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花千坊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时间:2024-10-15 08:30:11 晓丽 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精选10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精选10篇)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1

  按照题的顺序作出如下分析:

  第1小题考了字形、字义和成语三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历年中考题第1小题通常考字形和字义,而此题的出题形式比往年更加新颖,知识点的综合程度也比往年高,但是题目的难度有所降低,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

  第2小题考的是词语辨析,是历年中考的常考题型,这就需要学生们平时多积累易用错和易混淆的词语,考试时方能百战不殆。另外,应对此题还可以用排除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应加强训练。

  第3小题是语病题,考的语病知识点都是比较容易辨析的几种,题目难度有所降低。但题目形式较新颖,稍增加了本题的难度,所以,中考题型越来越趋向于形式多样化,内容综合化。

  第4小题考的是名著阅读,也是历年中考的必考题型,这是一道较容易得分的题,因为复习的范围相对小,初中三年仅有10多篇名著,只要认真读和做题,失分的可能性不大。

  第5小题考的是默写,默写是历年的必考题型,也是失分较高的一道题。因为背诵的范围很大,而且学生写错别字现象很普遍,应对的办法只有多背,多写,多练。

  第6小题的综合性学习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题中考到了与"月"相关的中秋节,与"菊"相关的重阳节,以及如何赏析和写作对联,这些题目的设置都与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息息相关,可见从高考到中考都在重视对学生文化常识的熏陶。

  活动一 第①小题选C.考查"月"这个意象在诗歌中的意义,古人写月经常与相思团圆挂钩,尤其中秋赏月更离不开"月"这个意象,所给4个选项中学生必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才能找出正确选项。第②小题通过读诗,抓住"秋""携壶""菊花""登临"这几个词就能看到所描写的节日是重阳佳节,学生如果广泛积累,不难写出和这个节日有关的两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活动二 考到学生对对联的认识,在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时提到了短语的结构和词性,要求学生要具备基本的语法知识,还要了解"声韵"如 "平仄",要求学生从所给选项中找到不可以作对联的句子,B选项"满地春"与"多喜气"结构不同且词性不同,所以不能构成对偶,而且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今年古文考察对比阅读,整体较简单,考察学生的日常积累,主要是:重点词语解释、一词多义、句式、翻译、作者情感等。

  第7小题。D试题类型:一词多义,考察范围:课内及课外能力,要求:根据课本知识解决课外问题,难度:简单

  第8小题,.试题类型:一词多义,考题形式新颖,与历年考题形式相反,考察学生对重点实词的理解。难度:稍难

  第9小题。D 试题类型:句式,例句:倒装句,做题方法:排除法,试题难度:简单

  第10小题,.试题类型:翻译,考察形式:学生平时积累。

  (1)得分点:补出省略部分;正确理解实词"乃"、"无论";语句通顺。

  (2)考察对互文的掌握。

  (3)考察:补出省略部分;正确理解实词"容".试题难度:较难

  第11小题,.试题类型:人物形象,考察:学生对于作者的基本了解,以及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状况,另外具体结合文章内容答题。能力要求:学生平时积累对于人物形象概括的形容词。试题难度:较难

  现代文阅读:每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考生感觉良好但实际得分率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的部分。因此,在中考前的现代文阅读复习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①要注重课本上的'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②要养成先读懂文章再做题的习惯。

  ③可养成边阅读边圈画的习惯。

  ④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准确⑤答题时不必拘泥于一定按顺序完成每一道题目。

  在今年的中考试题第一问中题目设置的比较简单,只要回到原文中认真阅读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究竟几岁考试读书。第二题是选择题,也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第三题提问内心的感受,其实考察的是对思想感情的把握,因为这个考点非常重要。教师在平时的备考及联系时一定经常训练,所以也很好得分。最后一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即可。

  第22小题考察的是字的比喻义,根据下文即可得知"海"比喻胸怀

  第23和24小题,很明显考察的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只要把握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就不难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25小题只要细心即可找到答案。

  第26小题考察学生的识字情况,这些字有多音字,有易错字,在教学中基本都见过,用心的学生基本不会丢分。

  第27小题,小作文。

  与以往不同,这次的小作文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理解。而且有了具体的要求,必须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不得曲解原诗,这就要求学生细心准确的完成。

  第28题,大作文。

  以《我们班的故事》为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避免了学生无从下笔的弊端,也省去了很多审题的繁复程序,学生易于下手写作。但是,今年的作文要求比往年要复杂些,一共出现了七条要求,不过这些要求并不难,只要在写作时细心就可以达到。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

  又是凛冽的冬日,对于初三的同学们来说,这个寒假却注定弥漫着中考的硝烟。中考语文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往往让人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此时初三考生更应该放慢脚步,夯实基础知识,调整浮躁的心态,才会事半功倍。

  一、古诗文默写

  我们首先要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古诗文再逐字逐句静心读背,找出易错字,并强化记忆。如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碾”字极易与“辗转反侧”的“辗”相混淆;“吴楚东南坼”的“坼”字极易与“朔气传金柝”的“柝”字相混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联系句意,苦干加巧干,防止机械记忆。相信只要你认真,中考诗文默写的10分满分就会向你招手。

  二、词语

  词语的梳理要借鉴默写本,这是你自己的“错题汇编”,我们不妨将平时订正过的内容多巩固几遍。同时,剔除每册书后词语总表中的.生僻字,关注课文中带注释的词语写法,特别读准常被误读的常用词:如“拾(shè)级而上”、“潜(qián)移默化”等。此外,要关注词语的引申义,培养自己根据语境理解词意的习惯(如2013年无锡语文中考卷第2题)。

  三、成语

  成语的复习量大且收效甚微,应利用假期加以梳理。除了平时多翻成语讲义或字典积累外,要特别注意区分常用成语使用的对象、褒贬和使用范围,便可事半功倍。比如“豆蔻年华”是形容十三四岁的妙龄少女,用在男子身上便是失当;“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勉强还令人满意”,我们不能犯望文生义的毛病;“美轮美奂”、“鳞次栉比”用以形容建筑物,用在别处当然不伦不类……凡此种种,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多留心。

  四、语法

  我市中考卷近几年对语法的考察较为灵活:2011年试卷中选择题第4题考查现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2012年试卷中变化为考查短语类型与上下文的衔接,2013年则变为提炼长句子主干。题目也许并不算难,然而我们在回顾语法知识时,也见识了语文试题的丰富性,于细节处感受到了命题老师的良苦用心。所以语法知识的整理不可忽视!同学们要将六册课本的附录部分系统翻阅一遍,归纳出基本体系。对名著的复习亦如是。近几年的名著考题,细节题居多,同学们可在系统翻阅课本中“名著导读”后,挑选大部头中精彩段落细细品之,熟记主要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名家散文之类,亦当置于案头,有所涉猎。

  五、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课内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复习相对简单,但背诵量较大。同学们要加强对六册课本中文言语段及重点字词(注释)的诵读(尤其是讲读课文),强化记忆,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我们要特别关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文言现象,平时要多翻工具书,对于老师的授课笔记也要精心整理和归纳。近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多是人物故事型语段,字数通常在280-330字之间。大家做题时一定联系学过的知识点,尽量找出课内例句,并注意联系语境,在练习中培养自己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考语文正是如此。也许你能在散文阅读中切中题旨,也许你会在命题作文里大显身手,但无论如何,都请你静下心来,用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拼得扎实的语文基础,蓄积厚积薄发的爆发力。相信只有注重夯实基础的孩子,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才敢底气十足地放手一搏,才会最终赢得漂亮!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3

  (一)内容与形式上的稳中求变,依然会注重内容形式的有机联系与整合,因为这是语文考查和语文教学新的生长点。在整个试卷23个题目左右的题量不变的前提下,可能会在一两个题目的形式上有所创新,这也是变中有不变的一个规律。比如:阅读体验题、综合性学习题或者地方课程的内容等,这三年都在求“变”,但变化又不影响整个试卷的导向。同时,所有的变化都会追求形式与内容的有机整合。这个整合的总指向应该是语文回归生活。所有的题目素材、阅读材料、作文提示语之类,都必然会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会感到陌生,比较容易进入答题情境。

  (二)阅读理解回归文本本身。这是三年来温州中考试卷阅读试题的总趋势。淡化文本,去年的两篇现代文阅读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学生只要能读懂文意,几乎不用考虑它是什么文体,关于文体阅读的技术性词汇完全被摒弃了,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但恰恰是淡化文体本身,却提醒着我们,指导阅读决不可以忽略文体自身的特点。考试只是不对这些专业词汇作什么要求,但学生在整体感知、提取归纳信息、概括形象特征、赏析语言结构、理解文本主题、联系生活实际等环节,却是每一种文体阅读都必然涉及到的,不能有丝毫有大意。同时,这些考核点又是紧紧与文本自身特点相联系的,哪一类型的考题都要建立在准确阅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离开了文本,架空的分析再精彩也拿不到分数。

  (三)作文依然会“站在学生的立场替学上拟题”。尽管我们对去年的《下雨天真好》存在这样那样的说法,但就命题人而言,他是努力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景可绘、有情可抒的。从“十六岁,我多了一分…”到“把心儿打开”,从“惜”到“下雨天真好”,温州的作文试题一直有浓浓的诗意,一直在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已经成为温州中考作文的一个传统。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4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解题分析思维方法。

  逻辑分析法

  它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确定思维方向,理解问题实质。如在以《我的父亲》为题作文时,就要搞清楚这类型文章的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搞清楚未知因素是什么?现有资料情况如何(有多少可以利用?!能否满足要求?)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深入思考,都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

  第二,拟订解决问题计划。即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有用资料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果不能直接找到有用资料与未知因素之间的联系,可采取迂回性战术,先探讨有助于解决主问题的一些辅助性问题。如思考:在以往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同类型或相类似的文章吗?这类型文章的具体写作步骤是什么?它能够有几种不同的写作方法?它们是如何运用典型材料来衬托鲜明个性的?对这些问题的逐个思考,将有助于制订和选择写作的最佳方案。

  第三,具体执行计划。即要尝试性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既是具体地检查和验证每一个步骤,保证它们正确无误,又要回到原来的问题,检查解题的结果,弄清结论是否真正同问题切合,是否还可能派生出其它结果。至此,一个思维过程才算结束。

  这篇中考语文解题分析思维方法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5

  本次期中测试对于三年级小孩来说并不陌生了,在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学生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但有些同学由于基础比较差,答题还很慢。有的题理解不清出错比较多。由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阅读,多数对阅读要求理解不清,在加上阅读所回答的问题较多。阅读题丢分较多。为今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本次测试中查找不足,使在今后的教学中弥补不足。特将本次期中测试卷面分析如下:

  本次期末试题难度适中,知识面比较全面,对学生识字写字、单元练习、理解课文、课外阅读、各种能力都进行了充分的考查。本次期末考试,考试学生73名,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包括给加点的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填空、写近义词、按课文内容填空、生活中学语文等等。

  二、阅读理

  本题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

  三、主要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表现在:个别学生还不能牢牢掌握本学期学习的生字,对练习中要求熟记和背诵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出现了会背但写错字的现象。

  2、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本次检测中,所要填写的'内容都是书本上要求掌握的,都是要求背诵的。但是学生实际做题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这给我们教学提了个醒:平日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力求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题,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3、个别学生阅读能力不高

  在语文试卷中,对于课外阅读这部分,个别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尽人意。课内知识相对较好,而课外知识及应用能力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识字量少,阅读能力较弱。这在阅读短文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⑴学生日常读书量还是少,一般的短文就无法读懂;

  ⑵识字量少,导致错别字较多。

  ⑶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对文章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后,在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很多学生无话可说,这说明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还不具备。

  4、答题习惯有待于加强

  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检测中就有部分同学存在审题不认真的现象,如不细心读题的要求,看到问题大致差不多,就答题,写出来的词语不符合题意。其次,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表现在阅读分析中,很多同学只是粗略地读过短文之后就盲目地答题,往往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同时,答题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待于加强。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对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现象引起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静心阅读,关注生活、坚持练笔,认真书写、细致严谨,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刻苦钻研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加强语文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的基础在于有厚实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生活和思想的积累等等。没有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理解和感悟就失去了基础。

  3、紧抓课内外阅读不放松

  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为了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要教给阅读方法,学会抓关键词句阅读,学会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思考、读后做批注、读后会质疑,学会提炼、归纳、概括,学会积累、运用、表达;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切实把课外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4、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抓在平时,要常抓不懈,要对学困生的辅导有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并能在日常繁忙的教学中挤出时间,加以实行。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还需要继续加强方法指导,在不断的重现、运用中提高学生对字词的记忆这次统一考试,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会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还要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6

  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一上半学期已经悄然度过,期中考试随之而来。期中试卷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检阅的工具,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挥洒自信的舞台。现将本次语文考试试卷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0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名著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的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理解及名著阅读等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文言文阅读,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情况。试题较往年难度有所降低,词语解释由四个缩减为两个,句子翻译也选择了较短的句子,文章内容理解题也很基础。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共三篇,第一篇为课内现代文《风筝》,第二篇和第三篇为课外现代文。和以往不同的是第二篇为文学性较强的现代文,第三篇为比较简单的说明。三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40分。文题《我最想做的一件事》,要求学生写一篇能够叙事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并且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得分率较高。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第2题古诗文默写和第4题成语意思理解得分较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题和第5题,第1题和往年相比取消了修改错别字,字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各增加一题,学生不能准确写出“啜”和“贮”二字。第5题是一道名著阅读题,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所给诗句准确判断出作者是冰心,造成整道题均无法拿到分数。

  第二部分的文言文阅读,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这得益于期中复习时各位任课教师对于考试重点的较好地把握及引领学生认真复习扎实巩固。词语解释“期行”和“引”考前均重点强调,句子翻译也根据文言文翻译原则做了训练,文章内容理解题为“单元测试卷”原题。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首篇现代文阅读节选自文章难度较大的《风筝》,但所涉及的三道题目并不难。“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什么;“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能否改为“仍在地上,踩扁了”;小兄弟的可贵品质等题目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有涉及。

  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二篇《温暖的硬币》得分较低,第三篇《奇妙的.唾液》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已经学会从文章筛选信息的学习方法,但是分析概括能力

  作文部分,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难易程度

  综观全卷,整体命题难度一般。学生平均分在77分左右就证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基本到位。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字词拼写和古诗词默写得分一般。说明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汉字的书写和诗词的识记重视不够,对课本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名言名句没有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字词知识加强督促,强化训练,让学生巩固过关;对于古诗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考标上要求的篇目要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文言文部分。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主旨的把握等。讲课时应全面落实,复习时要抓好重点。尤其是复习阶段,应多组织学生做相关题目,抓出一些重点句段让其翻译理解和识记。

  3、现代文阅读部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答题的语言和技巧方面。在最后复习中,应尽量多选文章进行练习。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阅读题得高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4、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卷面不整洁、字数不够、选题同一、所写内容缺乏新意、滥用标点、主题没能得到提升、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问题。建议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7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班28人,总分1648分,平均分62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16分;二班24人,总分1563分,平均分65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34分。

  二、试卷总体分析

  该试卷能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加强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题型多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但总体来说题量较大。

  本次考试有十四个大题,有基础知识、阅读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拼音、字、词、笔画、句子的排序、经典阅读的考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题目具体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题给拼音归类、第三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五题正反义词连线,第九题组词。第一题给拼音分类,有几个学生出现错误,有的同学不认识三拼音节三个字。

  第二题将音节补充完整,大部分同学能写对,个别同学依旧b和d不分。

  第四题,我会猜,第六题判断对错,孩子们平时接触的少,所以出错比较多。

  第七题连线,第八题圈出平翘舌音,此处少部分同学能做对,大部分其中有个别出错问题,属于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十题,将诗句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此处孩子们可能不理解题意,很多同学空着题没有做,练习中做过此类题,但是孩子们好像还是不理解题意。

  第十一题照样子,写句子。大部分同学能做对,理解题目的意思,但是个别同学仍旧把拼音写错,说明音节掌握不扎实。

  第十二题,连线,弟子规连接较好,诗句名字和作者连的'不是太好。

  第十三题,阅读,孩子们可能刚入学没有接触过大段的文字,不知道做题技巧导致出错率高。

  第十四题,四个看图写话,应该来说题量比较大,大部分同学拼音有误或者没说一句完整的话,完成的不是太好。

  三、对教与学的反思

  针对这次考试,失分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学生刚从学前班升上一年级,他们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有些学生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听讲、思维、发言、写字等习惯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拼音尚未过关。汉语拼音是学语文的起点,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从汉语拼音抓起。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好汉语拼音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故以后要加强汉语拼音的教学与巩固。

  3、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把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有一个过程与方法的问题。我们在加强说引导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出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学写字,教师要在指导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执笔运笔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写字的姿势,力争使学生在写字入门后,把字写正确,端正而美观。

  5.注重经典阅读的背诵,特别是题目名字和作者名字。

  6.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注意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课外书。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8

  20xx年xx中考题型延续了20xx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保持了中考的稳定性,同时又根据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着自己的特点。整张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着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份好的试卷。总体而言,我认为今年中考语文试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强基础训练,重在培养能力

  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语文知识部分注重对语知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语言知识的提取能力和结合语境进行判断的能力;诗歌鉴赏题侧重于表达技巧和鉴赏评价能力;文言文重实词理解和句子疏通的能力;现代文重在信息筛选、整合和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评价的能力;写作部分注重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试卷将尽量减少非能力性考查的`题目,纯粹考记忆的题目可能逐步减少。

  让我们具体来看,第1、2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是否夯实扎实,3题考查语病辨析,4题考查修辞方法,5题考古诗词鉴赏评价能力,6、7、8题考课内现代文阅读能力,9、10、11题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12、13题考古诗文默写14、15、16题考课外文言文阅读,17-20考课外现代文阅读,21、22考综合性学习23、24考名著导读,25题作文考表达综合能力。 这些题目很好地体现了为高中校选拔人才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二)积极稳步推进,注意试题变化

  稳定的试卷模式,基本的命题思路,常用的试题题型,恰当的分值分配,流行的作文,必要的区分度和适中的难易度。整张试卷未出现模糊题和疏漏处,错别字涉及同音字和形近字,成语涉及熟语感情色彩语义等,文言文侧重虚词实词考查、对文本内容寓意的理解,现代文更侧重思想和艺术的双向考查等。 文言文的第一题考实词。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加侧重于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让考生在不认识这个词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判断。

  第二题考语法。文言句式的语法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平时教师的重视也不够,今后应重视。

  第三题考理解。考查对学生文本内容的掌握理解,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并联系实际,因此并不难。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人生体验和社会观感

  例如作文“对6.1儿童节的看法或经历”紧密联系我们生活的实际,注重学生的人生体验,因为与自我的关系密切所以好写;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难写好。如果学生平时不关心时事,不善于思考,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流于形式,实际内容浅薄。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大方向不能改变,即落实双基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基础知识、课内的现代文和文言文在教授的过程中就必须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必须侧重能力的训练。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9

  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九、古文阅读,课内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内)、课外文各一篇。

  十、诗歌鉴赏。

  十一、作文。

  一、字词部分: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我最喜欢用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很多家长很怕孩子查这种小字典不够,于是就给孩子买了很多大部头的字典,殊不知最权威的字典就是《新华字典》,携带方便,又容易查阅。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读错的字词,举个例子:电饼铛,豆豉。很多人都在念:电饼当,豆gu正确的读音是:cheng,chi。又比如:呱呱坠地,很多人在念:gua正确的读音是:gu

  再举个例子:龟一共有几种读音呢?宿一共有几种读音呢?

  查字典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查字典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发现。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记住,第一遍也就是有个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时候才能彻底记清。

  初中阶段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总共也就是几页,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地去查,到初三的时候就不会再为这些字词发愁了。

  考试是一个阶段性收获的总结,尽管有些公式化,却也能检验出考生们的文化知识掌握水平,这些小技巧,并不是什么考试利器,而是在考生初中三年学习的沉淀后,用来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如果怀着临场抱佛脚的想法,这些小技巧可能会让你很失望。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10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

  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

  三、主要问题分析

  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

  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

  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

  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可有一些同学对的却是玉树地震、还有对的是世博和春节的;第10小题选择题号填空,正确答案是“(4)”可有的同学却写成了“(D)”从而白白失去分值。还有名著阅读题,要求是除《海的女儿》之外的安徒生的童话,可就有的学生偏答《海的女儿》、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是“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可有的考生只写内容或只谈感受,或多或少在此处失分??这些都不能不说学生的答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马虎、不深思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到位,缺少整体感知能力,大部分中等学生均会脱离全文主旨的“机械答题”。例如第22题:“本文标题是“鸟看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在这里失分,这题是让我们感受作者对上海世博召开的自豪与赞美,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憧憬。而有的同学却脱离原文回答为:“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结果一分不得。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学

  生在理解与感悟方面还有欠缺。

  5、在答题过程中语言组织与概括能力不强,表达效果不到位,导致有许多题目失分。例如第23题:“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精彩的'语言描绘你的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道题共6分,其中内容表述4分,语言组织2分。按理说这道题是最容易得分的,只要你展开大胆的想象,精彩地表达即可,但本题平均得分才4.5分。失分的原因主要是表达不到位:语句不通、表达不完整、标点符号不规范使用等。例如:有位同学写到:“博览会建在天空上如同空中花园一样美丽,在各国的展览馆里可见到微小的飞机!微小的计算机,它们最奇特的是可以变大令人出外携带方便。汽车飞机都在天上是人们出行方便还节能减排呢!”该同学本题才得了4分;另一同学写到:“夜晚,世博会灯火缤纷,无数辆电车在世博会旁穿行,人们手拉手在世博会周围载歌载

  舞,在天空中有一座天桥,连接着世界各地,各地的人都来到我的家乡,如入这美好的场面上。”

  6、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注重经典名著的阅读。这一点在名著阅读题上表现最为明显。本次的名著阅读考的是安徒生童话。可有很多学生却答不出一篇他的童话来。有写《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还有写《灰姑娘》的、甚至还有写《伊索寓言》的。这说明学生对名著没有认真阅读或是没阅读。因此本题平均得分才3.75分,丢分严重。

  7、部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仍然出现字迹潦草不清的现象,书写不工整。在第一大题中,就有扣掉书写分值的同学,书写平均得分0.98分。在阅读和作文的书写中不整洁美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8、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但叙事不够具体,立意不够新颖,情感抒发不够真实,平淡作文较多;还有的同学背作文,文不对题。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审阅试卷,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成败,才能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语文基本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夯实基础。对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要能熟练的背诵或默写,并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尤其要与当今社会带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相联系,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重视语文的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精讲精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而不是搞题海战术。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心灵受到触动,才能培养出正确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导向,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能力。

  3、要在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要舍得在作文过程上花时间,重视学生构思,立意,列提纲,作文的反复修改。要注重每一个学生作文质的变化,而不只是一篇篇作文量的增加。进一步解决学生能理解但无法表达的苦楚,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4、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能准确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触动心灵的人与事写得具体,感情真实。同时还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读写的结合,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形式的的技巧。

  5、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学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更重要的是不写错别字。

  6、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感受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不投机取巧地搞典型题训练,导致对名著的片面理解。

【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中考语文对联分析04-30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04-28

中考语文对联试题集锦04-30

2011龙岩中考语文试题04-27

2011长春中考语文试题04-27

2011长沙中考语文试题04-27

2011怀化中考语文试题04-27

2011昆明中考语文试题04-28

2011肇庆中考语文试题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