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高中历史教案

时间:2023-03-14 10:44:32 历史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历史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历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教案(合集15篇)

高中历史教案1

  教材分析:

  1、教学基本思路

  A、教师用幻灯和投影展示画面,通过提示画面细节和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思考,使单纯的学习和欣赏带有研究性质。学生在看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种奇异有趣的设想,这正是他们运用不同方式和多向思维进行观察的结果,老师对于这些奇思妙想应持鼓励的态度。对于画面所表现的历史故事的介绍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

  展示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2、指出画面内容及形式特点;

  3、不同历史题材画作所隐含的历史文化特点。

  教材所选用的历史绘画有中国汉代画像石、唐宋明清的卷轴画、现代油画(并附有照片作为比较),西方中世纪时期的挂毯和19世纪的法国绘画,作品均以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中心。过去的历史事件已经消逝不见,而绘画及其他历史遗物却成为展现往昔时代的最好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去了解、掌握历史。

  在成为历史证据的同时,绘画不是直接照搬历史事件,而是以艺术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再现。材料的不同、风格的差异,都会对历史的再现造成影响。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差别。

  可以针对作品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如阎立本《步辇图》,可以问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坐着而其他人都站着呢?为什么是女人来抬步辇?为什么坐着的人比其他人都画得大一些呢?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欣赏绘画,并注意到画面背后的历史。教师在对画面内容进行讲解时,除画面本身的故事情节和形式手法之外,还可以从政治、文化、性别等多种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面对有限的视觉信息时,能尽可能开阔地扩展自己的想像,并获得更多的知识。

  2、教学目标

  通过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历史事件的解读,获得更多美的体验;能够从作品细节中推断其所再现的历史故事与典故,了解美术再现历史的方式和特点;进一步思考艺术家如何表现历史,从而达到对艺术品更深入的理解。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引导学生从历史知识和艺术两个角度分析、理解作品。

  4、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与技能:学生要在学习中了解分析类似的美术现象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基本美术欣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讨论,丰富视觉审美经验,发展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分析《开国大典。在社会学鉴赏方面,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到互联网上找来艾中信的一篇回忆文章。比较式鉴赏侧重于画面上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辨认画面上的人物。

  关于故宫的资料,可以参考教材上的说明或查找相关资料来完成。比较几件以大卫为题材的雕塑教师也可以找来《圣经·撒母耳记上》中大卫击败歌利亚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各种艺术处理的理解。

  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其中又以绘画居多。提高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材质的艺术作品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资本输出和全球扩张

  1、资本主义扩张的脉络:

  16—18世纪中叶:殖民扩张在近代早期就已经展开,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和殖民征服者军队的足迹遍及全世界各主要地区,为进一步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西方工业化国家以商品的对外输出为主要扩张手段。

  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自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英国一直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法国、德国紧随其后。

  影响:进入垄断时期后,资本输出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活动注入强大动力,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扩张。

  列强瓜分世界

  状况: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特点:

  ①范围:瓜分世界领土的角逐遍及世界各个地区,

  ②程度:程度空前激烈。

  ③焦点:其中,非洲地区、中东地区以及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是欧美列强争夺的焦点。

高中历史教案2

  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共有三个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及发展概况。

  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4、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二、德育目标

  1、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主张民主和科学。反映了他们为振兴中华,向西方学习的新探索。

  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想西方学习,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能力目标

  高二历史新文化运动说课稿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前后时期的变化,正确认识其性质和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陈独秀等重要历史人物,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

  全节共三大史实: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本节贯穿一个主题:新文化运动。本节重点是突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概况。难点是如何挖掘出新文化运动背后深刻而有价值的东西。因此:

  三、说怎样突破难点、重点

  根据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概况。

  2、教学难点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及其影响。

  3、教学方法:我采用讲述法、比较法、分析评价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突破重点: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只有通过其内容的教学,才能深刻理解其实质,才能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的斗争精神和贡献。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本节内容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2)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是重点。它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一个整体。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不断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认识,继而突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个重点。

  5、突破难点: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背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辛亥革命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以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共同分析——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尽管成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并没有改变,仍然处在封建军阀统治下,在思想领域中,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在辛亥革命前就不彻底,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思想上是黑暗时期。在经济上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袁世凯上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难点。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共同分析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让学生分析对东西文化的正确认识是什么。.在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时,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既看到新文化运动巨大的历史功绩,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教师应强调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在此处可帮组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采用联系讲解法,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四、说学生情况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差,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叙述简明、史实可靠、解释准确、知识性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针对性。

  五、说活动与探究

  这节课要抓住“向西方学习”这一主题,突出强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教学中要强调历史与现实结合,例如:在评价“孔家店”这个口号时,要提倡用新文明方式看待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发现学生的亮点,充分运用“师—生—师”互动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1、新课的导入:介绍近代前期先进的仁人志士学习西方的情况及辛亥革命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即新文化运动,然后对新文化运动做一个总括性的介绍。

  2、在讲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长期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思考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从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3、在讲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出示有关人物的投影片,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知识,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讲述法。

  4、在讲本节的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时,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对于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其和意义,使之充实化、具体形象化,即与教材内容和补充资料对照,联系起来分析、认识。对于运动前后期内容的变化,教师应适当强调。分析它的影响,明确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

  六、说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说设计思路

  本节充分运用“师—生—师”的互动模式,进行历史课开放式课堂教学,其主要目标是:探索历史学科的规律、特点,按照国家关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探索在高科技飞速发展形势下的历史教育、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说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学生便于掌握、记忆,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发展及其影响。使纷繁复杂的知识点一目了然。

  七、说上课心德

  通过上课、说课活动的心得是要上好一堂适应教改的优质课。教师不但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文化素养,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要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多谋体历史课件。如果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会不适应现代教学。另外,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普通话不是很标准。

  通过上课、说课活动使我清醒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时代、教改的需要;同时,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历史教学只有为现实服务才具有生命力。

高中历史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启蒙运动的影响,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分析,认识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难点】

  启蒙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法。

  出示先贤祠的照片,介绍先贤祠的作用和伏尔泰的地位,进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理性时代的到来,范文,知道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是启蒙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大家在此基础上猜测一下,欧洲的哪个国家会首先产生启蒙运动?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英国,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较为发达,同时英国首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因此,需要新的资产阶级的理论来指导革命。英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斯和洛克,霍布斯首倡社会契约,但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首倡分权学说,主张君主立宪和社会契约。

  2.其实启蒙运动在英国起源之后,迅速扩张到了法国并且在那里达到了高潮。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

  (1)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请同学们结合PPT上的材料,总结伏尔泰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怎样理解其思想内涵?

  伏尔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2).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怎样理解起内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孟德斯鸠反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卢梭主张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宣称“人生而自由,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主共和;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利来自于它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违反了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提倡社会契约论。卢梭是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3.启蒙运动的`扩展

  启蒙运动很快又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德国的康德对启蒙运动做了经典的总结,认为人应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二)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同学们结合PPT上展示的材料以及课本内容,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讨论,可以从思想解放和对资产阶级革命、民族斗争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思想解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对欧美其他国家:冲击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4)对人类: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作业:请同学们回去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点,下节课一起分享。

高中历史教案4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必修1,第二单元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单元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时代局限性。

  理解:成文法的概念和意义;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是罗马不断扩张的结果,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实质。

  运用:1、运用因果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探究罗马法的发展演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讨论分析罗马法对于维系罗马帝国的作用,培养学生搜集、提炼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设置情景,通过法律案例判决来理解罗马法发展的进程,并体会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通过讨论罗马法的影响,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使学生掌握综合归纳、因果分析、信息搜集、合作探究阶级分析等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罗马法是通行于整个古代罗马世界的法律,对于维系和稳定庞大的罗马帝国起着重要的作用。

  2、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

  3、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等也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马法四个阶段的演变,罗马法的影响。

  难点:罗马法的影响,体会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罗莫洛是的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请大家想一想,法官会怎么判呢?还有一个条件,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有以下几种类型:甲,奴隶出身,作战勇敢,阵亡;乙,外邦人,在罗莫洛征战中参军,伤残;丙,罗马平民,立过不少战功,年迈多病。

  新课设计:

  (一)罗马法

  1、含义: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内容: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3、目的:为了维护和稳定罗马的统治

  4、形成背景:

  ①阶级条件:平民与贵族相妥协,迫使统治者调整法律

  ②经济条件: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③思想条件:古罗马崇尚自然法则

  ④主观条件:统治者的重视

  (二)罗马法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1、习惯法

  1)含义:人们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

  2)特点: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常常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3)判决: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2、十二铜表法(成文)

  1)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

  2)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3)特点: = 1 GB3 MERGEFORMAT ① 内容广泛,条文清晰; = 2 GB3 MERGEFORMAT ②保留了一些较野蛮的习惯法、

高中历史教案5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的历史特征,从社会组织、生产力状况、经济活动等方面掌握原始社会各发展阶段的状况。用生产力的观点分析原始社会瓦解的原因。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进步性,掌握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阶段特征和主要线索。

  3、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确分析西周井田制、分封制、等级制等制度的特点、作用。

  4、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和线索,确评价春秋战国时一系列战争的性质、特点、作用;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表现、作用、影响。

  5、掌握自原始社会末期以来,华夏族及各部族的状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正确评价民族融合的作用。

  6、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生活的进步、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7、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繁荣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把握诸子百家的基本主张和观点,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从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涉及原始人、氏族公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几个历史阶段。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为止,历经原始人群、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时期。元谋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类的典型代表。从山顶洞人开始进入氏族公社,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代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良渚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此时期,贫富分化,原始社会解体。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

  遍布全国各地的原始文化表明,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先民的多项发明,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具有突出贡献。

  (2)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结束。

  ①夏自公元前21世纪至约公元前16世纪,由启建立,最后国王是桀。统治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夏朝是中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奴隶制开始阶段。

  ②商自公元前16世纪至约公元前11世纪,由汤建立,最后国王是纣。初都城是亳,前期屡屡迁都,最后定都殷。其疆域,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至长江流域,还有众多属国。商有高度的奴隶制文明,是奴隶社会发展阶段。

  ③西周自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前771年。由周武王建立,最后国王是周幽王。都城是镐京。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疆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④春秋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周王室衰微,周王成为诸侯的傀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加强。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3)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自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这一时期,兼并战争激烈。民族融合加强,出现了统一趋势,生产力大大提高,通过一系列变法运动,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取代奴隶主贵族掌握了政权,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2、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更替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原始人群、氏族公社、部落联盟等几种形式,这些社会组织与原始社会的各个阶段相对应。部落联盟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由两个以上部落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都是代表性的部落联盟的首领。部落联盟的选举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实行禅让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平等的关系被打破,出现了私有财产和氏族贵族,并逐渐形成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部落联盟逐渐被国家取代,原始社会瓦解。

  (2)奴隶社会整个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实行的都是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和分封贵族为主的政体。

  ①夏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夏王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完备,奴隶制国家完全形成。

  ②商商代奴隶制国家机器及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备。炮烙之刑、人祭、人殉,表明了奴隶制度的残酷性。

  ③西周西周是奴隶制制度完备时期,通过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及等级制度,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形成明确的等级,由各级奴隶主贵族世袭地把持着各级政权,维护着中央对地方,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秩序。分封制、等级制、宗法制及特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④春秋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和等级制受到严重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周王成为大国的附庸,出现了七国争霸的局面。

  ⑤战国战国时期,周王室和诸侯的进一步败落,通过一系列变法,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世卿世禄制被军功爵制等所取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开始形成,封建官僚制度开始建立,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建立起来了。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1)原始社会经济

  ①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被迫过群居生活,原始人群时属旧石器时代,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山顶洞人能人工取火。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会建造房屋,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弓箭、制陶、麻纺织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成果。粟和水稻开始种植。

  ③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出现小型铜器,有了养蚕缫丝业。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

  (2)奴隶社会经济

  ①生产力的变化夏商西周的生产力有了进步,处于金石并用时代,除木、石和骨器外,也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出现铁器和牛耕,以奴隶集体劳动为主。

  ②经济活动状况夏商西周的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了较大发展。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青铜器不再局限于礼器和武器,开始向生活化、工具化发展。纺织业、玉器加工业、陶瓷业、漆器业有了发展,后期煮盐业、酿酒业等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商业、交通和城市也有了一定发展。

  (3)战国社会经济战国封建制的确立,又加速了生产力的提高。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人身地位的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水平。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都有了发展,出现了一批政治、商业中心,还出现了一批有势力的大商人。

  4、民族融合的加强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奠基时期。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战争、结盟等形式,逐步形成了华夏族。夏商西周都是由华夏族的不同部族建立的,中原华夏族与国内务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同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都有了发展,在频繁的战争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这些为后来秦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5、科技文化成就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1)原始社会时半坡氏族的彩陶和记事符号,说明当时已出现了简单的文字和艺术形式。

  (2)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夏朝有了历法,商代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商周的青铜艺术、雕塑和甲骨文、金文达到很高水平。

  (3)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更是出现了繁荣局面。思想方面,名家辈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突出反映了这一时代文化的繁盛。孔子和儒家思想及诸于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教育方面,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形成。适应征战的需要,出现了一系列军事著作。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等科学技术有了进步。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出现了标志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体现“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文学杰作《离骚》等。

  [题例剖析]

  [例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

  C、饲养家畜家禽

  D、营造公共墓地。

  (20xx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解答本题,最关键的是要准确再认原始人生产生活变化的历史阶段特征。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的出现;从逐水草迁徙到定居。从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来分析,C、D两项极容易排除,迷惑性较强的是B项。但只要弄清楚是定居的需要而迫切要求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而不是掌握了建造房屋的技术才定居的。这样就可以排除B项。解本题从正面认定A项是正确选项也可以。如可以这样想,采集、渔猎的场所不可能固定,而远古居民居住的场所也就不可能固定,尤其是在原始社会那样的环境条件下。而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居住的场所就可以固定在耕种区域的附近了。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本题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更多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代表着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这类题目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练习中应予以重视。

  答案:A

  [例2]问答题

  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1994年全国)

  剖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论述题,试题引用墨子的两段言论来创置新情景,并以墨子的基本思想“兼爱”、“非攻”作为切入口,由浅入深的设置了三个问题,属“小切口、深分析”题型,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分析和评价能力。试题还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题目的第一问,考查了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第二问较难,要求考生在课本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根据要求重新进行加工和整理,对考生的理论素质和思维品质要求较高。教材并没有直接讲述战国时期墨于思想产生的根源。只能根据教材涉及到的战国初期思想家、代表的利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战乱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思维加工和理论思考,结合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第三问,要求考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墨子思想的地位、影响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作出历史、全面的评价,肯定其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产破坏、生灵涂炭。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符合人民的利益。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高中历史教案6

  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高一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方法与过程:

  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高一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高一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高一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单元序言分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高一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高一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设问: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于公元前20xx年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xx—公元前1600年)。

  设问:请观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时的夏禹有何变化? 这时的夏禹因为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举例:在禹统治的时期,禹已有特权。相传因为有个部落酋长参加会议迟到,被禹处死,可见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权力。)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 设问:成为夏国王的大禹还会继续推行禅让制,选出他的继任者吗?

  材料分析: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国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

  提供两段材料给高一学生,可比较分析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与阶级社会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为例说明。在中央,统治者为王,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占卜、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武官师执掌军权,各类官职的主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时期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这里可结合《商朝疆域图》和高一学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国的文王被赐封为西伯侯为例讲述,高一学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陕西一带周部落首领周武王灭商,以镐京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 强盛时控制的地区,已经远远超过商朝。

  材料说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区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辽宁,南达长江,是三代中疆域的王朝。

  情境设置:对于如此庞大的王朝,作为周王,怎样才能有效地统治?(西周疆域图)

  1、西周的分封制 (“分土封侯制”) (武王开始,周公继续)

  (1)分封的目的

  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巩固统治)

  情境设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分封呢?(结合《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说明分封的对象,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同时可结合地图说说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内容 (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尽到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举实例说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响 设问:当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后,他们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用此设问主要是让高一学生充分体会分封制带来的影响,高一学生可结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认识分封制的影响,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室贵族? 同姓王室贵族和周王的关系最亲。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而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1)宗法制的含义 简单说即宗族的法规。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庶嫡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其中嫡长子继承制是的特点)。

  (3)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

  早期国家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禄制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总结:在夏商周时期,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规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全国各地的统治。它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高中历史教案7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秦汉的中枢权力机构(秦——三公九卿,西汉——中朝)

  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从秦朝开始,皇帝位于全国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时的中枢决策机构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避免了大权旁落局面的出现。从秦朝开始,中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这一体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矛盾处理得好,就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乐,处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现动荡。在秦朝以后,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变化。

  汉承秦制,西汉时一开始继续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汉武帝时,为了提高皇帝的,于是起用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作为他身边的办事人员,这些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宫内的决策班子,号称“中朝”,这样就使得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机构“外朝”,沦为了执行一般政务的行政机构。(展示图片)

  东汉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另外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还没有规定各自具体的权力和职务,因此它还不是正式的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阶段。(展示图片)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师:到了隋朝时,三省六部制得以正式确立。

  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王朝,结果也同样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但这两个朝代在历所起做的贡献都同样不可磨灭,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证。隋朝的创制是围绕着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的重建而展开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唐承隋制,到了唐时,三省六部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展示图片)

  内容: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侍都是宰相,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这些宰相外,还有其他官员也会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他们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职权及运行程序: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拟旨(这就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甚至将其封还,因此一道诏书的颁发或执行,需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就是接受决议的执行机关,其下六部的职能大致与我国现今政治制度中的国务院类似。

  (举例)假设唐朝时,黄河出现了水患,皇帝认为有必要兴修水利以绝后患,于是令中书省的官员在政事堂会议上对此进行讨论,决定出来后,通过中书令的审核裁定,送给皇帝画敕,皇帝都同意了,那就可以开始动工了吗?当然不是,还要送到门下省去复审,同意了,这时才能交由尚书省去贯彻实行;假如不同意,那就得退回重拟了。

  作用:

  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更重要的是,此时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的“二府三司”和元的一省制

  师:经过唐末五代的激烈社会变动,贵族政治彻底崩溃,到了宋朝时,新的的官僚政治体制取而代之。

  在唐朝时,相权虽然受到了牵制,但仍然“事无不统”,拥有行政、军事和经济权,这样一来,容易动摇或威胁皇帝的地位,因此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分割相权。(展示图片)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增设了同书门下这个部门,其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这样一来,相权就被分得很散;

  在军事权力上,宋太祖一手策划了“杯酒释兵权”的喜剧,用高官厚禄作为交换条件,让石守信等将领交出兵权;另外,设置了枢密院,剥夺了宰相的军事权。宰相的政事堂和枢密使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财权由“三司”(度支、盐度、户部)掌握,三司号称计相,意思是主管财政的宰相。

  这样我们就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宋朝时进一步削弱相权,形成了君主独裁体制。政事堂管政治,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三权分离,互不相知,一切都要通过皇帝,这就意味着皇权这次在与相权的博弈中,又取得了胜利。

  师:从课本的材料可以看到元世祖采纳了高鸣的建议,在中央实行一省制。(展示结构图)根据材料总结出:

  原因:这跟元朝的统治疆域十分辽阔有关,统治地区一广,自然政务也就繁杂,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国土的管辖,因此缩减三省为一省,保留了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了中书省。

  设问:元朝的一省制加强了皇权吗?

  生:没有。通过一省制,相权得到加强,皇权和相权的这次博弈中,相权取得了胜利。

  设问:在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宰相权力?

  生:元朝

  师:影响:到了中后期,相权过重,不时卷入统治内部的斗争,甚至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设问: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师总结:四个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其实质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

  总的趋势是:皇权逐步加强。

  二、选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禄

  战国:军功爵

  秦、汉初:沿袭军功授爵的制度

  汉武帝:举荐模式——察举、征辟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度

  1、西周——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

  过度:同学们听过“公务员”这个词吗?他们是国家正式的政府官员,现在想在政府担任个一官半职,都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才有可能成为政府里的一员。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经历成为我们的公仆。那么古时候的政府官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师:现在我们就从西周开始,回顾官员是如何产生的?(演示图片)

  生:就是与宗法制、分封制相应产生的“世卿世禄”制度,到了礼崩乐坏的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世卿世禄制度也逐渐被破坏了。

  师:在战国的变法和混战之中,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有一个奖励军功的措施(演示图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帝国以后,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军功选任制。但是,“马上夺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很明显,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军人未必是治国的良才,在《亮剑》里边的李云龙显然就是这么一个人物。秦朝就是吃了这个亏,从军人中选官,甚至发展到强烈排斥知识分子的地步,发生了历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事件。

  师:西汉初也还是沿用军功授爵的方式,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更是出现了我国古代的第一个盛世,在选官制度上汉武帝采用了适应和平年代的选官制度——察举、征辟。这是一种举荐模式的选官制度。课本上有解释。大家可以画起来。

  师:但是察举容易造成用人权的下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举荐人和被举人容易结成小集团,出现“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严重冲击中央集权统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这样就更容易形成私人势力集团。(演示图片)

  2、隋唐的科举制

  过渡:隋朝统一以后,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士族控制地方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废除了按照门第高低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开创了通过文化水平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后为唐朝所继承和进一步完善。

  (1)科举制的产生、完善和发展

  师:1)隋文帝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到了隋炀帝时,设立了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贞观年间,以明经和进士为主;开元年间,开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3)宋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为三级(乡试、省试、殿试),大大增加了录取名额,为更多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既进一步扩大了宋朝的政权基础,又使得选官过冗过滥。

  4)明清的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2)科举制的影响:

  1、拓宽了政府选拨人才的基础,为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文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拨制度,成功笼络了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对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科举制具有发掘、培养人才的作用,为官僚队伍提高了素质较高的人才;

  因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一)监察:针对官僚而言。包括监督和弹劾。

  师:为了维护国家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中央政府必须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控制,监察制度就是控制各级官吏的基本制度,

  1、监察制度的必要性(这是由于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百官进行控制):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范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劣行。

  2、监察制度的形成过程:源于西周,初步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基本定型。

  西周—在诸侯国设“监国”,代表周天子监视各诸侯国,三监之乱

  战国—国君的秘书御史逐渐兼有监察的职能

  秦汉—三公中的御史大夫

  东汉—设置御史台,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关;在地方的13分设12名刺史和一名司隶校尉(管理王畿地方)。

  (二)谏议:针对皇帝而言。监督皇权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师:谏议制度的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建立和发展——汉至宋,元朝搁置到明清败坏变质了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对皇帝的做法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明清时,随着皇权高度加强,对官员的监察达到顶峰,可是对皇帝的谏议机构就已经消失了。

  明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众多,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充当皇帝的耳目;都察院下设立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官员的监察;另外还有六科给事中六科与六部相对应,对应吏部就叫吏部给事中,兵部就叫兵部给事中,等等。在地方上还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高中历史教案8

  【课程标准】

  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能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知识提纲】

  【重点难点突破】

  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以及它发表的历史意义。

  【本课小结】第11、12课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1)作者:马克思、恩格斯。(2)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2、世界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巴黎公社

  3、《国际歌》作者:欧仁鲍狄埃

  【默写小测】

  第11、12课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1)作者:。(2)意义:标志着;开辟了,成为。

  2、世界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3、《国际歌》作者:

  【训练反馈】

  1、马克思主义学说是19世纪产生的伟大理论,下面对它的阐述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创建的学说②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的学说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它的诞生

  ④它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③

  2、《共产党宣言》说:“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里的统治阶级主要指的是

  A、奴隶主阶级B、种植园主阶级

  C、封建主阶级D、资产阶级

  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国际歌》。欧仁鲍狄埃创作这首歌与下列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农奴制改革D.俄国十月革命

  4、法国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员墙,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去瞻仰过它。你认为与“公社社员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巴黎公社

  5、欧洲规模、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是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6、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是

  A.《独立宣言》B.《权利法案》C.《法典》D.《共产党宣言》

  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D.马克思、恩格斯巴黎相会

  【自我学习】

  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日益严重,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担负起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任,从此世界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

高中历史教案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掌握其修建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古代水利设施修建的重要意义,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修建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代表和治黄的措施。

  【难点】

  认识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大禹治水的影视片段,提问学生:视频当中,大禹治理的是哪个地方?

  学生回答:黄河。

  教师引导:大禹治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后的历朝历代也在为兴修水利工程而努力。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还有哪些?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设施

  教师引导: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教师展示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的图片,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水利工程呢?

  学生结合图片,回答问题:都江堰、芍坡、郑国渠等。

  教师出示都江堰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春秋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那它位于哪里?是由谁修建的?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元前3世纪,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完成了这项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它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既利排洪,又利灌溉。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

高中历史教案10

  基础知识目标: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理解其内容、作用、影响。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尊儒术兴太学、开发边疆。

  教学难点:

  “大一统”的含义、“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

  一、导入新课:

  放电视剧《大汉天子》的主题曲,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问:

  1、讲的是汉朝哪个皇帝的故事?

  2、你知道关于汉武帝的哪些故事?

  历的汉武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天穿越时空,置身西汉,走近大汉天子——汉武帝。

  二、教授新课:

  歌中唱到“守业更比创业难”,西汉自高祖刘邦建立以来,历经惠、文、景帝几代人努力,到武帝时,他不但守住这份业,而且还发扬光大,今天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我们的语言叫“汉语”,就是因为汉朝的'强盛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武帝是如何守住这份业的?

  (展示)汉武帝在文治方面做的`如何?

  用5分钟的时间,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分为3组,分别找政治、思想、经济面临的问题?有什么措施?起什么作用?各组学生相互提问、解答。

  政治: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内容→作用:政治上一统于皇帝,加强中央集权。

  (问)与景帝的“削藩”有何不同?(景帝用武力“硬”的,武帝用“软”的,手段更高明、更巧妙)。

  (过渡)但是,削弱王国实力的做法,在当时招来了诸子百家的责难,他们由于立场不同,议论纷纷,甚至朝廷,谩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汉武帝怎么处理?

  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诸子百家的学说,惟独推崇儒家学说。)兴办太学,推行儒家教育。看图观察太学的基本情况。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措施:(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原因→作用:经济上一统于皇帝。

  (展示)感受探究,讨论“五铢钱”为什么是天圆地方的形状?

  这样子就从政治、思想、经济等各方面将权力一统于大汉天子手中,这就是大一统。董仲舒宣称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是人间的主宰。“天子”一词由此而来。

  (过渡)看了武帝在文治方面的作为后,感到他确实是有勇有谋的政治家,那么,武功方面又如何呢?

  文治上的大一统为武功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国力强盛后打败了匈奴,开始了开疆拓土的征战,请认真观察比较一下:秦、汉的疆域对比;汉朝管辖范围大大扩张,奠定了祖国地大物博的基础。

  回顾总结:复习本课线索、内容。

高中历史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发展的概况以及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理解坊与市、交子、商帮等重要概念;知道商业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出示相关史料,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提高思辨能力,以及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各代商人发展状况的了解,感受商业发展的辉煌,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古代商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

  【难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周书》中关于农工商业的描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提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古代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商业活动?商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商业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古代商业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先秦商业

  过渡:商业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大家知道商人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教师总结: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做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贩卖的物品为“商品”,从事交换的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秦汉商业

  过渡:秦汉以来,面对商业的发展,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教师总结: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三)隋唐商业

  1、商业繁荣的原因

  播放敦煌纪录片关于敦煌莫高窟45窟盛唐时期壁画《胡商遇盗图》片段,同时展示开元通宝图片,学生思考唐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出原因:社会繁荣、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货币的流通。教师补充材料,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启发学生回顾大运河开凿的意义。学生联系旧知可回答,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了隋唐商业的繁荣。

  2、商业繁荣的表现

  教师出示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提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体现了唐代的商业交易场所是什么?学生可知是市。教师进一步补充,城内仍有坊、市之分,并受时间限制。政府在市内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同时市中有邸店、柜坊,出现了飞钱。此时邀请同学上台模拟唐代商人贸易现场,理解邸店、柜坊和飞钱的含义。

  师生共同总结: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又称“便换”,是我国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

高中历史教案1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历史现象一般都能形成比较感性的认识,但由于初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历史知识基础普遍非常薄弱,还不太适应高中历史的模块式教学,历史思维能力也很稚嫩,有待于培养提高。对于古罗马政治,由于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接触过一些,因此对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帝国的扩张有粗浅的印象,但古罗马法律知识,初中教学中从未涉及,学生知识储备为零。

  教学方式: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利用图片、文字、音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

  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了解《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等基本知识;理解并掌握罗马法的核心内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提高阅读各种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表达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个别案例的思考,合作讨论,培养学生掌握从政治、经济背景中分析历史发展趋势的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使学生学会古今知识联系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罗马法起源与发展的过程,认识到罗马法的演变是古罗马历史变迁的反映,罗马法对世界文明进程影响巨大;认识到进行法制建设的艰难性;理解不断发展的法理观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珍惜和弘扬。

  教学重点:罗马法影响深远,泽被后世,如何理解其影响。

  教学难点:罗马法从产生到最终体系完成跨越千年,其中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清晰地整理出脉络,并使学生对每一阶段罗马法的发展原因有所了解。

  4、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课件:古罗马司法女神塑像】

  同学们好,如果说古希腊以民主著称于世,古代罗马就以法律闻名于世,我们先观看一尊古罗马司法女神塑像,观察她手中拿的物品,分别象征着什么?宝剑、天平和蒙眼的`装束,分别象征着正义、公平、权威和不带主观色彩的理性。这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所决定的,但法律发展之路绝非易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在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古代罗马法的发展的道路。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罗马法?

  【课件:罗马法的释义】

  引导学生阅读定义,初步建立对罗马法概念的印象。

  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思考:罗马法发展历程跨越千年,之间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请结合教材,划分罗马法发展的几个阶段。

  【课件:案例一】

  展示“罗慕洛将军的遗嘱与遗产纠纷案件”,请学生分析法官判案的依据,由此

  总结并加深习惯法的特点的认识。

  比较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找出其区别。

  【视频:古罗马领土的扩张】观看古罗马领土扩张视频,并结合课本归纳,领土扩张带来了哪些新问题?罗马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都有哪些原因?(设计意图:用形象直观、高度概括的视频材料呈现罗马的扩张,增强学生对其扩张的深入认知,了解其速度、规模、范围、相应时间,并深入思考其原因与影响)

  【课件:古罗马领土扩张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客观上形势所迫,公民法内容不足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主观上统治者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也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此时法学家也不断提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先进思想。

  【视频:《埃及女王入罗马》】

  观看视频短片《埃及女王入罗马》,引发学生兴趣,并进一步思考,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大量非罗马公民成为罗马国家境内的被统治阶层,他们不能得到罗马公民的身份,这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否有利?(设计意图:增强对历史现象的直观感受,增强历史现场感,并进一步思考其出现原因与带来的新矛盾)

  【课件:西塞罗《论法律》片段】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去辨析理解法学家西塞罗提出的自然法原则其内涵。

  引导学生总结万民法形成的原因。

  讲述6世纪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高中历史教案13

  公元前508年,雅典的政治制度又进行改革了。这是第一次实行“陶片放逐”制度,雅典的公民都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来参加公民非常大会了,因为今天是投票的日子。什么是“陶片放逐”呢?

  克利斯提尼是雅典一位富有魄力的政治家,他夺取政权后,制定了一项法令:凡是破坏国家民主制度,企图个人独裁的人,经过召开非常公民大会口头表决,交“陶惩审判庭”审判,并由它作出是否把他逐出雅典的判决。在这次非常大会上,多数公民认为有必要举行陶片投票,并且高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于是又召集第一公民大会。在这次公民大会上,就知道谁将被逐出雅典了,被逐出雅典的人是非常不名誉的,也是非常不光彩的。

  随着开会时间的临近,会场外挤满了焦急的人们。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张,不得冒领和多领。然后,他们在陶片上写上他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应该放逐的人的姓名,在进主要会场大门时,他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陶片有姓名的一面朝下,因此,投票是为选举人保密的。投票结束后,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在公民公开监督下,作统计工作。如果某个人的票数超过了6000票,他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满后才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

  随着公布结果的时间的临近,会场上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大家都静静地等候着结果,整个会场只听见工作人员的走动声。终于,主持投票的一个主要工作人员宣布了投票结果。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的子弟。他的名字一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的不利国家的行为:“他总是反对建立海军!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一个公民愤愤地说。“哼,他居然想实行个人独裁,总是欺压百姓,为非做歹!”一个农民模样的公民气哼哼地说。“让他滚出雅典!”会场上的公民发出一片喊声。这个贵族子弟在雅典公民的注视下,被立即押出会场,送出雅典城。“陶片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中有力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安定,保障公民权利,巩固克利斯提尼的政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到伯里克利时期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变成希腊奴隶制民主高度发展的典型。伯里克利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伯里克利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耻辱。那么公民是怎样担任上国家公职的呢?通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选举。

  按照雅典城邦的规定,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加,每9天在雅典城两边的`广场上召开。会上,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国家的一切重大决定必须经过公民大会讨论表决后方能生效。在选举公职大会上,每个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是500人会议。议员是由10个选区从20岁以上的公民中抽签选出的50名议员组成,任期为一年。在一年中各选区的50名议员团轮流担任一次主席团。每天早晨,主席团还要抽签选举一名议员为执行主席,任期只能为一天,不得连任。主席团和公民大会的活动就由这位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执行主席来负责。雅典由于采用抽签制度,使得每个公民都有了担任议员的机会。而且议员任期只有一年,不得延期,可以想象想利用掌握的权力来搞政治特权是不可能的。

  那抽签是怎样进行的呢?在一所寺庙里,放两只箱子,一只放着写有侯选人名字的名单,另一只放着白豆和黑豆。抽签时,由最先选出的执政官从一只箱子里取出一张名单,从另一只箱子里取出一粒豆。如果是白豆,这个人就当选了;如果是黑豆,那只好等下一年再碰碰运气了。“真倒霉,又是黑豆!”许多人未入选时,常常是这样埋怨道。

  雅典的重要职务,如将军和骑兵、步兵统帅掌握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命运;司库员掌握国库钥匙,是要害部门,这些职务由公民举手表决,谁获得了多数票,谁就当选,当众宣布。当时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这个陪审法庭由从全体公民中抽签选出的600名陪审法官组成。这些陪审法官又用抽签法分成10个陪审团,每个陪审团500人,另有100人以备急需。陪审法官每年改选一次,雅典的公民一般每3年就可以轮作一次陪审法官。陪审法庭的权力很大,国家大小案件的审理,所有公职人员的资格审查都由它负责,它还参加立法工作。需审理的案件都是在开庭前才抽签决定由哪个陪审团审判,判决结果是所有团员秘密投票决定的。审判的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天。陪审法庭极有权威,罪犯不可能行贿法官,权势人物也无法干扰法庭,罪犯只能低头认罪。据说首席大将军伯里克利的好朋友被陪审团审讯时,他曾亲自出庭竭力为其申辨,甚至痛哭流涕,但他的好朋友仍被判了刑。而他本人也曾因挪用公款被罚款,并曾被革除了将军的职务。陪审团的作用,使得雅典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使它在公民中的威信极高。

  雅典的民主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雅典的民主统治仍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因为一般的公民无法担任掌握国家实权的大将军,统治阶级的上层通过不设将军职务津贴,牢牢地垄断了将军这个重要官职。尽管如此,雅典经过伯里克利的改革,公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他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监督官吏,制裁无视法纪的官吏,保持政府的廉洁和政局的安定。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不愧于希腊地区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典范的。

高中历史教案1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本课的内容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从而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课标理念。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在落实目标1、2、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本课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本课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二、说教法

  探究性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让学生静下心来自主学习,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梳理,找出自己的`不足,作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供依据。教师通过给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教他们学会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反复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滑行”,达到查缺补漏、深化提高的学习目标。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刚开始高中学习不久,初高中的过渡尚在进行,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还有待养成。

  主要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当堂反馈。

  简述历史思维的三时态特征,并将学生分为三组

  让学生分组在课本中找出与各时态相对应的观点

  提出本课的总问题:为什么同一事件不同的时间人们的看法会有如此差异?

  分别以“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例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由共时态思维向即时态思维转化,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基本构想,上述构想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这一理念,力图在课堂上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培养发散性四维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历史的乐趣不仅仅建立在轶闻野史之上,关注社会演进中人们的观念之变,体味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真正从理性层面体会历史之美。

高中历史教案15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回忆“19世纪60年代的清政府面临什样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局面,清朝政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

  让学生阅读“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回答: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各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张是什么?统治者慈禧在这件事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比较两者哪一个较进步。并思考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即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前提条件。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目,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并记录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学生概括“洋务”和“洋务运动”的概念,教师进行总结。

  各组展示本组所做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集各组所长,总结出的'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各组提出本组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或由学生自己回答,或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答案,或由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强调“长技”主要指西方的先进技术,“自强”体现强兵、创办军事工业。对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异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清政府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由坚决抵抗转变为妥协求和,认清清政府逐渐被洋人控制的时代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幅历史照片,让学生分析两张照片中的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不同之处,由此深入分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其活动中的体现。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的基础理论—“中体西用”论。

  由学生回答: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并向学生介绍,此时李鸿章等人已经认识到: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生产商品,并以高价出售给中国。因此,洋务派此时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也有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洋务运动的破产

  在分析列强对待洋务运动的态度时,教师要强调列强一方面希望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这样有利于其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中国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使其商品在最初一段时间很难在中国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因而,只向中国提供已经落后的技术和淘汰的产品。其他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可以根据对前面两目的分析得出。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节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3、洋务派创建的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水师)

  4、新式学堂的出现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其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高中历史教案06-09

高中历史教案模板02-14

高中历史教案14篇01-04

高中历史教案15篇12-01

高中历史教案(精选16篇)11-30

高中历史教案(15篇)11-06

高中历史教案精选15篇11-19

高中历史教案(精选15篇)01-29

高中历史教案13篇01-26

高中历史教案模板范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