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忆与印象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往日,我能写的,只是我的记忆与印象。我无意追踪史实。我不知道追踪到哪儿才能终于追踪到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与印象。有位大物理学家说过:‘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话给了我胆量。”
——史铁生《记忆与印象》
原本是部门里要求写的读后感,没被采用,反正写的时候是带着很强的读者意识的,便拿来贴上。因为是暑假在乡下老家写的,心境比较闲散,这篇书评可能没有很努力地思考,多了些感性的东西,写的时候就如同困在一篇迷雾中,写完了也没走出来,很多事情没想明白,如果你有些赞同、批评和指正,那就跟我讲一下吧。
死亡于生存是一个巨大无比的黑洞,吞噬着现阶段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同时也毁灭着我们于过去的时日里所创造的一切价值。那是一个充斥着未知和猜测的境地,我们总是害怕着虚无,心境已接近死亡边缘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我们常人不能轻易看见的,他们说不好是以一种更为敏感还是更为冷静的心态在回忆着过往,但在其语气当中,总是有一种世外的存在,那便是死亡。
这本书表面上是作者沿着时光轨迹编排的一部自己的成长史,但却实实在在是一部关乎存亡的心境史。在书中作者轻轻问道,“不知道别人是否也会像我一样,由衷的惊讶:往日呢?往日的一切都到哪去了?”但在我读来,这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轻声叹息,我的生命呢?我的一生怎么不见了?既然往日可以如同并不曾存在过一样,那生命呢?终点之后还有继续吗?这又是否是一个可以谈论的问题?显然作者把这个问题巧妙的回避掉了,因为我并不曾从这其中可以找到答案,至少现在是如此。书中并没有伤春悲秋的感怀,而是如作者所言,“站到死中,去看生”,懵懂的被教堂里的琴声和歌声所感动的幼儿,愚顽的四处撒野的孩儿,略经世事小心而又试图洒脱活着的少年,直至今日终于摆脱病魔的折磨平和应世的老者,似是走过一条漫长的小巷,一路从晨露走到斜阳,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但不重要了,因为已经快结束了。这个已将生死看淡的老人在试图整理一生所完成的答卷,真挚坦诚,虽然我不知道这答卷该要交向何处,但这是目前为止我们可以做好的的事情了,不是吗?回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原本的模样便是零碎而模糊的,而为了表述,往往又会被人描述的过于准确而显得不真实。真实是如此之难。所幸作者在一开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前言中作者写到,无意追踪史实,追踪所及,无不是记忆与印象。亚里士多德曾言,诗比历史更为真实。想是因为那些记忆与印象在人心中因引发生命的悸动得以长久地存留,比之那些所谓真实的时间地点事件更能证明和影响一个生命的存在吧。但要准确得刻画出自己的心绪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欺瞒别人或者欺瞒自己,因为本就繁复难明的事理、他人的眼光,还有企图躲避自责的欺瞒的本性。可作者已做得很好,他可以平静的谈起自己曾经的背叛和自私,谈起自己那颗“不敢醒的良心”,也许在他心中会存有些许苛责,但在当时的情境下去看,一切都很正常和自然,因为我们都是这样的普通人。让这部作品读起来更真诚的是作者的文字。我们已经学会了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现成的文化产品化为文字去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但作者的笔却像摄像机一样力图为我们还原现场,朴实而细致。
读罢这本书也许会觉得问题多于结论,而我又为何要去聆听一个年迈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磕磕绊绊讲的那些我出生之前就不直溜到哪去的陈年旧事呢?可我就是无力卑微到如此境地,妄图从他人的回忆中探寻自己存在的价值,想要看看,关于生命,我们可以谈些什么。
【记忆与印象读后感】上海花千坊相关的文章:
印象11-20
印象10-25
印象的作文08-06
印象的作文03-15
周有光印象12-10
中学印象11-18
丽江印象11-19
北疆印象12-11
印象村庄12-07