类似的少儿节目,看得有滋有味,也很想把看到的节目内容或者电影的内容告诉别人,怎样让听的`人明白你的意思呢,既不能罗嗦,也不能简简单单。这里也有个方法问题。
二、示例学法
1、示例:《哪吒闹海》这部影片真精彩。它主要讲在古时候有个小哪吒在海边玩,惊动了龙宫,龙太子赶来兴师问罪,两人发生争执,动起手来。哪吒见龙太子平时欺侮渔民,就决心惩处龙子,把龙太子抽筋扒皮。东海龙王知道了,来为儿子报仇,他要哪吒的父亲李靖交出儿子,李靖不从,海龙王就水淹城池,哪吒为救百姓与龙王展开了搏斗,斗败龙王。龙王不甘心,向玉帝告状,哪吒为了不连累父亲,就自杀了,然而龙王并不罢休,叫来三个兄弟继续攻打李靖,眼看百姓又要遭殃,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龙枪,与四海龙王展开了生死搏斗,最后降伏了四海龙王,从此城中百姓太平了。
2、讨论:
⑴如果是一部故事片,你可以按这种方法记住它的主要内容:
⑴记住故事里的几个主要人物。
⑵记住故事最精彩的几个镜头。
⑶按时间、地点、情节的变化主出人物活动的情况及其事情的结果。
⑵如果是一台节目或简短的电视剧或小品,你可以这样来介绍主要内容:
⑴最有意思的内容。
⑵最感人的部分。
⑶介绍主要内容一般可以用这种语气:
⑴这部影片真精彩,主要说的是谁地方事情。
⑵×××节目是表现谁与谁之间事。
三、同桌练习:同桌进行采用问答式采访,学习回答问题技巧和应变能力。
四、小组交流,共同评议。
五、全班展示,巩固学法。
六、作业:同学之间练说自己看过的影片或节目。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简说
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
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要建立在关爱之情的培植基础上。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二、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语境认读。
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如,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拉-泣、摇-遥、澡-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寸-寻、良-食、建-健)。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组词运用。粮食、缩小、遥远、善良。
(2)迁移识字。教师为学生提供一段新的文字,让学生从中找出刚刚学过的生字。
(3)说话应用。将本课所学的生字自编一段话,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生字。
4.指导写字。
书写前,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八个字,先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在学生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写字指导。容易写错的字有:“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体(少横)”。记忆易错字,可以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如,“一只小狗两张嘴(哭)”。比较难写好的字是“操、场”。“操”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场”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的横折折钩写好:横宜短;第二折要与横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二)朗读感悟
教师或学生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
1.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程序:范读:正字正音,让学生体会课文感情基调。
自由读:熟悉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读出适当的语气。
复述: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课文的大致内容。
2.朗读指导。
诗歌的朗读讲究节奏、韵律的变化,随着情感的变化起伏,朗读的语气、语速、轻重、缓急都要有所不同。指导朗读要注意的是,重在感悟,不要过分强调声音形式和技巧。
这首诗的朗读有两个难点:
一是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朗读时却不能一样,应该有一定的变化。
二是各段所描绘的对象不同,朗读时应该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突破难点的方法,最好是通过老师的范读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的朗读。重点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可以按下面的提示指导朗读。
读第一次时,起音舒缓一些,停顿长一点,造成一定的悬念。
读第二次时,语速加快,形成一种关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
读第三次时,重读“马良的神笔”。强调“马良的神笔”,意思是下面讲的事更重要。
读第四次时,声音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
(2)“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
读这些语句时,感情也不一样。第一个是兴奋,第二个是喜悦,第三个是沉重。
3.读熟课文,背诵课文。
(三)实践活动
课文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或写一段诗歌,还可以用图画来表现自己想象的内容。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朗读感悟
1.朗读指导。
(1)指名个别读课文。
(2)重点句段的朗读训练和指导。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应怎样朗读?
(3)学生再读,教师范读,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读。
(4)读熟课文,背诵课文。
(5)创设情境诵读课文。一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二是用声音创造画面形象;三是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2.朗诵比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各组选一名代表参赛,全班同学当评委。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理解“怯生生”、“如怨如诉”、“铮铮作响”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学习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侧面反映文学作品魅力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文学作品对人精神生活的影响,学习作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侧面反映文学作品魅力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题引言,揭示课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欣喜、感动,甚至悲伤、失望,为什么它们能让我们产生这么丰富的情感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有魅力,在我们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散发出持久的魅力,拨动一代代人的心弦,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直接以魅力为题,向我们展现出什么魅力呢?
板书课题:魅力
二、质疑课题,整体感知
1、学生读题后提问:是什么样的魅力?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1)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可自由发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小结:这篇文章是写了卡佳随父亲第一次上剧院看戏的经过,写出了看戏过程中卡佳心情变化的故事。
3、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以下三个方面划分课文层次。
看戏之前→观看演出→演出结束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1~15自然段,思考:在演出前,卡佳的心情怎样?并在相关的语句上做上记号。
2、学生交流:
——从“早上起”、“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六点钟”、“在开演前一个小时”、“第一个走进剧院大厅”这一连串的时间句子,表现出卡佳等待演出的焦急心情。
——除此之外,通过“踱来踱去”、“庄重”、“严肃”、“焦急”、“怯生生”等神情和一些杞人忧天的言语,可以看出卡佳对演出充满期待的心情。
3、师问:那么,卡佳为什么这样既焦急又期待呢?
——因为她看过剧本原著,是原著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她,这就是——魅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卡佳在看戏之前那种焦急而又期待的心情,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看在观看演出时有什么样的表现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自读这一部分,思想:在演出过程中,卡佳有什么表现?
勾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交流后小结卡佳的表现。①灯光熄灭,专注观看;②幕间休息,忧郁抽泣;③拍卖汤姆,高价救助。
2、出示“卡佳抓住座椅的扶手,沉重地喘息着”。
——从中可以体会到卡佳的神情高度紧张,已进入原著的情境之中。
3、找到“不停地轻声抽泣”、“脸色忧郁”、“不想吃蛋糕”、“愁眉苦脸”等词体会卡佳的心情。
——因为她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知道情节的发展,她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揪心。连好吃的蛋糕都拒绝。
4、找出卡佳挺身而出,高价竞拍剧中汤姆叔叔的句子和词语,从语言的气势来体会卡佳当时的心情和思想,如“如怨如诉、铮铮作响”等词。
——学生朗读这一层,读出卡佳的坚决,读出卡佳的果断,感受到卡佳的正义、善良、有同情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5、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教师作相应指导。
6、思考:为什么卡佳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呢?
7、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由于受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卡佳的内心情感丰富,人性十足,纯真可爱,她会为剧中善良的汤姆大叔的命运担心、动情,才会发生以上的种种别人认为不正常的表现,但这恰恰是文学魅力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从卡佳的性格特点中,也感受到了卡佳的`形象魅力,我们也要像她那样去多读名著。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生自读这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2、小结
当卡佳看到演员后,卡佳忧伤失望,“失望”是因为原剧中命运不幸、令人同情的黑人汤姆,现实生活中是大红脸。“忧伤”的是这样的人物怎么能扮演汤姆这个令她同情的角色。所以最后她只好同意卖掉吧!她心中的那个令她牵挂、揪心的“汤姆”大叔的形象轰然倒塌,所以更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作品那强烈的魅力。
四、总结全文,魅力升华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再次体会卡佳为什么竞拍汤姆的动因。
2、小结:正是卡佳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正是因为卡佳知道汤姆叔叔是一个忠厚善良、有情有义的好人,也正是因为卡佳知道汤姆叔叔被卖掉的悲惨命运和结局,才会让她产生要救汤姆的决心与以上举动。那么,使卡佳作出以上惊人之举的根源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这本名著所产生的魅力呀!同学们,多读书吧!多读名著吧!他们也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课 题
入学教育课型新授课时2双基
目标
1、新生大体了解学校的学习生活,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道德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本、爱护课本。
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
2、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讨论学习
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
2、讨论(出示投影):
(1)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听说学校里还可以做哪些事?
三、情景练习
1、那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分别说了什么?读一读你认识的字。
2、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3、模拟练习
(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A、与同位进行,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B、游戏:找朋友。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A、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B、小组表演。
3、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4、口语交际:根据画面内容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二、指导观察,了解图画内容。(出示投影片)
1、讨论:图上画了什么?
2、指导学生按照图画内容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他们说了些什么?请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来读一读?
三、看看我们的语文书。
1、写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2、看看目录有什么用?
3、怎样找第4课?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找找第16课、第67页、写字表、查字表)
4、谁来说说你打算怎样爱护课本?(1)轻翻轻放(2)双手要保持干净(3)不乱写乱画(4)包好书皮(5)不乱仍课本
5、今后我们要经常比一比看看谁的`课本保护得最好。
四、再唱《上学歌》。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唱《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采用讨论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练。
放手让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鼓励认识这些字的同学,提倡大家向他们学习。
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作业
要求 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课文前3个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来写具体山里孩子特点的。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总分段。
教学难点:
展开合理的想象,用总分方法谈谈自己的愿望。
教学方法:
个别、分组、尝试、鼓励、游戏。
教学组织形式、意图:
文章有3个自然段,分成3组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学情分析:
总分段式学生并非初次接触,但是这篇课文从几方面来写具体总起句较难归纳,所以应引导学生经过有效的讨论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合作学习提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理解词语意思。
2、 了解课文1、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出山里孩子的特点的。
3、 培养热爱山乡、热爱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总起分述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
第一自然段总起分述的关系不很明显。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2、 是呀,山里的孩子可真爱劳动,这节课就学习课文;山里的孩子(揭题齐读)
3、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 自学课文要求
1、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标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想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4、问提几个不懂的问题。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提出不懂的地方。
2、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同桌互读)
3、 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后学生评议。
4、 说说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样的。
四、 讲授新课
1、 先学第一自然段。找到结实健壮的这句话划下来,齐读。
△健壮是什么意思?
2、山里的孩子身体长得结实、健康、强壮,这是为什么呢?读读第一自然段,认真想一想,轻声说一说。
3、讨论2~4句
(1) 句式:因为……所以……或……是因为……回并板书:爬登采拾
(2) 听老师读第三句,说说漏读了哪几个词(每一朵、每一种),为什么不能漏?
(3) 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问,说说哪些地方有他们的脚印。这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4) 他们在这些地干什么呢?说一说
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他们在山冈( ),在竹林( ),在小溪( ),在草丛( ),在( )( )……
(5)他们到过这么多地方,干过这么多事情,怪不得长得这么结实健壮。读时要稍有力些,不但要读得精神饱满,同时还要读出热爱山乡之情。
(自由读指读评议师生读)
4、小结:这段话,先总写山里孩子是结实健壮的,这叫总起句。然后分三方面具体描写,这叫分述句。像这种写法,叫先总起后分述。刚刚我们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下面我们用同样方法学懂第二自然段。
5、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总起句划下来。
6、课文有是从哪写方面来写他们的热情好客,请同学门读读第二自然段,想好后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7、全班集体交流、讨论
(1) 他们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抓主要词语:笑眯眯欢迎每一为当向导请歇歇脚递上)
△ 多热情的山里孩子,该用这怎样的语气读。
(2) 想象一下,客人来了,他们会对客人怎么说,怎么做。(用自己的话说)
(3) 出示句子,自由读,你能说出好在哪里?
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 是呀,喝上着甘甜、清凉的茶,客人们多舒服,多高兴呀!用这样的语气读读。
8、这段话也是用先( )后( )的方法写的,我们也是用读、找、想、说的方法学懂的。
五、总结
1、读1、2自然段。
2、 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六、 作业: 抄写生字(自己认为较难的多抄写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边投影移出课文插图边述:昨天,我们慕名驱车来到大山,初识了一群山里的孩子,虽然是初次的见面,但是他们的形象已经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谁愿意来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那群山里的孩子。
1、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热情好客。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充满幻想。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句出示)
2、把三句话并成一句话,连起来说说山里孩子的特点。
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结实、健壮,热情好客,充满幻想。
〔设计意图〕: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在单元练习中有要求,这里利用课文的例子进行训练,为后面知识的掌握起到铺垫作用,同时也落实了文后的练习。而且从山里孩子的性格特点入手,能够很自然地展开教学。
二、自学课文
1、山里孩子的这三个特点十分可贵,现在让你们以小记者的身份走进他们的生活,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不过临行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下,先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来全面了解一下所要采访的对象,快速默读全文。
2、选择写自己所欣赏的特点的段落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进行研究。
(1)回忆读懂总分段式的方法。 自行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分组合作学习
有句话说英雄所见略同,那么下面让有共同欣赏眼光的小记者组成一个记者团,共同去完成本次的采访任务。(拿出合作学习提纲)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的有效讨论,使独立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深化并趋向正确,从而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掌握了总分段式,提高了学习质量。
四、集体学习
各记者团都已完成了任务,而且大有所获。下面各团来汇报一下采访结果。
(一)、第二段
1、第二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二)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具体表现在以下( )方面
(1)客人来了,( )地( )客人,为他们( )。
(2)客人累了,请他们( )。
(3)客人渴了,给他们( )。
2、通过表演来表现山里孩子的这一特点。
3、你们的汇报十分精彩,通过表演让我们见识了山里的孩子热情好客。其实作者对山里孩子的描述也十分精彩,下面我们通过有感情朗读来再现人物形象。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出示句子:渴了,他们递上一碗清凉的茶,象清泉,象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窝里。
A、体会比喻句B、体会为什么这么甜C朗读
(3)集体合作读第2段
(二)、第1段
1、第一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一)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点
(1)因为他们经常参加( )、( )、( )、( )等活动。
(2)因为他们( )家乡所有的动植物,爱好广泛。
(3)因为( )都有他们的( ),到过的地方很多。
2、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对山里孩子的欣赏之情。
2、他们到过的地方很多,你从哪里看出来?(体会省略号)
3、组际开展朗读赛。
(三)、第三段
1、第三团汇报。
汇报提纲:性格特点(三)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样( )主要从( )方面看出来
(1)他们想象着,让果树( ),让鲜花( ),让小草( ),让小溪( )。
(2)他们还想给动物们一个( )的家。
2、你也是山里的孩子,你还会幻想什么。
2、山里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的美好,就让我们带着他们的美好愿望来读第三段吧。
3、孩子们想象了大山未来的奇异景象,抒写了自己对大山对家乡美好的愿望,我们也是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美好愿望,请展开想象的`彩翼,模仿这一段按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来谈谈自己的愿望,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谈几方面。
A、自由准备B、与在座的老师交流C、完成作业本
(设计意图):课文1、2、3自然段虽然结构相同,但语言却是各有特色,所以在按读懂总分段的方法掌握了总分段式后,根据各段的特色寻找不同的训练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汇报过程的安排只是教者的一种思路设想,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汇报顺序随机调整。)
五、总结全文
1、本次的采访汇报已接近尾声,通过本次活动,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一群山里的孩子,可我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
2、出示: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
A、把大山比做什么B、为什么把大山比做母亲,说明了什么C、有感情朗读
3、小结:是的,是大山养育了他们,他们呼吸大山里新鲜的空气,喝大山里的水长大,是大山锻炼了他们那样的体魄,是大山培育了他们那样的胸怀、气魄,他们在大山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朗读指导
山里孩子健壮的身影在漫山遍野游乐时要读出欢快、高兴的语气
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时要读出他们的满腔热情;
山里孩子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时要读出他们满怀希望,蛮有信心的语气气。
(个别读抽读齐读)
二、结合板书,说说山里的孩子有怎样的性格?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三、指导背诵
1、找规律:结构相同(总起分述)
2、分别写出了什么特点?分几方面来写?
3、试背。
四、 练习
1、 动词搭配
爬 山
采 数
拾 松果
登 蘑菇
2、 用自己的话把第2段写具体(围绕总起句山里孩子热情好客)来写一段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文章内容简析】:
《山中访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学生要通过四篇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美景,感受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路】:
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整篇文章。朗读时,结合多媒体创制情境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在情境中体验。从文眼(课题:山中访友)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逐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
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或阅读经验,让学生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
利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引起学生的反思,得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这样的结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学生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①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②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
③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2课时
【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学生可根据课题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语言流畅、完整即可)
师: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山中众朋友”。
(二)整体感知全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①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②读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
(2)读后交流: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来)
(明确图示)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①在依次找朋友的时候,对照相应的段落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在读时纠正字音,将重点字词读正确并理解词语意思。
栀(zhī)子 湛(zhàn)蓝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②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默读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三)研读与赏析
师: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和他一起会晤我们的好朋友。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
(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再回答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精读段落:
1、古桥: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抓住“德高望重”一词)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自己意见。)
师: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师小结: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树林里: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抓住:“知己”“人树相融”来理解)
师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奇特的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这句话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众多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师: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大自然。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将课文朗读一遍。
(四)仿写
1、从称呼角度看,文章在写作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讨论明确:(图示)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如同和人对话,显得亲切自然。
2、读5节,找出起最有特点的句子形式,试仿写
讨论明确:“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称。注意称呼的选择。示例:
A、你好!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让我停留脚步休憩吗 B、你好!翩翩起舞的蝴蝶,你跟随自然的音乐,跳起生命的舞蹈。(指几名同学读出自己的句子,评析。)
(五)、体验与反思
体验:学生活动:
①讲述自己与自然美景亲密接触的经历。
②回想自己以前阅读过的有关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人生灵感的文章,并与同学分享。
(预设:农村同学大多数都会有类似的经历,老师只要作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把时间让给学生。)
(说明:通过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文章找到自我,更可以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这正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读出自我。)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总结:(图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作业布置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必做)
②利用课余时间来“田野访友”,试着与田野中景物交朋友。
③以“田野访友”为题,写一个片断,表达你对自然的热爱和由景物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②③选做)
(七)板书设计
1、山中访友
山中观景(事)
山中访友 拟人手法(手法)
热爱自然(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啄木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第5单元主要以“动物”为主题,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一方面了解有关啄木鸟的知识,另一方面感受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能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初步的合作学习与讨论,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全体学生都比较喜爱语文课,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特别喜欢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朗读练习。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设计思路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啄木鸟、喜鹊、猫头鹰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积累知识的能力。课堂上,大家交流自己搜集的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2.在学课文之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读;学课文之后,再进行回顾性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围绕“是不是猫头鹰、喜鹊的本领不如啄木鸟”这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交往互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也可以与教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
4.创设情景,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小组成员合作编排小品并精心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
5.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将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知识通过“自我介绍”等方式进行交流。这个过程可以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从书本、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参观访问等各个渠道获得的知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14个二类生字,认识“言字旁”。
2.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到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交流搜集的资料。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猫头鹰图片):谁认识这只鸟?(出示生词“猫头鹰”)谁认识这个词?(指名读。会读的同学一起读。)
(2)师:老师知道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猫头鹰的`知识,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介绍?
【这个环节重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开拓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多媒体出示教师收集的关于猫头鹰的知识。师生进行交流。
(4)用相同的方法请出喜鹊和啄木鸟。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喜鹊和啄木鸟的知识。
2.引出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多媒体展示生病的苹果树请猫头鹰、喜鹊、啄木鸟治病。)师:这三种鸟到底能不能帮苹果树治好病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第2、3、4自然段。
【这个环节重在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3)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教师提问:
①猫头鹰是怎么说的?谁来读猫头鹰的话?反复朗读并体会。(教师指导朗读。)
②猫头鹰不能帮助苹果树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同样方法读喜鹊的话。
(4)教师重点指导啄木鸟这一段。
①(多媒体出示词语:敲敲、找到、捉出。)读词。让学生做动作表演,理解词意。
②把这三个动作连起来,说一说啄木鸟是怎样捉虫的?
③说说苹果树的病是怎么治好的?
(5)分角色表演,读第2、3、4自然段。
(6)苹果树的病好了吗?找出来读一读。
(7)四人小组讨论:是不是猫头鹰、喜鹊的本领不如啄木鸟呢?
【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根据自己以往积累的知识做出回答。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8)分小组按课文内容编排小品。按小组来表演。再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这一环节能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感情。重在培养协作精神、自编自导自演的才能及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发散思维训练。
师:除了这几种动物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呢?请同学们戴上头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它们的知识。
【将课本知识有效地扩展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将适合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突破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总结。
师:我们不但知道了有关猫头鹰、喜鹊、啄木鸟等许多动物的知识,还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道理。今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
评析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当学生心中有疑问时,能做到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巧妙点拨,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人在合作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经过思维火花的碰撞,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得了知识,感悟了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小学语文教案】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12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小学语文教案10-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