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们仨》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1
初识杨绛先生是在20xx年5月25日她逝世时,满屏的杨绛语录以及各网友对杨绛先生的评论。"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就是这样一段话,让我心生莫名的喜欢。让我对杨绛先生充满了崇拜之情,于是我百度搜索她,真是越了解越尊敬。他被钱钟书先生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大家对杨绛先生的评价是一一智者,因为生活上的智慧与学问上的智慧,他们活出了与众不同的丰富人生。我想对一个作家最大的尊敬,就是用心去拜读她的每一篇文章,从字里行间去与他的灵魂对话。
正好慈光精舍读书会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与大家一起从《我们仨》这本书读起。这本书的书名,我很喜欢,我们仨,简简单单,让我一下子就有了想了解杨绛先生家庭的欲望。这本书是从杨绛先生的梦开始,关于他们一家三口的万里长梦。
前面是他们老了,他们相失了。后面才讲的是一家三口温暖的日常生活。虽然采取的是倒述的方式,但我读来却最先在脑海中浮现出解放前一对二十几岁的年轻夫妻的模样,一个儒雅、斯文,满腹经纶。一个睿智、从容,才情万千。他们一起出国求学,一起过他们特有的学者生活。除了读书,他们认为做饭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恨不得不吃,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让我惊叹,他们读着学着,学着读者,从两个人变成了我们仨,多了个阿圆。
学者的家庭永远离不开书,阿圆从小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下,喜读书,到哪里,必先找书看,被钱钟书父亲认定为“吾家读书种子也"。而且阿圆从小就很懂事,很孝顺,大雪天的背着妈妈抠猫屎,撮煤球,到父母年迈时,每天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父母弄好吃的,哄着他们吃,每每读到这,我必止不住流泪,多好的阿圆,上天为什么不对阿圆多眷顾点,让她陪在父母身边长些再长些。他们三个人很普通,像我们身边许多三口之家一样,粗茶淡饭,温馨简单;但他们三个人又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爱读书,总是静静地各据一张书总,静静地读书工作。他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都可摇身一变成多人,或父亲或兄弟,或母亲或姐妹,互相体谅,互为依靠。阿圆这个孩子让我心疼,心生爱怜,她经过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读到这里,我心里特别难过,就感觉阿圆是我的孩子一样。阿园是杨绛先生的心头之爱,让她牵肠挂肚,阿圆是他的生平杰作,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又何尝不是杨绛先生平生最伟大的业绩。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却只剩下杨绛先生一个人在万里长梦中不愿醒来。
整篇文章读来笑中有泪,温馨却又沉重,哀而不伤,就像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平缓压抑。这也许就是杨绛先生己经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才能如此淡定与从容吧。我们仨可能就快要团聚了,而她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2
“世界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书中如是说,那么他们仨从女儿钱瑗出生到死去这六十年,一直饱有的这份亲情还算坚牢吧,按一辈子的长度来计算的话。钱锺书和杨绛堪称夫妻模范,钱对杨的那番“遇见她之前没想过结婚,娶了她不后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mate啊。
以上为昨日晚上所写,写不下去,今天中午继续。
其实我最佩服最喜欢的是他们那种对名利淡然的心态,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钟爱的文学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钱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又岂能达到这境界呢,别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闻达可已闻达,我们呢,庸碌小辈,拼命挣扎。换句话说,他已经获得了就不在乎,(当然也有可能在他没获得之前也不在乎),我们连获得这份殊荣的门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夸的歌词,想起里面那个小人物的用大动作来博人们关注,怕被遗忘就用浮夸的表演来放大自己,未尝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个。特别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特别是在20岁这个年纪,脑袋里的幻想,心胸的壮志,被现实中的默默无闻强烈的压抑着。这种感觉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觉得自己明明应该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别人的膜拜,前程似锦,指点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万个可是。所以真的会那样去做——其实怕被忘记,才放大来演吧。
或许年轻人本该就迷茫的吧。在你20岁这个年纪,你凭什么去拥有别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换来的成绩,你凭什么众星拱月做人群中的核心,你凭什么要求别人给你机会要求别人认可你。这个你指的是我,相比去冲去闯,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对自己狠不下心来。
说回他们仨,都是书虫,我觉得做书虫书痴是件很酷的`事情,嗜书如命,很棒的夸赞。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读书,是什么样的心态,至于我自己,我挺享受看书的,说的肉麻点,看书的时候我觉得那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在驱动我,在获取知识之后的那种满足感又奇妙无比,我看的书越多我会发现我要看的书越多,发觉自己看的书是那么的少,世界是那么广袤,恨不得将全世界的好书都看完。很多人将读书的动机归为能增长见识和智慧云云的,我觉得不然,那只是结果,我的动机就是我喜欢读书,我喜欢处于那种状态,就像喜欢打球喜欢旅行喜欢逛街什么之类的正常爱好一样,而获得智慧知识那只是结果,顺其自然的结果,不必去强求的结果。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一直读下去。
再扯两句家庭,前两天妈妈给我微信说爸爸又叽里呱啦了,要我去搞定老爸,我就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其实内容不过于别生气,一家人,要珍惜,我爱你。但是我是带有感情去发的,我相信爸爸也能收到,我很感恩,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的父母姐姐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他们很少去透露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爱,那么就让我负起这个责任,告诉其他三个人,“我们四”是相亲相爱打死不离的家人,珍惜这世情缘。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了点感想在心头。
说是读后感,基本没牵涉到他们仨什么事,只是借题发挥下,我又不是文化工作者,懒得去管这么多,不知道还要写什么,所以就不写了,望下次写的好点,望长写长有。
《我们仨》读后感3
“世界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书中如是说,那么他们仨从女儿钱瑗出生到死去这六十年,一直饱有的这份亲情还算坚牢吧,按一辈子的长度来计算的话。钱锺书和杨绛堪称夫妻模范,钱对杨的那番“遇见她之前没想过结婚,娶她不后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mate啊。
以上为昨日晚上所写,写不下去,今天中午继续。
其实我最佩服最喜欢的是他们那种对名利淡然的心态,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钟爱的文学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钱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又岂能达到这境界呢,别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闻达可已闻达,我们呢,庸碌辈,拼命挣扎。换句话说,他已经获得就不在乎,(当然也有可能在他没获得之前也不在乎),我们连获得这份殊荣的门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夸的歌词,想起里面那个人物的用大动作来博人们关注,怕被遗忘就用浮夸的表演来放大自己,未尝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个。特别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特别是在20岁这个年纪,脑袋里的幻想,心胸的壮志,被现实中的默默无闻强烈的压抑着。这种感觉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觉得自己明明应该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别人的膜拜,前程似锦,指点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万个可是。所以真的会那样去做——其实怕被忘记,才放大来演吧。
或许年轻人本该就迷茫的吧。在你20岁这个年纪,你凭什么去拥有别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换来的成绩,你凭什么众星拱月做人群中的核心,你凭什么要求别人给你机会要求别人认可你。这个你指的.是我,相比去冲去闯,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对自己狠不下心来。
说回他们仨,都是书虫,我觉得做书虫书痴是件很酷的事情,嗜书如命,很棒的夸赞。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读书,是什么样的心态,至于我自己,我挺享受看书的,说的肉麻点,看书的时候我觉得那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在驱动我,在获取知识之后的那种满足感又奇妙无比,我看的书越多我会发现我要看的书越多,发觉自己看的书是那么的少,世界是那么广袤,恨不得将全世界的好书都看完。很多人将读书的动机归为能增长见识和智慧云云的,我觉得不然,那只是结果,我的动机就是我喜欢读书,我喜欢处于那种状态,就像喜欢打球喜欢旅行喜欢逛街什么之类的正常爱好一样,而获得智慧知识那只是结果,顺其自然的结果,不必去强求的结果。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一直读下去。
再扯两句家庭,前两天妈妈给我微信说爸爸又叽里呱啦,要我去搞定老爸,我就给爸爸发条短信,其实内容不过于别生气,一家人,要珍惜,我爱你。但是我是带有感情去发的,我相信爸爸也能收到,我很感恩,我生在这个家庭里,我的父母姐姐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他们很少去透露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爱,那么就让我负起这个责任,告诉其他三个人,“我们四”是相亲相爱打死不离的家人,珍惜这世情缘。写到这里,我似乎对《我们仨》又多点感想在心头。
说是读后感,基本没牵涉到他们仨什么事,只是借题发挥下,我又不是文化工作者,懒得去管这么多,不知道还要写什么,所以就不写,望下次写的好点,望长写长有。
《我们仨》读后感4
《我们仨》是一本相当温暖的书,浓的化不开的思念,看得直叫人心碎。“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杨绛先生用了很大篇幅,来叙述他们夫妇两人,从三十年代相遇到九十年代相失之间的很多细节。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他们三人,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
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我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在这描述中,让我也体会到他们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和两人间浓浓的爱意。
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读了这本书仿佛是随着杨绛先生的脚步经历了整个人生,也认识了钱钟书先生,看到了大作家也有笨拙、调皮的一面;也看到了不管是多么有才学的人,也要似平常人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但是我又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不同之处,就是那一份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以平常心面对的超然心态。这恐怕就是能够专心做学问的根由吧。
《我们仨》读后感5
“有天我睡醒看到我的身边没有你,在我的右边是你曾经喜欢的玩具。可当我站起身来在房间里寻找你,留下的只有带着你味道的一封信。”看完《我们仨》后,我才真正醒悟过来,这首《病变》的歌词深意是:趁家还在时,珍惜当下吧。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家人全部离世后的纪念之作,讲述的是她与丈夫钱钟书及女儿钱瑗的故事。难以想象,年老孤单的杨绛需要忍受多大的悲痛才能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杨绛的老人梦示将要分别”(引出)、“半真半假的万里长梦说离别”和“杨绛一个人回忆我们仨”(主体)。
我是本周五读完这本书的,按理说,离别是悲伤的,但杨绛的回忆却让我感到家的温馨。她与钱钟书在清华园相识相爱,她的优秀尽在钱钟书的经典字句里:“遇见她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他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
杨绛生孩子时,钟书拙手拙脚,不断犯事,而杨绛则是一句句“不要紧”。钱钟书每日的早餐,夫妻间的读书比赛、“探险”,女儿钱瑗为父母着想,凡此种种,无不体现着家的温馨。
捧着温情的书,我常常是看着看着就想到我们家。我家四口人,一个说话刻薄的妹妹,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一个勤劳又体贴的母亲,还有一个我。上了高中,我与家人的相聚从初中的每天见面变成了每个周末才回家一次,而到未来考上大学,我与家人恐怕一年也见不上几次。父母养大了孩子,而自己尽管心喜孩子的独立和担当,却终究还是要变老变孤独。如此想着,我一向无忧无虑的心也多出一些滋味,甚至不乏感伤。
本周三,我发现自己的后脑勺长了个包,以为是个什么瘤,怕极了。我一回到家就和爸爸说了,他急得不行,马上带我去了诊所,原来那只是一个淋巴结。父母的急切和关心感染了我,也感动了我。回想过去,我每次有要求时,父母总会尽量满足我。与父母相伴,我的`压力、烦躁的心情就会淡却;向前奔跑,我总会有安全感,因为每每回头看时,我的身后总有他们深情和鼓励的微笑。
面对疾病,我体会到了人生的脆弱——这次有恙,若不是淋巴结,而是什么恶性肿瘤,那我不就死别了吗?当然,我的反应是有些神经质,但我对人生无常的体会更深了。前段时间读《活着》时,我清晰地知道,命运来时是一瞬。而当下的我,就要时时自我惊醒,趁家还在时,为家多做事。
杨绛先生把只有一个人的家称为“驿站”,把人生称为“古驿道”。确实,人生漫漫,就像古代驿道,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没有家人的家,不再有家的温馨,就只像为你提供吃住的驿站,而有了家人的家,那才是家。
每个人都是古驿道上行走的人,走过岁月匆匆,走过一年四季,总有一天,父母会迎接你的到来。来时携风带雨,他们无处可避,而他们走时,乱了四季,你无药可医。是啊,亲情一缘,足够珍贵,趁父母还同你一起行走时,趁家还没变成“驿站”时,让我们好好珍惜当下吧。
《我们仨》读后感6
看《我们仨》这本书也是两个月前,一直准备抽空写个感想,但搁置懒得动笔。随着杨绛先生的离去,重又拾起《我们仨》。
这本书就是她写的她们家的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就如一张张老照片在慢慢随光阴重现。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一个老者每天奔波于丈夫和女儿的病榻前,充当一个联络员,把丈夫的消息带给女儿,又把女儿的情况传递给丈夫。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作品,我总体感觉很淡很淡,几乎没有艳丽的辞藻做打扮。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杨绛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变成了一条项链。她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是《我们仨》的归纳。 这本书谈不上喜欢,但字里行间满满溢出来亲情如清泉使我的心变得温柔起来。杨绛先生给我最多的感受是平和,对待动荡时代的平和心态,对待名利争夺的平和心态,对待丈夫细致入微照顾的平和,对待女儿教育的平和心态。
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看她对争吵的反思,我学会怎样对待夫妻意见不一;看她对待对丈夫的包容,我学会怎样潜心去改变并适应爱人的习惯;看她对家庭氛围的调节,我学会聪明地处理琐事;看她处理丈夫和一些朋友之间的交往,我学着做个对爱人有帮助的妻子。但杨绛是个幸福的女子,她本身出身名门是个基础,她聪明好学,漂亮才情,但钱钟书对她宠爱一生,钱钟书为她做的最大的事似乎就是早饭,做早饭虽然不难,但对于钱钟书来说就是因为她是杨绛;钱钟书是个讲话非常刻薄刁钻的人,但对杨绛却是百般温和就因为她是杨绛;钱钟书在杨绛生活中经常如孩子,一个男人在妻子面前如孩子一样撒娇,这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信赖。《我们仨》,就是如一滴一滴水随屋檐瓦片滴落,透亮宜人,而这生活的细滴,更如一颗颗小小散落的珍珠,晶莹光泽,杨绛先生把这散落的珍珠轻轻拾起,连成了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非常多的珍珠,一个珍珠不起眼,但若串成项链就是珍贵的。而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着串珍珠,一旦学会串珍珠,我就拥有了项链。
《我们仨》读后感7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兰德诗
这些日子,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一口气读完,我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自己有好几天都陷入了杨绛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心情总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起起伏伏。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叫做《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三,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饱含了心血,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有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动,它有对丈夫对女儿和三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怀念,它有一个坚强的说故事的人。
在书中,杨绛用细腻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进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们串成一串闪耀夺目的项链。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无奈、坚强、释怀,杨绛先生在面对“*”的惨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灵的历史中,她并没有对命运抱怨,她忍受着世道无常的变化,任凭命运的各种不会,她就是笑,把它们当作历练,磨练自己的性格。毕竟她无法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也不像海伦有一个好老师,她在命运中只能靠自己,只能无条件承受,所以她的内心是强大的,她沉浸在我们仨的回忆之中来缓冲自己受到的伤害。
在《我们仨》中不仅让我看到了杨绛先生强大的内心,还让我走进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无分长幼,互尊互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弟姐妹。正如作者在书中云:“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生一变,可变成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姨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我们母女把她当成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这种美好的家庭怎叫人不羡慕呢?我想,杨绛先生一定无比眷恋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们仨》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无助的彷徨,只有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叙述,但是,不知怎的,读完《我们仨》会有一种悲伤和哀叹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书中有两句话说的.很好: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乐的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纯真的快乐,快乐总夹着懊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另一句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自在;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
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见的太多太多,钱锺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释怀,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这样一番感言。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中,她没有去评价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她只是像讲故事一般讲着讲着,似乎这个故事一直在演着,没有尽头……
感谢杨绛先生,给予了我们无尽的感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及本原珍惜,读《我们仨》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那种平凡的味道的流连忘返……
《我们仨》读后感8
看完《我们仨》,正值杨绛先生百岁。杨绛先生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低调、与人无争,一直是她和钱锺书先生给人的感觉。在《我们仨》这本小传中,杨绛先生叙述了她和钱锺书及独女钱瑗(圆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单纯和与世无求的气氛以及浓浓的亲情。
文章以一个梦开头,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侣。梦中的紧张和苏醒后的“埋怨”,让我为这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动容。
其后,便是一个长长的亦真亦幻的梦的故事。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爱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无望的边缘;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
第三部,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杨绛和钱锺书结婚后到英国留学、爱女出生、回国工作直到钱锺书和钱瑗相继去世的一系列人生历程。平凡朴实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记得最深的是他们的“探险”。这是一个多么适合夫妻的“节目”啊。在“探险”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谈工作,谈家事,谈路上的景致和行人,可以看到什么聊什么,没有主题,但在这随意的聊天中,了意见,厘清了思路,增进了了解。生活在继续,沟通没有断,感情不断加深。
圆圆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许多快乐。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妈妈要注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书中还有个细节,很是触动了我。他们仨,出差了,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我想,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些“石子”,其实就是一份份爱的表达——炽热也好,琐碎也罢——总之,相互的爱恋和关怀,都让这些“石子”说尽了。诚然,感情真挚与否,重行甚于言,但是,爱,如果做了,又表达了,不是更让家人了解和明白了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欢乐,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我们仨》,文字简单平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作文
《我们仨》读后感9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散。”这是《我们仨》最后封皮上的一句话,更像是整本书的总结和概括。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一个梦开始,叫做:我们老了。是作者也就是主人公杨绛先生的一个梦境,讲的是先生与丈夫钱钟书一同散步,途中突然找不到丈夫了,在慌忙之中醒来,发现刚才那只是一场梦。但还是埋怨了丈夫为什么一个人先走,却被安慰说是因为我们都老了。之后的日子里,老两口也常作类似的梦,隐约有着什么含义。
第二部分杨绛先生也是以梦为载体,叫做:我们仨失散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梦。梦的内容讲述的是女儿钱瑷和丈夫钱钟书先生生命最后的岁月。杨先生把这个过程比作一个万里长梦,可能并不想它是真的`。梦的内容很揪心,读的人很心疼。心疼钱钟书和钱瑷被病魔缠身;心疼杨绛先生为两位至亲至爱的人担心,操劳,奔波;心疼在最后的岁月里,一家三口还不能相聚守在一起。但打心底里是对杨绛先生的敬佩之情,所有的情节在杨绛先生的笔下描写的又是那么的平静,看似平静的文字里,隐藏着巨大的力量,一种在相继失去最亲最爱的人后,还能提笔回忆的巨大力量,这是超于常人的坚强。
第三部分与书名照相呼应,是“我们仨”的点点滴滴,只不过是“我”一个人思念的“我们仨”。从1935年与钱钟书结完婚同去牛津求学,到1937年在牛津喜得爱女,到1998年女儿与丈夫相继离世,这64年坎坷路,杨绛先生用最平凡的词语描述,但我从中感受到的是简单,欢乐,知足和满满的爱。
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足够表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瑷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地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却表现出了一个不平凡的知识分子家庭的人生最求和人格魅力。书的开头和结尾有这样写道: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开头和结尾作者都提到了“剩我一个人”,表达杨先生对已逝两人的思念,想与他们早日团聚。可是杨先生顶着巨大的悲痛,选择了坚强并且认真的活着,用回忆的方式与两人再相聚,这样的精神品质和生活态度不得不令人敬佩。
初读本书,感觉就是描述一些日常琐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越回味越有味道。我认为这就是杨绛先生的高明之处,通过日常琐事,抛开华丽的语言,和技巧动人深处。用最朴素,最平凡的文字,写出了她最坚强的生活态度和至高的人生追求,用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读者。从杨绛先生书中学到:单纯的人最容易得到满足和快乐,而能和最亲最爱的人简单快乐度过一生就是最大的幸福,。工作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专注此事,全身心投入,做到极致,不惜付出一生的努力。
《我们仨》读后感10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杨绛先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她不依附于任何人存在,她就是独树一帜的一座丰碑,一位值得所有女性和母亲去感受、学习的女性。
20xx年7月17日,先生迎来103岁生日,一百年的岁月风尘难以掩饰她的风华,钱先生给她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的书我没有全部看过,《我们仨》是最近才又拾起的。
记得顾随时先生曾说过“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情过乐观之生活”个人觉得杨绛先生这本书就是在表现自己所经历的婚姻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平淡但又不平凡的一生。无生与有生,悲观与乐观。都是生命旅途上客观事实,无法回避,但你怀着一颗对生活的热爱就可以从“无生”的觉悟中获得将此生过得充分的理由,并借着对生命悲感体验,提升喜悦和满足。
《我们仨》展现了一家人在对学术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苦难的包容,一个家庭如何幸福的走下去与扮演妻子、母亲的这个女人有着无法分离的关系。杨绛先生用她的方式爱着他的丈夫,用毕生的精力成就了钱先生的才华和成就。作为钱媛的母亲用最好的婚姻给她最好的教育。一个女人的成功,无论她的事业多么的辉煌耀眼,没有丈夫的爱,没有孩子的爱,她的人生无法称之为圆满。而一个女人如果不懂爱,不会爱也是无法达到她内心的自由与平静。杨先生之所以沉浸在她的学术中能这么恬淡的享受生活,皆因为她有一颗自由平静的心。
《我们仨》中无论杨绛先生角色如何变化,从字里行间都看不出先生任何的变化,遇到多少困难和委屈都不觉得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孩子的爱,这爱胜过自己。她的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越浓,但表现的越淡然。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看这本家庭会议录,我可以感受到,先生对于生活的态度,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在先生眼中读不到苦难和辛苦,即便是一边是女儿病重,一边是自己的丈夫需要照料,也依然感觉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到的树叶,听到的鸟声都是新鲜的。先生说: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没有一天完全相同。她要求自己待人更宽容些,对人更了解些,相处更合洽些,这方面她总是在不断有新体会。因此,先生觉得她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鲜感受和感觉。
杨绛先生今年一百岁,她说她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的边缘,她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她深知自己快“回家”了。“我得洗净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先生面对生死,面对生活,面对苦难的态度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知,无法用文字去评价一个如此柔韧又充满力量的女人,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这位百岁老人。希望她能如愿的过好未来的日子。
《我们仨》读后感11
刚开始看前面的时候,几次忍不住落泪。因为能深深的感觉到这个老人内心的孤寂之感。是那种苍茫天地间,值得自己在乎的人都已经不在了,自己却还一人苟活的孤单。其实杨先生怕死吗?她不怕,她怕的,不过是至爱之人的离去吧。有时候想到自己也不过是这片天地间的过客而已,值得自己留恋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是的,死亡是可怕的,而孤单和无助是更为可怕的事情,人生路漫长,便是漫长一世的孤独。在这茫茫的道路上,若只有自己,便觉得荒凉;若能一路同行,就算没有繁花盛开,也可算是寂寞人生里的一点温暖慰藉吧。这些微弱的星星之火,不用相惜怎能燎原?杨先生此生能得钱钟书老先生相伴一生,也是莫大的慰藉了。
可惜聚散总有时,杨先生于耄耋之年无望的看着自己一生最爱的两个人的离去,心该有多痛。每每想到这里,眼前就不禁浮现出杨绛先生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样子,她一个老人家,就那么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依托之人。因为老眼昏花,体力不支,自己不得不随时停下来歇歇,但是,她还得继续走,因为自己最爱的人还在等着自己,她得走着去看看他们,送他们一程。
在女儿走后,他们反到觉得是一种解脱了。因为女儿行在了他们的前面,他们百年之后,就再也不用因为记挂人世间的这个女儿而牵肠挂肚了。而女儿走得不安稳,何尝不是因为惦念着自己年迈的父母。而钱钟书的慢慢走,又何尝不是因为惦念着自己的老妻呢?
“他(钱钟书)故意儿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看到这句话心里感觉特别难过,一种荒芜的情绪突然淹没了我。明知是要去赴死的,却为了让活着的人不那么难过,努力的眷恋了这个世界。即使这样的结果徒劳无功,但其中深刻而真挚的感情,真的是让人无法不动容。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还不够丰富,境界太低,目前还体会不到更深层的感受。面对至亲的.离去,杨绛先生虽然悲痛欲绝,但更多的,还是一种超脱和看得开吧。她在《我们仨》里面所说,我要留下来清扫现场。人世无常,而人在这个世界上成长,便是一个不断让自己的心灵染上尘垢的过程。禅宗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故事广为人知。但我想,我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这样的境界吧。我知道对于人生,我也会时时困顿,时时迷茫,根本做不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能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和洗衣服,吃饭,打扫垃圾是一样的道理。杨绛先生学冠中西,且对于中国释道也颇有研究,才会说留下来清扫现场吧。因为如果真的是本来无一物的话,那又何需清扫呢?其实,我们都只是凡人,而凡人,如果想当一个好人,当一个心灵干净的人,真的是需要不断修行,不断的反省,不断的干些给自己的心灵洒水除尘的活的,甚至是像对待洗干净的衣服,被套一样,需要把它及时的拿出去晒一晒的。心干净了,你的世界才会干净。心阳光了,周围俱是暖暖的春意。
这本书不仅仅增加了我对杨绛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孝敬父母。真的,他们对孩子的惦念是一生一世的。那么无私,那么伟大。而老年人的困境,又何曾是我们能体会的呢?身体素质已经是江河日下,也不能够再给予子女一丝助益。其实这时候,正是我们年轻一代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时候啊。
《我们仨》读后感12
最近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很有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作家,她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她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这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为之动容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作文
《我们仨》读后感13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
六十年间缘起缘灭,因为离合成就了一段段故事,也成就了杨绛先生的经典回忆录《我们仨》。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钟书大概是记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杨绛先生云淡风轻地写下这句话,她的心里,是否也像这般云淡风轻?
第一部是以杨绛常做的梦开始的,虽然篇幅只短短两页,却传达出无尽的无助与寻觅,她深深的思念着他的`丈夫。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钟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有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没人应。”
第二部:我们仨走散了
杨绛先生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带着烦恼与忧虑。”
丈夫、爱女纷纷病重,先生近九十的高龄,惶恐地踽踽独行在古驿道上,静静地陪伴在已无法起身的钱钟书身边。由于分身乏术,与爱女只能在梦里相见,如梦似幻,却是真实的情景再现,一家三口在梦境里诉说离情,依依惜别,互道珍重。钱媛也于1997年早春撒手先行一步。痛失爱女的杨绛先生强忍悲痛,继续艰难行走在古驿道上,陪伴着日渐衰弱已口不能言的丈夫,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
先生用沉淀了近百年的墨笔,一笔笔地勾勒出“我们仨”曾经美好的生活与真挚的情感,一点点地吞吐出对夫女的无尽思念。
“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以平实朴华的文字记述了自1935年夫妇二人赴英留学并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丈夫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杨绛全书都在围绕一个主题——“家”。他没有去评价他的生活和家庭,而是像讲故事一样述说着她最美的回忆。
书的最后写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人生不会有像电视剧小说那样的结局,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百岁老人坚强的背影,他站在人生路上回望,心里满是凄凉和哀伤,书中没有可怕的呐喊,没有无助的彷徨,仅有一位母亲对儿女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怀念,每一个字像花一样绽放着思念。
或许我们还没能真正去读懂书中的那种意境,或许只有用成长,用精力,用生离死别去填充,才能感受其真正的艺术魅力和其中映透出来的亲情。正如书中所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读后感14
很早就买了这本书,搁置了很久。最近分两个晚上读完了它。深深缠绕在脑海里的,是杨绛先生在钱钟书与女儿钱媛都病重的那段,是在梦中,却能在现实里遇见;不是在梦中,却又如此真切。
对于牵挂的人,无论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都能相见。
杨先生说虽然不在女儿身边,却能在梦中见到女儿日日的病况及生活情景,这种有些奇妙灵异的遇见,我是相信且亲身经历过的。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离开了我。爷爷出殡的那天深夜,我起床上厕所,刚一下床,就听到了爷爷在叫我,我迟迟不敢去,就喊姥姥告诉姥姥我听到了爷爷在喊我。记忆里姥姥只是说了句:“要是真疼孩子,就别这样吓孩子。”爷爷的声音就消失了。
爷爷是瘫痪,却很疼我,小时候的我很活泼,每当在幼儿园学了新的舞蹈或歌曲,回到家就会站在爷爷面前表演一番,记忆中的爷爷总是笑眯眯的。等我表演完,爷爷就从他座椅背后拿出一些美味的零食给我(其实那是姑姑伯伯们拿给爷爷吃的,爷爷总舍不得,都留给了我)。爷爷去世的那天晚上,收拾爷爷的床铺,把被褥掀开,床板上还有爷爷为我藏着的几本作业本、些许铅笔和一把多的三个或四个长在一起的花生(正常的花生都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小时候特别喜欢那种三个或四个长的奇形怪状的,我老家叫这种花生“老等”),奶奶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的眼眶里充盈着晶莹的泪珠,不敢掉下来,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害怕哭泣,害怕煽情,却总是忍不住。长大后,感动和煽情的时候很少了,有时候却还要硬生生的逼出些眼泪来。
所以,我自从小就特别相信灵魂的存在。对于深深挂念放不下的爱人,灵魂是永生的'。
杨先生用含蓄的表达,写出了杨先生、钱钟书先生与女儿钱媛的浓厚亲情。杨先生写因为当时革命形势动荡不安,他们几番搬家,生活简陋,却总是其乐融融,相亲相爱。家存在的形式,不在于陈设位置,不在于房屋大小,真正联系一个家的,是心系彼此,用爱串联,组成一个家的心脏。现在漂泊在外的自己,对租住的房屋总是很难说出“这是我的家”这几个字,下班回去的时候,总是冷冰冰,有时早上上班忘记关掉的饮水机,下班回去依旧在不辞辛劳的加热,保温,加热,保温,生生不息。当看到杨先生的这本书,我只想到了一个字:家。我也终于懂得为什么我始终难以说出“这是我的家”的缘由。杨先生,钱钟书先生和他们的女儿钱媛叫做我们仨,杨先生书中第一部分是我们俩老了,从书的结构来说,杨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并不能构成一个家,只是携手一生,相濡以沫的爱人。第二部分才叫做我们仨失散了,有了女儿钱媛后才是我们仨,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而无论他们如何奔波折腾,只要他们仨在,他们的家,就一直在。
文的最后,杨先生的点睛之笔又让我眼前一亮。杨先生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的一生,总有结束的时候。再热烈跳动的心脏,也总会有停止的那一刻。生活本就不易,真爱的人和事物不会随时间随波逐流,他们仨失散了,彼此离开了,也只不过是去向了另一个世界,心的连接却无法中断。如文的末尾杨先生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15
终于慢慢地安定下来。
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终于也无聊起来,我是最怕闲下来的,也最怕被别人甩下。于是不断的找可以丰富自己的方式,好好捡起书来。
曾经看过一句伟人说过的话,只看经过至少几百年沉淀依旧流传,受人吹捧的书籍。这句话让我对很多现当代的作家以及作品嗤之以鼻。殊不知自己错过了很多经典。
知道杨绛是在钱钟书之后,大学时代她的《我们仨》总总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我却从来没有为它驻足。近几年陆陆续续从报刊杂志网络得知她的名气。这个满头银发的世纪老人安详的坐在书桌旁,让人顿生佩服。
况且人一长大,总会更倾向于家庭,处理家庭的艺术。特别想了解这样一位伟人是怎么在最亲的两个人(丈夫和女儿)死后写的回忆录,怎么安定的过余生。
这本书杨绛以一个妻子,一个妈妈道来家庭的琐碎,三个人平淡中的小幸福。完全没有你想象中的遥不可及,有的只是小日子,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共同前进,女儿与父母的成长与陪伴。
我从外界知道的钱钟书是一个高傲,不可一世的作家。然而在妻子笔下的他仅是一个与世无争,不太谙世故,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妻子帮忙的普通的丈夫,只是默默的学习,默默的教导学生,传授知识的文人。
杨绛是一位伟大的女人,本也是出生书香门第,大家闺秀,想来很多事情都无法料理却还是跟着钟书从英国到法国,再回到国内不停的奔波,作为一个妻子,还要渐渐的熟悉柴米酱醋油盐之事。一定是相互的爱情才让这繁杂的家务变成生活的乐趣吧。
钱媛,知道她也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总觉得她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应该过得很自卑,钱氏夫妇也可能会不太认可这位孩子。我是多么的肤浅,一个人的美好岂能用所谓的外界的功名来概括呢。她这个乖巧的,有天分的孩子,在杨的笔下就是她的丈夫钱的化身,很多时候像极了她的爸爸。这想必是爱的一重高境界吧,因为我也会经常从我妈妈的耳边幸福的'说我和爸爸的很多相像之处。
我原本以为如此有名的一对作家应该过着殷实的生活,可是并没有,我也以为他们不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或者更加的知名。他们在国外省吃俭用,还不断地想尽办法努力丰富自己。回到国内也是经常性的两地分居,为生计奔波。生活的苦并没有压倒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庭,他们有的只是乐观的面对与迎接,三个人共同的扶持,这是个多么伟大与和谐的家庭。圆圆这个美好的女儿曾经还为了要照顾父母要终身不嫁,最终还是父母劝服了她,你就完完全全沉浸在这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中。
晚年的钱氏夫妇过得并不好,看着让人非常的辛酸。由于时代的关系,两位老人体弱多病还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这也只能怪时代给予那时人民的苦。
曾经以为轰轰烈烈才是生活的本色,也听过看过太多的晒幸福,过分歪腻与争吵,于是植根于脑底的就是这个婚姻与家庭的模板。殊不知平平淡才是真的真。
走过这些,杨绛是多么辛苦,看着女儿和丈夫在两年内相继离世,这世界上自己最最亲近的两个人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即使现在有了固定的房子也只是一个旅舍般,心却没有了归宿。她心里是经过了怎样的翻江倒海,才达到如今的心如止水。
愿这位百岁老人,安安稳稳,静静地享受最后的时光。
【《我们仨》读后感】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我们仨作文03-05
我们仨作文07-27
我们仨散文10-05
我们仨优秀散文10-05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们仨读后感)12-16
我们仨读后感09-20
我们仨读后感03-31
《我们仨》读后感03-20
《我们仨》读后感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