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政治课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政治课教学反思1
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始的时候我从心理上认为高中生都有了一定的年龄,理解能力也应该可以,再加上我的爱心、我的耐心、我的全心全力,一定能够让我的学生学有所成。我信心十足,仿佛已经看到我的学生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但是,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我发现政治课教学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轻松,初中政治考试是开卷考试,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等待翻书去抄,少了很多记忆和理解知识的环节,高中课堂上就连最简单的常识性知识都不清楚。更别提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了。所以这就给我们的政治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呢?现就我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对教学准备的反思:
尽管每周我们都有集体备课活动,但是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情况又是参差不齐,所以即使集体备课备好了,每个教案我都又认真修改过三四次才拿上讲台,但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备课更多的是备学生,而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很多时候都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例如对“生产资料”这个概念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料和工具,认为这是个很简单的概念,但是,还是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对这个概念理解不全面,认为生产过程中所需资料是生产资料,所需的工具例如土地、厂房、机器就不是生产资料,当然经过解释,学生还是把这个概念理解清楚了,但是因为在这个概念的解释上花费了一些时间,原来准备的内容没有讲完,这是我之前没有预想到的,所以,我认为,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认真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二、对新课导入的反思:
成功的新课的导入是一堂好课的前提。导入新课,要从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的实际出发,这是充分调主动性的关键所在。例如,有一次在讲“商品服务市场”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举了身边的事例进行了导入,例如河北铺的标准件市场就是生产资料市场,南大堡蔬菜市场就是消费品市场,学生马上就有了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了,这节课的内容也顺理成章的完成了。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效果,所以说,一定要重视课堂的导入这个环节,它对一节课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顺利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大家都知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例如,在讲“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个课题的时候,当时,正是刚刚发生了日本发生大地震,在我们这儿也发生了和我国的某些省份一样的场面,那就是抢盐潮,我就紧紧抓住了这个教学中可用的好材料,设问学生“如果面对这样的问题,国家应该怎么办,”,学生非常有兴趣,结合教材知识提出了好多方面的措施,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高调给予肯定,并就教材的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内容、措施等做了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和感悟,也希望自己能在不断的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水平,为我们的教学做出更多的贡献。
政治课教学反思2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灵活。
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教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 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 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 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 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
(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
(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
教师要热心善事,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校园里、在学生中传扬。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较好地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 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 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 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的统一。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 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 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 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政治课教学反思3
高一下学期也过去一半的时间了,站在高一下学期的尽头回望,发现本人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提问落实不够
政治课记忆性很强,学生如果光理解,仅限于课堂上的听讲,课下不去及时复习记忆就会很快遗忘,在下节课讲新课时,出现知识衔接不上的情况,高一政治课一周只有2节,学生平时几乎不去抽时间背记政治的,所以政治课的记忆落实很重要。为此,本人将采取以下措施:
1、在备课讲课上再下功夫,争取把课本简介明了地讲给学生。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节省,以便给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时间去趁热打铁,背记刚刚学过的内容。我想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抓好课前提问。每个班的政治课两节间的间隔2天左右,所以每堂课前的回顾复习很重要,所以每节课前我精心准备复习问题,把它列到黑板上或用提前写好的字帖张贴上去,让同学们照着复习。五分钟的复习记忆时间后,注意多提问那些程度不好的同学。
二、课堂不够生动
政治课由于其固有的学科特点,加上初中时有些政治老师在讲课时往往不够重视,照本宣科,让学生把课本划划、背背记记,导致学生从初中起对政治课形成一种偏见,加重了对政治课枯燥无味的认识,形成了心理定势,学生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政治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在组织学习,趴着的,说闲话的,看课外书的,漫不经心的……虽然在老师用肢体、眼神或语言提醒制止
下,表面终止了这些现象,谁又能说清其思想是否转到学上来了呢?缺乏热情,没有主动,思维游离于学习之外的'学习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效果,尽管造成这种状况有诸多原因。
面对这种境况,政治课教学要在教育的本质上找注解,要激动学生的生命,努力使学生的事,学生自己想做,愿做,乐做,逐步使学生的兴趣浓厚起来,学习的习惯好起来,自觉主动性强起来,以致形成稳定的后劲很足的学习能力。我们不能改革教材,但我们可以变换教学方式,使教学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使得生命壮丽成长。例如,将知识竞赛引进课堂,将生动有趣的蕴含哲理地情景及事例纳入教学,等等,都能使学生乐此不疲。
总之,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暴露了不少,还应进一步加强修炼,总结教学活动,形成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政治课教学反思4
当前,正处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知识经济正向我们扑面而来,中小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教学方法正在不断的转变和更新,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注重素质教育,笔者在政治课上尝试开设时政小演讲,溶时政教学于政治课堂之中,收到良好效果。
时政小演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用3──5分钟时间,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发布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单扼要交待事件的背景情节,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实行时政小演讲可以一举多得。
时政演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思想政治课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以及日常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这三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政治课上用时政小演讲把时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也改革了课堂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是课堂结构创新的一个尝试。
时政演讲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思想政治课上开设时政小演讲,未增加课时,溶时政教育于政治课教学之中,既充实了课堂又活跃了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一改传统政治课课上一本书,教师“满堂灌”讲的口干舌燥,学生被动听,记的疲惫不堪。在政治课前用3──5分钟的时政小演讲,形式新颖,课前明确一人主讲,并准备查找资料,全班同学都来帮助提供信息和资料整理,这样一人演讲多人相助,全班受益、资源共享,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之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实效。
时政演讲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时政小演讲,一开始就以它特有的灵活性、时效性被学生接受,它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形式开放活泼,易满足当代中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表演欲。过去课过于脱离学生实际,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课堂效率,实施小演讲,可以促使学生关心我们周围的事,关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激发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
政小演讲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他们知识面宽,兴趣爱好广泛,对新事物、新知识、新社会现象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并渴望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在感到困惑时,希望能在老师的点拨下获得理性的.认识和提高。时政小演讲就是一个小舞台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知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展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日积月累可以更加激发其学习书本知识的热情,同时也体现了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教学原则。
五、时政小演讲既培养了学生关心时政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去不少学生认为读报看新闻是成年人的事,天下大事与我何干?自己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即使中、高考考时政,也是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一背而已,实施小演讲后,学生改变了这一认识,看新闻成为看电视节目的首选,不少学生还养成了读报听广播的习惯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不少同学自己订阅了《时事》、《环球时报》等刊物,价廉物美的《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更是人手一份,不少同学还养成了剪报、贴报、集报的习惯。在时政小演讲中还有意外的收获,不少性格内向的同学,过去课堂发言有胆怯心理或声音很小,或羞于讲话,或言不达意,参加演讲锻炼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答题也明显有条理多了,回顾实施小演讲以来学生大致经过四个阶段“怕演讲──想演讲──争演讲──比演讲”现在实施时政小演讲已是我校政治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时政小演讲只是时政教学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小尝试,还不成熟,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演讲要适时点评,不能偏离方向;二要克服三种错误做法:第一种是偏离时政的演讲,变成口头小作文,跟时政不着边;第二种是读报纸,漫无目的的应付式;第三种罗列几个干巴巴的小新闻读读了事,不加整理和评析,只要能克服上述几种错误倾向,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提高和创新,政治课一定会成为学生喜爱的兴趣课。
政治课教学反思5
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缺乏生气与活力,已是公认的老大难问题。造成这种情形的因素固然是很复杂的,但教学方法用之不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用什么方法去激发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即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始终处于自觉、能动、活跃的状态,是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十余的教学、教研工作实践,认为要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益,从方法上讲,必须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好导人环节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它有如社戏中的一套开场锣鼓,又像长剧的序幕和交响乐的序曲,其作用决不可小视。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深懂此理,总是力求一开讲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之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如有位教师曾给初一学生开过一堂“祖国的利益于一切”的公开课,她是以讲述这么一则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开场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小伙子恋上了一位漂亮的姑娘,当小伙子向她求婚时,姑娘却坚持提出要其掏出母亲的心去迎娶。小伙子无奈,回家真的掏出了母亲的心;可当他捧着母亲滚烫的心向姑娘奔去时,不小心摔倒了,此时,那颗心开口了:“孩子……..你摔坏了没有?”讲到这里,我们发现孩子们听得是那样的入神,有的眼里还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教师稍作停顿后又启发道:“同学们,母亲对孩子的爱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纯真。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应怎样去对待自己的祖国母亲呢?”这样的导入,不仅渲染了课堂的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如磁铁般牢牢地吸住了学生的思维注意,为新课内容的顺利教学作好了铺垫。可是,也有些教师对如何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不加研究,总是表现得漫不经心,习惯于那种“复旧导新”的固定模式,以至于张口学生便知晓教师的陈词: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什么,先让我们复习什么什么,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什么什么。试想,这样课课一腔的导入式,怎能不使学生兴味索然呢?鲁迅先生有段话说的很深刻:“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即使是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这说明即便是美好的事物,如果单调重复也会令人厌倦的,所以,要使学生能迅速地进入课堂角色并具有积极而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教师不能拘泥于某种方式,而必须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方式“导入”。这方面,许多优秀教师已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开讲方式。如简述式、提问式、讨论式、阅读式、练习式、直观式、文艺式等等,这些都可资我们借鉴。当然,导入的语言应力求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教师一般应把一堂课堂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有诱导力度地、生动活地、简洁明了地介绍给学生。唯有如此。才能迅速入题,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益。
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过一个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从而使学生注意、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这里,问题的设计是个关键。提出的问题必须新颖、明确,富有启发性,兼顾梯度性,学生只有对陌生的新知、不理解的事理才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问题设计的形式,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或推理设疑,或对比设疑,或连环设疑,或矛盾设疑,或变式设疑,等等,下面试举两例以下说明之。
例1,高三教材中关于社会义民主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问题,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间是什么关系?2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③怎样理解“社会义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生产普遍存在系在政治上的本质表理?”这样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变式设疑,”很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活力,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这一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和应变能力。这里的设疑注意了教材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易形成老师循循诱导在前、学生孜孜求索于后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场面,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提高思想觉悟。
三、提高讲授艺术
当前教学中,造成课堂空气沉闷、学生学习被动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缺乏启发性。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常常出现,不少老师不管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如何,只管自己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甚至下课铃响还余言未尽,或深或浅,不得要领,使学生又困又管,思维活动得不到刺激,即无问题可问,又无问题可想,必然是“学而不思则”。这就给我们以启示:要想学生学得生动、学有效益,老师必须改变讲授方法,提高讲授艺术。思想政治课是说理的课,教材中科学的真理能使学生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这些内容总是离不开教师的“讲”,离不开理论的灌输和系统的讲授。现在有一种糊涂的认识需要澄清,有的人一听教师讲,就以为是“注入式”教学,这是很不正确的。事实上,教师系统的讲授也可以具有启发性。这里的关键是在于教师怎么讲,怎样围绕讲辅以其他方法组成适合自己教学的形式。这就是要求教师要苦练讲功,体现出讲授的艺术性。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如在教学“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这一内容时,教材选用的诸如“四大发明”的例子显然为学生所熟知,教师若再喋喋不休地去讲述,势必倒学生的胃口。有位教师不囿于教材提供的知识信息,而是补充讲述了我国古找哲学家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社会有识之士呼呈的环境与发展的相协调的观点不谋而合;《孙子兵法》的用兵谋略在现代战争中依然不管其闪光之处;而《三国演义》斗智斗勇的思想竟在现代国际商战中觅到了“知音”。中华民族的伟大不仅表现在那众多的“世界领先”上,也展示在对异族文化兼容并蓄的恢宏气度上。这样的“讲”学生听起来很带劲。因为学生渴望了解与书本知识有关,但又更深更广的知识。笔者的体会是:对凡是学生自己能读懂看清的一般内容,可略讲甚至不讲;对新课内容与前后知识有关处,则稍加指点,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这样既巩固旧知识,又为后面教学埋下伏笔;教师的“讲”要重在“点”上,即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和热点上,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使学生真正搞清基本概念,把握基本原理,并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和“于无疑处生疑”,促使他们动脑筋,想问题。
其次,讲授要力求形象生活,并注意语言的节奏。毫无疑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然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如教师可选择一两个典型的事例或形象的比喻以证实观点,讲一两个生动的故事以引起兴趣。使用具体可感的语言以概括道理,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语言的节奏要随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或侃侃而谈,像大江奔流;或娓娓道来,如小溪淙淙。此外,讲授中还可辅之以其他方法,如运用图表、录音、录像、幻灯等,以使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注入时代活水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也是政治课教学生命之所在。
教学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学生不是不愿意上政治说数课,而是不愿意听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数,对此,著名特级教师陈凯曾深有感触地说:“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显得是那样的枯燥沉闷。一旦与现实问题结合,马上生动活跃起来。基于此,我是分注意把现实的内容注入教学,让教学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所以,要想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与活力,教师就得不断地注入时代的活水。注入时代活水,主要指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有机地注入有关的重大社会实际和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认识实际。如苏东剧变,这在当时是个很重大的国际事件,引起世界极大震动,我国政府对此不妄加评论,而是声明,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政府不干涉别国的内政,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我及时地将这一新内容注入到高三“国际关系”中关于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好,使学生进一步看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我们党政治上的成熟,从而大大增加了教学的时代气息。时下政治教师普遍埋怨教材变得太快,教学难以适应,这当然不无道理。但尽管如此,教材由于受时空影响仍不能及时充分地反映飞速变化着的实际,如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提出了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十五大对经济体制改革又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这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一系列新的变化,而教材不可能很及时地反映出这些最大的时代实际。作为政治教师,决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而应自觉地将这些观点有机地渗透到中学各年段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去。与此同时,还应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模糊认识,特别是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不是意味着公有制名存实亡等重大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理论管用,并逐渐掌握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观点、立场和方法;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生机盎然,充满时代活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五、增强情感因素
教学过程中,情感如同融化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有了它,就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因为课堂中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教师与学生纽带的不仅是材料,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门课,运用情感因素进行课堂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他学科所要解决一般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更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假如忽视了“感情”,则不可能“达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首先,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其次,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爱换爱,以情感培养情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共求真理,同解疑难。这样,师生间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便会自动打开,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再次,教师以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进行课堂讲述,是情感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坚信马列,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样去讲马列主义之理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用情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也带着真挚的思想感情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而实现情与理的结合和懂、信、用的统一。
以上诸点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总之,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益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取决于你如何去科学选择和运用。可以相信,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对各种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那么,思想政治课一定会逐步成为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生动活泼的课。
政治课教学反思6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乏味、脱离现实生活等弊端,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恰好给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供了发展契机。新课改要求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实施生活化教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教师要努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专业教学知识和能力之外,还要具有敏锐的觉察力,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从而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就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以及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反思,分析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之策。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在兴趣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一些学生认为,政治是文科,平时不用学,只需在考试之前背一背就可以了;一些学生认为,政治课堂很无聊,教师不停地讲,根本记不住;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准备参政,因此可以不用学政治;一些学生认为,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而其他学科更重要,只能放弃政治。
2、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学生的观点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并没有理解政治学习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介绍世界各国文化的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亲身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在能力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解决方法。
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遵循放手原则,让学生自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有序分工、配合协作,完成教学设计,并派出代表上讲台讲课。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整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1、在生活化教学开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知识脱离现实,无法应用于现实生活。这是因为我们以前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这就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2、解决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高中政治教学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开展。因此,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深切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消费”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利用“光盘行动”的号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认识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总之,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
政治课教学反思7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的辩证与否定,是教师对教学的重新思考和定义。教学反思已成为现今教学创新和有效教学的手段,已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如何对思想政治课进行反思、反思什幺、怎样反思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程序,试把反思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方面结合起来,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的PPE模式。
一、课前反思——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课前反思,是“为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即准备性反思(Preparation teaching reflection,简写“P”),是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的思考和规划,是教师根据既有的教学经验,思考相关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反思的内容应侧重于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材三方面进行反思。
理念是实践的引领,教学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观念,理念指引着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所以,它理应成为教学反思的第一要素。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时代的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是否符合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是为了使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觉将个人的教学观念与教育专家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有助于设计出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效果。所以,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的方向。对这一对象的反思应放在如何有效落实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上,以及如何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二、课中反思——且行且思,校正航向
课中反思是“在教学中的反思”,即过程性反思(Process teaching reflection,简写“P”),主要侧重于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中的反思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捕捉瞬间获得的反馈信息,并思考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及时调整思路和手段来进行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反思课堂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知识、能否跟上老师的进度、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否掌握知识和技能,能否体现情感的回归等。
教师要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感氛围是否体现了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和情感性的特点;情境的设计是否充分发挥了学校软硬环境的效用;是否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是否适合学校和班级的特点;是否有利于班级学生开展讨论与合作学习等。换句话说,教学情境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教学效度能否顺利完成。
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是内容抽象而模糊、严肃而深刻,难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资源、课堂模式等,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组织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反思应从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是否恰当、媒体资源的运用等是否丰富、是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和空间、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开始。
三、课后反思——反首而思,聚沙成塔
课后反思是“对结果的反思”,即评价性反思(Evaluation teaching reflection,简写“E”),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回溯、思考、概括和梳理。笔者认为课后的教师反思主要体现在“正负反思”两个方面。第一,反思自己的成功之处,形成正反思的经验。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情境导入的成功、课堂教学中如何临时应变等。第二,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形成负反思的教训。一般包括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反馈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等,同时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措施,以便下次教学中更改教学设计方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种沉思,是教师对真知和学生的沉思。教学反思PPE模式,就是我们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的剖析、探索,希望能够用教学反思PPE模式激活政治教学智慧,创新教学模式,领悟教育真谛。
政治课教学反思8
一.开场白讲了三个问题:
1.自我介绍。主要讲两方面,一是对我的自然情况作一个简单地介绍。为了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我改变了以往客观介绍的做法,采用相对诙谐的讲法。我跟学生讲,现在给不给你们介绍老师的姓名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不管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的姓名,你们对我们的称呼都只会是政治老师、历史老师、语文老师。但大家读书以来的政治老师多得是,为了便于大家区分,我还是告诉大家我的名字,这同时也有利于大家对我有意见的时候背后指着我的名字骂我,否则不解气。我姓鲁,这是一个众多姓氏中最好的一个姓。因为有史以来,吃饭问题根本解决只是近三十年的事,过去数千年里我们一直在为吃饭问题发愁。但我们鲁氏一门一直没有这个问题:每天一条鱼,多好的生活!我名字叫国富,这和我的专业相关。我讲的是政治,讲政治当然要爱国,国富就是希望国家富强。我自己关心国家大事了,以后再要你们关心政治当然理直气壮。然后我对自己的性格做了一个简单地介绍。根据以往学生反馈的意见,绝大部分学生对我的意见是课堂过于严肃,而对于我来说,严肃不是故意的,是一种自然情态。多年以来,许多学生就因为我的严肃而和我保持距离,他们认为我难于接近,课堂交互活动也因此受到影响,师生感情沟通更是不够理想。为了克服多年以来存在的这个问题,今天的开场白部分我首先对我的表情问题做了一个说明。我说我生就一副冷脸相,尤其是在讲课的时候更会表现出少有的严肃,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注意我的表情,那不是不高兴,也不是故意给你们冷脸看,那其实也就是一张脸而已,不要赋予它太多的内涵。这种介绍果然拉近了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许多学生从开始就笑,一直笑到最后。
2.对新学期的课堂学习提了二个的要求,一是要他们每一次在我提出问题后要在相互之间讨论我的问题,然后回答我的问题的时候既可以回答大家讨论后的'共同想法,也可以答自己的想法,或者介绍学习伙伴的想法,也可以将几种不同的看法都介绍出来供大家讨论。这方面总的一个要求是要学会在合作中讨论。二是要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大胆,不要怕答错。要他们回答问题时候声音要洪亮,要抬头挺胸,自然大方。之所以提这一个要求,是因为我们这儿毕业的学生回来和我们交谈的时候,他们都说我们苏北的学生出去没有苏南的学生放得开,这严重地影响他们在大学里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创造条件,不能只顾传授知识,到最后只培养出一些不会沟通、不善交流的书呆子。
二.新课教学:
1.知识体系构建问题的处理。按照教学计划,本学期第一节课讲的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节课我是在高二10班上的。10班是物生强化班,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所以在上新课前我安排了一个简短的知识体系构建。我先哲学有许多流派,我们学的是众多流派中的一派,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然后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再然后分别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块知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学生虽然在高一已经学过,但可能许多人掌握得不好,所以我复习的时候许多学生仍然跟不上,然后在讲到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因为许多学生对这些知识非常陌生,陌生到听我讲话就象讲天书一样,因此他们只能竖着两只耳朵听,无法参与,许多学生明显地接受起来有困难。当时我就想,现在这个时候向学生介绍哲学体系也许不是时候。如果要想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起知识体系,最好还应该在学生全部知识学习结束后。所以后来在其他班级上课的时候这一环节我就省略掉了。
2.联系观点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我们这儿的学生,许多都是在老师灌输方法下长起来的,因此出现了许多学生不会读书的现象。许多学生读过一段内容后抓不住主旨,找不出重点。为了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这一不足,我决定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因此我在讲解本课前言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在这一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最容易在试卷上出现,我想要的只有一句话,就是“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在学生找完后起来汇报的时候,他却把这一段前言都读了出来,这当然不是我要的结果。为什么学生不能针对我的问题找出相关句子?在学生一开口读书的时候我就发现问题在我不在学生:我问的不准确!我应该问“前言中哪一句话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这样指向才明确。原来的那种问法明显有问题,因为前言是对本课全部内容的综述,既然我问哪句话容易在试卷上出现,那些话都容易在试卷上出现,所以学生的回答当然没错。因此在学生回答后我立即对他的做了肯定的评价,然后接着再问“哪一句话体现了联系和辩证法之间的关系”,虽然开始的两个学生仍然答错了,但这次错误就不是我设问的原因了,而是真的因为他阅读方面存在不足引起的。后来反思第一个问题(哪一句话最容易在试卷上出现),虽然在课堂上处理的时候没有问题,但我觉得它是一个没有价值的问题。这一个问题的设置浪费了课堂时间。所以后来在其他班级再讲的时候就直接跳过去了。
3.关于联系的概念:⑴在10班,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找一找这一段中有哪一个概念很重要。学生找了以后我让他们起来回答,却一连几个学生找不出来。因为一连几个都不对,后来剩来的只有对的了,学生这时才找出来(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开始就找对了,但没被我点到)。后来我反思这个问题设置的是否合理。这一段中概念很多,但哪个概念很重要,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我没有说,学生当然也不清楚,所以找起来很困难。要不要给学生介绍这个标准?比如以本课的课题为依据来判断,或者以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来判断,等等。如果这样一介绍,是不是扯多了?撇开扯多了这个问题不谈,教学时间够不够?这些问题我一时说不清楚,所以后来在其他班级讲的时候就直接要学生把“联系”这个概念找出来。
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在这一段中“联系”这一概念很重要,那么还有没有让学生找这个概念的必要?有。因为政治课堂是一个抽象的课堂,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特别容易走神。如果在直接告诉学生这个概念的时候再由老师把这个概念读出来,不容易把走神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如果教师告诉学生联系这个概念很重要,然后再让学生找,学生读,他神经就得紧张一次,他原本可能离开课堂的思维就可能会被拉回到课堂上来。而且这样做也多了一次师生交流的机会。
⑵然后我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联系”这个概念,看哪几个关键词对理解这个概念很重要。出乎意料的时,尽管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让学生起来回答的时候,每个班级都有学生找不全,这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确实有待提高。关键词找出来后,我要学生分析这些关键词在这个概念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什么不同,或者说他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界定“联系”这个概念的,对这一个问题,学生基本上回答不出,只能依赖教师的点拨。有时教师说出其中的一个角度,学生才能答出另一个角度。
在教学时对概念的内涵要不要作深层次的分析?这也是我们近年来教学中一个令人十分纠结的问题。从考试的要求来看,近来对概念内涵的考查越来越少,因此从应试教学这一角度来看似乎不讲为好。但如果基本概念学生没搞懂,学习后边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就会有障碍。如果对这个概念进行判析的话,教学时间又不够,所以很令人纠结。我现在的处理方法是,让学生意会即可。这是一种折中的方法,可不可取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政治课教学反思9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管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都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把书本及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吸收掌握并转化为自己的素质,从而从根本上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正因为如此,我在对教材处理上适当多安排一些学生讨论的成分,通过教学实践,基本上能实现预期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当然,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现总结如下两点:
首先,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充分,还有待进一步调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比较少,学习过程被过分地简化为“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因而要想在某一堂课上就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反思一下:为什么政治课的气氛总是活跃不起来;为什么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总是不高;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有没有充分发挥;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作用?平时我们总是报怨学生对政治课不太重视、没有兴趣,以此作为上不好政治课的理由。但我以为政治课不好上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教师。正因为我们授课的方法、模式太过于单调和程式化,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才会觉得政治课太枯燥、太难学。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想放却又不敢放”的观念,在充分钻研教材内容、找出教材和学生实际的结合点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以此来大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学生的'认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待于加以科学地引导。由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的局限,导致其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都会有片面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发动学生讨论分析问题时还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其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合理和科学。当然引导学生思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这不仅需要思维载体、还需要思维方向的一致性。而要让学生的思维总体上趋向某一方向又很困难,因此我们政治教师大都困惑于如何去引导,有时甚至会因不耐烦而让我们放弃引导直接说出答案。虽然这样做表面上是把问题解决,但这时解决问题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所以,真正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及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实现。有位哲人说过:凡事贵在持之以恒。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切忌半途而废。只有我们注意这点,设定目标后坚持引导,学生才会慢慢地学会思考、才会慢慢地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才会在以后的分析问题中注意全面分析、多角度分析、科学地分析。总之,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学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能动性,那么政治课堂就会一片死寂,人们对于政治课的误解也会日益加深。所以我们政治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着教师自身成长和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宗旨,让政治课变成活泼、生动、互动又有深度的探讨课。
政治课教学反思10
其它学科很精彩,我们政治很无奈。
每当政治课老师活动,聊天时,到后来都不免摇头:政治难教。
难教的原因主要在于——
其一,教育部门安排政治教师学习、培训的力度不够,象今年,我们说是去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但根本就未培训,连本新课标的课本都未捞到,我们学什么呢?
其二,媒体不是很支持。其它学科的资料铺天盖地,而我们政治学科的参考资料却寥若星辰,这给我们政治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
其三,“双开”考试的要求较高,它往往涉及到时政敏锐度、语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如今的学生大多偏数、理、化、英,他们的语文素养较差,做一个题目光错别字就一大堆,更不要说语言的逻辑性,观点的正确性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低,这给我们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四,有些政治老师的教学理念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他们不仅上课毫无创新意识,“只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哪管冬夏与春秋?”,而且不会把有关的信息去作相应的整理和加工,只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课业负担太重,他们更加无心关心政治,况且你老师讲课天天老调重弹,我怎不腻味?
政治课教学反思11
经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我感觉收获颇多!在上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现总结反思如下: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看,备课方面:我的个人备课与最终的定案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个人准备不足,对资料把握不够透彻,还缺少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对教材没有整体的把握,不能全面掌握重难点。教学方面:我还不能完全掌握驾驭课堂的技巧,在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仍然需要提高,比如:在教学语言的使用,教学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在上一学期的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管理不够严格,没有真正落实到个人等。
其次、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在教学中观察、体会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没兴趣;二是学生已懂的知识,教师翻来覆去讲,学生乏味;三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途径与教师不“对接”,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所以,落实学生的交流、合作是关怀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能自学懂的知识坚持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理解的坚持不讲。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合作的具体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个人所得,讨论要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师设计的'具体问题。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及时“拨乱反正”,以免自学讨论离题太远或走过场。及时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为精讲奠定基础,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主要的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在接下来的学期,我会尝试着在克服以上存在问题的同时,继续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学能力。
政治课教学反思12
自本学期以来,政治教研组开展新课改活动,我亲身经历了初一政治课改活动,现在我就对我所执教的政治课改来反思一下教学情况。
一、在备课方面。我一直严格认真地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仔细阅读教参,认真钻研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分析学生的实际(包括学习基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做到在组织教学时胸有成竹。
二、在课堂上。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同时也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实际,采取读、讲、练、背、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这一学期的课改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上存在着以下不足
1、分组简单
我所分的小组是按前后桌6个人一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讨论有时流于形式,过于简单
讨论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是目前小组合作教学较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在:
讨论变成“闲聊”。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就围坐在一起讨论,往往满教室都是嗡嗡声,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讨论内容很多与问题无关。
3、教师缺乏理性点拨。
如我在课堂上问学生你读过那些好书?对自己有什么帮
助?这一内容时,小组讨论二、三分钟后,让学生个人发言了事。小组合作教学在这里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辅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体现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
4、学生参与不均
有时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回答的现象多。我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我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个人责任感等。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回顾这这节课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值得我进行深刻地反思。
总之,在初一思品课教学中,教学应该改变原来枯燥的政治说教,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群体意
识。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政治课教学反思13
在这个学期,我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适应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我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别的教师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一、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结合实际备课
了解新一届学生的知识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措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程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以便我改进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把基础知识讲解清楚,要做到深入浅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提升学生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三、提升自己多与别的教师交流
在教学中,要想法设法提升自己,多学习新知识,保持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知识增长的需要有不懂的要主动与别的`教师交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四、认真布置、批改作业
作业的布置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精讲优练,分析学生在作业中的常见问题,要着重指导,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练习册,及时批阅和讲解。
五、严抓学风促进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当然在一些讨论科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广泛交流,使学生对政治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这学期的努力,完成了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能力得到提升。
政治课教学反思14
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改革旨在发展,目的是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有所收获,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认识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点”,即结合点、生命点、兴奋点和情感点。
一、寻找结合点,体现教学的生活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要坚持这个原则,首先必须全面理解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应当说,掌握理论是联系实际的基础,因此,必须先学好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较好地分析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现象;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理论若脱离实际,势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中就会把思想政治课讲成纯理论条条,变成是“空洞的说教”。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很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即考虑“实际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联系?”的问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实际存在的问题包罗万象,无可胜数,如果信手拈来,势必会浪费时间与精力,因而,科学寻找“结合点”,选择实际问题极为重要。我想,教师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会实际和学生中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并有目的、有重点的分析说明,这样,教学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确保让学生感兴趣。例如,讲授“按规律办事”内容时,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足球、篮球比赛不能缺少规则等,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是不能没有秩序的,进而用类比方法让同学明确自然界、人类社会也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人们必须遵守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确定不移的秩序,即规律。讲授“普遍联系”观点时,可针对“美伊战争对世界的影响”这一热点问题,组织同学围绕“萨达姆被抓住之后,国际社会会出现哪些反映?”的主题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立场、利益的不同,各国的反映也会不同的”这一结论,最后达到“事明理喻”,即明确联系是普遍的'观点,等。可以说,这种紧扣社会问题与学生现实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从而轻松地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加以理解掌握,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
二、体现“生命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不是“认识”、“知识”的“容器”。可见,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教学就是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比如,在教学中可运用“读、议、讲、练”教学方式,通过情景设置,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与互动交流,让教学成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最优化结合的过程。“读”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指导看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学,能自己领悟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质疑释疑;“议”就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用基本原理作指导,同时联系实际地进行讨论,不能脱离教材想当然地乱讨论。“讲”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解答学生自学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在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更加明确、更加系统。“练”就是在自学、讨论、讲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进行练习,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漏洞和教师教学上的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得到弥补。如在讲《学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内容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步骤:先由学生课下自学两点:一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二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接着,着重对后一个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讲自己的看法或做法,而教师则重点讲解调节人际关系的几种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全体学生每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中完成的。这样,不仅学得印象深刻,而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指导了自己的行为。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教师做好“疑”字文章,也就是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提疑”、“质疑”和教师“答疑”、“解疑”有机融合的、互动式的教学。这里,提疑、质疑是前提,讲疑、答疑是关键,解疑是目的。面对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归纳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指导,例如,属于教师在教学中学生没有弄清楚的,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采取集中讲解、答疑的方法解决;属于教师在教学中学生没有弄清楚的,而带有特殊性的问题,但又比较重要,可利用每节课前或结合新课,进行分散答疑;若是不属于讲课内容,或有些还未讲到的问题,则可采取个别答疑的方法,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调动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改变“说教者”的形象和“灌输者”的地位,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
三、刺激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他们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目的也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所以,两者结合起来并不困难,问题在于教师是否肯下功夫。例如,讲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时,利用课后思考题P116“试试”第1题,先请同学写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公式”,然后请同学找出“这五种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得出其共性为“S=1/2(a+b)h,S是面积,a是上底,b是下底,h是高”,这样,学生能较快地理解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的观点。这既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推理的能力,又能体会哲学与数学科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
寻找“兴奋点”是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保证,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在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课前教学的准备工作,如广泛搜集、积累可供教学用的各种资料,像一些生动的文学、历史、科学故事,各种有趣的问题,发人深省的警句,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以及能开阔学生视野的丰富知识等;还可收集一些剪报,加以分门别类整理;或写一些教学卡片,买必要的工具书、参考书,甚至是上网查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当然,讲究教学“趣味性”,并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使“趣味”成为教学内容的外加东西,游离于科学知识之外,像这样的教学,绝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学,其效果必然是无效的。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政治课由“自发”变为“自觉”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
四、抓住“情感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同样要努力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抒缓如清流的课堂教学环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政治课教学反思15
开学至今的四个多月也是我与粤教版《思想品德》“亲密接触”的四个多月,因为我是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思想品德新教师。所以在开展教学工作前,我先对新教材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新课标》指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而且现在新教材的可读性强,知识点较少,还增加了一些漫画和相关图片,教材以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方式呈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因此,我们初一的备课组对每节课的教学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力求精心设置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本人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教学中要扩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教学时,“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上“文明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中,我选取我国“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关注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水平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个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是有诸多的不同,而且之间的相处也要注意很多礼节,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样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礼节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书”的案例来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应如何解决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
听过有经验的老师上的课,不由得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同样的材料,类似的材料,课堂的引导和把握就不一样,效果大不一样。听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心生赞叹。一堂高质量的课,准备的工作量真的很大,真希望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各校教师能通过一个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当然,我在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各个环节的衔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时间的安排上和对学生的启发上的不合理之处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朋友,达到一种“亦师亦友”的境界。
【政治课教学反思】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政治课教学反思09-25
政治课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04
关于政治课的教学反思范文10-05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02-04
政治课课后的教学反思(精选12篇)04-27
政治课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0篇)03-17
留住秋天政治课文教学反思10-10
浅议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学反思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