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小学数学课教案

时间:2024-05-21 15:49:12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课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课教案

小学数学课教案1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

  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

  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

  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小学数学课教案2

  (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

  (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小学数学课教案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1)出示试一试图。

  (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竖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样算?求一共的朵数,就是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4)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相同吗?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横着看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得数相同。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数计算,写成22=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24和2乘4。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2+2+2+2=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2=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成熟,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提问: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分几组在跳绳,每组几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绳,怎样算?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

  (3)讨论;求4个5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1~4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3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小学数学课教案4

  《数学》第一册.

  教学内容 准备课,数一数.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培养儿童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高兴吗?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做呀?下面,龚老师领着你们到另一所小学,看一看那里的小学生在开学的第一天正在做什么,愿意吗?

  请小朋友们看投影.

  二、讲授新课

  1.观察画面

  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什么?

  通过初步观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老师、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的'教育.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认真观察画面.了解他们的数数能力.同时注意使用方位词语,使学生对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初步认识.

  提问:

  (1)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有几个老师?有几面红旗?有几个足球?还有数目是1的物体吗?

  板书:1

  (2)请小朋友们往下看,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浇花?用手指一指,数一数.在这你还看到了什么?数目也是2的?

  板书:2

  (3)请小朋友们再看看图的左边,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给教师敬礼?有几个小朋友正在给老师鞠躬?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指一指,数数.

  板书:3

  (4)请小朋友们再往上看,图上有几个小朋友正在踢球?指一指,数一数.

  板书:4

  (5)小朋友们再看图的左边有几棵向日葵?边指边数.

  板书:5

  (6)小朋友们再看一看向日葵的右边一共有几棵大树?指一指、数一数.

  板书:6

  (7)小朋友再看图的最下边,有几朵黄花?有几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看谁找得最快?

  板书:7

  (8)咱们再往上看,牌上有几个大字?谁认识这8个字?

  板书:8

  (9)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板书:9

  (10)再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几个人?边指边数.

  板书: 10

  (11)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图上还有我们没数过的东西吗?

  这所学校我们看完了,小朋友们说这所学校好吗?喜欢我们自己的学校吗?

  下面,我们休息一会儿,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儿,高兴吗?歌曲的名字是《美丽的校园》,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3.小结.

  刚才,小朋友们看图数数非常认真,请小朋友们看一看黑板上的数,想一想,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数的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们是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数的,这样数不会数丢图上的物体和人.今后小朋友们在数数时也应这样按从小到大或者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来数,你们想试一试吗?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教室里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共有多少人?

  2.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你的铅笔盒里有几支笔?你有几个本?

  四、布置作业.

  这节数学课小朋友们做得非常好,看图数数也很认真,小朋友们愿意上数学课吗?请小朋友们回家数一数你们家里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好吗?今天这节数学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评析:教师抓住画面的各个部分,引导学生观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与此同时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爱劳动等好习惯.

  在观察的同时,教师采用看一看,数一数,找一找等方法,初步了解孩子的数数情况,在教学时除了数插图里的事物,还引导同学数身边的事物,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充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课件出示)

  2、 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 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1、 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

  2、 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1)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2) 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

  (3) 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

  A、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B、 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C、 教师小结

  3、 动手操作,比较多少

  (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

  (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

  (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

  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小组演示汇报。

  三、 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1、 出示教材p19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 出示教材p19第4题

  (1) 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

  (2) 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

  3、 完成教材p19第5题

  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

  四、 全课总结

  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

小学数学课教案6

  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点。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学方法:引导、指导、迁移类推

  学习方法:发现、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步骤:

  一、动中悟,创设情境

  提问引入新课

  (点明分类应按一定的标准进行)

  1、出示幻灯,让学生对三个角进行分类。

  (分为锐角、直角、钝角)

  2、出示幻灯,让学生观察,引入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3、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指出每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

  (学生逐一说说看)

  4、猜猜看,它们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5、汇报分类结果,教师整理收集(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形的知识,自己观察三角形并找出角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自己找到按角给三角形分类的办法)

  二、探中悟,学习新知

  1、要求学生拿出题卡一,用手中的学具确定每个三角形中角各是什么角。

  2、仔细观察,尝试着按角的.不同分一分,并按编号如实记录在题卡二中

  3、分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4、思考:按边怎样分呢?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按角分类的认识,又引入了按边分类的教学)

  三、学中悟,自主探究

  1、出示学具,师生一起动手折一折。

  2、学生汇报看到的结果,共同探讨研究。

  3、归纳总结特点(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总结特点及方法,教师加以点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忆中乐,加深记忆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感悟从中获得的乐趣。

小学数学课教案7

  一、教学准备

  (一)课标研读深入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深化对数学课程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探索数学课程应承担的立德树人具体任务与路径方法,形成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育人观。

  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性质,领会课程理念,熟知课程目标,明晰课程内容,弄清学业质量要求,明确课程实施建议。

  把握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理解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主要表现,要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全面落实。

  (二)教材分析理清教材的基本结构、编排特点和逻辑关系,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来源、结构与关联、价值与意义,强化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保持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建构起数学学习主题统整下的脉络清晰、条理分明、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加强课时教学内容研读,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与习题的匹配和关联,挖掘知识背后所对应的思想方法和承载的核心素养。

  拓宽教材研读视角,倡导参阅不同的教学材料,围绕拟定的课时目标,结合教学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选择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

  (三)学情分析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科学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因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适时进行分层教学。平时作业、学生访谈、课前调查和教师经验等都是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解决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教学矛盾提供依据。分析学习活动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为找准教师组织、引导教学的发力点和提高教学预案设计质量提供保证。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始终把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作为课堂学习的高阶目标在教学中给予落实。要把“四基”“四能”“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使教学目标能全面反映教学活动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要求,体现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保持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整体一致。

  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内容特点规划单元教学目标,再围绕单元目标细化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体现目标要求的阶段性。

  教学目标设计要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在整体分析所学内容本质和学生学习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可操作、可检测、可达成。

  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用好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素养要素,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服务“四基”“四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具体目标的达成。

  教学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学段和课时任务分解要合理、有体系;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无误。教学容量适当,难易适度,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体现现实性与挑战性。

  内容呈现要有层次结构。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数学知识的结构与关联,要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处理好“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的关系。

  教学方式:

  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构建、选择与运用。善于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出发,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探索开放式教学,开展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不断改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倾听、阅读、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表达、练习等过程,通过实践、思考、探索、感悟、交流、运用等获得数学“四基”,发展“四能”。

  坚持“以学为中心,以教促学”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而教,让学习与思考在课堂上真正发生。教师的教要全力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活动设计要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突出数学知识获取和素养形成双主线,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生发展的“再创造”过程,促进素养培育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

  注重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活动设计要重视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能够基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开展学习评价,并能运用评价结果及时诊断教学、调整预案,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平。

  资源开发对于课前能够获得的资源,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精选或深度加工、设计,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欣赏数学、应用数学,使之能更好地为实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服务。

  教师要在解读教学内容、调研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疑难、易错点或模糊不清的认识,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和新颖想法等,并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实施

  新课导入有效导入要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触发学习动机,引出学习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思想、方法、生活经验,为学生有意义地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复习旧知、问题提出等方式导入教学。有效导入应具备真实性、学科性、联系性、精准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点。

  新课学习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学习,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把握,体会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其蕴含的核心素养,厘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探索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进行基础知识学习。

  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关注数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把课堂教学内容置于完整的教学体系中,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整体性,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知识、从不同层次理解知识。

  注重数学基本技能的操作程序和步骤,经历数学技能形成过程。基本技能训练要适量、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落实。

  重点难点突

  组织引导学生在发现探索、归纳概括、表达交流、迁移运用等学习活动中突出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出现的错误,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举出恰当例子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在反思总结、不断改进中逐步突破教学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倡导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讲授式等方法进行例题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进行例题学习,引导学生在回顾反思中完善例题解决方案与解答过程,发挥例题学习的示范作用。

  通过展示交流、反思评价、质疑问难等活动,分析归纳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总结提炼解题方法,使学生感悟典型例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优化问题解决策略,积累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落实“四基”“四能”和“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活动设

  学习活动设计要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与课程目标保持高度一致。除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显性目标外,还要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表达等学习活动。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学习活动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3)学习活动设计要突出数学学科特征,凸显数学本质,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学习活动环节紧凑、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随堂自测反

  (1)随堂巩固练习要适量、适度,难度适中,形式多样。自测反馈任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素养的检测。

  (2)课堂反馈要及时、全面,并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整教学目标或调控教学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要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利用,及时进行教学指导。

  (三)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要条理化、结构化,通过回顾课堂学习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整体把握数学知识脉络,逐步学会学习。

  凝练升华课堂中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学习方法,对课堂学习表现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价,促进“四基”“四能”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

  (四)作业设计以反馈和诊断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作业任务设计。作业内容除检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外,还要对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及表现进行检测与评价。

  要创新作业内容与方式,设计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性、探究性、实践性和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增强作业的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作业批改不仅要关注结果,关注答案是否正确、问题是否解决,还要关注作业完成的过程,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

  (五)教学反思基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理解,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发对教学的深入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教学效

  (一)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利用课堂评价服务引领学生学习,教学过程真实、有序、有效,保持教、学、评高度一致。“四基”目标扎实落实,“四能”目标得到发展,“情感态度”目标教育及时,创新意识得以培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

  (二)教学过程评价学习行学生呈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交往互动等课堂学习状态。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中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习惯、对待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与科学的探究精神得到提升。

  教学行为:

  教学准备充分,能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把握数学本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能通过观察学生反应、与学生互动交流等手段了解学情,并能及时调整教学、顺学而教。运用恰当的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合适的探究问题,内容讲解精炼准确,示范引领规范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以充分体现。

  (三)核心素养发展

  1.核心素养发展是高层次的课堂目标追求。课堂上以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素养发展为目标,通过操作、演示、观察、列表、推理、想象、建模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获得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领悟数学核心思想,培养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形成理性思考、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以学业质量标准和教学目标达成为依据,构建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维度层次化、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监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全面了解和诊断数学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激励学生课堂学习和改进教师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口头测验、课堂练习、书面作业、动手实践、活动报告、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反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课教案8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弄懂算理,并提高联系的速度。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重点

  能快速地计算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

  能根据已知的一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课堂内容

  一、归纳整理,形成系统。

  1、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20以内不退位减法,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计算能力。出示练习四第3题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向学生提问。

  (学生高兴紧张地回答老师所出示意的计算题。)

  师:同学门刚才表现得很好,现在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游戏。

  2、出示练习四第5题:请两队同学上台分别拿着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然后请同学们把算式卡片与正确的得数排在一起。

  (学生高兴的做游戏。)

  二、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四第4题挂图:师: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这道题的题意说一下呢?

  (学生思考做题)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会做吗?

  2、A:出示练习四第7题:师:大家从这幅图中知道什么?

  (学生说意图)

  B:分组讨论: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想法)

  C:你们能提出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

  D:你们能根据刚才所提的.问题算出得数吗?

  (学生算得数)

  三、拓展思维。

  出示练习四第6题,师:谁能把这道题的题意说一下呢?

  (学生说题意)

  师:你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比赛一下,看谁做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比赛做题)

  四、练习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小学数学课教案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角。

  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抽动活动角)

  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

  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

  (五)体验感悟,画角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试一试)

  2、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画得怎样?

  3、师示范画

  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4、请用正确的画法再次画一个角。

  [评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机会,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索和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

  (六)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拓展(游戏)

  1.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第一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师:现在继续闯第二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小学数学课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的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与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

  3、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与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未完成的一些轴对称图形。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把你见到的美丽的图片收集起来。

  2.你能找出哪些是由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图片吗?

  二、自主学习新知: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艺术家们运用平移和旋转创作出了很多美丽的图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玩中学

  1. 看一看:

  出示课本p22四幅图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2. 说一说: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把这个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②上面那幅图案是轴对称的?

  3. 画一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未完成的轴对称图形:

  (1)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给出图形的'对称图形。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班内进行汇报。

  (3)认真观察原有图案的构图特征,看看它是由哪一个图形,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

  2、设计图形

  (1)在原有的图案的基础上继续画下去。

  (2)把画好的图案给小组内的同学看一看,互相进行评价,选出最好的在班内展示。

  三、学生可以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说说自己的收获。

  四、检测达标:

  1.基础达标:

  (1)做课本p23的“画一画”1.2题。

  2.巩固提高

  完成23页“练一练”第1题。

  将树叶平移或旋转,在格子纸上绘制你喜欢的图案。

  五、拓展迁移

  完成23页“练一练”第2题。

  引导学生用“附页2”中图5提供的一只蝴蝶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或对称设计一幅图案。在绘制之前,先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动手设计。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课教案11

  教学内容:

  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40×10  60×20  30×40  300×70  200×80  12×400  240×2  130×3  30×31  1×5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32、18、68、72、95、35、842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估算:198×4  305×6  485×3  182×5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2、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18×22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

  方法二:18≈20  22×20=440

  方法三:22≈20  18×20=360

  (4)比较、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2)组织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讲讲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

  (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

  (3)请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估算。

  四、总结请学生谈收获。

小学数学课教案12

  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小手如林、小口常开;而到高年级学生则是金口难开,可是下课时,同学之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可谓是一常见的怪象。那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表达,金口乐开、金口善开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之间的思维与表达存在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课上,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位学生,即便是学生问出了、说出了自己没有准备的,不愿听到的话,教师也要耐心的、认真的倾听。课后,要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种情感倾向。

  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宽容、友好、真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并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可谓一石多鸟。

  2、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关系着学生言语意向和表达欲望。

  在学生叙述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过程、得出结论时,教师决不插嘴打断或表示出不耐烦情绪。因为循规蹈矩的学生不会插嘴、胆小怕事的学生不会插嘴、不动脑筋的学生不会插嘴,只有那些上课精力集中,思维敏捷,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才会。

  3、开展积极有效的小组合作

  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交往。同伴交往的平等性使得双方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们自发地相互模仿、交流、评判,可丰富自己的思维箱,充实自己的言语库。

  通过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缜密性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课后,老师也可布置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引导学生交流、合作。

  二、培养表达的有效技巧。

  语言的表达需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规则,虽然言无定法,但也不得无法。教材的语言严密精练,逻辑性强,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简洁性,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悟教材中语言的精辟点,多提供一定的句式为学生引路、导航。

  1、为学生开表达之源。

  如果学生按照阅读小说的方式较少分析思考的话,收获甚微,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1)教给学生一套符号。

  如规定条件用、问题用?、重点词用▲、公式用□、注意的词和句用。。。。。。等。

  (2)精心设计阅读提纲。

  要使学生较好地领会和理解教材,教师还须精心设计阅读提纲,开导学生的阅读思路。如教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师可设计这样阅读提纲:⑴书上怎样举例说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⑵能否找到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⑶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

  设计阅读提纲时,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

  2、为学生辟表达之径。

  在教学概念时,引导学生用,叫做、统称为来表达。当概念为属加种差时,可用的`图形(四边形,式子)叫做。

  在公式推导时,教师也应适时提供词语及其表述方式。如归纳推理:是是它们都是;类比推理:有有它也可能有。

  在应用题教学中的说思路:根据和可求加上最后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和已经知道,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来。

  三、拓宽评价的形式渠道。

  通过适当有效的学习评价,可以调控教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言语一发而不可收。传统单一的教师一锤定音的评价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泯灭了学生自身的沉睡着的力量。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予以评价,可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满意。

  1、强化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同学之间进行的评价,可以培养他们判断、选择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可以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纠正语言实践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使他们听得更明白,更深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巨大魅力,这给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及他们能力的发展带来教师讲解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2、淡化封闭的总结性评价。

  传统的封闭式问题的评估比较强调考察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以此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基础。因此存在着诸多缺陷:记忆性的问题多,思考性的问题少;靠程式化和技能化解决的问题多,需要高层次、开放性思维来解决的问题少长此以往,学生会偏重记忆能力,颓废言语表达能力。

  所以教师应淡化这些考试中学生取得的成绩,摒弃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做法。教师可增加听、说、读等的口试、面试等考察形式:口算题可利用直接说得数、写得数;概念题、图形题,应用题等也可利用说意思、答过程、提条件、补问题等方式进行口试。

  3、细化教师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评价,因此每次提问都可以看作是考察的机会。

  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流利时要表示赞扬、肯定,为下一次的出色发挥和全班同学的踊跃发言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如学生的回答或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一些问题时,教师要点出其中的不足,如: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是老师要给你纠正个词儿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但你表达得还不是很清楚。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不要横加指责,而是感谢他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判断正误的题例,并就此开展讨论。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只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表达方法、拓宽评价的渠道,我相信,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会小手如林,还将金口乐开、金口善开!

小学数学课教案13

  教学内容:

  P63—P64例1、例2,P65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第1、2、 3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2、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小朋友,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学生自由发言)

  2、请你将你最感兴趣的一次买东西的经历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3、请各组推荐一名代表,说说买东西的经历。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伙伴。想知道他是谁吗?

  课件演示彭远小朋友的自我介绍。

  师:让我们看看彭远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课件演示:他用10元钱到超市买了1支钢笔,用了3元4角,一本笔记 本用了1元8角)

  师:从刚才的动画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回答。

  师:哪位小朋友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彭远一共用了多少钱?

  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多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的多少倍?

  ……

  师:小朋友真能干,提出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我 们会解决的,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探 索怎样解决像问题3那样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2、合作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⑴师:彭远小朋友用10元钱买了一支3元4角的钢笔和一本1元8角的笔记 本,还剩多少钱呢?你能帮助彭远算算吗?可以自己独立想办法 解决,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讨论解决,如果遇到困难,也 可以请老师参加讨论。

  ⑵学生独立探究或在小组里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交流探究成果

  师板书:第一种:10元-3元4角=6元6角

  6元6角-1元8角=4元8角

  第二种:10元-1元8角=8元2角

  8元2角-3元4角=4元8角

  第三种:3元4角+1元8角=5元2角

  10元-5元2角=4元8角

  师: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 发现了其中的秘密。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可 是多种多样的!

  三、内化加深,学会应用

  师:彭远小朋友得到了大家的帮助,非常高兴。同时他也非常感谢和 敬佩小朋友。

  师:刚才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帮助彭远解决了问题。那么,这两个问 题你能解决吗?

  ㈠、学习例2

  1、生独立看例2表格,再算出结余。(指导理解“结余”的意思)

  2、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学生上台板算。再集体订正。

  ㈡观察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小朋友要 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选择合理的算法进行计算。

  四、课堂活动:

  P65第1、2题。(生做在作业本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1、2、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课教案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学生知道1时=60分。

  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和1时=60分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让课铃响)

  师:上课……

  师:哪位同学说说,刚才早读下课是几时吗?(8:00)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一节的上课时间是?(边问边出示课件,课件显示一个钟面,定格在8:15)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引出8时多)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几分》)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一)认识钟面

  1.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

  2.学生反馈,教师用课件演示并板书。(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二)认识时间。

  1、认识“时”

  (1)引导学生观察时针

  师:时针是用来表示“时”的,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

  2.认识分。

  (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屏幕显示放大的钟面,演示分针走1小格)

  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感受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并教育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边在课件中演示,边提问:

  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师: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时针指着3多一点,是3时,分针指着1,是5分。)

  师: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3时5分)

  (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些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如:“3:05”)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三个钟面。

  4.认识时、分的关系。

  (1)学生分组操作。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让生思考4个问题1、分针和时针有没有一起走?2、分针走了多长?3、时针走了多长?4、谁花的时间多?)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件: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3)引出“1时=60分”。找板书

  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

  学生练习时,先说一说: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再把时间写在每个钟面的下面。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再说一说第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学生完成后,两人为一小组,

  相互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边说边用小闹钟把时间拨出来。

  3.练习十五第2题。

  先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再连线。

  五、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下课铃响,屏幕上的`钟面显示出8:55)

  师:你能说出我们第二节课下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优点有:

  1、导入自然,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情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旧知,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2、在提问8:15分时引出8时多,为后面学生学习接近整时的时间提供了有利的重要条件

  3、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

  4、在教学9:05记法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又注重学生与生活实际的沟通,使学生乐意接受。

  5、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

  6、4个问题问得好,使学生能较好的推导出“1时=60分”

  本堂课的缺点:

  1、4个问题最好提到前一张课件。

  2、教师还是讲了多了些,认识时间时,教学学生怎么看时间,还讲得不够,还要让学生多讲讲。

  3、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会看几时几分,不要让学生拨出时间,最好下一节课再拨。

小学数学课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

  2.情感目标:

  (1)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2)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卡片(每组9张),各种铅笔(每组各8支)。

  教具准备:

  各种文具盒、各种玩具、各类书、若干个瓶子。

  教学策略选择: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教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学生对单一标准分类生活中接触的较多,不必教学一课时,可把这两部分内容合并为一节课来上,重点放在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这块内容上。同时,我认为学生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儿童能够自己提出分类依据。因此,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孩子怎么分,孩子就怎么分的幼儿分类水平上,而应重点观察儿童能否独立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根据这一要求,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取材,让学生能较快的从事物的大小、形状等方面提出不同的标准。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中提出不同的标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用他的稚嫩的眼光去划分世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学习单一分类)

  1.【设计意图:学生6人一组,教师在上课前两分钟在讲台上倒出各种杂物(瓶子、文具盒、玩具、书各若干件),让学生感受到教室讲台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2.引出分类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看现在在我们的讲台上堆放了许多东西,你们瞧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

  师:这些东西放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生:乱七八糟、不舒服等。)

  师:那你说该怎么办好呢?(生:把东西分类堆放好;文具一类、玩具一类、书一类、瓶子一类。)

  师:谁愿意上来把这堆东西分类摆放好?(请四位学生上来整理。)

  师:现在的讲台与刚才的讲台比有什么不同?(生:舒服了,整齐了、美观了。)

  师:是呀,这样一分,看过去就非常得整齐。刚才,我们把一大堆的杂物按照同一类物品为标准对他们进行了分类。其实我们还可以给同一类物品进行分类,比如说这堆瓶子,我们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主动探索,实践操作(学习不同标准分类)

  1.【设计意图:预先把第39页的“做一做”进行了改编,并用彩色卡纸做成水果卡片。把原来同一形状都是同一底色的(如三角形都是绿色的),改为同一形状,底色却不同的(如三角形有绿色、红色和黄色,另两种形状也各有三种颜色)。并把制作的9张卡片放在1个大信封里,让6人小组的小组长保管。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水果卡片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不断地细化,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同一类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然后再通过分铅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2.动手分水果卡片,初步体会到不同标准分类。

  师:现在请组长拿出(1)号信封,倒在桌面上,看看是什么呀?(学生倒时,请上来整理的四位学生把讲台上的物品装进袋子。)

  (生看好后,答:水果卡片。)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把这些水果卡片来分一分,分类前我先提几点要求:

  (1)分类前,每位同学先自己独立思考一下想好你将怎样分,是按什么分的?想好后再小组动手交流。

  (2)当一个同学在发表他的想法时,其他同学要静静地听,等他讲完后再讲讲自己的想法或对他的话进行补充。

  (3)分好后,你们小组也可以商量一下,如果上来给大家汇报,谁做介绍员,谁配合拿卡片。

  听口令开始操作,教师巡视。等学生操作完后,请学生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请一组学生上来汇报,教师指导:按什么分,分了几堆。)

  师:下面哪个小组也是这样分的?(请不同分法的小组继续上来汇报。)

  (出现的分类标准有:按颜色分,按形状分,按水果种类分,后来学生又指出可按水果有没有叶子分,卡片有没有角分,水果有没有柄分等多种分类方法是我课前所没预料到的,所以这个环节由于学生的出色表现上得很精彩。)

  师:同样是这9张卡片,我们刚才按照形状、颜色、种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了分类,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果。现在我们再动手把自己小组没分过的方法再来分一分。

  师小结:经过大家的合作交流,你有没有发现原来同一类物品分类时,按照不同的标准去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

  3.再次实践,巩固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再来动手分一分,请大家把(2)号信封倒出来,现在大家的桌面上有很多铅笔对吗?请继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操作完后,教师统计分的方法有几种?请分的方法最多的小组上来汇报,汇报前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看看他们分的是否合理。如有什么疑问可以举手向他们小组提问。(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情况进行灵活操作。)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分类,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各有用途的。

  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处处接触到分类,你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或接触过分类?(学生自己汇报,教师适当追问:是按什么分,有什么好处。)

  四、活动,充分利用教室资源,让学生把全班同学按不同的标准把人进行分类,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师:是呀,生活中处处有分类,最后,请同学们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把我们一(4)班全班同学分分类,好吗?(学生自由分类,分完后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可请其余学生按汇报学生要求进行配合。)

【小学数学课教案】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小学数学课教案12-30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02-21

小学数学课程教案01-20

小学数学课程教案05-15

小学数学课教案15篇12-30

数学课的教案03-01

数学课教案02-07

数学课时教案12-11

小学数学课教案(通用20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