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合集]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习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习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第一次活动:初步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发展观察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将图画书《小熊的阳光》提前几天投放于阅读区,供幼儿自选阅读。
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活动,了解幼儿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
4.小纸条、白纸、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阅读。
(1)幼儿独自阅读《小熊的阳光》,教师提示幼儿在看不懂或有疑问的画页夹上纸条,或记录下页码。
(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把握幼儿阅读中的难点。
2.通过讨论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
(1)这本书讲的是谁的故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封面、扉页以及书中多次出现的形象,确定小熊是书中的主要角色。
3.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2~7页,引导幼儿了解小熊的生活。
(1)小熊生活在什么地方?他最喜欢屋里哪个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小熊的表情和动作,了解小熊对窗子的喜爱及通过窗子看到的各种景物。)
(2)小熊喜爱阳光吗?小熊在阳光下做了哪些事情?他心里高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第14页,并提问:小熊冬眠前做了哪些准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4.集体阅读、讨论图画书16~26页,理解雪人对小熊的关爱。
(1)小熊冬眠后发生了什么事?他对阳光有什么感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观察冬眠中小熊的表情,理解在阳光照射下小熊的慌乱不安。)
(2)后来谁帮助了小熊?他是怎样帮助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小熊冬眠醒来后,雪人到哪里去了?它为什么不留下来和小熊一起游戏?
(4)小熊喜欢雪人吗?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完整阅读《小熊的阳光》,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教师逐页有语气地朗读画面上的文字。
(2)幼儿观察画面,欣赏教师的朗读,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关系。
第二次活动:深度阅读
活动目标
1.发现画面细节表达的故事寓意,发展观察力、想像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2.理解小熊对雪人的感激之情,感受朋友相互关爱的温暖。
3.了解小熊的生活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幻灯片及投影设备。
2.丰富幼儿有关四季和熊的生活习性等知识。
活动过程
1.再次阅读图画书,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教师演示幻灯片,讲述故事内容,幼儿欣赏。
2.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书中的细节,发现事物的变化。
(1)这本图画书中有许多变化的东西或事情,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可举例启发幼儿,如小熊的衣服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2)幼儿自己阅读图画书,教师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在发现变化的画页上做好记号,如夹上小纸条等。
3.幼儿交流、讨论发现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与小熊生活的关系。
(1)请幼儿说出相关画面的页码,并描述发生了什么变化。
(2)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变化,教师则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帮助幼儿掌握图画书的阅读线索,发现画面细节表达的寓意。
(3)教师与幼儿一起梳理书中发生变化的事物,如有条件,可用图片或简笔画表示出来,如森林景色、小熊的服装与体态、门铃的拉绳、雪人、装饰画、花瓶中的花、钟表等。
(4)这些事物的变化都与什么有关呢?
4.体验小熊对雪人的感恩之情,感受朋友关爱的温暖。
(1)演示图画书最后一页,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动作、表情以及小熊家悬挂的各种雪人图片。
(2)小熊为什么画了这么多的雪人?他画雪人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3)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4)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朋友相互帮助的快乐和温暖,加深对故事中小熊情感的体验。
第三次活动:拓展阅读
活动目标
1.能用适宜的方式表达对图画书的理解。
2.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熊的阳光》图画书幼儿每人一册。
2.白纸、海报纸等各类纸张,彩笔、颜料等美工用品。
3.活动前丰富幼儿有关自制图书、画海报等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对图画书《小熊的阳光》的感受。
(1)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页?为什么?
(2)你认为这本书最有意思、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3)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向其他人介绍《小熊的阳光》的方法。
(1)你最想向别人介绍这本书的哪个地方?用什么办法介绍呢?
(2)幼儿自由发言。启发和鼓励幼儿想出多种表达方法,如绘画、续编故事、自制图书等。
3.幼儿操作活动。
(1)根据幼儿讨论情况,分成若干小组,幼儿自愿选择。
(2)小组活动前,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活动的步骤:我们小组要表现图画书的什么内容?用什么材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老师帮助?
(3)各小组幼儿讨论、协商,确定小组的活动计划以及分工。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4.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1)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介绍本小组的活动成果,其他幼儿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2)将各小组作品展示在楼道或放在全园小朋友、家长都能看到的地方。
教学反思
图画书《小熊的阳光》阅读活动,我们主要通过阅读区的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两种方式,引导幼儿对图画书内容及意义的理解层层深入,不断发展。三次集体阅读活动,重点不同,目标呈递进关系,且阅读方法与指导策略也不同。
初次阅读的主要目标是引发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初步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这一阶段,运用了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两种方式。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将阅读重心放在对图画的观察上,通过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活动。因为在图画书中,图画本身也在述说故事,它可以超越文字,独立地表达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故事内容与意义。阅读图画书,首先是阅读画面,而不是给孩子讲述书上的文字。本次活动的最后,当孩子们通过阅读画面基本理解故事后,教师再完整地朗读故事,这样做,一方面帮助幼儿全面、完整地了解整个故事,另一方面,让幼儿欣赏、感受童话语言的艺术美。
在深入理解阅读阶段,将阅读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寓意和蕴含在图画书中的情感与知识线索上。为了充分实现这一阅读目标,活动前,我们首先对《小熊的阳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梳理其中的阅读线索和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以事物的变化及原因为线索,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与发现。教学活动的结果证明,由于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观察、想像和创造的空间,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此次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四季与动物生活的知识,发展观察力、想像力与推理判断能力,而且使幼儿真正感受到了发现的乐趣、阅读的乐趣。
第三阶段的拓展阅读活动,重在鼓励幼儿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图画书的理解,这样做,既可进一步提升幼儿对图画书的认识,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对图画书阅读理解的程度。这种反馈性的表达,可以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在充分了解幼儿兴趣、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拓展出多种活动主题和形式,如,运用绘画的方式续编故事,表达小熊对雪人的感激之情;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图画书中某一情节或自己喜爱的角色等。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鼓励其多样化的表达,发现并鼓励幼儿独特的想法与做法。
通过这个阅读活动,我们体会到,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决不仅仅是给幼儿看一本书或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情感、观察、想像与创造力的发展,应该是早期阅读更高层次的追求。
教学评析
适合幼儿阅读的优秀图画书,必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取决于教师对图画书文本的分析及采取的阅读指导策略。《小熊的阳光》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挖掘图画书的教育功能、通过阅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小熊的阳光》在述说一个温馨的情感故事的同时,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丰富的教育元素巧妙地隐藏在画面中。画家的奇思妙想,使本书在文字讲述的故事之外,暗藏着一条只有经过仔细观察才可以发现的阅读线索。教师通过文本分析,抓住了这些可供利用的教育元素,以“寻找书中的变化及原因”为线索,进一步拓展了本书的阅读空间,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创意的阅读意境中。由此,幼儿的观察、想像、思维等认知过程被充分激活,阅读兴趣再一次被激发。他们在体验“发现与探索”的快乐的同时,自然地获得了有关四季交替与动物生活的关系等知识。实际上,幼儿寻找“变化”的过程,就是他们与图画书进行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阅读策略的过程。而这,正是早期阅读所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小熊的阳光》也是一本充满丰富情感的图画故事书。如何让幼儿体验角色的情感,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师没有进行直接的道德说教或主题提炼,而是通过一句看似平常的提问“小熊为什么画了那么多雪人”,将幼儿引入小熊的情感世界中,体验他对雪人的感激与思念。图画书的最后一页,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本书的点睛之处,少量的文字、极丰富的画面信息,为幼儿提供了宽广的想像空间。而教师的提问,则成为催发幼儿情感与想像在画面中翱游的动力。随后,教师又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讲述与同伴之间发生的故事。在温馨的回忆中,孩子们体验着友爱、关心、感恩等多种情感。
正是因为教师对本书教育元素的深入挖掘以及采用的适宜的阅读指导策略,图画书《小熊的阳光》变得更加丰满而充实,成为陶冶情感、启迪智慧的精神力量。
(注:本文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不同类型幼儿读物的特点及阅读指导研究”课题成果)
附童话文本
小熊的阳光
冰波
小熊的屋子就在一棵大树的树洞里。树洞很大,除了门以外,在树干上还有一个窗子。整个屋子里,小熊最喜欢的就是那个窗子。
白天,他可以趴在窗台上往外看。
晚上,他还可以从窗子看到星星和月亮。
最妙的是早上,小熊还睡在床上,太阳升起来了。这时候,总会有一束阳光从窗子照进来,刚好照在小熊的脸上,照得小熊鼻子有点痒。
“阿嚏!”小熊打了一个喷嚏,就起床了。
小熊想:从窗子照进来的阳光和外面的阳光是不一样的阳光。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阳光。
有时,小熊坐在桌子旁吃饭,从窗子照进来的阳光正好照到他脸上,他就会摇摇头,故意说:“唉,阳光太强烈了,我得戴上墨镜。”就像在海边度假一样。
有时,小熊还会戴上一顶太阳帽,或者撑一把伞。
小熊从外面采来的榛子啦,栗子啦,摊在桌子上就能晒干。还有,自己种的玉米啦,花生啦,也可以摊在桌子上晒干。
每天,家里的阳光就是这样伴着小熊度过的。
秋天到了,小熊已经把自己吃得胖胖的了。准备冬眠的熊都是这样的。
这一天的下午,小熊关上门,铺好床,舒舒服服地躺到床上,他要开始冬眠了。
“呼噜呼噜……”小熊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睡着,可要等到明年春天才会醒来了。
但是,小熊睡觉之前忘了拉上窗帘。
早上,阳光像平时一样,又从窗子照进来,照到小熊的脸上。眼睛里亮晃晃的,好不舒服。
连做的梦也是亮晃晃的,他特别慌乱,特别不安。
天越来越冷了,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场大雪。小动物们好开心,他们在外面堆雪人玩儿。
动物们把这个雪人堆在了小熊的树洞旁边。这是一个很高大的雪人。
雪人的脸还朝着小熊的窗子,好像在朝里面看。
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来以后,再也没有照到小熊的脸上。原来,是高大的雪人把阳光挡住了。
雪人天天挡着阳光,它慢慢变小了。
到了最后,雪人不再高大了,它终于再也挡不住阳光了。
因为,雪人差不多已经化完了。
这一天早上,阳光又从窗子照进来,照到了小熊的脸上,照得他鼻子又痒了。
“阿嚏!”小熊打了一个喷嚏,醒来了。
“啊,我自己的阳光。”小熊高兴地说着,他起床了。
春天已经来了。
小熊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开始觉得眼睛亮晃晃的,后来就不觉得了呢?”
小鸟告诉小熊:“有一个雪人用脑袋挡住了你的窗口,一直挡了一个冬天呢。”
小熊虽然没见过这个雪人,但是从此以后,他好想念这个雪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四季特征,感知四季的不同和美。
2、根据四季的特征,尝试仿编四季娃娃,并连贯地朗诵诗歌。
3、乐意参与表演和仿编诗歌。
4、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诗歌-四季娃娃
活动过程
一、欣赏画面,感知诗歌内容
1.小朋友,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2.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画面
(1)画面上有什么?
(2)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讲述画内容。
二、学习朗诵诗歌
1、观看课件,认读汉字。
教师:谁能说一说,有哪四个季节?
带领幼儿认读汉字: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老师给小朋友朗诵一首儿歌,你们仔细听听,儿歌里说了哪几个季节呢?
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你知道诗歌里的四季娃娃是谁吗?他们说些什么?
3、观看课件,启发幼儿朗诵儿歌。
(1)师生轮流接说儿歌的形式学说儿歌。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3)图片演示,幼儿朗诵儿歌。
三、启发幼儿表演儿歌
1、教师用手做什么动作表示“草儿尖尖”和“小鸟”,启发幼儿学一学。
2、请小朋友想一想荷叶和青蛙怎样用动作表示呢?
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3、请创意比较好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表演动作。
幼儿表演儿歌。
四、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1、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四季娃娃,在春天里娃娃的是春娃娃,除了草尖儿,还有哪些?
2、引导幼儿想象并讲述夏娃娃、秋娃娃、冬娃娃……
3、教师带领幼儿按照诗歌的结构替换四季娃娃形象,朗诵仿编诗歌。
儿歌:四季娃娃
草芽儿尖尖,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荷叶儿撑伞,它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谷穗儿弯弯,它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雪人儿大肚子一腆,它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小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种植区和自然角里,孩子们经常发现植物不浇水,叶子就会发蔫,而浇水后,植物的叶子就会慢慢地舒展、水灵。为什么往土里浇水,植物的叶子就能吸收水分呢?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教师设计了本活动,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意在通过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随处可见的毛细现象,由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毛巾、海绵、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饮料瓶和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树,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画有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盆里的水住到宽敞的大盆里”,引出游戏,并交待规则:不用倒的'办法,干部用筐里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棉花、纸、植物等。)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
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的红了的“小细管”。
4.讨论:毛巾、海绵、纱布、棉布里有“小细管”吗?
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才能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师设疑:怎样把纸树变成彩色的树?教师应肯定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
2.幼儿自己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
四.看一看。
请幼儿随意观察环境中的图片,以及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上的,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萝卜吸红墨水的小实验,一起观察萝卜上的“小细管”。
注意事项:
1.材料投放时要有层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绵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红墨水和颜色水以及细管可先放在场地周围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后是纸树。
2.图片和吸了红墨水的萝卜、花菜、生菜、莴笋、大白菜要提前准备好,放在活动区(或由配班教师在幼儿做纸树变彩树实验时投放),并注意在活动前和活动中不让幼儿看到。
3.幼儿实验用的大白菜叶,要在活动中从新鲜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后立即放入红色的墨水里。约两分钟,就可以看到大白菜变红。萝卜要选择白色的,实验效果明显。
4.要注意选择特别细的采血管。
5.盛颜色水的杯子可用小号烧杯,若用普通杯子,则应准备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脏孩子的衣服。
附:
知识背景:
毛细管:指内径很小的管子,通常把物体的细微缝隙也认为是毛细管,如纱布、毛巾、吸水纸纤维间的缝隙。
毛细现象:酒精灯里的酒精由棉纱灯带吸上来供点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块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而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再通过许多极细的管道向上输送水分到叶和花朵中,这也是毛细现象,土壤深处的水分则靠土壤的毛细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湿润的。
把直径很细的管子插到液体里,当液体的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下降,表面凸起;当液体的内聚力小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自从看了《西游记》,孩子们就对孙悟空那变幻莫测的72变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好奇,对于孙悟空这项“神气”的本领,他们真是羡慕极了;同时他们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可以变吗?我可以变成什么呢?”
“我会变大象的,你看!”(双手握拳,垂下,左右摆动作大象状。)
“我会变小鸟的,我可以飞的很高很高呢!”(张开双臂并上下摆动。)
“我能变成一棵大树!”(张开双臂,站立不动。)
小狗、小猫、小马、蝴蝶、蜜蜂、大树,孩子们各显神通,变的倒还挺有模有样的。
“我和你们变的都不一样的,我变的最棒了!我可以用手变成一座山的,你们看,”这时帆帆很骄傲的站了起来,用一只手把另一只手上的皮肤提了起来,“一座山!我是在‘超级变变变’里面看到的。”
“对,里面的人都很会变的。”
这下子,看过这个节目的人仿佛找到了知音,开始侃侃而谈;没看过的人也露出了羡慕+向往的目光……
“好吧,下次我们一起来看‘超级变变变’的录象吧!”
“YH!老师的话引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欢呼。
于是,超级变变变的主题就此产生了……
一:综合活动:超级变变变
二:活动目标:幼儿能借用身体和辅助材料大胆想象,并愿意表达表现。
三:活动准备:
1、各种辅助材料
2、幼儿和家长超级变变变的记录
3、超级变变变的录象
四:活动过程:
1、经验回忆,作品欣赏,明确超级变变变要求
(1)经验回忆
A:提问:这几天,我们在和家里的`人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瞧,我们还把我们变的东西记录下来了!来,介绍一下,你们变了什么?怎么变的?
(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变成一个大西瓜;我和妈妈躺在地上并连在一起,我把头歪过来变成一根吸管;我蹲着,妈妈半蹲,站在我的后面,两只手往前伸,我们变成一把小椅子;我和妈妈、奶奶用手做成花的样子,爷爷和爸爸站在旁边变成小草;妈妈站着,我蹲在妈妈的下面,我们变成火箭,妈妈开始倒数,数到0的时候,我这个小火箭就发射了……)
B:略小结
小结:我们能用自己的身体配合着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2)作品欣赏
A:第一遍欣赏
提问:他们用身上的什么部位变成了什么?
(用手变成熊猫的眼睛;用脚变成大鸟的头颈;用脚变成鳄鱼的嘴巴;用手变成马的尾巴……)
B:第二遍欣赏
提问:除了各个部位会变,他们还用什么办法使人家一看就知道他们变了什么动物?
(3)总结
除了用身体,我们还可以借用各种材料,或者发出各种声音来玩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2、借用材料,合作创意超级变变变
(1)幼儿自由超级变变变
(2)略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硬板纸上有一张白纸,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1、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气候有什么变化?
2、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辉冬死吗?植物们准备好过冬天了吗?下面,我们带上纸板一起到户外,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冬天的植物"。
二、引导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师:请小朋友在指定范围内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①观察大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②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③观察小草: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4、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回活动室后组织交流。
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保护身边环境
活动目标:
1、保护身边环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
2、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幼儿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活动过程:
一、做一做《手指操》
海娃哥哥年纪小,站在山坡来放哨,
爸爸叫他送情报,情报紧急很重要。
鸡毛信,不一般,三根鸡毛插上面。
海娃娃送信快快走,赶着羊群过山口。
站在山口看一看,抢粮的鬼子在捣蛋。
遇见鬼子把他搜查遍,什么东西也没见。
海娃娃送信真勇敢,闯过一关又一关。
翻山越岭不怕累,把信交给了游击队。
海娃送信立大功,人人夸他小英雄。
二、说一说
1、 教师导入:
师:小朋友,上课前老师先请你们来看一段录像。在看的时候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表现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师的问题。
师:从这段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两侧有垃圾,很臭。”“小河里面有垃圾也很臭”“水果皮、饮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纸……”
师:“这些垃圾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身边的环境呢?(幼儿自由的说)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制造许多垃圾,那将会是什么样呢?
幼:“垃圾会让干净的水变得很脏。”“小河被垃圾污染了,小鱼和小虾就会死掉。”“路的两侧有垃圾污染环境,人就会很容易生病。”“庄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长。”
三、看一看、说一说
(一)、幼儿看图片
师:“我们人类每天都会制造大量的垃圾,这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呢?”
师:这些垃圾会通过掩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分解。如: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叶),掩埋一段时间就会腐烂;但有些垃圾是很难分解的,(如:塑料和玻璃做成的东西,其中有一些是可以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的.)
(二)如何利用垃圾
1、师: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废纸可以回收。”“喝完的饮料罐可以回收。”
师:我们怎样可以变废为宝呢?
“可以用回收的纸盒进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师:知道垃圾有这么多的危害,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乱扔纸屑、水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糖果纸……”
四、德育渗透
师:你们知道垃圾严重的影响着我们周边的环境,除了老师,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保护环境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保护环境的大行动中呢?
“我们可以去告诉身边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一起保护环境。”
五、学一学、背一背
1、教幼儿学背儿歌:
《乱扔垃圾可不好》
小猴子,蹦蹦跳,爬上大树摘香蕉;
吃完香蕉皮乱扔,不讲卫生真糟糕。
小花猫,喵喵叫,吃完小鱼胡子翘,
鱼刺扔进垃圾筒,讲究卫生妙妙妙。
我们所有小朋友,良好习惯要记牢,
清洁卫生人人爱,乱扔垃圾可不好。
六、小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让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们从我做起,互相监督,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万物吐绿、百花飘香的大花园而共同努力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学习6—9的相邻数,知道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比它后面的数少1。
初步理解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
学习向大家介绍某一组游戏名称及规则。
活动准备:
教具:“找朋友”游戏实物卡片3张。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复习2—5的相邻数。
游戏:“看数拍手。”“我出的一个数是几,说预备——拍。一、三、五组的小朋友先拍比它少1的数,再说我拍几比几少1。二、四、六组的小朋友后拍比它多1的`数,再说我拍几比几多1。”活动可请幼儿交换进行。
小组活动。
第一组:找朋友。
“请你数数中间是几?在它前后的空格中印出比它少1和多1的两个朋友卡片,再在下面引上数字,说说几比几少1,几比几多1。”
第二组:依样涂色。
“谁会向大家介绍这一组的活动?”
第三组:看标记印数字。
活动。
在黑板上展示幼儿在活动中完成的材料。请幼儿讲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4、5、6。4比5少1,6比5多1和5比4多1,4比5少1。
“现在我来报数,你们来答比它少1和多1的数。”
教后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习6—9的相邻数,知道自然数列中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比它后面的数少1。孩子对这节课掌握的较好。操作时准确率较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主线: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写生 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 小食品观赏活动。
解决以下问题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
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 是 不是
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 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 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 (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 (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通过研究, 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16
大班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10-05
幼儿园大班教案02-19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01-26
幼儿园教案大班01-1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