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哈姆雷特》观后感

时间:2023-03-18 07:59:58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哈姆雷特》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哈姆雷特》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姆雷特》观后感

《哈姆雷特》观后感1

  上周观看了由西安话剧院火柴戏剧出品的先锋版《哈姆雷特》。

  走进剧场,直接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厨房,好似一家大饭店的厨房操作间,不锈钢的灶台、不锈钢的油烟机、不锈钢的双开门冰箱、现代大街上的垃圾桶,以及灶台上的油盐酱醋、蔬菜、水果、鸡蛋等。这就是由西安话剧院火柴戏剧演出的话剧《哈姆雷特》先锋版给我的第一印象,开演前和一同前去的同事小声探讨:看他怎样把400年前的莎翁经典如何跨界演绎。

  在所谓评论前先对剧情做以简单介绍:收到了父亲的死讯后,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匆匆赶回了自己的国家,回国后,哈姆雷特才发现,周遭的一切都发生了剧变,叔叔克劳狄斯继位,母亲格鲁特德则成为了克劳狄斯的王后。父亲鬼魂的出现让哈姆雷特愈加相信,这一切,包括父亲的死,都是克劳狄斯蓄意所为,为了复仇,哈姆雷特不惜装疯卖傻,以此逃脱克劳狄斯的迫害。一次意外中,哈姆雷特误杀了恋人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奥菲利亚精神错乱坠河溺亡,之后,格特鲁德也死于非命。最终,悲愤交加的哈姆雷特将利刃指向了克劳狄斯。

  从服装来说,第一个上场的王后身穿现代服饰入场,是我没有想到的。在我的印象当中,王后应该是以雍容华贵的'装饰出现,背景也应该是金碧辉煌的宫殿、高大厚重的城堡,这一改变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给人以亲近感。后来的其他演员的上场,不管是尊贵的国王还是一般大臣都是现代着装。在莎翁原著中或者电影中,我看到的是华服、头套、王冠等。在这一点上该剧大胆的突破,演员的穿着休闲,自由、随性、欢愉的表演让观众很惬意,也很过瘾。

  道具方面,刻意营造时代感,用现代厨房作为表演舞台,以生活中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作为道具,展现给观众的是哈姆雷特的丹麦王国就是一群厨师长、厨师、助手,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做饭、吃饭。用食物展现人们回归最初的原始“吃”的基本欲望。众多主要人物的死亡,也都结合到“吃”上,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讽刺性。用锅碗瓢盆交响曲代替了原著中的刀枪剑戟的血腥。同时,把现代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也搬上了舞台,对观众来说,完全接受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感觉眼前一亮,新颖别致。这种道具的运用,不令观众感觉讨厌,因为道具是为剧情服务的。另外,充分利用了道具空间,甚至连灶具下面的橱柜也成为演员表演的舞台,无不表现了导演的匠心独具。舞台本身搭建的厨房样式看似简单、不伦不类,但通过对道具、尤其是灯光和多媒体的运用,让舞台的每一个部分都充分发挥了作用。

  演员都是年轻演员,有活力,有创造性。哈姆雷特的饰演者,在台词或念白方面很自然,加上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许多肢体动作,使观众的理解也随之加深。在表现王子内心痛苦挣扎的方面,把王子那种装疯卖傻、万箭穿心的痛楚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他演员围绕主角的表演也各有特色,在此,不一一赘述。演员对舞台的掌控恰到好处,肢体、眼神和观众的互动,以及走下舞台融入观众席,增加了和观众的互动感、临场感。演员在表演时按照自己的表演方式,从一个角度在创作、诠释角色,但起码没有出戏,我感觉是成功的,能使观众在观剧这一时间空间内,有一种感知——这就应该是我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个人认为就算是成功的。

  该剧结尾的打斗场面,锅碗瓢盆的嘈杂声,蔬菜乱飞,甚至飞到观众席上(至少,前四排的人能感受到),这种结尾太精彩了。既表现了当时打斗的混乱场面,锅碗瓢盆的吵闹声和乱飞的蔬菜,也表现了打斗的激烈程度。古老的剧情和现代手法的相互碰撞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一部老作品的现代演绎不拘泥于原著,绝对是好事,毕竟,时代不再是过去的时代,观众也是全新的观众。对于刻意营造的时代感,应该是导演和演员共同创作的结晶。

  在该剧结束时,没有一个观众提前离席,直到把演员送下舞台,掌声、笑声、口哨声、叫好声表达着人们对该剧的热爱和肯定。此时,我四周看了一下,窗外也有不少没进场的观众,也依依不舍,不忍离去。这也许就是该剧的艺术魅力,也是导演李垚的艺术品位和魔力的体现。

  导演别出心裁,在舞台上设计出一间厨房,把一个世界性的“宫廷悲剧”演绎的悲中有喜,也是在其他版本基础上的大胆创新,立意新颖独特。莎翁的戏剧,好似陈年佳酿,醇厚留香,李垚导演的话剧犹如出水芙蓉,清新、洒脱。

  对于《哈姆雷特》本身的思考,我也不想赘述,只知道导演借助舞台,作者借助剧中人物,观众借助观看来对死亡进行思考、讨论,对生活进行思辨,对是非进行判断。

  如何用现代手法、现代思维去表现年代久远的名著,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全新命题。我想该剧的导演,演员做到了,最起码对这一全新命题是有所推动的,最不行也是对这一全新命题的挑战。

  相信大家对这部先锋剧充满了期待。稍稍等待,明年某月份,还会与观众见面,这是绝对不容错过的一出好戏~

《哈姆雷特》观后感2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上的泰斗。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哈姆雷特》被公认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叙述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是面貌,借哈姆雷特的形象与思考,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典型,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构思了哈姆雷特形象心理蕴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从而塑造出史前从未有过的丰富复杂的原型形象。哈姆雷特的悲剧的遭遇引起读者的同情与怜悯,达到悲剧性的效果,来源于人物理想与现实的分裂。黑格尔认为,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认为,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正在于此。

  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的价值,主张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作品中的哈姆雷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对理想与前途充满希望与憧憬,是作者笔下的人文主义形象。奥菲利娅称之为“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当时,哈姆雷特是“快乐的王子”,他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对人以及社会抱着积极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那是,他以感恩的心与纯洁的心灵,赞美世界。同时,关于他对人的一段议论,特别为文学史家所称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些叙述,反反映了哈姆雷特文艺复兴运动下的完美形象,也表现了这一理想的人的时代主题。

  莎士比亚平行发展多层次多线索放于情节结构上,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从而营造现实冲突。面对父王被他叔父暗杀,其母被迫改嫁,王位被叔父纂夺的残酷现实,哈姆雷特充满愤怒与痛苦,精神颓唐低沉,由“快乐的王子”转变成“忧郁的王子”。由于昔日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冲击,他开始深入思考人与世界,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眼中的世界不再是光彩夺目,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甚至对人的`认识达到偏激和消极的态度,在他眼里,人世间的一切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认为人世间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恶毒的莠草。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哈姆雷特前后认识的巨大反差,犹如天堂与地狱的巨大差异,给予他悲剧形象强烈的深刻性。作品不仅以尖刻的笔锋把哈姆雷特完美的形象与美好的理想撕毁以致粉碎呈献现给读者,而且以其外在环境的悲剧慢慢让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悲剧性。

  在哈姆雷特复仇情节的推进下,复仇的内心冲突变得尤其明显,进而更深刻地揭示了哈姆雷特形象的悲剧性。残酷的真相冲击,导致他对人的思考以致发现人性的丑恶,构成了他追怀理想又对现实丑恶极度憎恶的内心矛盾。在那个颠倒混乱的时代里,他为父复仇的宗孝责任,转变为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由发现丹麦国王的丑恶到发现周围的人甚至他自己的恶。认识的深刻以及责任的深沉,使他体会到复仇的回力无天。他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十分准确地传达出他此时矛盾的心态。克劳狄斯在祈祷的一刻,本来哈姆雷特可以在背后刺杀,可是他犹豫了,放弃了这个大好机会。以致日后那个奸险的丹麦国王两次谋划陷害哈姆雷特,并一步步地推进悲惨的结局。

  哈姆雷特首次复仇的犹豫与拖延,推动了悲剧最终的结局,也揭示了哈姆雷特形象悲剧性的根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人公遭受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哈姆雷特悲剧根源在于他犹豫延宕的性格,在于他性格的弱点。我认为,犹豫延宕本不是他的性格而是矛盾冲突的使然。首先,当他在死去的父亲口中了解到事情真相时,能够当机立断并坚定地实行他装疯卖傻的复仇计划。同时,在丹麦国王对他的第一次暗杀中,他机智地搜出公文并修改国王的命令,从而逃过了暗杀,这勇谋兼备的举动是犹豫性格不能做到的。因而,我认为哈姆雷特悲剧性的根源,在于他的人文主义理念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以致理念粉碎并带来巨大的痛苦与长期的挣扎。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思想大解放推动了社会发展。同时,晚期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导致人们信仰的失落和进退两难矛盾心理。当时的社会现象正是作品的价值观照,哈姆雷特人文理想的最终破灭造成的这一悲剧性,预示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的妥协,揭示了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哈姆雷特》观后感】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哈姆雷特心得06-26

《哈姆雷特》(节选)09-29

《哈姆雷特》观后感12-17

读哈姆雷特心得03-23

哈姆雷特教案01-15

哈姆雷特观后感(精选7篇)12-16

哈姆雷特读书笔记12-15

经典英国戏剧《哈姆雷特》心得06-08

哈姆雷特的读书笔记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