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企业两化融合申报材料

时间:2023-06-05 11:14:11 申报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两化融合申报材料

企业两化融合申报材料1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突破融资瓶颈,加快园区建设,作如下发言。

企业两化融合申报材料

  一、XX年融资工作打算

  为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要求和指示,切实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加大投融资力度,我公司积极主动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XX支行、农商行XX支行以及等对接,申请贷款资金。

  去年以来,已经在农业银行XX支行贷款2.4亿元,用于横一路道路建设;已经向农发行申报河道整治贷款2.9亿元(包括污水处理厂);正在做向农行的申报材料6.24亿元,包括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安置还房项目;正在做向农商行的`申报材料2.1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2400亩土地整治贷款5亿元也将在下一步推出。

  二、工作措施

  为完成以上融资任务,我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与银行的全面接触。不但要与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也要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等全面接触。

  二是充分研究信贷政策,趋利避害。根据工业园区项目的特点,两条腿走路,能做政府融资项目的,就做政府融资项目;能做经营性项目,就做经营性项目贷款。

  三是充分发挥园区自身优势。我公司将尽量把融资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把入园企业的金融服务与融资结合起来,既为入园企业服好务,也为银行机构带来综合回报。积极为入园企业贷款服务,并加强与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合作,争取为企业落实贷款担保。

  四是大力降低信贷风险。把园区土地资源优势、交通区位等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不但要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创造产值利税回报,也要创造良好环境,把综合用地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综合还款能力。

企业两化融合申报材料2

  今年8月,我作为专家评委参加了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评审,主要是对申报的交通类项目进行评审。结合评审情况谈谈这一轮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几个突出特点,以及对相关PPP项目准备工作的建议。

  PPP示范项目申报材料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

  1、申报项目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

  项目总数达到700多,单交通类就有157个,相比第一批的两类项目(新增和存量转换共计120多个),第二批数量上有了大幅度增加,反映出地方政府对运作PPP的热情高涨,认识在加深,动员工作也更扎实。有的项目申报材料准备精心,内容要素齐备,方法深度符合规范,质量很高;但也有的项目申报材料极简单,要素缺失,甚至出现实施方案只有一页的!

  2、咨询机构作用彰显

  从评审情况看,有咨询机构参与协助的申报项目,材料质量明显要高过无咨询机构参与的申报材料。本次示范项目申报是在财政部76号文近一年,第一批示范项目清单后大半年,地方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在经过比较充分的动员后进行的。借助市场提供的机会,参与PPP服务的咨询机构数量得以充实、专业能力获得快速成长,为政府方客户运作PPP提供了良好的专业服务支撑,总体上切切实实提高了项目准备的质量。

  3、政府方实施机构主体合规性差

  这批申报项目近在第一阶段的定性筛选中出局,重要原因是项目确定的实施机构主体不符合规范。财政部113号文第十条规定“政府或其指定的有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可作为项目实施机构,负责项目准备、采购、监管和移交等工作。”但是,相当一部分申报项目,将国有平台公司或其他国有企业,定位为项目实施机构,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项目结构设计。我们知道,实施机构是在PPP项目中代表政府方的主体,是公权力的代表,应该由具有公权力代表资格的'政府机构出任。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政企不分,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边界模糊问题,使得大量基建项目的前期工作由国有企业承担和完成。当项目运作方式转换成PPP时,地方政府仍然习惯性认为,下属部门及国有企业应按“谁家孩子谁抱”的原则,把PPP项目简单视为分配任务,交由原先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的国有企业继续负责,后者自然“被动”成为实施机构。

  4、存在变相融资

  虽然财政部57号文明令禁止将变相融资包装为PPP项目,我们还是遗憾地从第二批申报项目材料中发现多起名为PPP,实质是固定回报、明股实债的变相融资。当然,经过博弈,地方政府变“聪明”了,他们即便想通过PPP变相融资,在实施方案等书面材料上包装更加隐蔽,识别难度大了。我认为,单靠项目入选评审这一道关筛选判断还不够,今后应结合建立动态跟踪检查机制,对PPP全过程进行监管,让“假、伪”PPP无处遁形。

  5、按绩效付费意识弱

  申报材料中,不少项目实施方案似乎直接脱胎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PPP实施方案应该包含什么内容,这些要素如何展开和设计不甚清楚。例如,编制人对“产出说明”不能正确理解,常常将其描述为硬件设施的工程、技术指标,而没有意识到PPP的产出说明是专指以绩效指标反映的项目综合产出―服务能力及其效果。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申报项目的回报机制中按照绩效付费思路设计很少,即使提到内容也不准确。大多数项目体现的还是“建设工程+融资回报”的思路。

  6.两个评价论证的责任主体不清

  由于了有关操作指引和填报要求,第二批申报项目的PPP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至少内容形式上有了,完全缺失两个评价论证的申报材料很少。但是,究竟应该谁来做PPP项目的评估论证,认识和操作方面尚存在误区。我认为,物有所值评价(VFM)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FAA)可以看作项目按PPP模式运作的可行性研究,由综合部门如发改、财政在一个区域/一级财政的层面上根据项目重要性、优先度以及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承受力总盘子进行综合权衡和取舍更为合理。

  申报项目中屡见不鲜的由某个行业管理部门甚至国资平台公司自行委托咨询机构做VFM+FAA的做法,很容易让两个评价论证流于形式:谁也不会让咨询机构评价出一个不可行的结论!更进一步,项目单位及行业管理部门也无法掌握评价论证所需的优先顺序、综合财力等关键数据和信息。承接的咨询公司同样很难保持独立公正性,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7、社会资本中民企外资少

  在进展比较快的、有披露投资人的申报项目中,多数是央企和其他地方国企扮演社会资本角色,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作为社会资本的很少。这一现象反映出地方政府PPP项目的潜在投资人市场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但需要政府注意民营外资参与PPP项目的关切,真心诚意地引商、兴商和稳商。

  给政府PPP项目准备及采购工作提几条建议:

  一、过去半年多,各级地方政府出于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市场,引导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有序进入PPP咨询服务,同时也提高政府方采购咨询服务的效率,建立了许多不同层级的咨询机构库,有省级、地市级,甚至还有县级。存在大量重复的报名、提交资料,有的地方还提出交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或者先免费编制一个PPP项目的实施方案来测试水平等闻所未闻的奇招、怪招,让咨询公司不胜其烦,苦不堪言。同时,重复建库也浪费了政府的大量行政资源。强烈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建立一个分类别的咨询机构库和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各级政府需要时都可以引用。

  二、建议在PPP实施方案中及PPP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上,将PPP运作时间计划(至少涵盖项目识别、准备及采购三阶段的时间表)作为一项重要的必填要素和考核标准。明确的运作时间计划一方面对政府行为提出了约束性要求,形成所谓按时序的项目储备库(pipeline);另一方面也给潜在投资人提供接触项目、开发项目的重要指示性信息。这在国际上是通例,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应用PPP的今天,有必要考虑它的作用和管理意义,尽快推行。

  三、建议示范项目应该要求申报地方政府签署承诺函,承诺入选项目后续实施时,未经同意不得对项目申报方案做重大改变,若有违背,视做放弃示范/退出示范名单处理,返还享有的优惠扶持等等。以此约束过去常见的申报材料写的天花乱坠,实际执行走调离谱的情况。

【企业两化融合申报材料】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两化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12-10

推进信息化建设,走两化融合之路12-10

怀化:两化融合是后发赶超必由之路12-12

福建省: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12-10

利安盛华:两化深度融合的金融机具11-05

诚信企业申报材料05-16

诚信企业申报材料05-16

劳工和谐企业申报材料07-04

两型示范学校创建申报材料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